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法国1922

    主演:Allakariallak,Nyla 

    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1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2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3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4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5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6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16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17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18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19北方的纳努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记录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比如隐瞒纳努克平时用猎枪狩猎的事实,刻意表现因纽特人的传统鱼叉狩猎法;又比如为了拍摄冰屋内纳努克一家清早起身的场景,去掉一半冰屋采光等。  本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纪录片,于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长篇影评

     1 ) 虚构与真实

    对于一本纪录片来说,它“标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在我惯常的理解里,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就是表现完全真实的现实世界,镜头下的东西都是自然表现的,自然发生的。这一观念在我不断地纪录片观赏的过程中常常会造成一些一时间无法解决的疑惑,例如“纪录片中讲的一个动物家族的故事怎么能确定是真实的,而不是拍摄者主观臆测额呢?”、“如果拍摄者完全不干预表现者的活动,但是表现者必然知道是在摄像中的,又怎么能保证表现者在镜头下的行为和真实中的完全一样而不会刻意的夸大某些元素呢?”、“镜头下所表现的人物是否真的是这样质朴传统而少现代社会文化侵入的影响呢?”之类的问题,长期的观片中,我隐约产生了对纪录片中的“真实”的程度产生一些自然地怀疑,镜头下的真实是否可以和现实中的真实等同起来,为了艺术而产生的虚构刻意的成分是否有损纪录片“真实”的声名?这些疑问是长期存在的,而这一疑问正是在观看了《北方的纳努克》之后得到爆发并终于解决的。

    《北方的纳努克》这部1922年的纪录片运用美的艺术的镜头讲述北方极地的因纽特人平时捕猎,生活的情景。这部纪录片所向我们展示的影像的力量,通过后工业化时期人们早已不满足的黑白画面、默声加字幕的方式,通过如今看来并不高级绚丽的剪辑,仍然绵延不断地清晰地传达出来。在西方现代文明和因纽特人传统生活之间的对比下,拍摄者弗拉哈迪并没有如同以往的纪录片拍摄者那样,在片中带有对社会边缘者,对所谓的“落后文明”的居高临下的蔑视,也没有对这种完全不同的文明的猎奇和戏弄。可以说片中所表达的人文情怀——面对人与自然美好关系的崇敬,对社会,或者说世界边缘人群的关注和尊重——是至今都非常可贵的品质。一个人深入极地,和纳努克一家生活在一起一年多是这部片子得以成功的地基,因为“相识而拍摄”这一点是和弗拉哈迪之后在拍摄其他相似纪录片时“为了拍摄而相识”完全不一样,更可以表现细腻的打动人的细节,体现出了对纳努克一家的人文关怀和尊敬,共同生活是主要的,拍摄反而成为次要的,不那么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在生活中产生的纪录片,无疑拥有更加震撼人心的“真实”的力量。

    这样的影像是打动人的,而《北方的纳努克》这部作品在得到赞誉的同时,也有不少的争议,其争议的焦点问题就在于:如何处理真实和虚构这两者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北方的纳努克》给出的回答是,虚构是为了表现更深层次的艺术真实。

    片中常有主人公纳努克的面部特写和纳努克正面对镜头示意的画面,这充分说明了主人公并没有故意忽略镜头,他的活动也是配合拍摄需要的。在片后对这部纪录片的有关了解中可以发现,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弗拉哈迪与主人公一家已经相识多年,积极配合拍摄,甚至为了弗拉哈迪的表现原生态的因纽特人生活的需要,尽管十分危险,仍然选择抛弃猎枪,改用祖辈们的工具渔叉来捕猎重达两吨的海豹;纳努克为了拍摄花了好几天搭建了远大于平时igloo(雪屋),拍摄为了采光只保留了一半的雪屋,并让纳努克一家在开放的寒冷的雪屋里表演平时睡觉起床的情景;甚至片中的纳努克的妻子都不是他真正的妻子,而是弗拉哈迪的因纽特情人,这个纳努克家庭都是虚构的,非真实的。这些对一个极致追求真实的纪录片观赏者来说,这些事实是“恐怖的”,不可以被饶恕的,甚至是不属于“纪录片”这个类型的,而是属于“故事片”的类型。
     
        而这种要求“完全真实”的纪录片,可能真正存在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我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很显然,纪录片始终都是主体介入客体的产物,是对象与主体判断之间 的一种符合关系,所以记录片所呈现出的内容,无论如何追求真实,其艺术创造的每一个环 节都不可能脱离主体的介入,所不同的只是这种主体介入的层面和程度而已。因此,在完全 意义上的“真实”是无法达到的,绝对的客观真实是不存在的。[1]纪录片的剪辑既然是由人来完成的,就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客观,必然带有主观的因素,它所要表现的主题也是先前确定的,它所表现的画面也是符合它的主题的,那么,纪录片所表现的画面,就可以说是在人的精心编织的“故事”,不可能完全客观真实的。其次,除了影像表达本身的局限性和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之间的反差之外,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造成纪实上的“断点”,过去的历史事件、私密领域的场景等等难以被镜头捕捉到的画面,也给纪录片的纪实造成盲点。因而虚构是合理而且必须的。纪录片的画面不可能捕捉所有它所要表现的细节,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也是不可能真实记录的,是通过“真实”的还原模拟来达到的,难道这样的纪录片就不是真实的吗,这样的“虚构”难道不属于真正的“真实”范畴吗?
       
