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他乡的童年

    他乡的童年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 HD

      体坛秘史:罪与罚

    • 第2集

      新声一代

    • 更新HD

      第237号房间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6时装秀

     剧照

    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2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3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4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5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6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6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7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8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19他乡的童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长篇影评

     1 ) 一集飙到9分,这部国产新片,最适合开学看

    教育,全世界家长共同的难题。 流传在几代中国家长之间,有这么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接受来自于家长、老师、长辈们的教育。 而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并赢在起跑线上呢? 这部新出的国产片,或许正隐藏着答案——

    他乡的童年

    刚开播一集,豆瓣评分9.0

    导演、主持都是周轶君。 大部分人对她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圆桌派》。 但实际上,除了能说会道,周轶君的另外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身份,是战地女记者。 2002年,周轶君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任期长达两年。 现在的周轶君,不仅是媒体人,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为了解答心中对于“教育”的困惑,周轶君走访了五个教育理念、社会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度—— 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 在这些国家中,周轶君对应提出了其中看似矛盾的问题,通过访问和体验的形式寻找答案。

    最后,她将回归中国的本土教育,总结经验,用于实践。 片中到访的第一站,是日本。(实际到访的第一站是芬兰) 在世界的印象中,日本人做事工整、态度严谨,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是一个追求极端完美主义的民族。 贯穿于日本人一生的,正是至高无上的“集体主义教育”理念。 按照日本传统教育理念,他们不主张个性,将集体看作是民族共存的根本。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依附集体、融入社会,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也只有将个体拧成一股绳,才有可能以团结的姿态回馈于集体社会。 能过促成团结整体的基础,便是要严于律己。 日本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精神,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抓起了。 很多的日本幼儿园,在过去都存在着“裸体教育”。

    即便是零下的冬天,老师也会要求孩子们赤身裸体,锻炼自我,形成坚毅的体魄。 这一教育模式,迫于大众争议,在今年4月已陆续在各大幼儿园内废除。

    大阪的莲花幼儿园,也是其中之一。

    除去有些过于极端的严寒考验,幼儿园的孩子们依然需要接受传统的剑道以及国学课程。 在剑道学习时,孩子们整齐划一地排列跪坐于地板上,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

    老师们会教导孩子们以腹式呼吸的方法来发出声音,把力气集中到丹田,而不是使劲地用喉咙大喊。 只要深深地吸气,就能够发出“帅气洪亮的声音,而不是“像小孩子那样可爱的声音”。

    而练习剑道时,声音必须洪亮、有力,体态也要保持端正。 当孩子们在教室学习时,老师们的教学更是讲究节奏感。 快速地翻动单词,是一种“令人舒服的速度”。 从小孩子的生理、心理情况出发,讲究律动、节奏和反复。

    即便有些单词内涵宽泛又富有深意,也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学习、唱诵。 在园长先生看来,孩子们并非一定要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充满节奏感的学习中,抓住“感觉”。

    强调感觉,保持节奏,渐渐地就会成为孩子们习惯的一部分。 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东京的藤幼儿园在设计上颇有巧思。 地板上设计了有鞋子模样的图案,为了提醒孩子们脱鞋后要自动摆正。 操场的洗手池,则没有接水槽。 为的是在水流四溅的时候提醒孩子们,要顺手关好水龙头。 教室的门,特意做成了无法自动闭合的形状。 这让负责关门的孩子,在意识到不关门会让其他同学感到冷的时候,回来把门重新关严。 “做事情要彻底,把事情做到最后一步为之做完整”,这是园长先生的信念。 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还要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学会分享、并保护自己。 在集体中,要学会和其他小伙伴们分享快乐,主动帮助小伙伴们。

    而反过来说,如果产生了争夺,也要学会自立,保护好自己的私人物品。 增强孩子们的同伴意识,重视身边的小伙伴。 强调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或者说是为了某一个人去努力,进而在孩子们心中留下“集体”的概念。 不仅在幼儿园,平时在家中,大多数日本的家长也会有意无意地培养孩子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 年纪尚小的孩子,总是会偶尔地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配合家长的命令照做。 这个时候,家长们则会以类似模拟游戏的语言方式,像是“和妈妈比赛”的话语,和孩子进行沟通。

    或许这些家务,孩子做的并不完美。 但也要渐渐地让她学会,养成习惯,努力地做到最好。 时间长了,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不曾了解的规矩,也就成为了日本孩子们的一种惯性、本能。 在日本的教育理念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为的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些看似微小而简单的行动,无意中也培养了孩子们,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渐渐形成一种“集体意识”。 他们往往都会会十分照顾集体的情绪,放大整体,缩小个人。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强烈的“集体感”,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日本社会,呈现出了团结、严谨、细致、完美的面貌。

    但这样绝对的完美,就真的是正确的教育模式吗? 随着社会发展,“集体主义教育”也渐渐地暴露了弊端。 缘起集体,一种副产品随之诞生——校园霸凌。 不管是学习好、或是体育好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个受欢迎和被认可的团体,逐渐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金字塔分布的身份制度。 只要有人和这些集体不一样,不论好坏,他们就是奇怪的、不合群的、应该被集体抛弃的存在。 那些无法融入这些集体的个别孩子们,成为了被排斥、被霸凌的异类。 过于强调集体、过于在乎他人感受的日本社会,渐渐消磨了个性化,甚至磨灭了人类应有的情绪。 直到现在,依然存在着很多不会表达自己情绪的日本青年。 他们从小被教育不能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男儿有泪不轻弹”,等等。

    伤心的时候不能哭,委屈的时候不能哭,甚至连家人去世这样大悲的场合,更不允许流泪。 因为流泪,会给别人造成负担。 为了让更多的日本青年学会表达自我,吉田老师正在努力推广着“眼泪教育”。 他用了一种最为简单的催泪方式——看悲伤的短片。

    在气氛的渲染下,学生、家长都会跟着片中的情绪而流泪。 随之释放的情绪和压力,也让他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解脱感。

    曾经参与校园霸凌的双方,也在这样的“眼泪教育”中,感知到了对方的情绪。 想要融入集体,以及害怕被集体抛弃,全都在彼此的眼泪中感知到了。

    流泪,并不是一件充满负担的事情。 适当地向他人袒露情绪,无形之中也拉近了双方心灵的距离。 日本社会渐渐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始学着展现、包容不同的个性。 以集体主义为基础,日本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造。 在莲花幼儿园,每天的早晨,总是充满了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嘈杂声。 没有作业,没有早会,没有罚站,更没有晨读。 打开早晨最正确的方式,便是使劲地玩。

    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开始就把身体给封印在课堂中,这样不合适。 “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

    虽然每个孩子都要接受同样的声音训练,但他们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也必然各有差异。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认同每个人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

    解放天性,回归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在集体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以强迫、束缚的方式严格执行纪律。 而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引导他们也同样尊重别人。 所谓的纪律,是为了使社会生活、社会集团以及各种各样的组织,以一种良好的势态运营下去的秩序或者规则。 让孩子们主动自发地去遵守,并且维护这些规则秩序,才是让社会得以活力四射发展的基本。 在传统中突出重围的创新教育,便是藤幼儿园。

