• 当前位置:首页 惊悚片 磨坊与十字架

    磨坊与十字架

    评分:
    0.0很差

    分类:惊悚片波兰2011

    主演:鲁特格尔·哈尔,夏洛特·兰普林,麦克尔·约克,OskarHuliczka,JoannaLtwin 

    导演:莱彻·玛祖斯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描准

    • 1080P蓝光

      勇闯夺命岛

    • 1080P蓝光

      暂时停止接触

    • 1080P蓝光

      最后的权利第二季

    • 1080P蓝光

      最后的意志

    • 1080P蓝光

      诅咒

    • 1080P蓝光

      致命蜂群

    • 1080P蓝光

      致命的危机

     剧照

    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2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3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4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5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6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6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7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8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9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改编自比利时艺术史学家MichaelFrancisGibson的小说,是一部以文艺复兴时代为背景的惊悚片,围绕尼德兰著名画家博鲁盖尔的名作《受难之路》而展开。《磨坊与十字架》是一堂伪装成电影的的艺术史课,它的最初公开亮相,不是在电影院也不是在电影节,而是在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这样的场所。影片将人们带回十六世纪的荷兰,博鲁盖尔在创作《受难之路》时借助一个圣经故事来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莱彻·玛祖斯基将艺术史研究同电影CGI、3D技术结合起来,试图还原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心境。站在一部艺术品之前的心神激荡,不正是让我们所有人晕眩地以为是所谓创作冲动么?值得一提的是,勃鲁盖尔的另一名作《雪中猎人》刺激芬兰导演罗伊·安德森创作下一部作品,名字很长的《树梢上沉思存在的鸟儿》,这部作品有望在明年戛纳或者威尼斯电影节亮相。

     长篇影评

     1 ) 糟了,我穿越到勃鲁盖尔的画里了!

    “沉浸式”是现在很流行的词汇,意指身临其境的体验。

    如3D,4D,56D电影,VR游戏。

    但再怎么沉浸的体验,也无法像这部电影一样做到完全沉浸。

    《磨坊与十字架》

    Młyn i krzyż

    它的完全沉浸,是做到让观众全部沉浸到一幅名为《行往受难地》的画里。

    它不仅让观众进入到画里,还让画这幅画的作者也沉浸到画里。

    这么说是不是云里雾里?没有关系,咱们来一次沉浸式解谜。

    画中人的世界

    ▲《行往受难地》,彼得·勃鲁盖尔

    不难发现这部电影的特别,如画般的世界。导演就是用了彼得·勃鲁盖尔的史诗名画《行往受难地(TheProcessiontoCalvary)》进行改编,结合比利时艺术史学家米歇尔·弗朗西斯·吉布森(Michael Francis Gibson)的小说,构建了一个文艺复兴时代的世界。

    这个世界我们把它看做一幅画,而我们均进行了一次穿越,跳进了画里,画中人在运动,在生活。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而之前说的画这幅画的作者,也就是勃鲁盖尔,他也被导演安排到了画里,边向观众叙事,边操控着画中人的一举一动。

    所以,一次优秀的沉浸式体验应该是把自己也沉浸了。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勃鲁盖尔本人

    当然这只是导演技法,但却是十分新颖。就连最初作品的放映也不是在传统影院,而是在卢浮宫 、纽约大都会艺术馆里。

    最有趣的是,它被称为是一堂包着电影外壳的艺术史课。

    《行往受难地》背后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彼得·勃鲁盖尔的《行往受难地》所描绘的是一幅超过500个人物的众生相情景。而《磨坊与十字架》则是对这幅名画背后的众生相进行了一次延展。

    ▲片中对《巴别塔》的致敬

    它刻画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各自的生活轨迹,一个由村民和穿红斗篷的骑手组成的全景中展开并交织在一起,并叙述了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酷行径。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人们都知道《行往受难地》之后便是基督受难的故事。

    1564年,当时西班牙人野蛮占领弗兰德斯,勃鲁盖尔创作了这幅画。

    十六世纪后半叶,米卡朗基罗,提香,达芬奇等一众能人把该做的都做了,文艺复兴像是进入了收尾工作。

    ▲《圣殿辩论》

    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限制了宗教信仰绘画题材,画家们只得另寻出路,发展属于自己的竞争力,于是出现了很多具有个人作者风格的画家。

    ▲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老彼得·勃鲁盖尔就是在此时活跃起来。宗教改革运动波及了众多国家,唯独没有尼德兰,勃鲁盖尔正好就是尼德兰人。

    ▲《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彼得·勃鲁盖尔

    原以为可以安定的做个农民,可谁知在1567年,西班牙国王阿尔瓦公爵为了平定尼德兰的叛乱,这才导致了影片中出现的红斗篷骑士兵的专制,而被处死的都是叛乱嫌疑分子或是异教徒。

