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下南洋

    下南洋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中国大陆2013

    主演:内详 

    导演:周兵  祝捷  张华  张效  蔡美慧  丁英锋  董力  吉风颂  曾欣   

    猜你喜欢

    • 第2集

      新声一代

    • 更新HD

      第237号房间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6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5时装秀

     剧照

    下南洋 剧照 NO.1下南洋 剧照 NO.2下南洋 剧照 NO.3下南洋 剧照 NO.4下南洋 剧照 NO.5下南洋 剧照 NO.6下南洋 剧照 NO.16下南洋 剧照 NO.17下南洋 剧照 NO.18下南洋 剧照 NO.19下南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高清电视纪录片《下南洋》由马来西亚常青集团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周兵导演工作室联合承制。   此片拍摄制作历时三年,深入九国,纪录千年,试图向观众揭示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南洋。此片计划将于2013年底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   南洋,始终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历史课题。南洋的华人阅历了整个中华千年和百年来的双重命运。探索南洋对于中国文化的自我理解,以及对当下中国人自省与思考的价值都越来越凸显。该片将展现华人在东南亚开拓发展的历程与各时期生存状态,以开放的全球视野梳理历史、关照当下,力求打造一部能够对华人社会未来发展的建构有所启示的历史人文纪录片。   总导演:周兵 祝捷   周兵:周兵任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学术研究院秘书长;南开大学历史学...

     长篇影评

     1 ) 愿祖国繁荣富强

    当一个国家不够强大,当一个国家政府视人民疾苦于不顾,当一个国家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巴结西方列强而抛弃了逃难的人民……就会出现一个个屠华排华的惨剧,一千多万被迫搭上地狱航船的猪仔背负着怎样无奈的深重苦难!在南洋做华工的人都被唆使染上恶习,不得以继续留在那苦难深渊做苦工直至压迫致死……看了这部纪录片,明白了许多原先困扰在心间的问题,致敬李光耀!那个时代逃难的华人只有靠自己,在绝望与希望中浮沉。如今唯有祖国强大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2 ) 随感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这是小时候妈妈教我写广州的“广”字时念的口诀,然而广州只是下南洋的开始,关于华人下南洋的历史长期饱有着好奇心。

    14年去长滩岛旅游的前一晚,看到央视正在播放这部纪录片,至到最近才想起重新搜寻这部片子。时间却已过去六年,这六年已经零星的踏过南洋的土地,依稀记得从马尼拉西班牙王城的炮台遥望河对岸口碑一直不太好的唐人街,破破烂烂的气息像一个藏污纳垢之所,原来在马尼拉华人的聚集地无论怎么搬迁都必须在西班牙铁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也记得在芭雅岛浮潜时遇到的新加坡一家四口,父母都会说华语、英语、粤语、潮汕话四种语言,然而两个女儿只会说英文和会听讲一点点华语。从吉隆坡陈氏书院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从张弼士蓝屋到汕头的侨批博物馆一点点的拼凑起这些,这些都和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有关。也许这部记录片也只掀起冰山一角,在他背后还有着太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等着去搜寻

     3 ) 电影记录 | 20190607《下南洋》纪录片10集

    25/103 @2019.06.07

    西方世界Ethnic 和 Nationality还是分得很清楚的。他们的已经不是中国人,他们就是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印尼人、泰国人etc,但是他们的民族是Chinese.

    Ethnic is Chinese, but nationality is their country where they live.


    看到第八集,看哭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29个来自南洋,

    甚至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只为赴死!


    东南亚的这三个国家(印尼、文莱、东帝汶)我永远都不会去。

    印尼是一个有排华传统的国家,大规模的排华骚乱间歇性的就发作一次,而且愈演愈烈。

    以 1740 年荷兰殖民当局制造的“红溪惨案”为开端,印尼曾爆发过多起大规模的排斥、屠杀华侨华人的暴行。

    1945 年11月的泗水惨案、1946年3月的万隆惨案、1946 年6月的文登惨案、8月山口洋惨案、9月的巴眼亚底惨案和 1947年1月巨港惨案等等都是极其恶劣的暴力行为。

