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6

    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张嘉益,于和伟,张译,李宗翰,赵立新,田小洁,范伟,高明,刘桦,黄建新,李晨 

    导演:冯小刚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猫狗大乱斗

    • HD中字

      美国黑人魔法协会

    • HD中字

      小小恶信件

    • HD中字

      红毯先生

    • HD中字

      最佳精选

    • HD

      将军在上之时空恋人

    • HD

      唐伯虎之偷天换日

     剧照

    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2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3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4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5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6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6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7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8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19我不是潘金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范冰冰 饰),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没想到一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接着变成了第三件事。十年过去,她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但她饱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悟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李雪莲要纠正的这句话是她前夫说的。她前夫说: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李雪莲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潘金莲。

     长篇影评

     1 ) 围剿李雪莲事件


    电影中,无论是与前夫的离婚(复婚再离婚)案,还是后来的有损名誉的“金莲案”,范冰冰饰演的女主人公李雪莲都是没有胜算的。明面上人证物证不足,她本人又对法律条文一窍不通,甚至于告状动机——为了县城的房子(或是为了胎死腹中的孩子)——也并不单纯,难博同情。
    可就是这样一个浅薄无知外加胡搅蛮缠的农村妇人,却搞得市县两级班子鸡飞狗跳,搞到市长、县长、法院院长成了“下岗职工”,搞到第二届领导班子要从地方到中央对她实施围追堵截,开展一次又一次的“围剿”。
    不得不说,这是奇闻一件。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观众不难发现,除了李雪莲一位女性之外,其他重要角色都是男性。男性角色不仅在(传统观念中)性别上占有绝对优势,他们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更让矛盾对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结果,恰恰也是这群站在制高点上的男人们,在用官场上屡试不爽的“推手”应付这位村妇时,却被李雪莲像集邮一般,一个个变成了被告。这种身份、局面、剧情上的反转,让整部影片看上去颇为荒诞。
    对于李雪莲而言,她的成功“逆袭”并非来自于她坚持不懈地再三上京,而是京城那位首长赐予她的“隐形权利”。正如影片中的由张嘉译饰演的市长马文彬所言,“与北京联系上的农村妇女还算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吗?”
    也正是因为有影片后半段这位觉悟颇高的马市长不断发表自省言论,让本片的主旨不再是讽刺官僚作风,而是偏向于倡导为人民服务和依法治国的主旋律。这也是电影能过审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李雪莲从来没有支持者,甚至没有同类。她固执己见、冥顽不灵,争的是一句真话,与争权争利的世道格格不入。
    在她的对立面:市长、县长、法院院长争的是保住乌纱帽;把她变成“潘金莲”的赵大头,争的是儿子转正;就连素昧平生的果农,争的也是“用她的死”抹黑隔壁果农。所以,即便十年后李雪莲决定不再上访,也没有任何人相信她。“听了牛的话”,像是揶揄,其实是轴人李雪莲的真实独白。而那头对她爱答不理的大黑牛,一直都是李雪莲的精神图腾。

    李雪莲在整部影片中与其他人物是有距离的。
    在镜头语言上,巧妙地使用了圆形画面——既能“聚焦”,也能产生透视和景深——让这种疏离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圆形画面大多出现在乡野、下级机关。那里有着推诿和世故最初的滋生土壤。而方形画面则出现在北京,是中国权利和法制中心,也是方圆规矩的诞生地。四平八稳的方形画面更能彰显公平正义。
    对于普通观众,虽然无法揣度冯导运用圆形画面和方形画面的初衷,但粗浅地将此片的镜头语言理解为,是“追求圆滑处世之道还是正义公道的一次公平辩论”也并无不可。

    在官司上,秦玉河是“根”。他的意外死亡,解救了其他被告,让案情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剧终。在角色上,李雪莲是“根”。其他所有人物是她延展,与她发生联系。而在演员上,范冰冰也是“根”。她需要既当红花,也当绿叶,表演要有张力,又要时刻保持收敛。
    一般而言,出场时间有限,并有着更加讨巧的官场丑角形象的男演员们,在表演上更为讨喜。对于贯穿全片的女演员而言,需要完成角色性格的统一,并在面对不同情景时有着不同层次的惊喜爆发,其实并不容易。而这一次,范冰冰却凭借李雪莲成功“突围”,贡献了可能是从影以来的最好演技。
    因此,对凭借该片拿下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影后并提名金马的范冰冰,我们不妨多些夸奖。让演员的修炼之路多一些肯定和掌声。

     2 ) 被抽空的原著

            在谈潘金莲之前,我想先提三部电影:《教父》《发条橙》《本杰明·巴顿奇事》,因为这三部电影也是由小说原著改编而来,读过原著,你再看电影,发现电影比原著小说的故事更具有艺术水准,在电影语言的表达上,很好地诠释了文本的影像化。现在来看《我不是潘金莲》,今天晚上在暨大礼堂观看的超前点映,对比小说文本,你会发现电影改编掏空了故事的丰富性。
           第一:细节。小说中的很多细节,比如李雪莲的两个孩子、中学往事、假离婚起源等,是推动李雪莲在故事中行动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塑造她性格的关键张力。然而,这些在影像文本中没有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情节来填补。
           第二,故事背景设置。先前提到的三部电影,年代、时间这些故事背景都交代得很清晰。原著作者刘震云,河南延津人,原著构筑的故事,透过人物日常生活方式和语言,我们很清晰地知道故事发生在河南的一个小县城。然而,冯小刚在分享会上说,他选择了江西的婺源作为李雪莲的生活的小县城。把河南文化嫁接到南方小镇,移花接木把原本的文化体系瓦解得支离破碎,正如冯小刚所说:“这故事不可能发生在朝鲜,还没出门就被崩了。也不可能发生在美国,拦住美国总统,美国总统说这事不归我管,去找法律吧。这事只能发生在中国……”,同样,这事也只能发生在河南,里面的乡土文化、官场文化、生活文化,都是河南的。
           第三,人物形象。读完小说文本,李雪莲、郑重、马市长、王公道等一伙人,形象丰满、性格突出。电影里面,只有李雪莲相对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其余人物,过于脸谱化,我这里就提一个郑县长,小说里面,这个人是很强势很有魄力很有政治能力和心机的人,电影里面却把这样一个人弱化成了一个病怏怏的人。归根结底,文本故事和影像有一条鸿沟。简单这么说吧。