    ▲血腥公堂(Council of Blood)事件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血腥公堂(Council of Blood)讲的便此事,数千人被判死刑,活埋,乱鞭打死,被捆绑于“死亡之树”任由乌鸦啃食等残忍行为数不胜数。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勃鲁盖尔有着“农民画家”的称谓,因其画作讲的都是田园生活,农民们安居乐业,小孩自得其乐,在大人们吹笛弹奏,手舞足蹈后,却是数不尽的“死亡之树”,等待啄食的乌鸦和远山上的风车屋。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影片中这一反差也经常出现,在专制统治下,农民所习以为常的麻痹,也是导演想表达的内核。

    但本片最被吸引的,应该是真人与画作的“融合”画面,可以看到演员身后,是一条唯美的风景线,这种技术显然不好把握。

    以画作底,以人入画

    ▲《磨坊与十字架》幕后演员拍摄戏份

    精雕细琢往往才能成就艺术品,而这部电影显然是个艺术品。

    为了让电影呈现以画作底,以人入画的视觉奇观,导演耗费了3年时间进行演员的拍摄工作,用了48天走访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新西兰等地区拍摄景别,雇了40个人花了4年时间纯手工制作服装。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为了重现绘画里的场景,演员的戏份基本都是在蓝屏前完成,再经由3D和CGI技术,将多层画面合成。

    ▲《磨坊与十字架》幕后

    首先先拍摄好演员戏份,然后再把原画的二维画面背景加上,紧接着还将拍好的山,岩石,甚至是云等接近画作的元素添置进去,最后再将实拍的外景合成,最终完成油画质感的电影画面。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电影拍完了还不算,做了2年零4个月的后期,完善构图层次,因为原画家布鲁盖尔善于绘制宽阔视角的风景和他特有的色调,所以到最后,已经不是完成一部普通电影了,而是绘制一幅长达1个半小时的动态大师画作。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所以,《磨坊与十字架》所做的,是邀请观众从勃鲁盖尔的创作角度去思考《前往受难地》背后的深层含义。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它不只是为了揭露那个时代的残忍事迹,也不是在宣扬宗教信仰。影片按照画家在纸上勾画的暗示,拼凑出一个关于勇气、挑战和牺牲的史诗故事,我们就像侦探在玩一次沉浸式的解谜。

    ▲片中对《雪中猎人》致敬

    你会发现,勃鲁盖尔展示的不是苦难的苦,而是苦难的难,这就是苦难的精髓:没人在意,没人关心。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大家已经各忙各的了

    死者被孤立,被抛弃,被遗忘……其他人必须过自己的生活,并以某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而另一方面,《磨坊与十字架》也展示了何为只有艺术家才能停止时间,捕捉瞬间,并将其永垂不朽。

    ▲《磨坊与十字架》剧照

    “我要通过我的画来讲故事。”片中的勃鲁盖尔只要一举手,行动着的人们立马停止运动,连风车也是。

    挂在艺术展览上的一幅画作背后蕴藏的故事原来这么丰富,已经远不止于一扫而过,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是,远不止电影,是如《磨坊与十字架》的艺术品。

    后台回复“磨坊与十字架”领取支援

    —End—

    /素材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关公大战外星人》为什么是神作?

    假如2+2=5,世界会如何?

    金马风波后,我想起了曾被提名9项,获6项大奖的《山中传奇》

    赛博朋克盛行,蒸汽朋克还会远吗?

     2 ) 画家的悲哀

    2011年波兰电影《磨坊与十字架》:没有剧情,也没有对话(除了画外音与独白),整部电影纯粹用摄影,构图,场景与事件组成,把勃鲁盖尔名画《行往受难地》给整个拍了出来。形式上已经做到了极致,虽然特效很诡异地出现了抠像不干净以及CG画面马赛克的问题,但是确实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镜头。这种电影就是一种现象,哲学与宗教才是精神内核,无所谓看得懂看不懂,众生相而已,只恐怕画家若是知道自己的画被如此解读,会撩下一句“我没说过这句话”吧。

     3 ) 一部像电影的油画册

    《磨坊与十字架》巧妙且真实的还原了《受难之路》,这是一部伪装成电影的艺术片,每一帧都犹如一幅油画般,色彩与结构饱和且丰富的。独特的摄影手法简直是精美绝伦,展现了一场了不起的文化复兴之旅。

    而现实中,左耳是咕噜咕噜的煲糖水的声音,右耳是面汤滚沸的声音。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我们又何须去介意太多呢?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又不止于艺术。

     4 ) 勃伦盖尔拙朴的引申与虚焦的尖锐

    《受难之路》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伟大的画家勃鲁盖尔创作,他借圣经中耶稣受难的故事来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影片《磨坊与十字架》以实景剧的形式还原并解读了画作《受难之路》创作全过程。其中剧中剧还原画家经历的真实故事,全程几乎没有对白,给观众极大的感受与解读空间;而在画家和油画收藏家作以问答形式拆解画作空间布局的巧思、虚化主题的心机、各中形象的指代等背后故事过程中,剧中剧演员呈静止姿态呼应画作中的位置,让画家的解读更加直观立体。