    1965年,印尼军方发起针对华人的血腥屠杀;数十万华人在屠杀中丧命。

    从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亚(主要是:棉兰、巨港、楠榜、雅加达、梭罗和泗水)暴徒发动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亦称为“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或“印尼五月骚乱”。


    【纪录片《下南洋》分集内容简介】

      第一集《华南之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观众,南洋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地理概念,本集将向观众介绍何以本片将南洋的范围界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并展示今天的南洋有着什么样的面孔、南洋的生活是怎样的景象、有着怎样独特的文化景观。这是一个多彩的南洋舞台,序幕刚刚拉开,接下来在这个舞台上,历史与当下都将陆续登场。

      第二集《南下之帆》 本集导演/撰稿:张华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涉足南洋岛国?以当时的航海技术,人们是驾着怎样的船只经过怎样的航线,来到南洋?是什么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帝国的思维传统与统治基调,与历时近千年的下南洋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一旦出洋,对于船舱中那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来说,又意味着一趟多么凶险与艰难的旅途……

      第三集《异乡家园》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

      这是华人初到南洋之后,建立的新生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在什么行业工作?他们与当地原住民的关系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又展现了哪些来自其文化背景的品格特质?在一片几乎未被开发的处女之地,中国人是如何建立起异乡的家园?

      第四集《血泪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蔡、美慧

      当殖民时代开始,西方以国家行为组织化地进入南洋,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已经在当地生存下来的华人产生协作及冲突。在南洋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殖民者的统治下,华人的命运亦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最极端的,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屠杀。血流成河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血泪苦难之后,南洋社会是否已走向更健康理性的社会架构?

      第五集《百年兰芳》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南洋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个存在长达百年,叫作"兰芳"的政治体。它其实只是南洋先后出现过的众多华人政治体之一。但是因为曾经有学者把它称为"兰芳共和国"、"兰芳公司",而让它负载了更多意义。扑朔迷离的"兰芳"到底是怎样的组织?它与隔海相望的母国民间社会组织形态有着怎样的血缘关系?它是否真的负载了中国人的"现代国家"之梦?

      第六集《千年家族》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中华的传统中,家族的繁衍时间远远长寿于王朝的更迭周期。是什么赋予"家族"这一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是如何在南洋的舞台上扎根蓬勃?而这份蓬勃的背后,付出的又是什么?血缘——这既是中华最大的宗教,也是中华走向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最根本问题。

      第七集《母国春秋》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在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心里,故乡只是以留在家乡的亲人为中心,以村镇为半径的一个很小的地理范围,在这之上,不是故国,而是朝廷。千年来,在天朝观的笼罩下,朝廷是如何对待出洋的子民?南洋华人又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由此自认为中国人?本集将站在母国的视角,描述南洋华人身份的变迁,由此,也映射出母国的变迁。

      第八集《北望之心》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百年来的动乱与曲折,南洋华人是最切身的旁观者或亲历者,他们由早年间悲剧的主体变成了想要改变国家整体悲剧命运的人。随着国民观念的建立,他们面对母国,曾以怎样的热忱和决绝参与着国家的变革,但他们北望母国的赤子之心却总要面临冰或火的考验……

      第九集《开放之门》 本集导演/撰稿:吉凤颂

      长久以来,南洋都是中国这片大陆与外界连接的一个重要门户。现代的思潮、物资的流通、人才的进出……或多或少都通过这扇门。变革的潮流既有澎湃一时的波澜,亦有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南洋之门到底曾经试图带给中国什么?如今留下的又是什么?自此,我们的视线开始由历史转向未来。

      第十集《期待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南洋华人的纪录与书写,揭开的只是南洋舞台的纷繁一角。

      全球自由迁徙和自由生存是全人类获得的现代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在全世界的深入,有着共同历史源流的文化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居分享社会资源,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景象。面对多民族社会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4 ) 下南洋!!!