      这里“真实”的概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纪录片所追求的真实,并不是狭义的生活真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和事,它是客观现实,而是艺术真实——它是艺术家真切的人生体验基础上,通过艺术的创造力,以虚幻的形式揭示出来的实际生活的本质与真谛。

    纪录片不是对客观现实进行简单的、原生态的复制。而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它融入了创作者更多的主观因素,寻求个性化的表达和富有创造性的样式。这使得纪录片在以事实核心基础上的虚构成为了一种可能。[2]

    “狭义地说,纪录片的虚构就是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创作主体在‘事实核心’的基础上,借助有声画形象的影像进行搬演、再现与建构,来超越历史时间、现实时空、文化差异、意识形态、认知表达、心理情绪等存在的界限,所进行的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性重构。”[3]

    这种在“事实核心”基础上的虚构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更好地展现了艺术上的真实,展现了一种不拘泥于表象的更加深度的真实。正如《北方的纳努克》中弗拉哈迪通过对因纽特人父辈渔叉捕猎的原始生活方式的重现,更好地服务了纪录片的主题“表现文明社会的边缘人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因纽特人传统文化,传统方式的魅力。第二,在这部片中,因纽特人纳努克一家的社会生活被刻意的完全的抹去了,着重地表现了因纽特人与极地自然的相处,体现出了一种升华了的生活的纯净。

    弗拉哈迪通过美的镜头的运用,将虚构加入纪录片中来表现更深的真实,也怪不得无愧于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所以虚构和真实在纪录片中在一定意义上是统一的:虚构是更好的真实。升华后的真实也就是纪录片所带给我们的迷人的永不褪色的影像的力量。

    北方的纳努克》向我们传达的正是这种用虚构来表现的深层的具有伟大人文主义情怀的真实的影像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2]薛洁.《当代纪录片虚构创作转向探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2):27-29.
    [3]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版,P8

     2 ) 对纪录片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北方的纳努克》是享有“纪录片之父”声誉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弗拉哈迪一生拍摄了大量再现原始风俗和偏远民族生活的影片,为人类学、民俗学电影奠定了基础。他的代表作,也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北方的纳努克》,记录了爱斯基摩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包括他们与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生食海豹,以及建筑冰屋等北极原始生活场景。
        这部影片对纪录电影在主题、拍摄手法以及拍摄观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影响,是值得每个纪录电影工作者参考和学习的。

    主题上的突破
        上世纪20年代,拍摄各地风情的探险电影非常流行。但弗拉哈迪却是第一个把镜头从对奇风异俗和美妙风光的展现转移到描述一个爱斯基摩人家庭日常生活的创作者。
        拍摄之初,为了积累足够的有效素材,弗拉哈迪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对纳努克一家进行了跟踪式的拍摄。在相处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非常融洽。爱斯基摩人在世界上环境最艰苦的地方乐观坚强地生存着,弗拉哈迪对他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非常尊重和欣赏,对他们与艰难的生存环境搏斗时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充满了赞叹之情。“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冲动来源于我对他们独特的感受和对他们深深的敬意,我想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这就是我拍摄这部电影的全部原因。”弗拉哈迪这样说。正是这样真实而强烈的感情促使从未拍过电影的弗拉哈迪在经历了多次挫折之后仍然坚持了对《北方的纳努克》的拍摄,并最终使其成为经典。
        这部影片充分尊重爱斯基摩人的文化传统,关心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表现了人类在与自然和命运抗争时的尊严与智慧。影片中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都是那么真实动人。
        弗拉哈迪的妻子弗朗西斯•哈宾达接受采访时说的:“我丈夫追求的是灵魂,人类的灵魂。”正是由于拍摄主题中所蕴含的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北方的纳努克》远远超越了之前所有以猎奇审视态度拍摄而成的同类影片,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电影工作者们所推崇。

    拍摄手法上的创新
        《北方的纳努克》在拍摄方法上为纪录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之后的纪录电影拍摄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北方的纳努克》开创了观察式纪录片长期跟拍的经典拍摄模式。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之前,弗拉哈迪对于电影的了解几乎为零。他在北极拍摄之初,并没有任何关于拍摄一部完整电影的构思,他只是日复一日在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中获取素材。在数年时间里,弗拉哈迪对于北极的生活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纳努克一家的了解也日益深入。渐渐地,他开始知道自己的镜头将要告诉观众的是什么,并在不断的观察和拍摄中力求还原给观众最真实的爱斯基摩人的世界。与拍摄对象长期的相处和跟拍,日复一日深入仔细的观察,使得《北方的纳努克》远比之前的记录影像要贴近真实并富于内涵。
        其次,影片中对于长镜头的运用也是纪录电影的一次成功实践。长镜头在纪实影片中常被用到,用等量的时空来还原时空,无疑可以带来纪录电影的现实感,增加影片的真实可信程度。看过《北方的纳努克》的人一定都对其中的一个场景印象深刻。在一片冰原上,纳努克把鱼叉投入冰窟窿——我们并不能看到冰窟窿里面有什么。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以各种令人发笑的姿势紧拉绳索不放, 想把猎物从冰洞里拖出来。冰面上的人和冰下未知的生物反反复复较量,如同一场滑稽的拔河表演。这个长镜头以一个悬念的形式,在让人在发笑的同时又让观众对主人公的行为充满好奇,无疑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同时,人与猎物长时间的僵持在长镜头的使用下更能让观众感同身受,也更能表现出主人公与自然顽强抗争的精神和爱斯基摩人生活之不易。直到众人赶来后齐心协力把猎物拉上岸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冰下的原来是一头海豹。到这个时候,原先愉快的情绪被一种压抑所取代,看似欢乐而充满戏剧性的场面竟是令人心酸的艰难捕食,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此外,影片中“离船上岸”、“建造冰屋”等场景也都已经成为长镜头运用的最早典范,并为法国影评家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提供了依据。