    ~剧中剧开演~

    夜,未央。鬼魅般的两个人举着火把,在森林中寻找着某种的回应。其中一人掏出匕首,在一棵树上划下了一个“十”字。而林深处一个披着黑斗篷的人游荡着。

    尼德兰低地平原笼罩的晨雾深处,一队西班牙红衣骑兵徐徐踏来【兵戈铁马与乡野田间,这一对不搭元素的碰撞,只浅尝即止的一笔,便让画作的故事线充满悬念】。

    当年轻爱人还在回味昨夜温存,磨坊主老夫妻已经推攮着起床。被踢醒的仆人也无抱怨,只咚咚地踏着木梯攀上磨坊顶,启动风车【风轮转动,光影流动,冥冥中四季节奏】。

    【从山顶风车铺设全景,仅一帧俯视镜头就交代清楚了所演绎故事是架设于农村生活环境之中的,同时也引导了观众对空间位置的感受力,令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画家亲吻妻儿后挟着画本出门。影片将画家一角还原到剧中剧故事中,更加具有真实感。【画家小儿子用胳肢窝啪啪游的情节大可猜测是对画家“高产”的双关调侃。】

    工人滚着轱辘;马夫将马从马厩中赶出;年轻夫妻简单早餐后一同去放牛;商贩兜售着面包……人们向户外汇聚,这是农户们为赚取面包而务实劳作的普通一天。

    而这样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被突然而出的骑兵们打破。骑兵们围住一年轻男人,一通鞭挞和毒打之后,他们将奄奄一息的男人背负木轱辘、架在高高的伐木上曝尸。

    骑兵们施暴过程中竟无人敢言,唯有那可怜男人的妻子默默哭泣。伐木架上的男人的血腥味引来乌鸦盘旋不断【曾经森林里生命力最旺盛的树木成了见证死亡的枯槁。】

    ~剧中剧暂停~

    “安特卫普公民”兼“斯克拉·卡里塔蒂斯成员”的油画收藏家和“通过画来讲故事”欲“记录所有人、所有事”的画家登场。二人的共同点是,对绘画的热爱和对西班牙残暴专制的愤恨。

    画家拆解画作:

    “像蜘蛛一样构图”

    “今天早上我看见了一只蜘蛛,我要像它织网一样,首先找到一个立足点,我们的救世主就站在这,像仁慈的雨一样。这是我网的中心、这些事件发生的中心”。

    “要隐藏最重要的”

    画家在画布的几何中心上画了耶稣受难的故事,出于画作流世考虑,画家用一群人对其掩护,同时通过画中众人一致性目光将关注点引离耶稣,从而中心主题。

    “上帝在云端眺望”

    画作上方是建在岩石上的磨坊,绕着磨坊的旋梯,所有人行走在生死之间。磨坊主站在坊顶向下观察着一切。在画中磨坊主指代了上帝,他在天堂磨出生命和命运的面包。

    “生命/命运的面包”

    磨坊正下方是兜售面包的商贩,他的面包总是无法让人感到足够。人们感恩让生命繁衍不息的食粮,世世代代一边为赚取面包劳作,一边憧憬着那个有吃不完面包的天堂。

    “生命与死亡之圈”

    磨坊所在岩体的左边是由城墙围成的城镇,这是生命之圈;在它旁边是生命之树,上面是新生的叶子。在画布垂直对称侧的黑色圆圈由围观在一起看处决的人组成,那是死亡之圈;在它旁边是死亡之树,它的下面埋着一匹马的骨头。

    ~剧中剧继续~

    剧中,画家的妻子做着繁重琐碎的家务,但她笑容依然,那是孩子带给她的欢乐与满足。她诞下小彼得时,充满了母性之光,画家曾以她为上帝之母的原型创作过《玛基的崇拜》。

    而另一位老母亲则满面愁容。她的儿子,那个在教堂广场表达改革想法、宣扬真理的年轻人,昨晚被捕了。而逮捕他的正是昨天白天还曾为他欢呼的士兵。

    “我是来向世间放火的,我们有能力控制命运之火,用我们的手”他说。可人们早已习惯了顺从,任由被决定生死。所以那些昨天还热情倾听者却在这个早上辱骂他。

    ~剧中剧暂停~

    画家画外音:“画布的正下方是受指责人的母亲和朋友。”这位母亲与《玛基的崇拜》中的母亲拥有一样的姿势,“她是三十年后的玛基”,她却因为儿子被捕而“彻底摧毁了”。

    ~剧中剧继续~

    被指责的青年头戴荆棘编作的冠冕、赤裸上身,被红衣骑兵当众鞭打。然后他背负十字架,与囚车上的两个犯人被拉去死亡之圈行刑。小镇居民追随着行刑队伍去围观。

    当围观行刑的队伍走到磨坊正下方时,背负十字架的人脆弱到无法推动十字架。红衣骑兵把人群中一个叫西蒙的人从他老婆以斯身边带走去帮忙抬十字架。

    ~剧中剧暂停~

    许是背负十字架人的脆弱又或许是西蒙的苦苦哀求让油画收藏家愤怒,他对画家说“他们羞辱我们的身体、败坏我们的灵魂,也就是羞辱了上帝的仁慈和美德。在我们自己的国度,我们竟然落魄到需要去乞求!我们该如何打破残暴统治者的权力?”