    第1集 华南之洋
    第2集 南下之帆
    第3集 异乡家园
    第4集 血泪南洋
    第5集 百年兰芳
    第6集 千年家族
    第7集 母国春秋
    第8集 北望之心
    第9集 开放之门
    第10集 期待南洋

    http://www.wasu.cn/Column/show/column/1885300/class/desc

    -------------------------------------------
    第一集《华南之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观众,南洋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地理概念,本集将向观众介绍何以本片将南洋的范围界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并展示今天的南洋有着什么样的面孔、南洋的生活是怎样的景象、有着怎样独特的文化景观。这是一个多彩的南洋舞台,序幕刚刚拉开,接下来在这个舞台上,历史与当下都将陆续登场。
    -------------------------------------
    第二集《南下之帆》 本集导演/撰稿:张华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涉足南洋岛国?以当时的航海技术,人们是驾着怎样的船只经过怎样的航线,来到南洋?是什么推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帝国的思维传统与统治基调,与历时近千年的下南洋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一旦出洋,对于船舱中那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来说,又意味着一趟多么凶险与艰难的旅途……
    --------------------------------------------
    第三集《异乡家园》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
      这是华人初到南洋之后,建立的新生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在什么行业工作?他们与当地原住民的关系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又展现了哪些来自其文化背景的品格特质?在一片几乎未被开发的处女之地,中国人是如何建立起异乡的家园?
    ------------------------------------
    第四集《血泪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张效蔡、美慧
      当殖民时代开始,西方以国家行为组织化地进入南洋,他们不可避免地与已经在当地生存下来的华人产生协作及冲突。在南洋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殖民者的统治下,华人的命运亦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最极端的,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屠杀。血流成河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经历了血泪苦难之后,南洋社会是否已走向更健康理性的社会架构?
    -----------------------------------------
    第五集《百年兰芳》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南洋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一个存在长达百年,叫作"兰芳"的政治体。它其实只是南洋先后出现过的众多华人政治体之一。但是因为曾经有学者把它称为"兰芳共和国"、"兰芳公司",而让它负载了更多意义。扑朔迷离的"兰芳"到底是怎样的组织?它与隔海相望的母国民间社会组织形态有着怎样的血缘关系?它是否真的负载了中国人的"现代国家"之梦?
    ----------------------------------------
    第六集《千年家族》 本集导演/撰稿:丁英锋
      在中华的传统中,家族的繁衍时间远远长寿于王朝的更迭周期。是什么赋予"家族"这一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又是如何在南洋的舞台上扎根蓬勃?而这份蓬勃的背后,付出的又是什么?血缘——这既是中华最大的宗教,也是中华走向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的最根本问题。
    -----------------------------------------------
    第七集《母国春秋》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在早年下南洋的华人心里,故乡只是以留在家乡的亲人为中心,以村镇为半径的一个很小的地理范围,在这之上,不是故国,而是朝廷。千年来,在天朝观的笼罩下,朝廷是如何对待出洋的子民?南洋华人又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由此自认为中国人?本集将站在母国的视角,描述南洋华人身份的变迁,由此,也映射出母国的变迁。
    --------------------------------------------------
    第八集《北望之心》 本集导演/撰稿:董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百年来的动乱与曲折,南洋华人是最切身的旁观者或亲历者,他们由早年间悲剧的主体变成了想要改变国家整体悲剧命运的人。随着国民观念的建立,他们面对母国,曾以怎样的热忱和决绝参与着国家的变革,但他们北望母国的赤子之心却总要面临冰或火的考验……
    --------------------------------------------------
    第九集《开放之门》 本集导演/撰稿:吉凤颂
      长久以来,南洋都是中国这片大陆与外界连接的一个重要门户。现代的思潮、物资的流通、人才的进出……或多或少都通过这扇门。变革的潮流既有澎湃一时的波澜,亦有润物无声的涓涓细流,南洋之门到底曾经试图带给中国什么?如今留下的又是什么?自此,我们的视线开始由历史转向未来。
    ----------------------------------------------------------
    第十集《期待南洋》 本集导演/撰稿:周兵、曾欣
      对南洋华人的纪录与书写,揭开的只是南洋舞台的纷繁一角。
      全球自由迁徙和自由生存是全人类获得的现代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在全世界的深入,有着共同历史源流的文化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居分享社会资源,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景象。面对多民族社会和谐共荣的美好愿望,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5 ) 下南洋——以血泪铸造梦想家园