    从设计上,它就别具特色—— 这是一个圆形的幼儿园,自由、随心所欲是幼儿园的宗旨。 空间中没有隔阂,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草坪还有动物饲养区。

    要不要爬树,要不要认识新伙伴,要不要接触大自然…… 这所有一切,与集体有关的选择,都交到了孩子们手中。

    “我们应该让孩子来确定,这是他们的选择,不应该强迫他们。” 通过这50分钟的介绍,日本教育中包含的传统与创新,正面与反面,褒与贬,都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对于教育理念和制度的探讨,提出问题并用于参与其中的周轶君,并不打算给我们明确的回答。

    严谨的日本,自由的芬兰,放养的印度,挑战的以色列,艺术的英国…… 不同的地区,总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绝对无法适用于所有家长、所有孩子。 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与其说是学会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让家长学着接受来自教育的试炼。

    “教育是生活中的一切,童年掌握了种种秘密。” 他乡的童年教育,或许成功,或许失败。 但只要在这一路上,孩子们能顺利长大成人,获得应有的成长和支持,也便是一定意义上的“胜利”。

    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成为合格的家长,所有人都需要经过同样的试炼和学习。 正如周轶君所说的—— “最好的教育,在于大人也变成学习者,不要停止成长。”

    *本文作者:呆头鹅

     2 ) 豆瓣9分好剧,一集就让我酸成柠檬精

    从小到大,你一定抱怨过无休无止的考试和以分数论成败的评判标准。

    在豆瓣电影Top 250中冲至第13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或许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这部印度影片探讨与反思的教育制度,何尝不是我们经常思索又深感无奈的现状对于中国式应试教育的批评,多年来早已屡见不鲜,但只有从外部对比,才能更好地看清我们自己的问题。

    最近著名记者、作家周轶君走访了几个国家、地区,了解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关于教育的乌托邦。


    纪录片的第一站来到了日本

    以前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很有礼貌,在意细节,他们的社会很有秩序感,而且和自然风景也保持着比较亲近的距离。

    本片首先为我们展现出了最具温情的一面

    幼儿园中,孩子们在快乐地游戏。

    母亲为孩子的童年考虑,决定专门在家陪伴他的成长。

    在一个设计成圆形的幼儿园里,操场上的杂草不事修剪,故意让它维持自然的形态。

    还让孩子们自己种植作物,亲近由自然带来的果实。

    在过生日的时候,他们甚至能骑上幼儿园里的小马,这让周轶君不禁直呼“太幸福了!”

    在这里,就连爬树都是被鼓励的,这也会让很多中国孩子羡慕。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嬉戏的过程恐怕总是伴随着各种斥责:“危险!”“快点回来!”“整天这么顽皮!”

    看着幼儿园长跟孩子们玩闹的场景,会感叹这才是真正热爱儿童的人。

    就算周轶君说园长才是这里最淘气的孩子,他也毫不生气。

    但千万不要以为这里只是让孩子们玩那么简单,在一些小细节上同样体现着对他们潜移默化的教育。

    比如这个故意设计得很难关上的门,是在提醒他们做事要有始有终,照顾别人的感受

    在另一个幼儿园中,老师们元气满满,向孩子们传授着一些比较大的字眼。

    令人惊讶的是,老师背后的黑板上竟然贴着一些《论语》的句子,或是小林一茶松尾芭蕉等人的俳句。这些内容,可能一些成年人理解起来也不太容易。

    在提及想成为幼师的原因时,这位老师笑容满面的回答中,充满人情味。

    孩子们的力量虽然弱小,但老师也会相信他们,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的日常劳动中。

    幼儿园长的一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们学习:孩子也可以是父母的老师,我们要尊重作为个体的孩子,不断提升自己,更新观念。

    这位园长还会组织专门针对父母的培训。毕竟,父母这个职位实在是太复杂了,需要不断地学习。


    芬兰这个寒冷的北欧小国,高度发达,人口稀少,在2018年的全球幸福指数中排名第一

    等车的时候,陌生人之间自动间隔一米,尊重个人空间,可以说是社恐患者的天堂了。

    教室里,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他们的课程也包含着很多户外活动,让他们得以更好地亲近大自然。

    比起考试,学校与老师更重视学生们学习的方法。

    后来这位老师在讲述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理念时,最后也提到了这不会带来“竞争”,看来他们真的对这点真的很重视。

    芬兰的教师之间也没有职称体系,每隔几年就自动增加工资。

    他们还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致力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的场景,让周轶君不禁感动落泪。

    由于学生构成的国际化,所以他们能够用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会多种语言,也有着各自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许,这样的孩子,才是关于童年最好的答案。


    而在印度,由于印度人敢于表达的个性,平等讨论甚至挑战老师被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情。

    一个采用《哈利·波特》的原著小说来讲课的大学老师,不仅鼓励学生发言,还把学生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

    在贫穷的乡下,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外面的世界对话。这让普通的乡下青年也得以拥有远大的理想。

    这样的理念也影响了条件富裕的天堂学校。

    学校的创建人认为旧有的教育制度强调服从,这降低了学生的自信,所以天堂学校以平等的自由主义作为精神内核。

    这间学校通过引导孩子主动寻找答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老师也会带着学生谈论一些比较重大的话题。

    节目采访的一对母子,也许会颠覆很多我们对于印度的固有印象。

    再看着这个孩子如今的画,会感觉到里面有种治愈人心的力量。


    提起英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会是文质彬彬的绅士,但他们对于精英教育的理解却首先来自于体育

    和中国不同,英国更好的学校是私立学校。

    他们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关注社会的意识,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

    学生们可以在戏剧课中学习表演,在诗词课上讨论伟大的诗人,或是选择乐器、健身、游泳这样的课余爱好。既学习了技能,也收获了快乐和友谊。

    对于中英教育思维之间的差异,一位来自中国的幼儿园教师说的话非常耐人寻味:


    在创业之国以色列,我们见到了一群十几岁的创业公司成员,他们的CEO是一位16岁的少年。

    他们认为创业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并且对于教育有着自己的看法。

    从一些细节中,就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创造力的来源:

    父母会跟孩子进行一些锻炼想象力的游戏,并且从小让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

    学校里的教育小丑在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普及一些简单的知识。

    民主学校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数学、英语、圣经、文学、体操、舞蹈、唱歌……

    老师会把小狗带到教室里来,让孩子们学会跟它和睦相处。

    以色列人拥抱失败,因为那意味着敢于尝试的勇气……


    回到中国,场景就变得有些沉闷起来,我们更多只能在传统中寻找一些更好的答案。

    但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令人惊喜的教育思维,比如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对一些身边的问题给出答案。

    其实,有时多问一个“为什么”,事情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更值得惊喜的,是台湾的一种通识教育