    画家说:“耶稣诞生、伊卡洛斯落下、扫罗用宝剑自刎的这些时刻都改变了世界,却都没有被人注意,就好像此刻人们都看向西蒙,而不是看向救世主。”而正是此刻一些改变已经发生了。此刻,岩顶磨坊主正看向地上的一切,他停止了风车的转动,而当他再次启动风车的时候,眼神严肃而决定,仿佛做出了公义决断一般。

    ~剧中剧继续~

    行刑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

    被指责的年轻人被在众脱光衣衫,狠狠地抽打。伤痕累累的他被钉在中间最大的十字架上,两侧小型十字架上是两个真正的犯人。人群中,被指责人的母亲悲痛欲绝;居民们也有些难以接受这血腥场面,但依旧麻木不仁的看着;而刽子手和造十字架的人则窃笑着注视着一切。

    【由上可见,耶稣受难故事中耶稣、圣母玛利亚、魔鬼撒旦等一众形象对应的不能再贴切了。而剧中那个挂在钱袋,在行刑时转身离开的黑衣人形象,显然是画家安排的犹大一角,他直奔教堂,在忏悔前狠狠地把钱袋摔在地上。】

    十字架上年轻人的母亲救救不愿离去,她悲伤地自语“我能做什么?从我怀上他的那天我就知道,他会给这世界带来光。当他成长起来了,这光给惯例和老式做法带来了威胁,也给那些那些危险的愚昧之人以及那些不信上帝的人带来了威胁。而现在习性和惯例赢了。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这仿佛是对所有意难平之人的发问。面对牺牲无动于衷,就将会有无尽的牺牲,行刑的队伍将无数次从生命之圈走向死亡之圈,无数生命之树将成为死亡之树,受难之路将成为毁灭之路……“我能做什么”,这大概就是画家通过作品的发问与呼声吧。】

    十字架上的年轻人死后被葬在磨坊下的岩洞里。而磨坊主面部悲伤,眼中噙着泪水,这是上帝的心痛。夜里电闪雷鸣,振聋发聩,警醒着那些道德败坏、内心麻木的人们。

    雨过天晴的又一天,小镇里迷茫的雾气散尽,原野上露出层层新绿,就连死亡之圈也萌生绿意。小镇居民们在草地上围起圈跳起舞来,也许一些改变已经发生……

    全剧在《受难之路》画作,由近及远的长镜头中,终。是否感受到勃鲁盖尔在画作中力透纸背的情感,以及他拙朴的引申与虚焦的尖锐:)

     5 ) 影像之殇

     ■画卷之美
      作为一部绘画电影,[磨坊与十字架]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是视觉上的,“每一帧都像油画”的画面甚至吸引了观众本来应该投射到其他地方的注意力。
      跟勃鲁盖尔拙朴简括的绘画语言一样,[磨坊与十字架]显得宏伟壮丽又简洁朴实;勃鲁盖尔的高视点和平面全景式的构图,在电影演变成了俯瞰的全景镜头。然而与绘画不同的是,玛祖斯基把勃鲁盖尔的画分解到细枝末节,去追寻每一层油彩背后的东西,去追溯每一个画中人的前史和将来,将被画家凝固的瞬间重新溶解稀释,展现给观众浩浩汤汤的生活之流。在这个意义上,玛祖斯基正如日本默片时代负责向观众讲解影片内容的“辩士”一样,向观众展示欣赏勃鲁盖尔的新角度——你看,在技术尚不能及的地方,总还是有办法来完成艺术的创造。
      与呈现出俯视散点透视的勃鲁盖尔的绘画相比,电影以完整的广角空间与诗意流动的长镜头,呈现如同风俗画版的浮生掠影。它宛如一幅欧洲版的“清明上河图”,在浓淡深远意笔抒写的画卷中,呈现出中世纪农民们的市井喜乐。它也像是重被放入水中的花瓣标本,静态的画面气韵流动,文艺复兴时期的记忆和愚昧年代的气息,在精妙的画格之中被一一复原。
      在《行往受难地》中,勃鲁盖尔以主题性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描绘众多具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电影中,导演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舞台,其游离的视角使其可从众多的人物之中(如同电影中作图的大纲)中架构布局,选择在何处设置舞台中心,以及如何更为合理清晰地分布演员。电影的动静、远近景、透视关系以及特有的时空特性,延展了绘画的二维平面,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空间。镜头也以诗般韵律展现仪式般的场景,运用象征符号(比如磨坊与十字架),观者恍如在观看一幕凝重的古希腊戏剧,神性与肃穆也在静谧与安详中无声流露。
      如果说,勃鲁盖尔传承了荷兰寓意画家包西的传统细密画形式(此被其后19世纪的农民画家米勒所吸收),其画面细腻入微,具圆浑与朴拙之美。那么导演也像在精心绣制一幅中世纪之间的华美织锦,美术和摄影极尽其美,连全片戏服都是专门雇佣40个人花了4年时间纯手工制作完成。每一个“画框”中的画格,都仿若经过精挑细选的取景布置,画面层次丰富,厚重浓郁,却又诡谲、神秘。
      电影虽然还原了绘画富有变化的绚丽色彩,却与勃鲁盖尔使用散点光源因而画物的投影很少不同,玛祖斯基使用了强烈的戏剧化的明暗对比光,有些场景甚至用了强光,比如象征太阳和圣灵时光线所带来的炫目感。此外,在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之外,电影还具有绘画所不具备的声音表现力。全篇对白极少,如诗歌般吟诵的画外旁白,使电影成为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和虚幻。磨坊转动与风声呼啸的立体背景声和沉吟低唱的古典乐器配乐,也使电影充溢着稀疏的、缓慢的恐惧。