     3 ) 她想要的“公道”,是建立在平等上的理解和尊重



    导演徐克是一个技术狂人,几乎每部电影都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他的每部电影都会让你觉得他把华语电影的技术边界又拓宽了。
    导演张艺谋是一个视觉狂人,大红灯笼高高挂,金陵十三钗,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英雄……视觉冲击力有时候几乎要喧宾夺主,超越主角们的表演成为表达影片讯息的最强元素。
    而导演冯小刚呢?我觉得他是一个类型片狂人。在《天下无贼》以前,他基本被大家直接定义为京片子喜剧导演。在那之后,他又拍了古装悲剧《夜宴》,战争片《集结号》,公路爱情片《非诚勿扰》,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历史片《1942》,拐回来拍了一部甲方乙方2.0《私人订制》,而到了2016年,他又拍出一部为女性权益摇旗呐喊的《我不是潘金莲》。
     
    是的,没有听错,一直以来,甚至到了电影宣传期还是我们印象中的直男癌,冯小刚导演,拍了一部,为女性权益摇旗呐喊的政治讽刺喜剧。
    这个世界真拧巴。真的。
     
    但这确实是从视觉创意到精神内核都很妙的一部电影。我用“妙”是因为这部电影在剧情上是存在瑕疵的,但是它优秀的地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而是一种创新和超越。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优等生,卷面分考了个七八十,不拔尖,但是附加题全做对,而且解法很天才。

    华语电影在此之前,还真没有这样的。
     
    (一)
    先分析一下这部电影最奇特的地方,圆形画幅。

    圆形画幅视觉上美不美?
    可以肯定的是,在圆形画幅的衬托下,这个烟雨江南的故事,被拍出了一种古典,隽永的美感,很多画面截图出来恍若孙君的摄影作品。而这又是一个关于女性的电影,所以在这种温柔的笔触里,不知不觉间就多了很多女性的柔美,在这种柔美画面的感染下,观众的心也会变软,无形中又会增加对画中人李雪莲的同情。


     
    那为什么圆形画幅是美的,而到了北京就要变成方形呢?我在预告片里第一次看到圆形画幅的时候,想到的是这个:
     


    苏州园林里大量使用了圆形的门和窗。它们的作用是用一种少即是多的方法,缩小画幅,把眼前大片的风景简化,取其精华。圆形画幅不仅对于构图非常有帮助,这保证了绝大多数画面结构都很和谐,而且画面中的任何一个点距离画幅的边缘,都很近。这就使得圆形画面不适宜拍任何剧烈的动态(因为一有剧烈的动作就跑出画面了),所以整个电影感觉特别的静美,这是一种由和谐带来的静美。
     
    然后就是颜色。苏州园林由于追求一种亭台楼阁,绿树掩映的效果,一般光线都不强,视觉色彩以绿色为主,而绿色本质上是由三原色里的黄和蓝构成的。这种色彩的组合与电影画面非常吻合,不信我们来看(截图来自豆瓣剧照),
     
    绿色组:


    蓝色组


    黄色组


    发现了吗?这上面9张剧照里的所有颜色,我们都可以从苏州园林的那个门框框里找到。如此神奇。


    所以,视觉效果上,这是一个小魔法,我们对于江南有一种潜意识里的园林审美,而我不是潘金莲里用圆形画幅和绿,黄,蓝三种颜色,不断去戳我们潜意识里的审美G点,非常江南。画面中古典韵味很大程度来源于此。或者即使我们没有通过画面联想起江南风光,园林审美作为一种屹立几百年的视觉风格,放到电影里一定是经得起我们的挑剔眼光的。
     
    那么,为什么到了北京就换了方形画幅?

    方形画幅一方面是为了表现北京的秩序,严谨,规则(想想那些方方正正的会议室,整齐划一的倒茶场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代表北京的颜色是红色(李雪莲进京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大红灯笼)。而江南的绿色是由三原色里的黄和蓝组成的,唯独没有三原色里的最后一种颜色,红色。一旦有红色进入圆形的画面,会瞬间破坏我们刚才脑海中的意象,变成不和谐的元素。
     
    以上就是圆形画幅被拍的这么美的秘密。它对叙事也有所影响,在圆形画幅下,几乎没有人脸特写。一旦出现人脸特写,整个画面将全是脸,因为留白太小了。所以整个电影全部戏剧情节都以半身和全身的方式来呈现人物。


    有没有再一次觉得眼熟呢?
     