    对纪录片独特真实观的开创
        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互相缠绕,无法分离,不管过去还是今天。弗拉哈迪对于真实的理解是有别于之前所有的记录性影片拍摄者的,他的真实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科学的精确纪录。所他需要的是摄影机前的真实,是拍摄结果的真实。他认为,摄像机前的生活只有合理干预才是更真实、更合理的。因此,为了真实弗拉哈迪不惜搬演。
        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在弗拉哈迪独特真实观的指导下,影片运用纪实手法和情景再现的故事化手法朴实、生动地再现了哈里森港爱斯基摩人聚居地真实的生活场景,将“搬演”的手法引入纪录片的拍摄,创造性地记录现实。
        举例影片中的几则搬演场景。例如,当时爱斯基摩人捕海象已经不用鱼叉,而是用步枪。但为了让弗拉哈迪拍到更为原始的场景,纳努克才用原始的方式猎捕海象。再如,片中爱斯基摩人居住的房子冰屋也纯粹是为了拍片才搭建的。为了使光线更充足,冰屋在拍摄时被迫削去一半,纳努克一家不得不在冰天雪地的刺骨寒风里表演起床。片中甚至连纳努克这个人物也是虚构的,纳努克的原名叫阿拉卡瑞阿拉卡,而纳努克一家人也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家人。但在摄影机面前,纳努克不仅仅是一个角色,他是有血有肉的人,真正的“纳努克”(弗拉哈迪所拍摄的那个人)是他自身,而不是为制作者和观众构成叙事线索的银幕形象。
        有人批评弗拉哈迪“作假”,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在主人公不受打扰状态下进行的拍摄,笔者也认为,过度的排演违背了纪录片的类型原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片的真实性。弗拉哈迪却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的行为方式是积极主动,而不是客观冷静。这就要求把非虚构的生活场景同想象和诗意完美结合。
        事实上,弗拉哈迪也并没有做什么情节上的编排,影片所表现的纳努克一家生活状态基本能够保持与真实的一致性,无论是与天气的斗争还是捕猎的艰辛,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弗拉哈迪巧妙地捕捉并将它们组合在了一起,这才使得影片具有了完全真实记录无法达到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弗拉哈迪的这种拍摄观念影响了后来的纪录片创作者,“搬演”这一拍摄方法在之后的纪录片拍摄中也被广泛地应用。

    剧情片叙事方法的运用
        在弗拉哈迪看来,即使是记录影片,观赏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拍摄电影《北方的纳努克》时,他将戏剧元素引入电影,借鉴了当时故事片的叙事技巧,将真实存在的情节通过组合和筛选融入真实场景的纪录片中,合理地采用故事化手法可进行叙述。整部电影通过各种故事片元素再现了一种早已消失的生活方式。作者用自身的主观干预意识留给观众一个与消失了的历史事件无限接近的现场。这为后来的纪录片奠定了讲故事的传统。
        《北方的纳努克》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落:(1)天暖时期,人们补修原始的工具。(2)寒冷天气中,人们面临的艰辛生活。(3)大风雪。这种结构方式,将记录片与故事片有机结合起来,使影片的结构更加紧凑而富于逻辑性,也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在保持纪录片原有风貌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同当时的故事片一样,《北方的纳努克》运用字幕来说明背景,交待环境,连接情节的发展。其字幕内容非常简洁明了,能省就省,在完善故事的同时又能尽可能减少对打断情节的影响。有些地方的字幕非常有趣,例如在建造冰屋的段落里,弗拉哈迪巧妙地运用“且慢,还有一件事”这样的字幕,引起观众的心理期待,并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纪录片由于其类型的特殊性,在使用故事化手法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既不能太过主观以至于疏忽了故事的真实性,也不能将重心放在强化情节的生动,而弱化了纪录片应有的理性思考与批判精神。诚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吕新雨教授所说的那样,“艺术可以成为纪录片的风格,但是无法成为它的‘骨头’;一部纪录片可以只讲‘艺术’,但是所有的纪录片都只讲‘艺术’的话,那是玩物丧志,有灭种或蜕化的危险。”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编排制作的技巧都是为了服务于纪录片的整体创作,故事化的手段始终只是为了更好地记录真实而采取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舍本逐末,使得拍出的作品没有诚意。
        《北方的纳努克》在构建纪录片的故事情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直至今日,如何将真实记录与艺术表达完美融合,仍然是每个纪录片工作者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结语
        艾力克•巴尔诺曾这样评价:影片《北方纳努克》不仅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也是弗拉哈迪和爱斯基摩人水乳交融的产物,是弗拉哈迪对未开化民族文化的仰慕,对这种宝贵文化即将消亡的惋惜,对西方文明进入未开化地区的迷惑,乃至对自身行为的困惑等等情绪结晶而成。《北方的纳努克》对于观众最大的启示正如弗拉哈迪所说:“你问我,电影如何才能让大众感到自己与那些陌生的人们心心相印?《北方的纳努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它问世以来,数以万计的人看过这部电影——他已周游了整个世界。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虽然面临生存困境却永远快乐的人……”
        在今天看来,《北方的纳努克》中显得简单甚至粗糙的影像仍然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一切都来自于弗拉哈迪对于影像和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尊重,他对于真实的独特见解和准确把握,对于原生态社会充满震撼力的精准表达。
        这部影片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对记录电影有着跨越式的发展和不容忽视的深远影响。