    学到时间,就让孩子们做日晷。

    学到风筝,就让孩子们做风筝。

    学诗词,就带他们去看诗词里的花草树木。

    学天文,就带他们去仰望星空。

    最后还让他们放飞自己做出来的风筝。我想,这样学来的东西一定会是他们终生都难以忘却的记忆。


    看了一圈别人的教育模式,虽然里面的很多理念可能我们还无法实现,但仅仅只是了解,也算是一种进步。

    我们的教育现实,用陈丹青的话来说:“四个选项哪个是对的,一路考到大,就考傻掉了。把他扔到生活里面,扔到活人面前,他经常不知道怎么反应。”

    窦文涛的《圆桌派》中,曾经用调侃的语气总结过这样的现象。

    这让做不出孙子小学语文作业的王蒙也感到很生气。

    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沉浸在一个统一的梦想中,将青春都挥洒在僵化的解题思路里

    但是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也没有人教过我们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自处?如何去爱?甚至,如何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希望,这样的情况,在未来能够有所改变。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 ——罗大佑《未来的主人翁》

     3 ) 大事不好,教育局杀过来了

    编辑一下 20190916

    写于第一集播出当天,因此只看了第一集(后面还没播呢),所以这只是针对第一集(日本幼儿园)的观感。

    后面的没有看了。请不要质疑为什么只看了一集就出来逼逼。首先,它不和我的胃口,我不认同它的记录手法和视角,我干啥要忍着恶心看完了才能评价它?吃第一口就反胃的东西,没必要吃完再评价,请惜命。

    但还是诛心一下:

    我不认为这种充满刻奇的所谓纪录片,能反映任何一个国家儿童教育的真实状况。世界上什么东西都这么容易就能得到,要NHK 干什么?


    相信多数在国内上过中小学的人都有类似经历。某一天,某位老师突然如临大敌说,可能是下周三的上午,教育局老师会来「听课」,那节课我们要么是讲《一件珍贵的衬衫》,要么是一节金属的还原反应实验课。请所有同学预习这部分内容,还有很高几率,在听课的前一天,把这节课事先预演一遍,定下哪几个同学回答哪些问题,哪几个同学配合老师做实验操作。

    终于到了星期三早上,教室后面排开三四个不祥的座椅,几个领导或主任模样的男男女女在上课铃响之前纷纷入座。那节课上,没人传纸条,没人打瞌睡,桌斗里的杂志漫画收进书包,垃圾桶和粉笔槽提前清理,甚至最后排的男生也不会泡方便面了。授课过程丝般顺滑,老师嗓音洪亮,学生对答如流,板书比平时工整了些。一场师生间的共谋就这样形成。对于老师,它和一些叫「职称」或「评级」的旧式概念有关;对于学生,这是一种当年「集体荣誉」之类宣教经营出来的奇特的仪式感。

    别误会,我不是在指责这个片子里拍摄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得到了摄制组的提前通知,「安排」出来了一个理想化的幼教环境。这个情境里和本片的类比,是周女士的身份——她就是这样一位「听课者」,一个带着立场和主题来审视一切的教育局领导,而不是常规纪录片伦理里面,作为一个透明的观察者存在。

    日本一国的拍摄「联络大半年都没有结果,绝望中深夜在朋友圈偶遇旧友,一切才水到渠成」(摘自「所以然工作室」公众号介绍文章,作者周轶君)。没错,这是一个靠朋友圈联络才敲定了整整第一集日本段落拍摄的部分。整个看下来,我觉得它深深带着周女士朋友圈的烙印。

    第一集的主要部分,在日本东京几个颇为优秀幼儿园里的集中拍摄。孩子可爱,老师敬业,家长忙忙碌碌,一切都是标准的都市模板。在这个模板里,四处穿插着周女士的身影——问设计师,问园长,问老师。这是一次标准的、中国教育局式的「采风」,一次「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刻奇之旅。

    周女士这种「游历」(这也是「所以然工作室」公众号的文章里,她自己的用词),真的只适合做成vlog,聊成podcast。它大概有一个女性直接而敏感的观察,但它肯定不是一个能告诉你「其他文化环境里,婴幼儿的启蒙教育到底是什么样」这种根本问题的纪录片。

    纪录片的纪录者,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存在」。我的观点,我的意见,我的好奇和无知,我的摄影机,一切都是透明的。《大三儿》导演拍摄前几百个小时的素材都不会采用,那是为了让被摄对象适应摄影机的存在,直到对着摄影机正常吃饭、睡觉、看电视、闲聊,一切拍摄才真正开始。

    但《他乡的童年》显然更接近一个央视采访系列片的定位,处处都是周女士好奇的身影,这里问问,那里聊聊,提的还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中国新闻机构里那种「柴静腔」的问题。「不会担心孩子掉下去吗?」「他们运动量特别大,孩子上一天课累吗?」「你当初为什么想从事幼教职业?」即使这个回答正在映射你的教育主题,那拜托把提问部分掐掉好不好?当园长提出一个孩子之间声音「共振」的概念后,周女士更是拿着写字板发了一通高论,似乎在特地回应日本极度强调「集体」的这个自己预设的主题。come on, nobody cares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或许第一集里有几个幼儿园、几个教育者和建筑师的「理念」,但不知为什么,剪辑里一定要加上周女士频频点头的镜头。虽然孩子和日本的被访者都很自然,也很真诚地配合,我依然感到了一个强烈的「观察者」,特别是一个自带预设立场的观察者,对于拍摄对象自然状态的侵入和武断诠释。这种观察者的压力,和前述教育局老师坐在教室后面的森森目光如出一辙。

    仅看日剧我也知道,日本人解决幼教问题并非岁月静好。大量婴幼儿因为居住环境狭窄和父母工作压力大,会被送到「保育园」之类的社区幼教机构托管。在早高峰的东京街头看一看,就能发现穿着西服背着婴儿背带的上班族,行色匆匆地走进一个居民楼里,放下孩子再去上班。日本的婴幼儿教育,不是只在理念超前的、从建筑设计环节就带着「禅」元素的顶级幼儿园里。幼儿园收费多少?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如何衔接?东京贫民集中地山谷区单亲妈妈,送孩子去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条件?这些幼教题材纪录片可能关心的问题,没一个在视野范围之内。

    看了一集之后,我就放弃了能从这个片中,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幼教状况「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想法了。这片真的像是一个vlog,标题倒是实诚,只是几个网红幼儿园的探班。周女士真的是开头所述的形象,一个「教育局」来的「听课老师」,眼神犀利,四处观察,唇彩饱和度超高,圆珠笔在纸面上刷刷刷划过,用自身的参与将日本幼儿园普通的几天,变化成一个充满后现代场域。