    这是一种小人书的呈现方法。与日本漫画讲究分镜不同的是,中国的小人书几乎都是大平面式的呈现。为什么呢?因为小人书不依靠画面的震撼和角度的拟真,靠的是故事本身的起伏和张力。看过的人可能有印象,小人书每翻一页,故事情节就会有一个波动。所以小人书总是让我们觉得故事回味深远,而不会像漫画一样,对某一页的人物特写或者狂拽炫酷的场面念念不忘。
     
    而又因为小人书故事情节的波动特点,它们总是会选择《三言二拍》这种甚至带着强烈荒唐狗血色彩的故事。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特点是什么?荒诞。是不是还挺搭的。
    半身和全身的画面风格不善于表达人物情绪,但善于表达戏剧冲突。当只有李雪莲一个人侧面在画面里的时候,她看起来总是在走向一个远方我们看不见的目标,这就突出了她的奔波,她的追求。

    比如这样,


    而她和其他人一起站在狭窄的圆框里,则一种天然的对峙,对抗的感觉,仿佛两方代表着各自的立场互不相让,即使不看台词,看站位,也能感受到人物关系和剧情张力。比如这样(实在是豆瓣剧照没图了),
     


    最后,远景还有一个重要作用,突出轮廓,弱化五官,凸现人物。

     
    范冰冰没有使用特效化妆,所以肤色虽然变了,但五官没变,即使淡妆之下还是精致艳丽的。圆形画幅会更多地使用远景,这样突出她的轮廓而不是她的五官。轮廓可以通过发型,服装的变化很容易的改变,突出容易改变的轮廓,模糊不容易改变的五官,显然这种摄影风格对帮助观众入戏很有帮助。
     
    看这张图,即使都遮住脸,模糊衣服,后面那位一定是美女,因为她舒展的动作,飘散的发丝,玲珑的曲线,柔软材质的衣料,都在你的脑海中提醒你,这是美女。前面那位一定是农村妇女,因为她拘谨的坐姿,粗糙的线条,劳动人民才有的袖套和雨靴,也在脑海中暗示你。这就是轮廓的力量。
     
    对于官员群像的表现也是一样。影片中出现了十几个官员,但即使你把官员们的轮廓全部刷黑,你也知道这是个官。为什么呢?他们的衣服。剧中所有的官员打扮都是一个风格,仿佛一种新式官府,长大衣,材质偏硬的领子,全身藏青色或者黑色,发型都是一丝不苟的保守梳法。这是官员们的轮廓。通过远景的方法,突出了他们的轮廓,强调了他们的共性,而弱化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长相。减少了我们对十几个角色的记忆负担,也暗示了一件事“他们都是一样的”。
     
    圆形画幅只是个是噱头吗?远远不是。无论是美学还是叙事上,它都是为电影服务的。
     
    (二)
     
    再来谈剧情。看电影的过程中,每隔十分钟我都要在心里数一下,这到底是讲官场政治多一些,还是女性权益多一些。最后发现,其实这两者讲的还是同一件事,尊严和平等,不分男性女性。
     
    范冰冰演的李雪莲,她到底在纠结什么?她有什么理是过不去的?她一个法律上明明理亏的人,凭什么靠着一股小强一般的韧劲,突破正常的制度,用拦路高官的野蛮方式,一告十年?
     
    首先,李雪莲当然是个法盲,她身上体现的是没有受过充分法律教育的农村妇女身上法律意识的淡薄。法律程序上离了就是真离了,不存在假离婚。她是完全理亏的。
    我相信她在这十年的过程里,一定已经渐渐意识到了,她在法律上是告不赢的,而且她告了十年的行为,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好处。
     
    那她为什么还要告?她在争什么理?
     
    找人帮忙杀人也好,反复告官也好,她要的是一个感情上的支持和肯定。感情上她是站理的,所有没有在感情上支持她的人,一起杀,一起告。
     
    她争的是一个感情上的理,不是法律上的理。她要争的不是法律上自然人的权利,她要争的是身为一个女人在感情上的平等和自尊。她要争的是,她要让所有人达到一个共识,秦玉河对她是感情上的背叛和欺骗,骗她离了这个婚,秦玉河伤害了她,是个禽兽!

    甚至到了后来,秦玉河说她贞操有问题,是潘金莲。这事传遍了全县,李雪莲要争“我不是潘金莲”。当时围观的大叔不想管家务事,息事宁人地说:“雪莲,你走吧,这事说不清楚。”
     
    怎么就说不清楚了?!事实摆在眼前,婚前有性行为和婚后通奸谋杀亲夫,完全不一样好吗?!“我不是潘金莲”我就要说清楚!
     
    所以纠结在李雪莲内心里的,是女性的感情和尊严,纯感性的东西。而我们看看她从男性世界获得的反馈。
     
         李雪莲为了出气,找弟弟和屠夫帮她杀人。整个谈话的实质是,交易。屠夫与李雪莲睡一晚去杀人是否划算,李雪莲帮弟弟买车,为报恩去杀人是否划算。
         李雪莲为了讨公道,一路告官,告到北京去。甚至把所有的官员都撤了一遍。但她还是不解气,“我不是潘金莲”这件事,依然没人帮她还一个公道。
         李雪莲不想告了,说牛帮她想通了。县长不相信,逼她写一个保证书。保证书进一步挑战了她的尊严,“我写了保证书,不就说明我过去十年是没有道理的?”
         李雪莲和赵大头产生了感情。赵大头用强迫的,毫无尊重的方式和她发生了性关系。好在李雪莲对他有感情,就要放弃告状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交易。赵大头也欺骗了她的感情,她的真心和尊严。
         最后,前夫秦玉河死了。她的精神支柱塌了,她要自杀。护林员告诉她,“你去对面那片树林自杀,他们护林员是我的死对头。”天啊!还有人想要利用她的死!
     