     3 ) 世界第一部纪录长片与家庭情感

    【首发于公众号:韩伯愚】

    6分钟看懂《北方的纳努克》!爱斯基摩人全纪录!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被誉为影史经典的老电影,《北方的纳努克》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老得掉渣儿,它诞生于1922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纪录长片。导演是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他以拍摄纪录片闻名,被称为“纪录片之父”。

    不过,拍得早不代表它很劣质,恰恰相反,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很精致。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百年前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爱斯基摩人。电影的主人公名叫纳努克,他是一位出色的爱斯基摩猎人,带着自己的族群生活在加拿大的北部,那个地方大家都懂的,属于名副其实的恒温社会,常年的温度都恒定在零摄氏度以下。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猎人纳努克族群的生存状态。其中有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用海象皮做的小船,当你以为它只是一艘小小的独木舟,其实它是一辆装载量惊人的“五菱宏光”。纳努克可以把全家五口人都塞到里面,额外还能再携带一只可爱的二哈。武林中传闻的缩骨大法,没准儿就是以这个为原型。

    在北极圈里生存,首先要面对的敌人是寒冷,这里冬季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六十度,撒泡尿都得冻在牛子上。所以爱斯基摩人也得造房子,否则一夜之间就要变成冷冻肉。经过近一万年的进化和适应,他们不仅十分耐寒,而且一直传承着冰雪造屋的工匠精神,属于冰雪建筑届的“煮饭仙人”。其实这个原理和我们用砖砌墙差不多,只不过他们的材料是零成本。就地取材在我们这里是褒义词,对于爱斯基摩人来说,这叫被逼的。

    有人肯定产生了疑惑,待在这种鸟都拉不出屎来的地方,爱斯基摩人是不是脑子有病,他们的祖先是怎么给儿孙选了这块风水宝地的。这要从大约一万年前说起。话说当年,爱斯基摩人的祖先加入了人类历史最后一支迁徙大军,他们从亚洲出发,跨越白令海峡,一步步地挺近了美洲。等到了美洲后,接待他们的当然不是好酒好菜,而是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长矛和弓箭。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爱斯基摩人被印第安人一路碾压追杀,一点点地退缩到了北极这个不毛之地,与海豹和海象作伴儿去了。看着爱斯基摩人消失在暴风雪中的背影,想想他们只能茹毛饮血、自生自灭,印第安人终于满意地松了一口气,然后开心地给他们起了个让自己暗爽的名字,叫“爱斯基摩”,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虽然吃生肉的确算是爱斯基摩人的传统艺能,但是可想而知,他们很讨厌这个称呼,这是来自印第安仇敌的蔑称。他们更愿意称呼自己为“因纽特”,翻译过来是“土地的真正主人”。有人说爱斯基摩人喜欢吃生肉,这有点说话不过大脑。有条件做熟的话,傻子才喜欢吃生的,这又不是在餐馆里吃刺身,有日本老师傅耍刀功。

    爱斯基摩人的饮食习惯完全是逼出来的,一方面是因为食物经常短缺,饿了好几天后,面对还热乎着的海象尸体,第一反应肯定是赶紧切开猛吃几口,而不是想着能不能背回家去做红烧肉。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荒野猎人》里的小李子,他不止一次展示了这种饿死鬼的状态。除了食物短缺,吃生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太冷了。如果不趁热赶紧吃,海象尸体很快就会被冻僵,恐怕不一会儿就只能啃血肉冰淇淋,牙口不好的就要饿死,去见曾经的印第安仇敌。

    正是因为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纳努克带领族人狩猎的场面才显得更加好看,不是猎物被打死,就是自己被饿死,那还是选择努力一点,早些把猎物打死。尤其是纳努克捕猎海豹的时候,在猎物上钩后,纳努克自己明显没法搞定这个大家伙,于是其他家人迅速从远处跑过来,帮助爸爸从冰窟窿里拖拽海豹,一家人搞得几乎人仰马翻。这不但有几分紧张的氛围,还多少有点家庭喜剧的意思。

    正是因为这个场面,我认为它不单是一部关于爱斯基摩人的纪录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类的家庭电影。家人之间互相依靠、互相付出,这里体现着具有普世价值的家庭文化,蕴含着人生感动。爱斯基摩人也好,中国人也罢,家庭都是直接而强大的加油站。为亲人而努力奋斗,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精神支柱。就像《教父》系列之所以被验证为经典,核心当然不是黑帮屠杀,而是在暴力血腥的外衣下,散发出来的浓烈亲情。而不管是《教父》里的枪杀,还是这部电影里的狩猎,其中的暴力成分让亲情更加真切感人。

    《北方的纳努克》能被称为纪录片的里程碑,与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情感分不开。即便它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也不影响我们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有些电影能被称为伟大的原因所在。