      
     ■技术之殇
      当决心将勃鲁盖尔的画作搬上银幕之前,玛祖斯基的志向便不在于做一个标准的绘画艺术纪录片,而是“要进入绘画的世界”,他深感幸运的是,数字技术发展正在使这种愿景变成现实。[磨坊与十字架]也是这样的混合体:勃鲁盖尔的绘画美学,Gibson的艺术阐释,导演的自我表达,和尖端高科技的助力。正是在“入画”的美学意向下,他以光影做画笔,以胶片做画布,以科技做颜料,混合老式工艺和新兴数字,涂抹出一幅由透视、场景和人物组成的巨大数字图画。
      电影耗费了3年的时间,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新西兰等地区拍摄了48天。一台RED ONE记录下演员在蓝屏前的表演(由于原画之中有很多绿色的细节,所以拍摄时用蓝屏代替了绿屏)。一些复杂的场景,比如必须在岩石上运转的磨坊,则用到3D和CGI技术。而为了重现绘画中景观的氛围,让人物能进入原画美学之中,导演也选用了内部ND滤光片。
      主体拍摄完成后,又在华沙电影制片厂进行了28个月的后期制作,用Flame与After Effects做2D合成,用Nuke和Fusion做3D合成,用LightWave做3D绘画。导演一方面力求真实再现原始画面的质地,另一方面,又贴近画家用透视比例延展空间的手法,在构图的空间层次上下了很多功夫,大部分场景也都由多层画面合成,将蓝屏前拍摄的演员、原画的二维画面背景、实际的外景场地、还有在新西兰等地拍摄的天空等镜头交叠在一起:首先,演员在蓝屏前进行主体拍摄。其次,摄影师在不同的外景地拍摄与原画接近的风景、拍摄实际的山丘与岩石,还专门在新西兰南部小岛拍摄一种叫做“岛上的长云”的云(因为它们连绵不绝,像流淌的小溪,类似于原画中的天空)。再次,选出原画中的背景图画,与真实拍摄的风景和场景融合,就如电影中的云,是百分之八十的真实摄影的云和绘画中的云的影像糅合在一起的产物。通过诸如此类复杂且精细的操作,导演在银幕上还原出了细腻逼真的油画效果。
      又因为导演想要呈现一个并非同质化与平面化的“图画”,而是一种编译了不同视觉元素的综合体,达到 “以画作底”和“以人入画”的双重融合,所以,决定成败的关键问题摆上了桌面:如何合理的将不同的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重现勃鲁盖尔的激情。导演因此建立了一个有意义和可识别的镜头美学标准,为每一个镜头选择正确的气氛,寻找原画与现实的影像之间不为察觉的融合点。在这种融合之中,还效仿原画的色彩和气氛进行相应的矫正,让所有场景成为有机整体并延续勃鲁盖尔一贯的美学特征。这样的过程,也使得玛祖斯基在更本质意义上成为了一位画家。
      正是这样的尝试与努力,欧洲的艺术电影做出了让好莱坞都刮目相看的艺术效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在尽量还原画作质感的同时,却丢掉了电影本身的视觉美学,抠像也略显粗糙。而且,如果说绘画中要极力体现出透视的景深感的话,电影中用二维的原画做背景,反而却削弱了画面的空间感。
      玛祖斯基借着风俗画大师勃鲁盖尔的作品好好地描摹了自己在技术上的野心,然而看中老画家的人不止他一个。曾经拿下戛纳评委会奖的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已经悄然开始了把勃鲁盖尔的另一名作《雪地猎人》改编成电影的步伐。有意思的事情是,一个尼德兰画家的作品在高科技的今天突然回魂,并且被与荷兰相离不远的波兰和瑞典导演相继关注;而看看安德森能交出一个怎样的勃鲁盖尔,大概是更有意思的一份期待。