    材料的组织形式也是一个大问题。第一集看下来,大量可以精简的桥段。纪录片最基本的一点是不要做成采访,而是让被纪录者自己陈述。当被记录者的行为和语言里包含了问题内容时,提问部分就应该被舍弃。然而整个片子下来,出镜最多的反而是周女士本人。同时,周女士又在很多问题上不放弃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表达,看起来替她感到疲累。多少好的纪录片里,镜头后面的人一面都没露啊。而这部……得,话题还是回来了,这其实是个超长vlog。第一集观感这么差,全都看下来,真要托日本的福。小朋友们太可爱,空镜头每个都漂亮,后期都不用怎么调色。

    看第一集就写这么多,也实在是因为落差有点太大。即将当爹妈的人都担心自己教育理念上出问题,但指望这部系列片和周女士的反思帮到你,我觉得不太现实。或许它对一些家长比较有用,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幼儿园。喜欢哪个?搜搜送孩子过去读书、全家投资移民的价格吧。

    最后一个有趣的点。周女士在片中,说话实在太多了,导致看到一半我越听越觉得她的口音耳熟,特别像我一个上海籍的朋友。后来一搜索,周女士果然是上海人,不论是语气、口音、腔调还是提问的方式,她俩都几乎一模一样。这个朋友在几年前说过,她从小在上海长大,觉得全中国都和上海差不多。穷的地方嘛,那就是破一点的郊区的样子吧,闵行什么的。

    我不是说周女士也是一个没出过上海的人,恰恰是她作新华社和凤凰卫视记者的时候,去了各种世界角落,见了不少生死离合,当然也数了很多骆驼,行踪不可谓不广阔。但或许正是经验的囚徒,让电视采访的痕迹太重地烙在了片中。周女士大概没想过,纪录片应该是另一种东西。大概消隐自己的叙述,是她经验之外的东西吧。

    这又让我突然想起了某个以身形瘦小和脑袋较大闻名的著名主持人。想想她节目的腔调,emmm,相似的履历,有趣的巧合。苹果总会落在离树不远的地方。

     4 ) 中国孩子不快乐

    【20191009】发掘传统与回到日常

    对这集(主要是后半段)中国孩子的直观感受:别管在学校之外拓展什么传统与自然教育,中国的孩子是满脸不快乐。

    他们可以在很小的年龄读很多书,但却不能够与他人坦诚交换意见,有点东西就抱定自己的牛逼而不愿与他人对话。

    他们在与自然和老师的互动中,心不在焉又想要表现自己,我看不到真实的好奇心,只看到疲倦和自矜。这毕竟是在课外班,他们在课内的压抑只能在这里宣泄。

    他们的谦虚与腼腆不是真诚的,而是爱惜羽毛又自恋,又有一种害怕袒露真实自我的自卑。

    孩子啊,你并不只是与他人竞争的孤岛,而是能与他人互相成就的人。你可以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而不是伪造出一个满足大人期待的形象。读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不是用一本书评价世界,后者不就成了书本拜物教了么。

    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大人。传统文化、科学知识是要学习,但最重要的是回到日常,回到人的本真;而不是每天被家长灌输夹带私货的“人生哲理”,不是要学会较劲、自矜与自动伪装。

    爱孩子,爱中国。救救孩子……

     5 ) 不是剧评的剧评

    Disclaimer: 参与了部分字幕翻译,所以看了不少素材。

    其实剧组拍的第一集不是日本,是芬兰。只是播放顺序和拍摄顺序不太一致。第一集是去年年底拍摄的,所以接到翻译任务后,我在年初就看到了拍摄素材。拍摄素材远比正式播放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我也比较幸运地能看到比较完整的访谈。所以这篇评论并不是评论这部纪录片,更想谈谈自己看了那些素材后对于幼儿教育的一些想法。

    芬兰

    芬兰是剧组拍摄的第一集。说起芬兰,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遥远,寒冷或者社恐。因为之前去过两次芬兰,所以对我而言,这些想法可能不一定准确。于我而言,芬兰最大的特征就是祥和。朋友住的小区就十几户人家,电费自付,水费平摊。要是在国内,估计大家就是可劲着用水。而芬兰人并不这样,大家都会有默认的共识,比如就不在自家洗车了。如果要问,这样的共识来自哪里?可能讲述芬兰的那集能够解答部分疑惑。芬兰的幼儿教育讲究最多的就是平等。各种细节上都体现了这种。比如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可以回去读书,想读什么读什么。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就会怎样怎样。

    印度

    印度这集也非常有意思。如果说芬兰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追求极致的话,那么印度则是在因地制宜上做到了极致。其中两位受访者都会教孩子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可能和我们小时候的手工课还不一样,不是买预先制作好的材料来教小朋友做,而是直接利用各种可以找到的闲置物品来教。比如一根废弃的吸管就能做出不可思议的玩具。惭愧地说,我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动手能力,最多就是给 Mac 换条内存或者给自行车换个轮胎。看到素材里的受访者能把很不起眼的小东西玩出花来,不由地赞佩他们。

    日本

    毋庸置疑,日本的教育讲究的还是规矩。当然片中有两段还是打破了这些教条,一段是那个圆形的幼儿园,一段是哭的教育。两段可能都是循规蹈矩的日式教育里的另类,但是也给我很多启发。如果说在一般的环境下作出颠覆性的创新很困难,那么在日本这种环境下,就更困难了。比如哭的教育,是帮助大家通过哭这一形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别说在陌生人面前哭,就算是在熟人面前哭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种创新教育实在难得。而圆形幼儿园的园长特意将水龙头设置在土地上,而且水龙头可以自由旋转,他自己甚至拿着水龙头对着小朋友洒水,而这么做的初衷只是为了引导小朋友在使用这种装置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些细节上的设计恐怕也颠覆了我们对于日本的认知。

    的确,上面这些素材让我打开眼界,原来幼儿教育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思路。我想这也是此片的最大意义:如果我们能放下成见,去了解他人,去了解世界,然后把这样的观念带给下一代。恐怕也是主创团队最大的希冀吧。

     6 ) 第一集日本篇:让你更理解日本人的行为和国民性格

    我写的这篇内容不是什么观后感,主要是对纪录片的原始记录,因为我如果不输出,下周我就忘了这部片子的内容了,括号里的内容才是我当时的想法,写下来是为了抒发我的表达欲。

    幼儿园一

    圆形幼儿园的园长每年处理两三次草坪,草坪并不是平的,这是有意为之的,为了让孩子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哪里要小心,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但它必须真实和自然;

    让孩子小时候就多接触自然——让他们自己种植物,然后上面有土、有虫原生态的作物让孩子们去观察它再触摸,然后去感觉,再去想、去问,再循环这个过程。

    从细小的地方培养整理的习惯——进教室时的拖鞋要放在地上固定的标记上;

    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动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从而学会在意与照顾他人的感受和心情,让他们从小懂得不要轻易地给别人添麻烦——教室门故意不设计成自动门,而是要人来关,这样就能让关门的孩子知道自己如果门没关严,别人会吹到风会感觉到冷;(我感觉日本人这种处处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和美国人的自由随性完全相反。)