     4 ) 我來報告一下

    不知道大家知道這件事嗎,畢竟今天上民族誌課放了這部片,全班都是陷入震驚,以下簡述。

    Claude Massot,1988,《Nanook Revisited》,重返當地檢視南努克後效應,以及眾所皆知的Flaherty有一些重建和造假。

    1.南努克是假名,那人不叫nanook,這名字Flaherty取來給歐洲觀眾看的。

    2.片中南努克兩位老婆不是南努克的老婆,是Flaherty自己在那邊的老婆,Nyla還幫Flaherty生了一個小孩。

    3.這部片有訪問到那個私生子的老婆(私生子本人已過世),他在世時從來不願認Flaherty是父親,他認自己的養父,而Flaherty自己有白人的正牌元配。

    那當然不用講其他那些各式各樣的演戲和重建、做假,在這部片都有追問並且重演一次給我們看。

    不過,我查到Claude Massot到1994年又繼續拍了一部《Kabloonak》,就是拍Flaherty去拍攝南努克的過程(film on film),沒看過,但看網路看劇情和別人的敘述,似乎又有一些變化,所以我仍然搞不清楚南努克和片中家人到底是不是一家人,Nyla幫Flaherty生了一個小孩、以及Flaherty在那邊有兩個老婆是事實,但這家人到底是不是只是鄰居然後被湊成一家人(《Nanook Revisited》和教授都是這樣講的)還是後來有變成一家人…


    有誰有研究煩請解答…

     5 ) 从《北方的纳努克》看纪录片的“真”“伪”

    被称为“纪录片之父”的美国纪录片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1922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纪录片电影《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电影以加拿大魁北克省北极圈内哈德逊湾的伊努朱亚克附近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在1920年8月至1921年8月之间的生活。电影全方位的展示了纳努克一家人的日常起居、生活模式以及建造冰屋的过程。

    《北方的纳努克》的上映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那就是这部电影奠定了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基础。但由于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呈现出领纳努克一家人的生活状态,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请来了当地猎手表演他们自己的故事,主人公居住的冰屋也是专门为了拍摄而搭建的,这些人造痕迹引起了广泛争议。

    在很多观众的概念中,“记录”就是生活真实的再现,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加工。但对电影创作者来说,电影不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它更是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如果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尽管电影在诞生之初的意义就是娱乐,但发展到现在,电影凭借的是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其实,从第一部纪录片的诞生到现在纪录片的遍地开花,关于纪录片的争议从未停止,尤其是纪录片中的“真”和“伪”。

    纵观世界纪录片历史可以发现,在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通过扮演以及再现的方式来填补纪录片的内容由来已久。因为设备和技术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不管采用多么先进的设备,都无法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穿梭自如。

    想要了解纪录片中“真”和“伪”的意义,就必须从纪录片和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开始说起。

    纪录片和剧情片之间的区别:

    风格:纪录片的故事简单,整体影像风格朴实自然,没有花里胡哨的镜头语言,只是对素材的理性加工。剧情片充满了戏剧张力,强调故事冲突,趣味性强。

    周期:纪录片的周期比较长,有些纪录片甚至长达数十年才完成拍摄。剧情片的拍摄周期较短,着重故事的讲述。

    规模:纪录片的拍摄一般不需要太多电影人和设备的加入,剧情片的拍摄需要导演、摄影、灯光、音响、剧务等等人员。

    其他:纪录片对情节和演员的控制较少,影片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剧情片对情节和演员的控制较严格,影片完全按照剧本来拍摄。

    纪录片和新闻片之间的区别:

    风格:纪录片注重写实,角度多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经典的纪录片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每次观看,都能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新闻片简短、中立,着重能够引起普遍兴趣的事件,即时性强。

    周期:纪录片的创作周期大多是根据记录内容或者视角,新闻片的创作周期是根据事件本身的时间特质。

    规模:在规模上纪录片和新闻片之间的差别不大,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剧组,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器材和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拍摄。

    其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新闻片可以作为纪录片的素材,新闻片必须具备明显的新闻性,需要告诉观众详细的时间、地点以及完整的事件经过。纪录片需要的个人化的视角,着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事物本身。

    纪录片和专题片之间的区别:

    风格:纪录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需要考虑主流意识形态,着重导演的表达和观点。专题片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宣传需要,其风格以主流表达模式为主。

    周期:专题片的周期根据“专题”的需要来确定,比如历史专题片,可以以具体的人为主题,也可以以朝代更迭为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不同来确定时间。

    规模:专题片在制作上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先铺设好声轨,然后根据解说来匹配画面,纪录片则不需要。

    其他:纪录片强调的是独立思考,每一部纪录片传达出来的都是对某个话题、某种现象或者某个人的深切关注。专题片只是展示某个人物、某个时期或者某个事件。前者主观性较强,后者注重客观性。

    通过不同类型影片的对比可以发现,纪录片本身的特点非常明显,而且它的价值也非常高。就拿《北方的纳努克》来说,尽管导演使用的拍摄手法超出了观众对纪录片的理解和认知,但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在198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在《北方的纳努克》中,哪些是真,哪些是伪呢?“真”和“伪”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北方的纳努克》中纳努克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是真实的,而表现其生活方式的细节有“扮演”的成分。纳努克一家人和白人之间的交易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捕鱼捕捉海狮海象也是真实的生活的内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为了更好呈现出电影的艺术价值,选择了专业的猎人来进行捕捉海狮海象,并且隐瞒了纳努克在狩猎的过程中使用猎枪的这一事实。而且冰屋是为了这部电影修筑的,为了拍摄纳努克一家人在冰屋内的活动,还掀掉了冰屋一半的屋顶。

