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进藏

    进藏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3

    主演:内详 

    导演:程工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第2集

      新声一代

    • 更新HD

      第237号房间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6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5时装秀

     剧照

    进藏 剧照 NO.1进藏 剧照 NO.2进藏 剧照 NO.3进藏 剧照 NO.4进藏 剧照 NO.5进藏 剧照 NO.6进藏 剧照 NO.16进藏 剧照 NO.17进藏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非凡之旅:进藏》——坛城有始,尘缘无终

    前年看过一部纪录片《轮回》,最难以忘怀的便是藏僧以彩砂绘图的场景,现在知道了他们当时在制作的叫“密宗坛城”中的沙坛城(又名曼陀罗)。彩砂绘城佛居在中,极简几何包罗万象,制作僧的挑选过程同样不亚于制作坛城的严谨。被敲打的铁棒轻轻吐出多如繁星的彩砂于规定线条内,一方沙坛就如三生世界,规则严密不容破坏,每一粒彩砂都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思想,一个国家,一个零件,一种文化,融合绘就了宇宙这幅波澜壮阔的卷图。

    沙坛城制作完成的那一刻,也是毁灭之时的来临。僧人的手伸向了它,刚杵捅破了它,东西南北的河水享用了它,自然之风带走了它,这是我长期以来渐渐耿耿于怀的结局。万色空相万物刍狗万千世界终归尘土,以法外皮囊游走于纯净之地,天地间寻求信仰超己度人,这固然是平常人可望而不可求的精神追求。可惜我还未参破这世间“万物不过一掬细砂”的精髓,我忍不住去爱明媚的阳光和深邃的海洋,渴望通晓一切复杂的思想,感受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差异。

    那些神秘的语言是如此的陌生而又遥远,我愿意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它的神秘,但同样意识到,更多的时间,我会仰望着临近的一颗枯树开出一片蓝天,它光秃秃的枝条盛开了大片令人心醉的蓝,偶尔白云会点缀成它的“枝繁叶茂”,偶尔皑雪会与它欢度节日。我尊敬那些为了坚定的信仰而奉献终生的人,也同样敬畏神圣且危险的自然,但我终于已经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年纪,只能模仿着藏僧们的“辩经”之激烈却模仿不出他们对生命认知的深度,距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还太遥远。

    心在朝圣之路徒步,身在滚滚红尘受苦。

    记得去洛阳龙门石窟时,从一高处向下走时,一女子问过上面有什么,我回道,“破损的佛”。从宋至唐多少达官贵族贫民百姓来此修佛,有钱的修大佛没钱的凿小佛,可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会成为一处观光景点,而来参拜的人大多信仰全无?比起巨大壮美的“武则天像”,我所记住的更是石壁上那些不起眼的、快被磨光的小佛像。是否这些佛也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一个贫苦家庭全部的寄托,所以甘愿在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中受苦修行。一如在进藏之路上最为虔诚的朝圣者,一心渴望洗净世人的罪孽、承受大众的痛苦,他们就是一个个不算精美却最贴进大众的现世佛。

    这些精美的佛一如玛尼石经城的六字真言石,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积极向往和对宗教信仰的敬畏之情,他们的心态是复杂且单纯的,就像最古老的原始人向水火金木等元素的膜拜一样:渴望庇佑和利用。他们的眼睛不为谜团所困扰是因为他们坚信此刻的痛苦会换来来世的澄明,减轻人世间的苦难。他们的简单来源于不想,西藏这样一个避世的环境给了他们最好的苦修环境。

    印度有一类人被叫做站立巴巴,他们许下诺言终生站立,连睡觉也是靠绳子等辅助物帮助站立入睡,常年如此的结果自然是双腿的疼痛加剧功能萎缩,然而这种疼痛同样让他们的“不想”变成了“想通”,这过程太过神秘,不亲身苦修过的人只可想象却不能领会其中奥妙。

    而目前最为辛苦的两次旅程,便是登上泰山和华山之顶,一个人背上个硕大无比的背包突然之间就被一辆钢铁怪物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登山的过程苦不堪言,也碰到了一些好玩的人,这才能稍稍明白一些进藏之人的艰辛。开始时的欢喜和忐忑慢慢都变成了路上的疲惫,要翻过的一个又一个险路就如进藏路上一座又一座山峰,现在想来,似乎这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进藏前的准备,我不能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踏进那片神秘的高原。泰山之上并不危险,盘外又盘完全是在考验旅客的耐心,那时再享受悬崖边上的狂风当真是一种享受;而华山完全升级了我对意志力的理解,抬头沧虹渺然的蓝天、低头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恐惧至极时也忍不住自嘲:若是长眠于此名山,兴许千八百年以后也能化个不大不小的地仙呢。