    自己带便当的和吃学校配餐的大家都在一张张6人的小圆桌上吃,大家的菜都放一起互相分享。比如一张圆桌4个人吃学校的,2个带便当,带便当的孩子没有果冻但能吃到学校配餐的果冻,园长认为这样更公平;(我没有觉得公平啊,只是有利于培养乐于分享的习惯。)

    老师假装枪小孩的东西,让小孩意识到自己的东西要保护好,这样在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相处时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利益。(教育无所不在,任何一件小事就可以教会孩子一些东西);

    为了让小孩养成节水的习惯,把水龙头下的水槽都去掉;

    幼儿园里有养马,是为了让孩子看到真实的动物,就能学到更多,而不仅仅从书本上,而且会有更强的生活感(生活感我不明白是什么东西)。而且当天生日的孩子可以骑着马转一圈,很幸福哦。

    幼儿园二

    日本社会里团体行动很重要,周围人的感受也很重要,被采访的一位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里会失去个性。

    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一天运动量特别大,从早晨开始就在外面运动,大部分活动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是希望大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里非常强调同伴、强调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或者为了某一个人而努力,去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坚持努力正是因为身边有这些伙伴的存在。(为别人努力我觉得这就是在强调为别人牺牲自己,所以日本人感冒后为了防止传染别人自己主动戴上口罩的很多。)

    (想说这个幼儿园每天早上老师带着孩子大喊大叫的感觉令我想到了传销和美发店、餐饮店店长带领下属们做的事。能做到大喊就是元气饱满么,元气用在这种地方不是很浪费吗?)

    老师训练孩子读词的翻页速度非常快,园长解释这是最适应孩子的节奏,是从小孩生理、心理情况出发的,最适当的节奏、律动、反复。简单易懂、节奏缓慢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孩子。(园长可能想说孩子接受能力挺高,不用所有内容都应该很简单的意思吧。)园长说让孩子们一起念词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感觉。

    当孩子不听话时,幼儿园老师说会倾听ta的想法,然后再鼓励他跟上大家的脚步,这样ta的表达需求满足了后,就会慢慢发生改变。(想想我小时候不听话,基本就是强迫你听话。)这位老师说她想成为幼儿园老师的原因是因为小时候她的幼儿园老师对她很亲切。(我就没有这样的经历)她希望孩子在幼稚园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永不放弃的精神、时刻能为他人着想的内心。

    这所幼儿园也在教育家长,因为园长认为幼儿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儿童,还应该考虑父母、监护人、地区、社会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园怎么教育家长的呢?比如园长会亲自给许多家长上食育课,食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忏悔、报恩、共生”,然后讲完实践,大家一起带着这样的理念去吃眼前的饭。同时园长告诉家长会将这日本古来就有的食育观念用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孩子们的。

    园长说因为报名超过招生额度,所以也需要面试家长(可能光筛学生还是超出额度,所以要多加一个条件?不过擅教育的家长的确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即使孩子不去上幼儿园)。面试题目举例:写下当你孩子20岁时想对ta说的话。通过这样的问题来看父母的人生观。(然后呢?什么样的人生观才符合幼儿园的要求呢?园长没说,说了不就泄漏答案了么。我猜就是和这所幼儿园得育人观相似的,否则相反,幼儿园和家里各一套,小孩到底该听哪套?)

    园长每周都会手书条幅,换上一句新的口号挂墙上。上周的是:孩子是大人的父母。园长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支配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获得了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不为也,非不能。——孟子

    感泪疗法师

    某些人认为: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太重视他人感受而压抑自我,所以释放压抑自我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播放感人的短片,鼓励家长和学生们哭出来,通过哭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这诞生了一个中国没有的职业,叫感泪疗法师。被采访的这位疗法师工作时都穿着一套运动装,他认为这样可以拉近与参与者的距离,更加易于交流。通过戴上红色眼镜来告诉大家可以开始哭泣了。(什么,什么时候哭还要看老师的提示??)

    日本男性是不可以轻易流泪哭泣的,在别人面前流泪是件很羞耻的事。(那日本男人是不是不在电影院看感人电影的?还是看的时候憋着。)

    日本一直将哭看成是一件很不好的事,但是现在知道哭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实用主义),因此现在对哭这件事的态度变化了很多,也认识到了向别人倾诉的重要性。感泪疗法师的工作就是让大家抛弃掉“哭是不好的”这个想法。

    在看别人的故事时,其实就是在看自己,因为会想到自己。这位疗法师根据不同的职业、年龄层选择不同的话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都哭出来。

    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同时也是西班牙人说:这和她在家乡接触的到完全不同,因为西班牙人很习惯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日本人不会在公共场合表露悲伤,因为这会给他人造成负担,令人不适。

    一个日本男生说: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哭,刚开始会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但之后也就无所谓怎么多了。而且哭出来之后很舒服。小时候是他爷爷奶奶教导他不要在人前流泪,即使家人去世也不让他哭。参加了这个课程后,以后他会对他的孩子说:哭时人类的本能反应,想哭的时候就尽管哭。(爷爷奶奶为什么这样说?有什么科学依据么?还是只是他们的爸妈爷爷奶奶也怎么说,一代传一代,经验主义?是不是某个时代认为哭就是懦弱,日本人不能被人懦弱,所以就不让哭)。一位日本女生也说:以前总是想着不可以在别人面前哭的。(所以男女都是怎么想的)

    (现在看下来感泪疗法师做的更像是心理咨询师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成立个心理小组,大家一起参加。)

    疗法师说,小组里同时有霸凌别人和被霸凌的受害者,通过这个活动把大家处在同一空间下,霸凌现象就再也没有发生了,当相互之间看到对方的眼泪后,无形之间拉近了双方的心灵上的距离,关系从此获得了转变。

    日本的霸凌现象

    日本教育学博士弘田阳界认为:在日本,几乎不存在没有经历过霸凌环境的孩子。(这位博士的衬衫我很喜欢。)

    他认为日本霸凌现象有这样一种特征:学习好的、擅长体育的、受欢迎的或擅长与人沟通的孩子会去营造一个受欢迎和认可的团体,从而逐渐形成一种类似于金字塔分布的身份制度,在一个班级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泾渭分明,继而发展成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霸凌行为。(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居然没有同理心?我比你强就可以欺负你。日本从小要为别人着想的教育在强势群体上竟然没有得到展现?要么人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为了自己的私心,可以将以前的这些教育完全抛弃。要么就是以前虽然幼儿园和学校里怎么教,但家长在家里可不是怎么教育自己孩子的。日本教育界不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么?)

    周女士问这位博士如何避免霸凌现象的出现?这位博士答:日本社会和学校都逐渐开始反省,过去是否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集团化和同质化。比如过去老师会认为让大家表现出一样的特质时非常是一件很有价值很好的事情,但现在人会把自己的优点缺点都展现给别人。(是想说日本霸凌现象严重就是因为大家都要归属进一个小团体中,必须战队?)