    但就整部电影的艺术价值来说,如果没有“刻意扮演”的成分,这部电影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无法完成的。技术、设备、时间、环境都是不可抗拒的事实,通过“刻意扮演”的方式可以解决掉很多拍摄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纪录片从本质上来看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电影人放弃了对电影内容的过分控制干扰,弱化了电影中“刻意扮演”的成分。通过自然而然的真实表达来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

    从这一点上来看,纪录片应该注重的是“真实性”而不是“真实”。纪录片的精髓在于尊重事实,反映其中的迷人之处,带有明显的导演视角和观点。

    纪录片中的“真”:所谓的“真”指的是纪录片选择的拍摄视角或者观点,它们存在过或者存在着,是真实存在的事件或者人物。如果是事件,导演以事件为核心,选择与之相关的参与者、见证者构成一个网。这个“网”中所有的内容都是真实的,而这就是纪录片的基础。

    英国人约翰.格利逊对弗拉哈迪的电影做了评价,他表示:“必须把握和熟悉第一手素材以便更好地组织素材,为了深入挖掘素材,弗拉哈迪也许要花上一两年工夫与拍摄对象一起生活,直到故事脱颖而出;必须像弗拉哈迪那样分清描述和戏剧之间的区别……你不仅要拍摄自然的生活,而且要通过细节的并置创造性地阐释自然生活”。

    熟悉第一手素材、组织素材、深挖素材,这是纪录片“真”的部分,而“通过细节的并置创造性地阐释自然生活”则是“伪”的部分。而且直到今天,纪录片“真伪并存”这一特质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很多纪录片创作者。

    纪录片中的“伪”:所谓的“伪”指的是在设备或者技术无法直接拍摄、记录的情况下选择的“刻意扮演”。这种方式并不是为了让纪录片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是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是对内容的补充。纪录片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它的核心依然是娱乐,尽管它强调的是“真实性”,但我们知道,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所以,过分追求纪录片的“真实”,其实是一种吹毛求疵的行为。

    如果纪录片仅仅是对日常生活不加选择的拍摄那么它就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拍”,比如很多视频网站中的自制视频。纪录片将真的部分和伪的部分进行合理结构之后,可以诠释一种新的观点,其思想和情感都可以更好的表达出来。此时,纪录片的“真”和“伪”就不那么重要了。

    今天,纪录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通过纪录片,观众可以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世界。比如,通过《海豚湾》来看人类对海洋精灵海豚的屠杀,通过《深蓝》来展示海洋中庞然大物的生活,看人类对它们的伤害,对它们家园的破坏。通过《难以忽视的真相》来了解环保的因由和难度。

    总之,纪录片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抛开其中的“真”和“伪”,我们从中看见的都是导演的理性记录和人文关怀。

     6 ) 《北方的纳努克》:爱斯基摩人的北极生存史诗

    如果带着悲悯和怀疑的心态看电影,我想很多人都会被《北方的纳努克》俘获,这部1922年罗伯特·弗拉哈迪的作品,暂不理会它在纪录片历史中里程碑式的地位,仅仅是通过影片本身,就会看到生命的真实,并引发各种联想与思考。 纳努克一家是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原始,在电影都已经被发明了的工业化时代,竟然在这种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存在着原始人类的缩影。同时又觉得非常真实,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的确有某个阶段我们的祖先是用那样拙朴的智慧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因为生存的本能而与自然的恶劣条件搏斗。我之前看过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当然这两部是风格迥异的,动画是比较幽默、夸张而又浪漫地把人类进化表达为一个“追随光”的梦想,然而在这里,真实的影像把它记录为荒凉冰原上制作冰屋、用鱼叉狩猎的生活,而这些的共同点是人类繁衍、生存,以及缓慢的进化。 纳努克一家也并非是完全与世隔绝,既然有电影的拍摄,说明他们与近现代社会已经有了交汇。在我看来,这种交汇不免有些荒谬感,并且不公平。比如说与白人进行的贸易,他们用很多北极狐皮等动物皮毛换了刀子、玻璃球和色彩缤纷的糖果这类东西,这未免是不对等的。白人利用现代文明的巨大优越赚到了利润,让我想起了三角贸易,这种不平等是不是一种掠夺呢? 可是尽管在落后的文明中,仍然会有人性的美好可以瞬间融化心灵。哪怕是狗拉着雪橇,全家人艰辛的行走在冰天雪地中,就像杰克·伦敦多次在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他们仍然时常在镜头前微笑着,是那种憨厚朴实的笑,甚至还有这样的场景:纳努克在途中捕到一只白狐并把它绑在雪橇上,家里的一个女性成员一次次把脸贴过去又退回来地逗着它,尽管身边是风雪交加的迁徙,但这一幕真的是非常可爱。我还注意到他们在生吃猎物时,也是一种心满意足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有纳努克教小孩子学射箭,他用雪堆砌出小动物的造型,并且还用自己的脸温暖小孩因射箭而冷冰冰的手,满是父子之间单纯的爱。所以我在想,我们在物质生活愈加便利的今天,是不是在精神的某些方面反倒还不如原始人类?比如许多非常珍贵的与亲人相处的时光,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见,没有太多欲求的满足感,不至于太麻木、太沉重的心灵。 由于这部在全英课上观看过的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随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可是却惊讶的发现一个说法是纳努克一家在作者离去后不久因为配合纪录片的拍摄没能存够的过冬食物最后饿死了,也有说法是他个人在一次狩猎中不幸遇难了。也许这是无法考证的,但总给影片蒙上了一层悲哀色彩。而且关于这部纪录片人们也有它是否“摆拍”的争议。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答案,但是在争论中记录片也会逐渐发展。 就算《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不够完美的电影,我依然觉得它很成功,因为至少它给人以感动和思考,关于生命,关于人类过去与现实的,这些黑白影像已足够珍贵了。