    难怪李雪莲告了十年也不解气!真的是她无理取闹吗?不,她要的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在情感上的理解和尊严。而整个男性世界,要么骂她,要么烦她,要么怕她,要么利用她,但没有一个人给她平等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一个人去关心她法律以外,道德以内受到的背叛和迫害。

    要么像屠户和赵大头那样,只认同她的肉体价值,要么像县长市长那样,只是把她视为一个“农村妇女”,一个拖延了十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用居高临下的,线性理性的,知识分子文人式的思维,去看待李雪莲的问题。所以李雪莲的问题,是没有问题,离婚证盖了章,清清楚楚。至于李雪莲是不是潘金莲,他们真的没有人在乎的,只要李雪莲不要再去告状,才是最好。
     
    看似李雪莲要挑战的是官员,不,她要挑战的是整个男性世界看待她的方式。

    她始终没有得到,所以她纠缠了十年。即使牛都劝得动她别告了,男人劝不动她。

    谁能给李雪莲一个救赎?我觉得大概是柏万青阿姨吧。
     
    男性那边的情况也一样啊。故事里的男性也面临同性间的平等和尊严问题。
    整个社会,机关里,企业里,上级对下级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呢?李雪莲的事情,终究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而且判决都是对的,可就因为她告到了首长那里,从市长到县长到法院院长,被不分青红皂白换了个遍。他们作为一个员工,真实的政绩呢?是不是缺乏了一点尊重。

    下级对上级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首长明明说,我是来听的,我不想发表讲话,结果还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下级拱着讲了套话,首长这个时候也是别扭的。一屋子人还拿出笔认认真真记录着。每次画面中出现两个以上男人的时候,总有一个人,能让你看出谁是领导。前一秒钟趾高气扬,下一秒钟点头哈腰。这可能是下级对上级的讨好,但也算不得尊重。
     
    故事的结尾特别精彩。
    市长对县长说,我们要体会到老百姓的问题,去帮他们真实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想着抱住自己头顶的乌纱。帮助李雪莲的要义,是不要再把她当做一个“农村妇女”,平等对待她,理解她在感情上需要尊重和支持的需求。

    最后尾声的时候,已经脱下官服,穿了普通POLO衫的前县长,和李雪莲在北京相遇了。前县长不再急着解决李雪莲的“问题”,他们像老友一样,坐在桌子的两侧,李雪莲终于把全篇都没有人能撬开嘴的秘密和盘托出。

    千帆过尽,平等和理解终于发生了。一个紧紧闭合又坚硬无比的贝壳打开了。
    这是整个电影的魔力一刻。
     
    —————————————————————————————————————
    我不赞同表演是电影的短板,整个电影的表演是精彩的。

    通过远景的方法,所有的官员都是去个性化的,区分度反而不高,这是导演的刻意为之。大鹏和张译比较出彩。大鹏领到了一个全篇最搞笑的桥段,而张译饰演的投机主义者贾聪明,区分度最高,急于领功的样子也是惟妙惟肖。

    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对得起自己演员的称号,但是离一名杰出的演员还有距离。
    李雪莲好演吗?我觉得难度非常高。一个女人如果不够美,不可能被叫成潘金莲。可是只要稍微把李雪莲往美了打扮,观众又会倒吸一口冷气“啊!这不是范冰冰吗?”范冰冰不用演,大家都会觉得她是潘金莲,可是冯小刚就是要让一个最像潘金莲的人张口说出“我不是潘金莲”。我觉得这是他选范冰冰的最大用意。

    不是说冯小刚要挑战自己,而是这个选择是最契合影片主旨的。一位李雪莲,即使是艳丽如范冰冰,只要她公道在理,没有婚后通奸,谋杀亲夫,她就不该被泼脏水,大家就都欠她一句“你不是潘金莲”。

    范冰冰的完成度实际上是很高的,尤其是第一次拦车,边说边有泪珠直接滴落下来,以及发现赵大头利用她,第二次遭遇情感背叛两场戏很出彩,她在戏剧的关键时点上功课是交足的。她的问题在于表情的细微控制能力上,自信满满的女明星和苦大仇深不被理解的农村妇女是有差别的。有一些特写镜头里感觉她确实注意到了,但她没有全篇hold住这个状态。还要继续努力。
     
    夸了一大通,讲一句bug到底在哪。整个电影视觉,剧情,表演都没问题,可是差了一点,就是刻意感重了。李雪莲需要感情上的理解和支持,可是通篇怎么只有她一个女性?(除了大鹏一言不发的妻子)女性是在这个故事里最能够理解李雪莲处境的人,可是李雪莲没有闺蜜,没有父母,没有女性亲属(居然所有的亲戚都是男的),官员队伍里也一样,一些大场面里能看出,是有女性官员的,但李雪莲同学一位女领导也没有遇上。一群直男,为了解决她的心结,傻傻地猜啊猜啊,就是猜不到。

    快来一位柏万青阿姨啊!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



    2017.10.20 更新

    影评发出去是不爱打补丁的,可是看到过了一年最高票还是这是法盲的闹剧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再补一段。

    这部电影是不是法盲的闹剧?
    很大程度是上,是的。但这却反而是《我不是潘金莲》好电影的重要原因。
    首先,只要法院没有改判李雪莲赢,电影的三观就没问题。

    百度百科里法律的定义是: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所以法律是一个维护秩序的工具,只是被赋予了权威的工具而已。它的核心目的是有效率的决断是非,所以法律一开始就是效率的,而不是完美的。否则法律也不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修改。

    法律的不完美体现在:情,理,法,这三件事情,虽然大部分时候是重合的,但有些角落并不能完全地覆盖。有些情况,占情不占法,还有些情况,占法不占理。
    举个例子:富人请税务师帮自己做税务规划,结果合法避了很多税,甚至可能比穷人交的税还少。
    这合法吗?当然合法。但合理吗?赚得多的富人,交的税比穷人少?不合理。赚得多的人应该多缴税。

    世间的故事这么纷繁复杂,我们需要有一个万花眼去看待。《今日说法》是法律的角度。而文艺电影并不是普法节目,应该是承担更多感情和人性的角度。李雪莲的前夫,恰如那个合法避税的“富人”,他利用了法律的规则,完成了对李雪莲的一次全身而退的背叛。难道就因为他的手段更漂亮,我们就要否认他背叛的实质,不能给李雪莲以同情,不能否定前夫对她的污蔑,肯定她身负的冤屈吗?

    如果用今日说法的标准要求一部文艺片,这世间所有的热血都会像规则一样冰冷死板。
    《今日说法》的责任是普法,它讲法律。文艺电影给复杂扭曲处的情理一点光,它讲人性。各司其职而已。


    凭什么被撤职的官员们这么冤枉?