    现在日本网络霸凌的现象很常见也很严重,比如把某个孩子的裸体照片或影像传到社交网络上,引起对这个孩子的羞辱的网络霸凌的问题。(上传网络这种方式是学校霸凌的延伸,网络对他们而言多了一个霸凌别人的手段。教授应该指的时网络上的路人对受害者进一步的伤害。)


    本片末尾介绍:2019年10月日本实行幼儿园无偿进入,惠及所有0-5岁儿童;

    日本小学入学率超过98%,国民文盲率为0。

    (可见日本政府在教育上舍得花钱和精力。)

     7 ) 他乡童年启示录:我们无法左右社会、体制和学校,但可以从家庭内部做出改变

    最近有点喜欢周轶君,所以《他乡的童年》一播出,就按捺不住地看了。5集下来,不说心潮澎湃,还是非常激动。

    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体制,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成果,让我看到了关于孩子、关于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身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他乡的童年,当然无法照搬到中国社会,尤其是像我们所处的小城市。

    中国自有其特色,新常态中发展的经济、巨大的人口数量、复杂的社会构成,等等等等。作为家长,我们微小的力量无法改变社会及其教育理念,无法改变教育制度,无法改变学校,甚至无法改变教师。但我们却是孩子成长和教育中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力量,家长可以在孩子身上施加的影响确是巨大的。

    抛开片子本身设定的主题,我在这5个风格迥异的国家中,发现了许多我们身为家长,可以从家庭内部作出重要改变的方法。

    一、日本:激发生命的原始活力

    片子对日本教育的主题描画集中在集体主义,一种自小就培养的为他人着想、不为他人添麻烦的规则感。

    但我却被出现的第一家学校——莲花幼儿园的晨练吸引。

    园长秋天光彦说:“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早晨的时间是尤为重要,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去发散燃烧自己的能量,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

    不仅仅是在早晨,莲花幼儿园的整个教学体系,都在贯彻着“用身体带动自我表达”的身体教育理念。

    除了晨练,孩子们每天上课还需要气沉丹田地高声喊叫,还有时间很长的运动类课程,运动量特别大。

    主持人问秋田园长,这样一天下来,孩子们累吗?

    园长这样回答:“与其说是‘疲劳’,我更想使用‘完全燃烧’这个词。”——人的身上会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疲劳”,竭尽全力激发自己的可能性。

    位于东京的藤幼儿园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又会觉得心驰神往的地方。

    设计师手冢贵晴、手冢由比夫妇说,你在其中能感受到自由、随心所欲。

    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圆形的建筑构造,还有许许多多看似自然、实则刻意为之的巧思。

    幼儿园的圆形教室中,有一株大树并没有被移除,设计师在原本应该是天花板的位置用结实的麻绳网格替代,成为了孩子们可以自由攀爬的空间。

    主持人问:我们通常认为爬这样的地方很危险,如果他们从网上掉下来怎么办?What if this, what if that……?然而事实上,除了一些擦伤之外,这里从未发生过孩子受伤的事件。

    我们总为孩子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却忽略了他们根深蒂固的生存本能,进而遏制了他们原本旺盛的生命力。设计师说:“我们应该让孩子来确定,这是他们的选择,不应该强迫他们。”

    在藤幼儿园,草坪并不平整,到处坑坑洼洼,有些凸起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甚至可以称得上的“小山包”了,草皮也没有经过精心打理,野蛮生长。园长每年会有两到三次在这片草坪上耕作,有时候还会长出小花来。

    园长加藤积一这样解释:“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更好,面对不方便,人们、特别是孩子会开始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如果草地是平的,孩子们不需要操心,就不会思考任何事情。”

    没有什么必须是完美的,但它必须是真实和自然的。

    藤幼儿园里,还有随处可见的覆满泥土的洋葱、昆虫,孩子们也自己种洋葱。

    先看、再去触摸、再去感觉、再去想、再去问,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去体会。

    拿起来、咬一下、把洋葱拨开,这些都是他们体验的过程。

    “孩子们会把洋葱的外皮拨开,直到露出洋葱白净的内部,这对于大人可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小孩子们回非常专注的去研究它,当孩子们看到里面干净而又洁白的时候,你能从他们的眼睛种发现在那一瞬间,所流露出的恍然大悟而又自信满溢的神情,因此一定要在孩童时就多接触自然。”

    幼儿园里还养马,孩子们可以带一些树叶和草来喂给它们吃。“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东西,就能够学得更多。”

    这些真实的动物、植物,真实的地形,真实的体验,给了孩子们更强的生活感。

    在被图书、动画片、电子产品等等包围的童年里,这些来自自然、弥足真实的东西,更能触动孩子身体里、大脑中更趋原始的生命本能,那是一种强大而热烈的生命力,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能力上来说,都将是孩子们面对未来生活重要的基石。

    二、芬兰:“现象教育”与没有围墙的课堂

    在芬兰的这一章节中,一个新词吸引了我的兴趣——“现象教育”。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所谓“现象教育”(Teaching By Topic),大致就是事先确定一些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课程模块,在同一模块中囊括经济、历史、地理等各种跨学科的知识,以主题贯穿学习,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

    片中用一个课程实例来展示:了解一个神奇的现象——“时间”。

    在这一课程里,我们可以看到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使用到了包括艺术、数学、生物、芬兰语言文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不仅如此,拉妮老师还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去老年人康复服务中心,孩子们可以在与老人的交流中,理解年龄与时间。

    走出教师,走进生活,似乎是芬兰教育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在拉彭兰塔的卡苏卡拉小学,孩子们的课堂在随处可见的森林里。

    老师给学生发一张色卡,让孩子去森林里寻找与之相匹配的颜色。

    他们还在森林里寻找气味,寻找不同的植物,形容它的气味。

    孩子们不需要正确地叫出各种树的名字,只需要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去描述它。

    老师还会给出一系列形容词,让孩子们去寻找适合这些词语的东西。

    这当中也有“恶心的”这些令人不怎么愉悦的词汇,孩子需要去体会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只有美好的、愉悦的那一面。

    在这里,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孩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产生联系,好让他们学会love and care。

    而在北极圈里,索丹屈莱的亚历山特里凯南学校里,二年级的孩子们就因地制宜地选择了“驯鹿”作为现象教学主题则是“驯鹿”。

    那么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同样也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学习的场所和内容,去观察城市、体验城市、了解城市、学习城市。

    比克西集团亚太区总裁于尔基在芬兰全国净收入排行榜上位居第330名。他说:“我和一些中国的年轻人打交道时发现,他们工作很努力,学习也很拼命,但如何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间的环节似乎缺失了。芬兰教育的一大部分,就是常识教育。那些常识与创意,是我在其他国家比较少见到的。”

    在学校之外,学习亦是如此。

    在扬内老师地建筑兴趣班里,孩子们试着为遥远海岛上坠机事故的幸存者设计建筑。孩子们考量现实的环境、考量幸存者的需求,同时学习各种手工的技能,一个小小的设计活动,其实融合了许多门类的知识和方法,而亲手实践的过程,推着孩子们不断地学习。