    缘由一次在网上看到的纪录片推荐和一次匆忙中的南洋之旅留给我的疑问,我开始追《下南洋》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豆瓣和知乎的评分呈两极化,这在其他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是比较罕见的,我报着不解地心态想要一探究竟。
        起初我以为这是一部叙事加访谈的纪录片,并且在我的印象中下南洋的场景就如明朝郑和那样风光浩荡,结果纪录片一开头就透露出一股历史的沉重感。整部片的基调比较严肃,让我突然意识到今天南亚华人的生机蓬勃并非有一个温和的故事开头。

    第一集 华南之洋

        这一集的影评我是在看完整部后再次回看第一集才写的,因为第一次看完第一集时我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也完全记不清第一集的主题是什么,在看完剩下的九集之后我才发现,第一集差不多就是后面九集的混剪吧,对整部片子要探讨的下南洋历史和现实故事作了简单介绍…….我有点不明白这一集有什么意义,如果硬要找出它的优点,也许就是开头前20分钟对南洋岛国的地理成因的介绍比较简洁精妙、用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几个国家的背景介绍以引出本片所指的下南洋是在这几个国家的范围;以及不想花那么多时间看完整部片又想了解一些下南洋故事的人可以只看第一集来达到目的吧。

    第二集 南下之帆

        以某考古学家仿制古时帆船的实验考古为引,这集实际上剖析了华人自古以来下南洋的几大主要因素。整集看下来的观感还是很顺畅的,对于下南洋的原因先是从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每当我对背景充满疑问之时,它也适时地用反问句而抽丝剥茧地给出答案。总的来说,华人下南洋的动因有外在也有内在,外在无外乎是动乱,贫瘠,土地资源紧缺,王朝更迭,南洋殖民者对廉价劳动的大量需求(其中大部分劳工是被迫输出),而内在最主要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好奇。除此之外也能够道出宗教在此中产生的影响。例如对福建广东一带信奉妈祖的思想根源的解释也是恰如其分。
        而本集唯一的瑕疵是对信仰的形成中引入的案例故事叙述很突兀。故事背景解说某福建老人生于南洋,14岁从南洋归国时遇上海难却得以幸存,之后就是老人坐在镜头前用晦涩难懂的闽南话说着几个不完整的句子,并拍摄她跪拜妈祖的场景,既没有说她具体的遭遇,也没有说妈祖在这段遭遇中是怎样让人得到告慰,然后这整段就不明不白地跳过了。这个故事大概是想证实出海航行的危险加深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吧,可这里确实处理得不够好。



    第三集 异乡家园

        以第二集结尾对澳门猪仔馆的描述作为伏笔,第三集开头就描绘出大量契约华工被迫来到南洋从事苦力的场景,对猪仔生活场所、种植园和锡矿厂等艰苦工作环境、荒凉的华工坟墓等镜头拍摄让我震惊于他们初到南洋的生活艰难程度。这一集正是讲述华人如何在南洋立足生根的故事。从十九世纪开始,在西方殖民统治下的南洋被当作劫取丰富自然资源和运输货物商贸的领地,而华工散布在各行各业的底层,他们中有的人因不堪重压趋于堕落,而另一些人凭借着精明耐劳的品质发展壮大,在南洋的土地上构建出了自己理想的家园。因此可以说南洋的发展中,华人群体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以“吉隆坡之王”叶亚来为例,讲述了他从一个矿业主到甲必丹(甲必丹是由欧洲殖民者任命的、管理华人团体的一个官衔),将吉隆坡变为繁荣兴茂之都的艰苦历程。不得不说任何事业的第一代开拓者,都必须有破釜沉舟之魄力和挑战未知的勇气。而能坚持到这一步的人真的少之甚少。
        本集的bug是,很明显的感觉到纪录片回避了某些历史事实,例如,贩卖华工的产业链是怎样的流程,中间有哪些环节,这个产业链中必是有南洋华人从中牵头,但不知为何该集却只字未提,我觉得作为一部讲述史实的纪录片应该尽可能完整地陈述某段历史,这集没有做到这点的确是遗憾。
     
    第四集 血泪南洋

        看完这集后我整个人都有种悲切的感觉,不得不再一次感叹现实历史的残酷与无情。从菲律宾马尼拉,到印尼雅加达,近几个世纪以来南洋华人不断遭受着排挤和杀戮。与以往几集一样,这集也是一层层解读和剖析这些大规模屠华事件背后的动机。黑白色调的画面,动画模拟屠杀场景,以及故事解说般的文案,这些组合在一起给了感官以更大地冲击。尤其是文案,这部片的文案真的可以说是满分作文的典范了,整个叙述或行云流水,或高潮迭起,或凄楚悲怆,观众的思绪总能被这个解说牵引。
     