    电影里的官员确实冤枉。但追究李雪莲就找错根源了。
    官员的冤屈却不是李雪莲造成的。李雪莲一个农妇,哪来的法力把一串官员拉下马。
    到底是谁害得官员们被撤职?
    李雪莲告自己的状,稍微仔细听她故事,就知道法院判得对。
    那么压根没有仔细调查案件,凭借农妇一面之词,就大发雷霆的谁?
    因为上级大发雷霆,就完全罔顾事实和下属真实政绩,撤了一串乌纱帽的是谁?

    电影里已经告诉你了呀。官员们的冤屈不在李雪莲,而在这里。
    事实上,这才是整个荒诞的故事真正荒诞起来的原因。


    秦玉河老婆的抑郁症?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有趣。
    秦玉河在李雪莲怀孕期间和现任妻子结婚了。感情上现任妻子是小三无疑。小三把原配折腾流产,原配把小三折腾抑郁,这算天道好轮回。
    另一个角度来说,李雪莲遭受了感情的背叛,最后却把另一个女人弄到抑郁,而这段感情里最大的恶人秦玉河受到的道德和舆论攻击最小,这值得一声叹息。

     4 ) 温柔一刀,曲线救国

    戏里戏外,《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一部有太多花边好讲的作品。

    无论是从原著当年的话题度,亦或是电影本身在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屡屡获奖,包括连日来一系列社交网路上的事件,又或是首映日七千万的票房成绩刷新了这几年来国际A类影节获奖作品在国内的票房成绩。

    现在的它不仅成为了每年的“那一部”异色的院线华语片,也成为了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最具争议的作品,恰如作品中每年都要“上访”的李雪莲以及她所受到的争议。

    最初对这部电影的好奇,除了是冯小刚导演新作外,还因为圆形画幅的预告和范冰冰的主演。几乎是同时,这也成了它的争议点——圆形画幅是否必要?不过是噱头罢了?

    在看完电影之初,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三个歪打正着的地方,一是把嘲讽放上各种台面话上及看似洗白的结尾莫名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嘲讽指涉,二是一众半尴不尬的群戏莫名击中中国人日常对话相处包括官民阶级间的尴尬,三是多兰风格植入让这出本来迂回冗长的剧情不显无聊反成了互相成就。 先说方圆。至少在个人的观感上,这种圆形画幅的尝试并非噱头。

    圆形构图最先给我的是抽离现实的,平地生楼并身处其中进行窥视的观感。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其次则是如观“连环画”的效果。这两个效果都恰与主题搭调,尤其在戏剧院观戏的那一场,戏中人坐第一排观戏,而我们成了另一端的上座观戏中人。

    与圆形画幅相伴随的鼓点和相配合的摄影、美术设计,则起到了传递浓烈情绪的作用。

    一开始也许会很难判断这样的圆方画幅切换是否有必要,但当“很多年后”的那位前县长与李雪莲在命中因缘际会的巧遇这一幕换为正常画幅时,我确定之前经历的体验并非只是单纯的贩卖“另一种奇观”。 至于很多人说的诸如:做人处世之道的方与圆,官场算计的方与圆,帝都的规矩与地方的圆滑,人生的起起伏伏等所谓的解读流,私以为这些可能才是该被纳入“噱头”的地方。

    当然,它们也能自圆其说,毕竟“无法度不成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妈咪》

    冯小刚承认,这些创意某部分来自于加拿大的导演泽维尔·多兰的《妈咪》,这部拥有极强辨识度,靠画幅变化和色彩运用打入人物内心的恣意而惊艳的作品。

    去年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已经效仿着玩过一次,而冯小刚的这次更另类的尝试相较之下则如一次风格的再植入,令这出本来迂回的剧情不显无聊,反成了互相照应与互相成就。 《我不是潘金莲》在尺度问题上,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么大,或者说,这依然是一部在审查制度下带着镣铐跳舞的作品,它没有去大量地对撞真正的“敏感地带”,刺痛到中国官员生态的骨髓,而是围着这个政治地带的边缘转圈,性质态度则更雷同于出没在朋友圈的“微笑”表情,调侃着制度之苦。 当然,介于近期形势所趋,它仍然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尺度最大的华语电影之一。

    20多年前的《背靠背,脸对脸》

    官场政治电影在我国多以主旋律为旨,形象问题至关重要。

    真正有名且有趣的一些另类作品,诸如《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皆为黄建新导演)都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产物,而当时的审查标准与社会形势也和当下不可同日而语,但官场关系与官僚作风则是跨越时间的。 嘲弄,而非刺痛。这是《我不是潘金莲》主要所把持的尺度,在另一个由28个男人和1个女人组成的平行世界里,温柔一刀,曲线救国。

    因此,也许会有人误解,认为这部《我不是潘金莲》是一种新形势下、犬儒视角下的主旋律电影。但它并非如此。 “潘金莲”三个字从古以来是荡妇的代称,但这部电影中的“潘金莲”,其实是李雪莲前夫的一次拐弯的口误,“将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而在官员眼中,这位“潘金莲”则是一位胡搅蛮缠、不讲理的刁民。

    荡妇?刁民?