    赫尔辛基的众多博物馆,也是孩子们的课堂。

    甚至超越博物馆,生活中的每一个地点,都可以作为教育和学习的场所,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作为教育和学习的对象或用具。

    这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

    三、印度:Jugaad与Argue的智慧

    Jugaad,旅居印度7年的记者尤芷薇用这样一个词汇描述印度人的整体特色。

    “硬要翻译的话,比较像是‘替代方案’的意思,像是没有莲蓬头,他就拿那个铁桶,给它戳好几个洞,挂在水管下面,它就是莲蓬头了。”

    在资源匮乏的印度,很多时候,正确答案是不可行的。那么问题难道就任由它放在那边不去解决吗?不会,印度人会运用Jugaad,解决一点是一点。

    这种特性体现在教育上,形成了印度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没有标准答案。

    西孟加拉邦国立法学大学的学生说,在印度的所有的好的大学里,挑战老师都是课堂上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当一个老师被挑战,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提供讨论空间,让学生能再进一步想得更深入。

    纳兰达领导力学院主管伊卡维亚·辛说出了他所观察到的中国人与印度人的区别:

    中国人很擅长getting things done,但不像印度人那么能言善辩,印度人从不羞于表达意见,及时这些意见只是考虑了一半,印度人不会等待自己有了完美的想法再去表达,而是先开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完善它。

    苏维克·顾哈老师说,学校使用苏格拉底法教学,老师提问学生,是为了帮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我总是觉得我从学生那里学到的,多过他们从我这里学到的。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大学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本就如此。

    印度的匮乏现状还催生了一种新的学校形式——“云中学校”。乍看之下它像是网吧,但与网吧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云中学校”的每台电脑前有很多把椅子,三或四个孩子坐在一起,电脑间没有隔板,外墙也是玻璃的。

    孩子们自发地来这里看动画片、学习使用电脑、上网,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自己发现搜索网站、使用搜索引擎,他们可能会输入问题,但他们看不懂英文,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开始学习怎么读英文,而且是自发地采用Group-studying的方式。

    “云中学校”的教学方法称为SOLE——Self-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nment,重点是让孩子们自己要学习。

    这适用于各个阶层的孩子,让孩子们主导他们自己的学习之旅。

    “知识就是这样,不是由别人告诉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这会让知识和理念更加深刻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面。”

    电脑、网络乃至iPad、手机等等,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电子产品都是这一代孩子的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家长需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们。

    互联网是一种资源,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来学习。许多孩子对书本阅读和互联网两种媒介都有兴趣,两种媒介都提供时,他们会有最好的表现。

    他们应该学会使用任何资源,无论是书本,还是互联网,还是百科全书,还是他们身边的人。当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太长时,我们就带他们出去走走,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是要禁止你做什么,而是想让你学会自我调节。

    四、英国:“绅士的责任之一,就是为社会做点好事”

    英国教育的关键词,是“精英”。

    英国教育研究者李爽说,精英教育不是要培养一些外表穿着燕尾服、彬彬有礼地走在街上、用很时髦地英语到招呼的人,精英教育应该是说一股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这些人有能力、也有意向去改变社会,知识、见识和意向,一样都不可或缺。

    我们有太多独善其身的例子,但是现在大家希望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他们能够还有这个意识去参与社会,而不是只看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英国鼓励年轻人全面参与社会,这是英国教育中最好的部分。

    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帕特里克回忆起他曾经的校长生前最后一天对他说的话:“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你的人生已经改变了,紧跟而来的,就是回馈社会的责任。我希望你记住六个词:What are you doing for others?”

    这是马丁·路德·金说的一句话,你为他人做了什么?

    对于帕特里克来说,这六个词,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是他每天起床开始一天的动力。“我希望做的,是让每个来威斯敏斯特读书的学生明白,除了我们强调的重要的课程,他们还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

    片中,德威公学的学生在课堂上,用项目的方式讨论、策划为社区中的残疾人提供便利设施。

    同学们每个月都会做一次慈善活动,不仅仅是关于残疾人,很多时候是讨论关于政治的话题。

    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不幸的人需要更多关注,他们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捐给食品银行,成立社区组织来帮助老年人,6年级的孩子们也会去难民营的学校帮他们组织体育日的活动。在“残疾人便利设施”项目中,孩子们不仅要思考、讨论,更需要形成方案,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呈现和推销自己的方案,在他们成年以后,这将是他们作为社会精英为社会作出改变的重要能力。

    第12位男爵卢卡斯/第8位丁瓦尔勋爵这样定义“贵族”:It’s very much about service. “知道你有多幸运,知道你有其他人没有的,所以你要服务于人,为国家做贡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早就有这样的教诲,而在现代社会,由于阶层流动远比古代自由,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不拘泥于书本,不局限于个人,让社会责任感,成为孩子学习与成长的一股重要的动力。

    英国精英教育的精华在于专业课程之外广泛的兴趣爱好,在于让学生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充满好奇的人,做一个体魄强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这当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精英的家长学习与借鉴。

    五、以色列:不是包容失败,而是包容再试一次

    以色列,创业的国度,说来说去,都绕不开“创新”。

    Green Start学院,大致类似于我们国内的双创平台,只不过在这里,参与的大都是一些十来岁的高中生。他们把脑袋里各式各样的点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变成现实。这里有成功,更多的是失败。

    教育学博士黄兆旦观察发现,在以色列,它的英雄是那一些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敢再去尝试的人。个人不会被失败定义,这个社会也不会因为你失败了这个结果,而否定你所有曾经的努力。

    以色列人对待失败的态度,导致了他们创新的代价很低,既不需要多少勇气,也不需要万全的考虑。去做,就好了。

    犹太母亲纳娃就这样说:“大多数以色列人会说,Do your best。如果这样你还是没有成功,我会帮助你,我们再努力一下,第一次没能成功这没关系,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如何应对失败,你不可能永远都成功。”

    “失败”这个词在英文中有消极含义,但在希伯来语中,这个词就没有那么消极了,它可以指你在路上绊了一跤、你犯了个错误、或者你不成功。

    以色列文化对待失败的态度是:我失败了;好吧,你失败了,那你现在要做什么?现在我要再试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现在我要再试一次,继续前进。

    总体而言,以色列文化并不把失败视为结局。一个孩子可以明白,错误不是世界末日,失败里面也有喜悦。

    特拉维夫大学管理学院主任乌迪·阿哈罗尼说:如果你失败并开始第二次创业,你筹集资金的时候,投资者会给你更多,因为他们认为,你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你不会再重复同样的错误,你现在更聪明了,犯同样错误的几率非常低,所以我们现在再试一次。

    “我们不会标签失败者,我们钦佩他们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我们包容的不是失败,我们包容的是再次尝试,我们不认为那是失败,只是一次行不通的经验,所以我们要再尝试。”

    Green Start学院的创始人耶胡达·奥尔希望,学院可以交给孩子们一些特殊的技艺,让他们成长为能为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确决定的人。

    《创业的国度》作者之一索尔·辛格在回答“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和触发不断学习的动力”这一问题时说,答案是让孩子对他们所做的事有更多控制权。