     7 ) 摘自《纪实影像的稀缺时代与过剩时代—早期电影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纪录电影实践重温》

    “质朴叙事的诗意化纪录片”“质朴叙事的诗意化纪录片”“我们站在今人的角度,用高度媒介化了的认知观念,觉得搬演被使用的行云流水,以至于弗拉哈迪被赋予了一个既才华天成又因这才华背后的冷酷功利又令人忌惮的形象,忽视了另一种可能,即在那个时代条件下,如殖民主义话语在当时的正当性、特定媒介技术手段的背景,如机械的笨重、胶片时长与保管的严格限制等,这些状况共同形成了人类“可见”的与后世不尽相同的观念,使得“扮演”与其说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不如说是本能地在复制当时人们借助机器能够认知到的现实—一个电影事件。” “弗拉哈迪被誉为赋予冰冷记录以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先驱,而维尔托夫在“电影眼睛”宣言里力主推翻扮演与预设,盛赞机械复制的自生力量,向后人彰显出的却似乎更多是建构主义的强烈主观立场。 前者看似是人类力量在机器面前优越之处的彰显—奋斗求生、战胜自然的故事,以及亲密贴近、自然朴实的情感体,实际上是臣服于媒介机器的生产逻辑,将包括所谓人类创造性的东西与机器复制能力一道糅合成为了机器的生产资料;而后者将复制看似全权交给机器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反向推动出人类在机器面前的复杂生存焦虑,从而没法完全进入这个生产逻辑。”

     短评

    这部片的重要性在于它出现在“纪录片”这一术语诞生之前。它违背了学者对于纪录片的定义,因为其中掺杂了人为表演的成分,里面使用的道具也是现代的,但因其重现了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精髓,它依然是在“纪录片”范畴之内。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反而拓宽了纪录片的范围

    8分钟前
    • RYZ
    • 还行

    奇观的一种,猎奇心理引导全片。弗拉哈迪如同格里菲斯,背负着相似的盛名与骂名,我选择前者。

    10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力荐

    Grierson and Poetic mood.An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

    11分钟前
    • 添添
    • 还行

    神秘大陆的神奇种族,摩擦鼻尖是亲吻方式,冰封的海洋变成辽阔的冰原,海象是北极的老虎。果然哈士奇是世界上最好的狗。黑白镜头下,全景近景交替,够成足足的视觉张力,让观众不断地问发生了什么。从摄影师的谈话中学到的,采访不是最好的观察方式,不要告诉人们该坐还是站,一切真实地发生并记录。

    13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比纳努克人家乡北方小河中的石子还要多。’

    15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影史载首部纪录长片,距今快100年了!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开创了人类学社会影像记录的起点。对因纽特人讲解留声机的使用、浮冰捕鱼、搏杀海象,造冰屋(居然还有玻璃窗),镜头下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因纽特人的生活,他们热情、勇敢,为生存努力着。弗拉哈迪在本片中的摆拍和场景重现曾引起广泛争议,但就算是纪录片,本身也是人工加工的过程——取材、剪辑、角度、篇幅,完全还原真实绝不可能。9.2

    16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短评很多人说摆拍严重,我倒没在意。完全被纳努克的日常生活所吸引啊!!真的是太神奇了!太神奇了!看的过程中生出好多的疑问,比如爱斯基摩人不会得雪盲症吗?他们是怎么应对的?爱斯基摩人不会得感冒对吧?是什么病替代了感冒?纳努克是怎么辨识方向并记住自己家的“伊鲁格”的?(路痴一天都活不下去🙃)雪橇狗整夜都呆在狂风呼啸的野地里不怕冻死?疑问太多了……一个小孩子骑在一个身上滑雪,我也想玩,纳努克用雪块砌房子,我也想试试,他们全身穿着都是动物皮做的,我也想试试(不想)。最悲伤的是,导演说纳努克在影片播出的第二年猎鹿的途中饿死了!活活饿死了!我日!爱斯基摩人的人生太严酷了,完全人类版的动物世界,一生的每一天都为食物奔波,猎不到食物就被饿死。看影片羡慕他们的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叶公好龙的念头。

    21分钟前
    • 每天都有坏消息
    • 力荐

    【观于纪录片理论与实践选修课】纪录长片的开山之作,在新闻片和风光片的奠基之后,弗拉哈迪用探险片(travelogue)挽救了一战后观众的精神世界。尽管对蛮荒之人的优越感、对他者文化的猎奇心理都让人感到不适,但传递出来的这种近似梭罗“高贵的野蛮人”形象,会让历代的各地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向往。从第一部纪录片开始,“搬演”就已然存在,对待“真实”的讨论伴随着一切的纪录。