     ■复调之维
      发生在画中的故事,在中国成为[画壁]那般的倩女与书生之间的传统鬼魅传说,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之间;在[磨坊与十字架]中,却成为多层次的生活的再现与复述。电影中,三重语境此交汇:受难时期的耶稣、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二十一世纪的导演。三重目光也在其中汇聚——愚昧年代,启蒙初期,现代文明——远古与当下呼应,虚拟与也与现实交织。
      电影在画面之中,蕴含深一层的的画面;讲述之外,也还有另一层的讲述。影片描述着图画的故事,而画家自己现身其中,像结网一般架构起自己的绘画,也“像一把刀子,插入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达洛维夫人》)。画家、作品、临摹对象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画家,画中人,对画家提问的男子,形成了一种复调式的书写;画家的作画,现实的景象,后景的绘画,几度空间也相互指涉。在纷繁错综的影像与时空之中,镜头左右逡巡,带领观众入画出画,若即若离。
      故事则被分割成了生死两重天,生与死也被平行放置于图画的两端:“这里就是城市,在墙里围成一个圆圈,生命之圈,在它旁边,是生命之树,上面都是新生的叶子。在另一侧,有一个黑色的圆圈,死亡之圈,由一群像苍蝇一样围在一起观看处决的人组成,在他们下面,是死亡之树。”这两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即新生,在电影中体现为孩童和母亲。小孩嬉戏打闹,是新生与传承的力量;母亲宁静温和,像培育万物的圣母玛利亚。死亡,即黑暗,在电影中体现为高压统治下充满了死寂和恐惧的成人世界。
           新生也与死亡相互交叠,一方面,在慈母哺乳小孩的温暖画面后景,却是盘旋的秃鹰,在美与仁慈之外,权利与死亡的阴影仍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在死亡象征物的十字架之侧,仍有美丽的大自然展现出勃勃生机,而当押送着耶稣的队伍经过时,小孩仍在天真无邪的游戏。这生与死的双重世界,也被统领在天堂缩影的磨坊之下:“绕着它,所有人都行走在生与死之间。”正如它周而复始地 “磨出生命和命运的面包”,生命的肉体,也将生生不息。

    【已载刊】

     6 ) 莱彻•玛祖斯基作品《磨坊与十字架》观后座谈会纪要

    莱彻•玛祖斯基作品《磨坊与十字架》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上午10:50—11:2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莱彻•玛祖斯基作品《磨坊与十字架》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义钢、金爱武、唐福蓉、何吉、章勤、蔡玲、赵一宁、马惠洁、朱卉、王犀灵、范大茵、姜希珍(观影者:张培红、任同安、何天华、陈小芳、李克东、姬伯庆、田瑛、翁锡良、王月芳、朱剑云、章毓苏、张征辉、周洪泽、马燕鸣、姜天鸿、朱松法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王犀灵

    《磨坊与十字架》这部影片是关于一幅画作本身的“传记”
    范达明:《磨坊与十字架》这部影片一直想在影吧安排给大家看,但很难把它插在什么类型片中。这次排在“艺术家传记电影月”来献映,片中出现了画家勃鲁盖尔本人,还看到他怎样在构思创作油画《受难之路》,但它严格来说也算不上传记片,因为毕竟与描绘一个画家生平的传记影片有别,或者说,它仅仅是关于一幅画作本身的“传记”。据资料介绍,这部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并不是到院线去公映或去卖票回收投资,而是被直接放到像巴黎卢佛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场所,作为艺术史教材供美术界人士与爱好者来观摩。记得我少年时在上海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绘画组学画画的时候,虞子骏指导就组织我们组集体到南京路新华电影院观看公映的苏联电影《画家苏里科夫》,那就是一部艺术家传记片,是彩色的。当影片把我们熟悉的苏里科夫那幅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展开为现实的真实景况的时候(那仿佛也是画家苏里科夫想象中所目睹的情景,实际历史发生在画家那时代的180年前),看到莫斯科皇宫广场上那个壮阔的临刑车队与群情激昂的浩大场面,曾经是何等震撼我们少年人的心灵!那部影片的印象,50多年来我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今天这部影片展示的画面,应该说更加宏大与壮阔,也更为凄惨,因为是把尼德兰人民受西班牙异教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跟描绘耶稣受难的情景结合一起构成主线,故事当然有很大的虚拟想象成分,但其折射出当时西班牙外族统治者血腥侵略与蹂躏周边小国的社会现实,这种现实历史的针对性也不容忽视。

    影片在艺术上、政治上都极有意义,表达的历史观、生活观达到相当高度
    王义钢:影片写欧洲文艺复兴后的黑暗时期,描写得很透彻,所表达的历史观、生活观都达到相当高度。影片拍摄于2011年,说明世界上到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电影,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政治上来说,它都极有意义。影片拍摄得如此细腻又如此厚重,完全打入了你的内心。片中强调了磨坊与十字架这样两个标志物,所描绘的磨坊风车的旋转与停止以及十字架的制造过程等,都有象征意义。