    她谁都不是。 “李雪莲事件”的起因在于二胎政策,怀上二胎,相当于罚款、开公职,自我利益受损。不想打掉孩子,李雪莲想一个假离婚的万全之策,却没想到当初的离婚是假的,最后变成了真的。丈夫反咬一口后,她开始了漫漫的告状路。

    所以李雪莲本身的设定,就是一个不会引起观众同情或同理心的角色。不仅因为她在文化素养上“不懂法律”,在思维行动上“胡搅蛮缠”一股子倔劲,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她不是真的“干净”——并不是指身体上没有保留处女之身,而是她跌倒在自己迫切想要孩子的违法预谋却惨遭算计之中,这件事本就是个泥潭,没有谁完全无辜,没有谁不在骗人。 与秋菊不同,她本质上便是一个理亏却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是“窦娥”的角色。她的存在(设定),就是一种荒谬。

    男性眼中的她有三头六臂,四个身份,除了窦娥、潘金莲,还有小白菜、白素贞。虽然在当时说出这四个词的语境中,暗含对女性的扭曲;但在具体情节点上看,倒也不无道理。 李雪莲角色本身的符号化设定是明显的。或者按冯小刚的话来说,“她是这部电影的介绍人,引出了28位男性角色。”范冰冰是这部作品的女主角,也是这部作品的配角。李雪莲的角色除了自身之外,更多是为了通过与各色男性的纠缠,折射出人情百态,令人回想起她之前演的《苹果》。

    曾经的《苹果》,以及,范冰冰可能要登顶金马影后?

    这部电影中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李雪莲的人生遭遇,也不是她的动机——为了生二胎而钻空子,结果在丈夫的欺骗迫害中自食其果,又因为层层官员的疏忽与忽视告成了状,接着则是更多滚雪球、蝴蝶效应式的闹剧——而是层层官员间执政的思维状态与言论姿态。 说来有趣的是,《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导最在乎镜头电影感的一部作品,但最终出彩的依旧是言语的幽默。 至于看客们是否能读懂这个一开始发生在“拐弯镇”的故事,终究还是得从这些拐弯的言语里入手。 十年前,从地方法官、地方县长到市长因“想糊弄了事”却纷纷落马;十年后,第二轮的地方法官、地方县长到市长因“想糊弄了事”却鸡飞狗跳。

    十年前的政治事故、十年后的差一步政治事故。两轮荒谬事件下来,最后市长对县长说出了“我们是更多地在乎群众利益还是更多地在乎保住乌纱帽,我想是后者。我们应该转变。”的话语,并做出了一种所谓的“整风行动”。

    上面这一幕的对话,发生在“十年后”章节的最后。法院的职员贾聪明不解决李雪莲的法律问题,而是想靠潜规则联手赵大头利用李雪莲进行“骗婚”。当县长把这些计谋和聊天记录发给市长后,市长在酒桌上与更上层的领导把这件事说为笑话,结果“笑话真成了笑话”。 接而我们则欣赏到了这位曾经拿李雪莲这等“蚂蚁之事”说笑话的市长,在人代会后仿佛受了红色洗照,在金色为主色调的背景中对县长说出一番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话语,全然忘记自己曾经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小失大”。 那句话是出自真心,还是作为上层在事件在意外中终于作结之时摆个姿态,戳那儿点头哈腰的县长和之后画外音中“将上访扼杀在幼苗状态”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解读。 把嘲讽放上各种台面话上,及看似洗白的结尾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体制内的嘲弄。因为至始至终,无论是长官还是小官,都没有真正关注、关怀过李雪莲的个体的矛盾与痛苦,只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做他们思维下的选择。

    这些思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虚伪与纰漏,而这些思维引发的则是身份阶级意识下溜须拍马的语言艺术,以及行为上的道貌岸然和三刀两面。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恶意已经扎根在姿态之中,反觉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现实中的真实之恶,在这个圆形世界的平行时空里,被拐弯成了姿态。

    迂回的群戏是这部电影的重头,而这一众半尴不尬的群戏,也莫名击中了中国人日常对话相处之间,包括官民阶级对比间的尴尬。印象深刻的一场戏的气氛,是一群官员在李雪莲的小餐馆中停电时刻相处的尴尬。 官员(市长)与民众(李雪莲)在语境上的疏离,竟是因一头牛区隔开来。李雪莲对第三次前来确定她不会再去告状的市长说:“牛说不让我告状,是怕我告不赢;你们不让我告状,是让我继续含冤。”

    随后,市长便在官员意识中得出这番话的另一层用意——但那显然不是李雪莲的用意。官民两隔的沟通障碍在这第三次询问是否要上访中,达到顶峰。

    值得感慨的是,我们如今的电影市场怕是已经很难再产出类似《背靠背,脸对脸》那般将体制之恶刺痛到入木三分的作品——在那部电影里,即便是其中深谙官场之道作幺蛾子的副科长,也仅仅只是大树底层目不可见的小叶子罢。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当下,嘲弄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也没有任何价值。比如那位有所影射的“国家元首”如此说道:“有人说我太保守,但我认为宁可保守,也不能激进!否则就要回头补课!” 各人有各人的课要补吧。

    p.s.特别推荐评论区@沙滩企鹅的回复。另外也谢谢大家愿意看完这篇有点长的评论。 文/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5 ) 会错意表错情,天昏地暗一地鸡毛

    一根筋的上访女子李雪莲和地方一众官员十年间的缠斗,几番会错意表错情,直弄到天昏地暗一地鸡毛,如同片中舞台上那出《三岔口》。冯式喜剧片里一贯呈现的民间生存策略,小奸小坏小算盘小聪明,彼此都悲都惨都不容易,终局相逢一笑泯恩仇。
    然而,片中的庙堂是民间脑补的庙堂,民间则是庙堂臆想的民间,圆凿方枘的世情,仅靠异形画幅的精巧转换,也许还不能轻易让人换一个视点和心境打量这个世界。
    视觉呈示上颇见功力,全片画幅变换虽非影史首创,但毕竟在中国电影中独树一帜。表演上众配角的演绎可圈可点。