    以色列知名教育家埃亚勒·德隆的孩子,就拥有这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比如何时睡觉。孩子会觉得,父母给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他们相信我有这种能力。在这样的信任下,孩子建立起了自己的自制力。

    德隆说:“他比我更知道怎么管理好自己,因为我的责任是让他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每个小时他应该做些什么,我想让他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生物。”

    德隆还自创了两套激发孩子大开脑洞的游戏,或许我们也可以在家里尝试:

    在看似不相关的物品中,创造一条连结,参与者必须提供解释,任何联系都可以,但要求尽可能地不可预计、尽可能地疯狂,这个游戏不是在创造一种秩序、一种逻辑,而是打破秩序和逻辑;

    另一个游戏是取两件日常生活中的物品(eg.手表和车钥匙),尝试想出它们之间的至少35-45种联系。

    “这就像是拉伸你的肌肉,提高灵活性。有能力在不同物体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在人生的不同选择之间建立联系,这是所有对创造力的解释的前提。”

    或许从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游戏中,孩子能更好地掌握控制自己人生的钥匙,毕竟,人生不像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结语:

    写着写着,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作为家庭、作为家长可以学习借鉴的内容,其实具有很强的关联。

    它们几乎都指向一个词——连结。

    人与自然的连结、人与物的连结、人与社会的连结、人与人的连结。

    孩子出生的一年多来,我混迹各种妈妈群,也时常观察身边很多邻居同事朋友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实际上是把教育、学习与生活、玩耍、社交等等各种内容割裂了开来,认为只有家长有意识地教授、孩子有意识在学习的时候,才可以称之为教育。

    其实并不是这样。

    年幼的孩子拥有超级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调动全部感官所感受到的全部内容,统统都是学习,你对他微笑也是教育,让他在草地上奔跑也是教育,在他耳边说悄悄话也是教育,和他一起完成游戏也是教育……

    生活处处皆可学。

    还有一句话。Never too early,never too late.

     短评

    看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在中国,做一个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孩子能逃过一劫:大人强加的意志,老师的要求和训斥,成绩考学的压力,恶性竞争的压迫感,功利地学习各种“特长”,扼制自由和想象力、恋爱和青春期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应该很难快乐吧。

    4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芬兰注重自然人的培养,探索个体本身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日本和英国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日本的社会性强调自律、和尊重秩序带来的集体力量,好公民的特点是不麻烦别人,而英国的社会性强调自信、以及个人影响力和团队协作带来的社会进步,好公民的特点是忠诚的异议者。

    7分钟前
    • 木犀
    • 推荐

    “小的时候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二十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就不好了。”

    10分钟前
    • 阿瓜
    • 推荐

    老周在做好事 老周做了好事

    13分钟前
    • 白若涅
    • 力荐

    惊现小君君!她不评判不偏颇,我喜欢她从容的视角,只是提问和展示这一切。教育纪录片真的应该普及,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啊。

    16分钟前
    • 光粒
    • 推荐

    我 精神芬兰人

    21分钟前
    • 窈七
    • 力荐

    看过芬兰集,看得很舒适也很向往(除了略生硬的旁白)。但还期望可以做得更深。希望给到观众的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很好很突出的方面,还可以在纵向上探索这些“好”是怎么得来的,是贯来如此还是存在一步步改革动作?可以给到其他不同社会哪些借鉴意义。横向上也想看到除了好,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利弊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平衡。

    23分钟前
    • 双木林
    • 推荐

    你所展示的,不过是人们对于昂贵教育的向往,并没有触及真实的内核,这些教育行程的背景,所需的经费,所在的文化。除了让国人躁动地,无理性地泛滥情绪,没有任何落地地启示。糟糕透了。

    25分钟前
    • 山巅
    • 很差

    祝轶君节目顺利谈论很多问题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明知当前的某样事物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进的,但是又迷茫于不知什么是正确,朦朦胧胧中有对美好的期待,然而美好具体该是什么样子的,却无法去描述、构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去思考的机会,提供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一期介绍了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看时最大的感慨是教育者们有一种自己的理念,他们所设想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29分钟前
    • 低端到不用改名
    • 力荐

    很有意思,就是周轶君老师的旁白略生硬了点。

    30分钟前
    • SteadytheBuffs
    • 推荐

    五星献给我的女神小君君

    31分钟前
    • 阿贝
    • 力荐

    虽然是当爸爸的年纪,没有孩子的我,以后也未必有孩子的我,依然饶有兴趣,看得津津有味,舒服……

    32分钟前
    • sandro蓝天白云
    • 力荐

    最后一期失望,以至于怀疑前面几期是否立足于前五期五个国家的真实童年。这是中国的童年吗?是大众教育吗?中产阶级乃至小众的群体才能接触到的童年。所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的智慧”的理念是好,但是一层层传递下去并将其普及,太难了。

    34分钟前
    • 影喻曉匣
    • 还行

    第二集介绍芬兰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动又羡慕。先不要急着去说节目好坏,它只是呈现他乡的一个窗口,很多人不从自己的角度反思,反而说出别人福利高教育怎么好都不稀奇这样的话。简单的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才显得很可笑。

    36分钟前
    • 施子
    • 推荐

    芬兰那一集看哭了,活在世上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告知“你可以不必成为最优秀的,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而这是他们孩子从小到大的共识。

    41分钟前
    • Ayo_whale
    • 力荐

    真的让人引起强烈的警觉,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单一,且只强调标准答案。缺乏想象力,这是我长大以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46分钟前
    • 星のAbby
    • 力荐

    一个值得注意的前提,不竞争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等等,是不是有钱没钱都可参考的教育。看到两个地方:1.小君君哭倒在老师怀里,感觉她背后曾经站着一个十分严苛的母亲,母亲有多严苛就说明孩子“活出来”(live up to and grow out of)有多艰难(尤其是女孩);2.日本园长订购菜苗,看到快递小哥跪地托举苗盘送到园长眼前。(当然这有可能是个误解,比如取景之类的需求)。总体来讲教育应该是不二的,一个人应该又自由又自律。既能高度自主又能高度协作。一个现实是所有个体高度不自由同时高度不合作的内耗。

    50分钟前
    • 西渚
    • 推荐

    芬兰那一集周问校长,墙面这么空,不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是「扫黑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标语,校长说绝对不可以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驯鹿那个世家,生活了18个世纪,下一代也没有走出去的打算。驯鹿总需要人们照顾的。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52分钟前
    • solo
    • 推荐

    周轶君究竟有没有拍好这部纪录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这几个国家的一些小小的孩子们的童年成长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我们能否做得再好一些。(好不是单纯把小孩培养成精英,好是让一个人健全快乐得长大,然后TA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56分钟前
    • 裸吻鱼🍭
    • 推荐

    立意和题材都很好很感兴趣,可惜制作上有些粗糙,片子的节奏也控制得不好。还是期待后面几集。

    60分钟前
    • COS_白日梦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