    23分钟前
    • Dear Cosmos
    • 推荐

    看片子不了解它的由来有多可怕,被摆拍和背后的悲剧深深欺骗。质量来说,这大约百年前的画面同今天的纪录片并无太大差距,但是经朋友告诉才得知因为参与拍摄而发生在纳努克一家人身上的悲剧让画面中的耐心、秩序不值一提。纳努克一家不需要这部电影,只是世人需要它满足猎奇。我十分抱歉。

    27分钟前
    • Superhat
    • 还行

    这片儿拍得着实不容易。。。看完得出两点结论1.嘴是爱斯基摩人除了手脚最有用的人体部位,一个好的爱斯基摩人必定有个好口活;2.爱斯基摩人都是雪雕艺术家。配乐让人印象深刻,最后纳努克一家躲避暴风雪和狗儿们静默蹲坐的交叉剪辑还很诗意

    31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原始的生活场景。虽然对本片有过“摆拍”是否纪录片的争论,但毫无疑问本片仍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

    33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摆拍摆的好就成了真实再现,摆拍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摆拍是为了原样复现生活进程还是为了戏剧化表达的需要。另外本片的字幕是标准的默片的形式,它的出现打破了时间进程,这么看解说的出现应该算是一种进步

    38分钟前
    • 安托万
    • 推荐

    虽然这个纪录片有表演的成分,不完全纪实,但是真的很有趣。

    41分钟前
    • 暴富的女孩是我
    • 推荐

    据书中说片中主人公 爱斯基摩一家人因为配合导演拍摄延误了打猎时机 最后因此而死 不说什么了 默哀 致敬!

    44分钟前
    • 影子
    • 力荐

    感觉没有达到内心期盼的那样好……只有配乐比较赞

    48分钟前
    • 黑特-007
    • 还行

    这趟北方之旅是一次对异域风景和生活的寻访,同时也使得这部片子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早期纪录片之一。拥有“景观”元素,讲述了爱斯基摩人和此类“景观”斗争以求生存的传奇故事。弥漫着一股尚古风格,再现因纽特人古朴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表达出对原住民文化强大的浪漫主义的信念,主张追求一个不受机器文明污染的,能够与自身灵魂和平共处的精神世界。但与此同时,这部片子的“搬演”嫌疑也引出了关于纪录片的真实性的问题。主角纳努克(原名为阿拉卡瑞拉)实际上对现代仪器了如指掌,甚至帮导演拆卸和组装摄像机,咬留声机的唱片实际上是装作不懂。用长矛捕捉海象是片子的核心之一,但当时的因纽特人貌似已经不再从事此类活动。在纪录片中,关于真实性的探讨永无止境,如何找到真实与艺术的临界点与底线,也是纪录片从事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50分钟前
    • 高詩遠
    • 还行

    紀錄片中的完美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不應被當作一種犧牲,而應是一種納入:“現實性”的終極目標并非真實,而是一種奇跡性,一種共同存在的感知;這是一種自我的流放,更是必然的唯一可能。如果沒有這樣的瞬間,便不是很好的藝術。明顯的操縱性過强。且沒有深入内心。雖然已經看得見一些美好。很出色的二十年代蒙太奇手段。固定機位,為行動中那些不太多的意義瞬間進行裁切和跳動,輔以不同角度但同樣距離的鏡頭以不至太過單一。細想起來這種做法和中國古畫非要給天上的空白加幾隻飛鳥一樣倒有一些可愛。但畢竟是孩童的那種可愛。本質:藝術所追求的意義瞬間如果“現實”拒絕恆久提供那麽必須發掘其它的、比如連貫性的意義以及聯係的意義。總之是要意義的。

    53分钟前
    • NVHZ
    • 还行

    电视纪录片的开山之作。一直被纪录片工作者视为圭臬的该片,摆拍漏洞随处可见,那条船一下子一个接一个的出来那么多人的时候,我直接笑喷了,那一家人真有才,导演也太牛逼了,怎么忽悠人家进去的那条小船的 啊 .

    58分钟前
    • 方枪枪
    • 力荐

    讨论部分剧情刻意的拍摄过程是否违反纪录片准则根本毫无意义,因为纪录片就是由它定义的

    1小时前
    • 灰色幽默
    • 推荐

    8/10。对弗拉迪拉的批判主要在拍摄者的越权上:开头好莱坞式的明星特写停留在纳努克脸上长达十秒,寒风中数名猎手站着用尖刀分吃海象时用客观式全景,等构图中心的猎手突然舔舐刀刃的血则用直观的特写表达拍摄者厌恶之情,当纳努克通过冰面上的呼吸孔发现海豹,费力地用鱼叉从冰窟里拖出海豹,这场战斗事关纳努克一家会不会饿死,却配上喜剧性的谐谑曲显然缺乏人文关怀,如果不是孩子与捕到的北极狐‘‘接吻’’一类控制之外的细节,纪录缺乏不确定性的魅力。但弗拉哈迪的镜头悟性很高,譬如狗群撕打一幕中,镜头左摇右摇随着狗乱作一团,天马上黑了让夜归的人心急如焚,接着晚归的五个镜头里,广袤的大地压迫着画面下方艰难爬动的人影,冰屋内相拥而眠的温馨画面和外面冻成冰雕的狗们,达到了搬演和现实环境自然融合的真实效果,这才是创作的核心。

    1小时前
    • 火娃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