     6 ) 荒诞戏里说现实,笑谈人生辛酸事。

    最讽刺的往往最辛酸,最荒诞的往往是现实。本片对于人性剖析的很到位,血淋淋赤裸裸,众生百相被展现到入骨三分。作为一部回归现实之作,搞笑之中还带点悲伤,挖掘了很多社会上的潜规则和灰色地带。《我不是潘金莲》讲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故事,堪称现代版官场现形记,黑色幽默版秋菊打官司。 冯小刚对于世俗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用幽默的方式去表达平民精神。《甲方乙方》的奇思妙想,好梦一日游看似荒唐,其实也为屏幕外的观众造了一场美梦,很多人都曾如此幻想过自己渴望生活中的一天。《不见不散》的明快轻松,段子让人会心一笑,经典对白令人回味。《一声叹息》的三角纠葛,让多少曾经陷入情感纠结的人产生共鸣。《手机》的微妙两性,夫妻双方围绕手机,好似暗战。而《我不是潘金莲》则是荒诞辛酸,充斥着小人物悲喜,还是原来冯小刚的味道。

    冯小刚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可以不喜欢他的风格,但是不能否定他在电影行业的成就。可以不喜欢他的言论,但是不能否定他抓住机会的能力。与王首富的唇枪舌战,也是闹得满城风雨,在此不做过多评价。

    片中的李雪莲,她倔强,她拧巴,不服输,宁折不弯,就像一个斗士。她普通的在农村随处可见,却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困难事情。官员眼里的小白菜,前夫嘴里的潘金莲,自己心里的窦娥,三者合成了李雪莲。举手投足都是戏,让人忘记了范冰冰,眼里只有李雪莲。 一条主线,是打官司。原是双方协议假离婚,老公反悔成了真离婚。李雪莲不忿前夫再婚,打官司告前夫假离婚。结果败诉,更加受了委屈。想上诉,法院院长敷衍她。拦县长的车告状,县长躲着她。去市里告状,市长派人带走她,结果下面拍错马屁,变成抓她去派出所。喝茶,多么讽刺又内涵的词语。官员们,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小人物的命运,不被人注意。不由想起现实里,普通老百姓,在基层办事极难,各地方部门只会踢皮球。雪莲只能去北京告状,原本简单的小事,变成了复杂的大事件,这场蝴蝶效应,让市长、县长、院长都丢了官。范冰冰将这可怜、可悲、又坚强的女性,演绎的让人心生敬佩之情。看似荒诞,却反映了普通人,求仁不得仁,只能鱼死网破的悲哀现实。专业上访户,多少悲哀泪。 一条支线,是失败的感情。她遇到的男人,都不靠谱。前夫秦玉河违背协议,反而指责李雪莲婚前谈过恋爱,和他结婚的时候不是处女。当众侮辱说:“我看你是潘金莲。”为了这句话,她愤怒不已,纠结半生。找杀猪老胡帮忙复仇,老胡就想骗她啪啪啪,但提到正事就怂了。甚至连暗恋她20多年的初中同学赵大头,也非良人。目的不纯。说是爬黄山,回去就结婚。但打炮只为留住她,不让她上京告状。从而解决儿子的工作大难题,畜牧局临时工转正。与郭涛演撕逼对手戏时,冰冰演技极具爆发力,如同愤怒的豹子。人是愿意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是仇人在一起?遇到的都是虚情假意,她走向绝望。不把自己洗刷明白,她活不下去。告状就是离开亲人,和仇人在一起。她感情完全破灭,只能走向告状之路。 一条暗线,是胎死腹中的孩子。两夫妻协议假离婚,分房子只是其次,他们想要二胎,但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想多生孩子,只能假离婚。前夫违背诺言,雪莲气到不慎孩子流产。为了给孩子报仇,出这口恶气,她才打了多年的官司。用母爱这个主题在结尾点睛,丰满了整个故事,升华了李雪莲的人物设置。也想起了之前大陆实行多年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让无数人妻离子散,唏嘘不已。

    圆形镜头让人产生极强的代入感,镜头如中国山水画般精致,天青色烟雨。方形镜头则展现了北京的规则,大气肃穆。景深、构图都很有特色。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几个配角都很出彩。张嘉译老干部做派十足,官腔打的各种666。可能是近几年影视里,最形象的一个老干部。大鹏攀关系那个包袱埋了半部电影,后面引出来时,笑点十足。而张译饰演的贾聪明,浑身都是戏。把一个官迷心窍,不择手段的货色,演的入骨三分。

    电影主要在江西婺源拍摄,身为一个南方人,对于片中的方言对白,产生强烈代入感。结婚几十年的前院长夫妻,讲了夫妻相处之道,不是忍,而是一忍再忍,更是让人笑出声。全片原创段子很多,各种埋包袱玩梗,观众有时是微笑,有时是苦笑,有时则是会心一笑。 最懂冯小刚的作家,一个是王朔,另一个是刘震云。本片是继《一地鸡毛》、《手机》、《一九四二》之后,冯小刚刘震云的再次合作。几年前,我参加一个电影沙龙,刘震云先生在现场,有幸问他原作与改编电影的关系。刘震云对于自己的作品改编,曾谦虚的表示:“我是个养猫的人,经常有喜欢画老虎的人,看我的猫养得好,跑来借我的猫,照着去画老虎。”几年后,看过《我不是潘金莲》原小说和电影。原作本就不错,改成电影后更有韵味,这分明是按虎画虎,形神兼备。刘震云原著牵扯到上访题材,比较敏感。冯小刚能拍出来,真不容易。走钢索的人,在刀尖上跳舞。荒诞戏里说现实,笑谈人生辛酸事。 ——————————————————— 个人微信公众号:cmf2015 ,也许有点逗,还有点贫嘴。聊聊影视,写写故事,讲讲话剧,动漫游戏,不定期送电影周边。文艺有趣可兼得,酒逢知己么么哒。

     短评

    圆方镜头,导演说灵感来自多兰《妈咪》,异常微妙,非但不觉炫技,反而十分贴切。画幅都不算什么了,绝佳群演,刘桦冰冰关于“杀人和干那事”的神对话,拐弯镇,喝茶,贾聪明,不要自残,我很被动,去那棵树…一出喜剧版《秋菊打官司》,近十年最好的冯小刚导演电影。看的非龙标版,要能过审就腻害了