        总的来说这集里对排华事件的解释是,文明的冲突。这个解释算是客观的。可以想象,成千山万的华人来到另一个国家,却不愿接受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文化,反而刻意保留自我的原生文化,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不合,对于殖民者来说他们则是“另有目的”。我也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排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放眼世界其他地区,曾经美国也发生过大规模屠华事件并订立排华法案,主要原因有如下两个:
      1.华人太能吃苦,且劳动力低廉,在市场上形成了极强的竞争力。
      2.早期华人不认同美国的文化,不与同阶级力量为伍以争取集体利益,而只顾个人利益。
        试从当时的美国角度想,一个外族群体,占用本土资源,赚取财富,却不认同当地的文化,这就像是把美国当作是纯粹的赚钱之地,这必然会引起美国人民的不满。同样地,发生在南洋的排华事件也有着相似原因。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华人自身的排外引起了连锁反应。但另一方面,我倒不认为海外华人这种文化自我保留是错误的,也许这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淀早已根植于他们的基因,血脉和灵魂深处吧。

    第五集 百年兰芳
        
        这一集相对前面几集内容相对单一,看起来轻松了许多。兰芳一词在我过往经历的记忆是香港著名茶餐厅兰芳园,没曾想早在几百年前这是一个南洋的华人社群组织的称谓。说它是一个社群组织确实有些片面,然而这个组织的性质也很难定义,它有着华人团体在海外的首次具有政治色彩的试探,它先后以“公司”,“共和国”自居,个中政策和制度也都有与其相符的地方,但归根结底它并不是真正的公司或共和国,并且片中对几个史学家的采访也佐证了其不被学术界认可这样的性质。所以如果硬要给它定性的话,在我这兰芳实质上还是家族式思维的管理下的一个大型的商会或帮派。

    第六集 千年家族

        这一集聚焦了在南洋功名显赫的华人家族,对比寻找出他们的发展选择对他们得以存续至今并将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关键因素。其中分别就介绍了马来西亚皇家雪兰莪锡公司的杨式家族,新加坡进出口大贾陈氏家族,马来西亚槟城邱式家族,他们面对不同的生存挑战几乎都作了相同的选择,那就是妥协。但同时他们却又都保留着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比如,对祖先、对家族的赤子之心。看到片中一处介绍新加坡保赤宫时,我甚至体会到了歌词里唱的那句:“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精准概述。可以见得中华文化中家族是社会发展的根基。然而在南洋那片曾被西方殖民的土地上,家族式发展与西方依靠经济和市场为准则的现代化社会发展相悖。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华人李光耀赴英国留学,接受西式教育并回国参与政治活动以试图找到国家的出路,于是新加坡在李光耀带领下走向独立民主,而后其子李显龙带领新加坡发展为亚洲最发达国家。(这里还蛮讽刺的,这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历程却还是由李光耀李显龙的家族式引出……) 这一系列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两个最直观的感受:
      1.华人是深受儒家文化浸渍的,而且这种文化感染力来源于世代相传的教养;
      2.华人的行为准则皆服务于他所信仰的价值判断。表象上华人容易屈服,实际上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不在乎走弯路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算是懂得曲线实现自我价值吧。

    第七集 母国春秋

        光看题目似乎没感觉到和下南洋之间的的关联,但这一集讲的是近百年来故国对南洋华人的身份认同的态度转变。从闭关锁国,对海外华人的不管不问,视如低贱流寇,到第一个驻外领事馆,第一张护照,第一次外交交涉……即使身处海外,他们的命运也与母国的兴衰有着剪不断的关联。明清两代朝廷的变更也没能改变海禁的传统,而是越发地高筑边墙以自封。片中在对新加坡某教授的采访时,他说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论点,他认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而明朝廷只知道一味地建围墙让自己与世隔绝,例如去修长城,所以修长城是愚蠢的做法。网上一些对这部纪录片的质疑,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这个论调的不满。我对这个说法也是不认同的,抛开长城这一历史工程对于现世的价值来谈,长城始建于几千年前的秦朝,在如此古早的年代,一个农耕文明主导的封建国家怎会有对外开放的观念?当然,这个专家在此指的应该是明朝加筑长城的这一行为,但当时有元朝入主中原的先例,加之北方边牧民族屡次进犯,加固边防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自保吗?由此修长城与海禁不能一概而论。海禁也许是愚蠢的,但修长城绝对不是。
        今天,中国越加坚定地走着全球化的道路,这或许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所换来的这种坚定吧,但愿祖国越来越好。