    历史现实与绘画艺术的象征意义
    范达明:当那个银行家即画家的赞助人问画家你如何来阻碍统治者的残忍的时候,画家用手一摆,此时旋转的巨大风车慢慢停转,眼前群众场面的动态也戛然而止,顿时如同一幅巨型呆照,影片在此也有象征意义——不仅是政治上的含义,还有绘画与艺术美学上的含义——绘画就是现实的场景切断了时间运行的纯空间存在,由此外界就呈现为绘画的模样了。
    金爱武:这部影片展现了残酷的场景,也描绘了大人、小孩真实的生活画面。我特别感谢范老师选择了如此好的电影。

    作为天堂、地狱与世俗人间的三大象征
    范达明:有巨大风车的磨坊位于高耸的石柱式山头的顶端,代表了天堂。天堂的感觉是通过磨坊内部陈设的木结构转轮之巨大,以及内部环境别异的空旷感来营造的,如展现了沿巨型石壁所架有的木栈道,布局了深邃黑暗中从侧面角度打来的一束强光造成的光影,还有就是独特的音响效果:磨坊主一步步登上木梯阶时由脚步声所带出的巨大回声等等——空旷感就是这样造成的。而十字架(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丁字架”)作为实施血腥死刑的工具,自然是代表了地狱或死亡的:在片中我们除了看到有把几乎裸体的男子活活钉到十字架上之外,还看到有活埋女性异教徒的场面,包括为包裹的尸体缝裹尸布的镜头。此外,我们看到影片还有意描绘了那位画家的家庭,这是个孩子一大堆的家庭,孩子在母亲换衣时偷窥其裸体,孩子们在床间的嬉戏,以及在餐桌上用早餐等等,对于这个家庭及其日常生活的展示,应该是代表了第三方面的象征,即世俗人间的象征。

    左面是生命,右面是黑暗与死亡;影片画面有冲击力,艺术思维很深刻
    章 勤:感谢范老师带来这些好片子。今天这部片子,画面如同油画。我觉得原作绘画的画面构成,左面是生命,有带绿叶的树,右面是黑暗与死亡十字架。影片的画面有冲击力,艺术思维很深刻,给人以很深感触,当然一些东西也使人压抑。结合当前我们社会存在的情况,这部影片可构成反思。

    影吧:一个在文化艺术上交流、享受的场合
    唐福蓉:不知道这里的影吧已经开办快五年了。现在发现了,是通过我的朋友王义钢告诉了才知道的。谢谢范老师5年来的坚持。我们老年人很想有这样的可以在文化艺术上交流、享受的场合。希望影吧一直坚持办下去。
    何 吉:范老师费尽心血。现在能保有这样一块阵地真不容易。

    在这里看电影,让我学会了对电影和美的欣赏
    蔡 玲:原作就是一幅油画,影片色彩也像油画一样非常丰富,我非常喜欢。电影场景和画的完美结合,让我看到了也了解了耶稣的诞生和受难。西方当时非常黑暗,这超过了东方,但他们后来文明的进化却比东方快。我前不久去伦敦很有感受,当你站在街头如果需要寻求帮助时,就会有人来热情帮助。在这里看电影,让我学会了对电影和对美的欣赏。范老师建立的这个影吧平台很好。
    范达明:在我们这里,在看了影片回去之后还能写成影评,并且发到豆瓣上我们影吧活动的论坛上的,除了小牛之外,就是蔡玲了。蔡玲还为座谈会多次做了现场记录。不过前一次的记录实在太简略,缺漏太多,我实在没办法做整理来完成一篇纪要。我后来喜欢让小黄来做记录,还有孙凤凤。小黄记录得更详细些,个别字一下子写不下来她就用汉语拼音。但她也常常有事来不了。所以今天就由王犀灵大姐来操刀了。
    赵一宁:对于人的思想的提高,通过艺术欣赏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同时在考虑:有关思想的启蒙问题、信仰问题,何时在我们国家也会建立起满足人们人心需求的有效机制来。
    马惠洁:我很喜欢看今天这种类型的电影,而且有聚会在一起的讨论论坛。今天有这个机会到这里来,是第一次,我很高兴。

    喜欢《一次别离》这样的影片,喜欢这里的影片,关注央视播出的艺术影片
    朱 卉:我虽然是刚来的,但对于这里早已关注。此前我在“突围”看影片,听说它要散伙了,我就转到范老师这里来(范达明插;“突围”即使不散,也仍希望你能来这里)。我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我不要看这些影片;而喜欢《一次别离》那样的现实题材的影片。这里放映的影片也很喜欢。当然,今天这部影片,主要是根据一幅绘画作品展开的,我不觉得可以说很多。我对于中央电视台6频道在夜晚播出的艺术影片也是很关注的。
    范达明:央视6频道一直有“佳片有约”这档节目,既有影片播出,还有专家评论。近来在每星期一晚上,还开设了“艺术影院”栏目。我注意到该栏目遴选的不少片子,都曾经是我们影吧也安排放映过的。