    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刘震云在巴黎拉丁区独立小影院的首映上玩笑说这片拿那么多奖全靠他写得好并欢迎现场观众观影后顺便购买一本法语版原著。我没买但觉得他可能不是在开玩笑。

    1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范冰冰太努力了。為了演好一個湖北還是安徽人,她說話加了東北口音北京口音山東口音四川口音湖南口音,最後聽來是大舌頭普通話,為她提名了金馬獎。電影前半著急後半不著急,讓我著急。

    15分钟前
    • sean cheung
    • 还行

    “告状,就是离开亲人,和仇人在一起” 电影里所有北京的镜头都是方的,其他地方的镜头都是圆的,导演解释是因为北京是代表着权利和规则的地方。片尾范冰冰站在镜头前的沧桑意犹未尽…“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16分钟前
    • 奥特曼
    • 力荐

    剧情四星。但是圆镜视角加上婺源的风景整个非常有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感觉,看得实在太舒服了。。难怪作为今年TIFF special presentation的开幕电影。范爷美爆,再往上加一星。

    21分钟前
    • 叶子
    • 力荐

    本子有点笨拙,同时也算聪明。一件事,说的不是这件事,成了另一件事,就这么绕出语言的魅力。天朝能拍这事,反正也没谁了,没人能跟他比,根本就没有可比的对象,拍了就是胜利,而且还这么上了。惊不惊喜不重要,反正让人足够的佩服。不过这样的完成度,搁在今年的糟糕大环境下,就坐等横扫金马了。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不是官场现形记,这只是变着花样的施政主旋律。倒是借着李雪莲的口说清楚了一件事:越想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就越不和谐。冯小刚让我想到袁世卿,恶霸不可怕,就怕艺术挂...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三星半,在冯小刚这几年的电影里,算最好的一部的了,之前几个真的没法看。形式上的圆与方,更多是做出距离感,一方面可能是导演所谓的写意,更多的,我倒是觉得为了安全感,去远离写实。毕竟这个话题还是稍微有些敏感,官僚主义,层层推诿,怕事躲事,这一切都似曾相识。虽有遗憾,但还是挺难得的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一如既往的自作聪明,坚持不懈的自以为是。为了讽刺刻意钻牛角尖,为了表现刻意小题大做,不合情也不合法。圆形幕幅最大限度缩小画面的可视面积,再配合大量中远景镜头,故意让观众看不清演员的脸和面部表情,忽略掉演技,这倒是很巧妙!

    3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范冰冰生硬的演技和蹩脚的方言 在众多实力派配角面前显得特别尴尬

    38分钟前
    • JHD
    • 很差

    冯导说:“找公认的演得好的女演员来演,得奖了,跟我有关系吗?我要是找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行的,在我的指导下演了,得了奖了,那就跟我有关系了嘛!”画面真美。

    43分钟前
    • 辰曦子
    • 推荐

    对拦车、截访之类的表现,充分满足了老百姓(有关部门)对青天大老爷、善解民心老干部的CCTV幻想。是比非诚勿扰私人订制高了不少,电影感最强的一次。范冰冰也进步了,从砸酒瓶进化到丢暖壶。最后,裸替这种事情,我是不愿意接受的。

    4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冰冰的演技被范伟/刘桦/张译/张嘉译随便两分钟的戏秒杀。圆形方形居然还挺喜欢的,别样美感。

    48分钟前
    • 唐小万
    • 还行

    竟是部官场电影!围绕在李雪莲身边各级官员,从县长到北京的“首长”,再加上法院和警察系统,组成一幅中国官场现形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方官员在两会等敏感时期求稳定求和谐的心态和作风。有态度!演员表演认真。圆形方形构图独特优美,蕴意丰富。冯导仍能追求新手法,拍敏感题材,牛逼!四星半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真的不如找闫妮演吧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女版的《天下无贼》,用偏执自私的情感撩拨无知的G点。女主要求法律保护感情,主张的内容既不合法,程序也不合法。拦轿喊冤和青天大老爷的封建时代平反标配轻松缴械现代法制法规,又一出从权不从法的苦情戏。为一己之私非法破坏正常秩序,这叫无法无天闹gm。

    60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多伦多电影节没有龙标就敢来参赛,在场的学生提了疑问还被冯小刚讽刺只有中国的学生这么问,进口片只有撤档再定档从来没有换挡一说,你姨在怕什么&范冰冰演技无比尴尬,为了避免她的符号式演技,冯小刚没有给近景,私以为他只是拿范冰冰当做他炫技的工具而已&给美美的空境和一帮演技派两星。

    1小时前
    • 姬长安
    • 较差

    很失望,把一个讽刺又荒诞的故事,讲得精致直白无深度,禁不起回味和揣度,冯小刚是名导但不是大师,偶尔的几句俏皮话,与故作深沉的基调格格不入,范冰冰用这两个小时证明影后不等于好演员,配角撑起半边天,比起一众正常发挥的演技派,大鹏和李宗翰的表演让人惊喜

    1小时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比黄建新当年那些片子冲击力小不少。大领导没问题,制度没问题,对权力系统之恶没啥触碰。蠢的是底下的官员,群众上访从根上来说也是无理取闹,拦截上访群众的警察形象也很正面。有这个内核,弄再花哨的形式也无济于事。政治片的内在深度与官员级别高低没啥关系,背靠背脸对脸说的就是小衙门的事。

    1小时前
    • LOOK
    • 还行

    在圆圈内做出了聪明的表达,李雪莲是圆圈内的中轴线,她的轴是认死理儿,是所谓气节;圆是个皮球,踢出了官场现形记;圆又是扇面,让片子变得更具古典韵味;画幅的切换,构成了真正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一个从圆变方的转变太牛掰了。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