    身边极少有人理解我这种“危险且孤独”的旅行,而我不以为然。身在城市的我寻求自然是一种旅行,身在高山中的人向往城市同样是一种旅行。我的眼睛、心灵时刻为饥渴而哭泣,又时刻饱受好奇的滋扰。它们不仅仅是想知道这世间的广阔与富饶,更想挑战自身能量之源的开采工程。攀援高山也好、品赏园林也罢,都是一个与自我不断和好的过程,于流水之中品味宁静、于山顶之峰静享致远。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却也因一个又一个探索使命的完成而极喜不已。我承认自己的孤独,可偏要傲娇的认为孤独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享受。与现实妥协不是想让自己麻木,此时的我仅仅是未完成的沙坛城上的一粒沙,如芸芸众生一样迷茫着探索着,寻找着唯一的答案。

    《银河系漫游指南》说,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是42,然后在终极计算机——地球算出最后答案的前五分钟被毁灭了。答案荒诞而简单,起因竟然因为人们最开始没有弄懂自己的问题。苦苦追问的意义本身是否有意义?正如这求而不得的坛城,既是散沙、又是杰作,既包罗万象、又分文不值。沙无名,城无名,唯有被遗忘在自然的残酷和冷静之中。

    然而这绝美繁华的世间若仅仅是一盘未完成的坛城,人们又是为何这般忙碌着争执着?藏传佛教依然等级森明,芸芸众生还在期待来世,这些弊端却丝毫阻碍不了坦率笑脸背后消失的疑问和恐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么。《进藏》中的传统画师、守墓人、守城人、禁言闭关僧人、采药人、天葬台守护人、保洁员等人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年龄和日复一日虔诚的坚守信仰让信仰缺失的现代人感觉到的震撼太多,守卫着近乎神话般的仪式典礼更是让人膜拜不已,然而他们的期待却完全来自来世,“希望有一个好的来世”这一模糊回答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向往。何为好?现世不好?供奉神明不幸福?吃苦修行是受罪?现世的虔诚仅仅是为了来世的享乐?有时候真想给这种来世论献上双膝。似乎宗教只适合研究其教义、明晰自然真理,却不适合踏足进去成为某一种信仰监狱的囚犯。但众生不够坚定的内心需要一个依靠,信佛、信权、信权、信爱统统都好,都比相信自己更为直截了当有成效。如果世间万物仅仅一个解释、一种宗教可以回答,那算不算另一种暴殄天物呢。

    取传统之精华、去偏见之糟粕,或许才是尘梦不醒的动力吧。

    【纪录片】轮回--无始无终,无梦无境

     2 ) 摧毁看得见的坛城

    ”我们不是佛
    喜怒哀乐
    贪得无厌
    吃喝嫖赌
    执迷不悔“

    影片最后旁白说了这样一段话,文案是个好文案,但是这部片是一部二流的纪录片。
    关于西藏,一流的已经有韩日联合拍摄的《茶马古道》。如果不考虑影片主题,单从拍摄水平上看,零流的当然要数BBC了。研一的时候每天捧着《南太平洋》、《生命》这些睡不着觉。
    给票的时候,何阳姐姐一再强调:这个片子如果不是对纪录片或者西藏相当感兴趣的人,建议不要去。看完觉得说得挺对的。因为整个记录过程中,所有的提问、所有的挖掘都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如果不是本身有一些背景,也带着疑问来,回来还会自己查一些资料,片子就会沦为一些美景的PPT展示,以及家庭历史的回忆了。
    导演是片中五线入藏出镜率最高的那位老大爷的儿子。显然,不能内举不避亲的程导已经因为这件事严重影响了剪辑。他爹开了七千公里,其他的人只开了一到两千公里。为了完整表现他爹的行车和个人历史,牺牲了其他线路上较为真实的记录。影片其实不怕素材多,只怕不能很好地整理。是要表现入藏的困难,还是表现藏人对传统的执着导致的生活的困难,还是表现外来人在藏地生活的故事?导演似乎还没有想好就匆匆剪出来片子。于是最完整的故事就是他爹三次入藏的经历了。