    这部影片美丽之极,艺术的回味无穷,极有欣赏价值
    王犀灵:这部影片从开始到结尾的所有场景都是一幅16世纪荷兰即尼德兰的油画,美丽之极。它细腻地描述了当地社会各色人等的生活画面。在恬静、优美的情景中,西班牙占领者却血腥地以反对异教徒的名义屠杀人民。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静穆中进行,艺术的回味无穷,极有欣赏价值。

    导演珍视历史,珍视艺术,珍视世界文化遗产,拍摄本片是为了向勃鲁盖尔致敬
    范达明:今天是2014年影吧活动最后一次。昨天一早我还专门为一些留有手机号码的影友追加发送了短讯。短讯说:“12月27日上午9:00杭州恒庐艺术影吧献映波兰影片《磨坊与十字架》展现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名作的宏大场景,小众免费放映,沙龙精英聚谈,仅此一次,不可错过。学术主持范达明盛邀。”刚才9点27分,接到我们曾经的记录员彭婉寅的短讯:“范老师,我这次还是不能及时到了,我车双号今限号,打车到现在打不上,因为离这里很远,我看时间来不了了,非常遗憾,感谢您邀请!”我读了这个短信很感动,她住在滨江,来这里一趟确实很不容易。我还收到其他朋友请假的回复,说明无论来的还是没有来的,大家都是心系影吧的。今天这样一部很专业化的艺术影片仍然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好评,也让我很欣慰,在座者中都有很高欣赏水平。导演莱彻•玛祖斯基还比较年轻,他花费了巨大的功夫来展现四五百年前一个异国画家的绘画作品,因为他珍视历史、珍视艺术、珍视世界文化遗产,他在影片花絮的访谈中称自己很卑微,而对画家勃鲁盖尔非常崇拜,他拍摄这部影片就是为了向勃鲁盖尔致敬。无奈屏幕上出现的白色耀斑,近三个月来对于我们欣赏这些世界影坛的佳作确实有干扰。今天完了后我一定再作努力,争取明年也就是下周有新的开始。按照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的推崇,我们在2015年第一季度将推出“世界文学名著电影汇展”,奉献给来此活动的朋友们。1月份的简介已经发给了,谢谢大家一直来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今天的赏光!我们明年见!

    2015年1月1日整理 1月6日补充

     短评

    2012-258.画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画

    7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推荐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完全同意丁一的短评啊~~动态油画这种镜头只有假和做作的感觉

    1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形式主义...

    15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將勃魯蓋爾作品以動態敘述形式分析,畫面確實很古典很考究,但感覺更像BBC拍的科普節目。

    17分钟前
    • えす
    • 推荐

    五星;简直是神作!任何一点都堪称完美,独特的摄影手法恰到好处的空间感让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生命力。电影以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作品《行往受难地》的创作过程为线索,精美绝伦。毫无疑问的可以收入个人十佳。

    21分钟前
    • Much
    • 力荐

    画面太美了

    22分钟前
    • 逝水犹可叹
    • 推荐

    一幅名画的诞生啊!

    23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推荐

    行住受难地,人在画中活。导演利用电影的形式,重塑一幅画的细节,整部电影构成一幅动态的油画,又美又特别。

    2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一般的情节~美丽的画面!

    31分钟前
    • 还行

    这个,谁想写闪回,对弗兰德斯绘画史,对勃鲁盖尔有了解的优先。

    35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推荐

    很立体

    36分钟前
    • 豆豆
    • 还行

    静态画背景与动态情节之间尚有空隙间离,一幅画流动成可随时切换的电影场景;包含很多宗教指涉;联想起《被窃油画的假设》;大银幕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4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了40来分钟终于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意,睡死过去

    44分钟前
    • 即将注销
    • 还行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

    49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还真有幸在威尼斯的教堂中看过,当时就当一部双年展的影像装置满足下好奇心。成为实际的电影对理解力来说容易了通顺了,但也就少了那种现场的交互乐趣。视频装置和实体电影在艺术媒介上甚至语法定义上的差异,也就因此显现。

    50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类型是惊悚?

    53分钟前
    • 人造人
    • 还行

    不是我的菜

    57分钟前
    • 千山远
    • 还行

    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总觉得太刻意和形式感。但是这确实应该是暂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表现方法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画面如同油画一般

    1小时前
    • =_=秋叶
    • 还行

    服装、美术和摄影精美绝伦,老勃鲁盖尔的名画活了!影片的画面构图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的动静处理十分巧妙。导演以上帝的视角还原了名画《行往受难之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揭露了西班牙统治者对基督教徒被血腥镇压。本片绝对是今年最精美的电影!★★★★★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