    第九集 北望之心 & 第十集 开放之门

        之所以将这两集放在一起写,是因为他们都讲述了同一主题:近100年来南洋华人在中国的社会变革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他们或许只是一股不算庞大的力量,但他们却对故土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从医学、商业到教育,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开化”这个几千年的封建帝国,而另一批革命先驱者,他们中有的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观念影响的学生,有的是受过西方精英式教育的上流阶层,有的则仅仅是迁居南洋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的百姓,可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选择与故土同仇敌忾,当参与抗战的华侨老兵坐在镜头前唱着《再会吧,南洋》而老泪纵横时,我被他们对故土的那份深情深深打动。那种一代人愿为故国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精神,伴随着一个崭新的共和国的诞生,而变得熠熠生辉。

    第十集 期待南洋

        在满满的感动中追完了整部《下南洋》。看完这集之后我总算有资格对该片作一个全(zhu)面(guan)地评价。我不算是很常看纪录片的人,但这一部可以说是我近几年追得最认真的一部了,看完整部下来我对下南洋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也对南洋文化更加感兴趣。首先说下这集吧。其实在看前面几集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疑问:过去的南洋华人秉持中华文化传统,也让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学习中华文化,但长此生活在南洋各地的孩子们,他们中甚至很多人都没再回到过中国,他们还会认同自己是华人吗?
     

        片中介绍了南洋的华人通过创办华文学校,华人社区,华人报刊以传承中华文化,(在这也不得不提将中华文化保留得较为完整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个提倡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国家,因此过往的大规模排华事件在菲律宾印尼时有发生,而马来西亚却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但当今的南洋社会还受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今天南洋华人的中华文化也受这些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它可被看作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和延续,但它又不同于今天我们大陆的中华文化。
        在这种独特的中华文化教育下长大的南洋华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国籍早已非中国,他们也不会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他们就是马拉西亚人,新加坡人,菲律宾人,印尼人,他们就是那个国家的公民,他们积极地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以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很多明星:梁静茹,孙燕姿,林俊杰,这些在华语音乐界举足轻重的歌手,被我们以马来西亚歌手、新加坡歌手的标签而熟知,实际上他们的先辈都是华人,他们的祖籍都是中国大陆。所以我想他们大概就是最被大众熟知的,新一代南洋华人的典型代表。
        《下南洋》,一部华人先辈书写的生活史诗,南洋这个远方的家园给人以梦想和希望,也让人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有人认为这部纪录片不够全面,没有提到华人社团内斗,亦或者认为这部片的立场有偏颇。我想说我看完整部纪录片的感受就是,《下南洋》这部纪录片前面几集确实有些不足,但是越往后看越精彩。它是一部纪实类正史,对部分涉及华人负面形象的历史确实有意避之,并且作为中国制作的纪录片,后期还有很多是南洋华人的情况下,它不可能站在一个完完全全中立的角度去讲述这段历史,可是它已经尽量做到客观地陈述,加上其中精彩的文案,代入感极强的模拟动画,低沉富有深意的解说男声,大量历史图片和文件资料的展示,这些足以让它被称为优秀的国产纪录片了!

     6 ) 极其触心的纪录片

    多态乃幸福之源,这在今日的东南亚部分地区已得到体现。
    纪录片多数题材都选择得比较好,也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作剖析,配合出色的配乐以及歌曲,看得意犹未尽。
    以前对NHK的纪录片赞叹不已,回过头看,突然发现华人圈文化也开始有了质变,也许与早期管理传媒体的那帮老朽退出有莫大的关系,人尽其用,达致良性循环,我想,中国真的可以变的更美好的。

     短评

    过番 (纪录片《下南洋》主题曲) http://y.qq.com/y/static/mv/mv_play.html?vid=c00138gclr2

    5分钟前
    • Birdy
    • 力荐

    前半部苦得无边无际,中途开始讲南洋华人发展即使苦难背景过去了也依然给人深刻印象,看到最后的展望又觉得这场历史纪录像涓涓细流融入心还这么有力量。不过这还是我看过最压抑基调最灰暗的电视纪录片了,导演不光把色调调得特别灰,还选了一位声音低沉平静到震撼的解说,不得不说特别相配。特别用心。

    7分钟前
    • 素问咩
    • 力荐

    好看 最近对南洋文化很感兴趣

    9分钟前
    • 周女侠
    • 力荐

    大到人类史迁徙,小到不忘本初,上到依水生财,下到苟且偷生。南洋陈嘉庚,为祖国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10分钟前
    • 啸杨
    • 力荐

    后面几集,非常得不主旋律啊。好象第九集,如何振兴农工商的答案竟然是【严肃法律,使百姓安居勤业】。

    12分钟前
    • 最后一代
    • 力荐

    这个题材很难做,一不小心就容易做成一厢情愿裁剪史实的望乡词,或者主要是被中国北方历史塑造的观众很难理解的宗祠、海洋、堂会、公司国家、近代革命传统等等,有时候能理解制作者的语焉不详或者不展开,但都提到了,点到为止了,真良心。所谓自古以来、所谓xx特色,其内涵到底要囊括什么?把题材放在下南洋的华人徘徊千年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保存和zz努力,真的佩服制作方的勇气,顾问团也很豪华......

    15分钟前
    • 绍牧
    • 力荐

    题材极为重要,所有中国人都该了解:南洋土地数百年来浸满了华人的血、泪、汗,近代又有大批华人返回中国做出巨大贡献。但这纪录片不能令人满意:拍得太琐碎、节奏太缓慢,对马印等国对华人的歧视政策也不敢系统性说明,更别提马共了。最后还用一些民族团结展望未来的套话结尾。当然作为给普通中国观众的科普还是值得看看。

    20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去过泉州再回头看这部,特有感触。多少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不堪回首的血泪与不妥协不甘心。

    24分钟前
    • 小猴嘿黑
    • 力荐

    去了印尼后,忽然对南洋华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却不会华文(最多会福建话),到底是什么导致多次的反华事件,又是什么使他们留在了当地,似乎被中国人遗忘在了角落。。。

    29分钟前
    • 泠风曦夕
    • 力荐

    看风味研究所听蒋方舟提到这部纪录片就直接开看了。第一部与南洋有关的文学读的是《誓鸟》,大四在新加坡切身感受了这个城市又觉奇妙的不同,我当时说,觉得这里太丰饶却没有根。这部纪录片很好,历史科普得很丰富。值得一看,也值得再看。

    32分钟前
    • 🪐丧甜治多心
    • 力荐

    极大地开拓我对中国历史认知的范围

    33分钟前
    • 天地孤影
    • 力荐

    被第二集的“崖山以后无中华”恶心到了

    35分钟前
    • 九日空
    • 还行

    陈金钟保赤宫兰芳林凤万历帝的话乾隆的答复红溪惨案朱纨战役郭嵩焘袁世凯的态度李伟汉提供的纪录片侨批史料张弼士伍连德林文庆

    39分钟前
    • SLS
    • 推荐

    周志強解說 整體感覺一下就上去了 太棒了

    43分钟前
    • 先进磁力棒
    • 力荐

    《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央视拍的最好的纪录片。

    44分钟前
    • iCosta
    • 力荐

    情景再现做得不错,把那一代人的艰辛都表现出来了,基调有点闷。

    46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另一种可能 兰芳

    49分钟前
    • 狐卿۩
    • 力荐

    国人都该看的一部纪录片,一部鲜为人知的血泪史

    54分钟前
    • 靓坤
    • 力荐

    目前为止看过的中文纪录片中的佳品,低调不做作,旁白声音简直不要太美好

    55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最近看东南亚历史入迷,找来这部马来西亚投资的纪录片。南洋华人的视角,数百年回望母国的复杂情愫,非常好看!10年前哪怕是央视拍摄都还没有那么主旋律啊。

    57分钟前
    • Merlot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