    五路分别是传统的川藏、滇藏、青藏,加上新藏线和喜马拉雅线,最后在珠峰大本营汇合。整部片子没有给过地图,这是一个很大的败笔。不过我猜测,是因为导演想让他爹多跑点地方,故而给出线路有点太夸张了,哈哈。其实这些线路都是沿着古道而建。一点历史也不提,令我始料未及。在这片苍老的土地上,缺少追本溯源将多么单薄。

    不过不管怎样,我还是看到了一些没看过的有意思的事情。值得记录。
    一路上遇到的人有:
    给佛寺画壁画的工匠
    松格玛尼的雕刻和守山的老大爷
    石渠天葬台的看守人
    从外国回来带着家乡人开编织厂的外籍藏民
    住在公共厕所里给德格印经院扫地的人
    山洞里潜心修炼三十年如一日不说话只念经不出门只修行的僧人兄弟
    藏王墓唯一在世的守墓僧人
    一路朝圣的年轻人
    强巴林寺里做坛城的僧人
    大昭寺旁坚持自己采药手工制香的人
    画唐卡的老匠人和他的儿子
    ......

    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特质:他们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着着魔一般的坚持。
    天葬台的看守人,每天步行三个小时到河边打水敬佛,他说自己有自己的原则,一定要亲自打水,用干净的水和干净的手,佛祖才会高兴。他远远地看着天葬台上挥舞的刀锤和盘旋争抢的秃鹫。我感到害怕,而他应该感到向往吧。他说:我觉得生和死没有区别,只是在不一样的世界。似乎在那个虔诚的地方,普通人所看到的世界,都像香巴拉一样:光明日夜不休地供养着美丽。
    女翻译问那个住在公共厕所里的扫地人:你有没有做过让佛祖不高兴的事情?这个人一天的工作就是在印经寺扫地、开门。之前他很不好意思,甚至说不出两句话,只知道傻笑。唯独在听到这个问题时,立马义正言辞地说:绝对没有,我一直认认真真做着自己的事情,肯定没有。
    再看到山洞里潜心修炼的僧人兄弟,为了在死的时候见到墙上的佛祖显灵,三十年如一日不说话只念经不出门只修行。倒是能够理解这种虔诚了。

    而作为一个从外面世界到达那里的人,我的心情更多像那个回到父亲家乡开编织厂的外籍藏民。她用英文说:我22岁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他们对传统很坚持,又看到他们很贫穷,感到非常矛盾。
    一年半之前,我也曾从拉萨一路驱车南下到成都,有些破旧的房子让人感到十足的悲哀,有个朋友晚上没能从阿里赶回来,在庙里和藏民同住,说驻守的藏民吃的都是半生不熟的土豆。在心酸的同时,本质上,我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更贫穷,还是他们。

    坛城曼陀罗是什么?
    是”一个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种政治结构。“
    是这个世界依赖着的内核。是金木水火土,是原子或者比原子更基础的粒子,是我们询问生命的通道。
    影片中,坛城被建在昌都地区最大的佛寺——强巴林寺。这里的僧人花上月的时间用彩色的细沙绘制出极其美丽的景象,手法的细致和大气令人惊叹不已,稍有不适就无法精美如此。然而在完成之后,僧人又念着经文将这一切毫不犹豫地毁于一旦。
    看着瞬间消失的美景,我感到心中震惊。难道关于得到的修行都是要通过”失去“这种方式么?也许只有摧毁看得见的美丽的幻象,才能体会到裹藏在美丽之中的真实吧。面对失去得到内心的平静,远远比获得的时候的快乐和满足要难得多。

    我们为什么要历经高原反应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去西藏?
    正如影片开头所说,对于城市里的人,这是逃离城市的一种方法。可是为什么我们要逃离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呢?因为城市是不安静的、是焦虑的、是快速的、是充满了欲望的。
    跋山涉水去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一路上经历很多,也认识很多人,听了他们的故事,最终还是要落在自己的生活上。
    以前看到一句话:”没有比生活更艰难惊险的旅行,旅行是简化的艺术化的生活。“
    也许就是在这种简化的艺术化的浓缩的生活当中,进入了一场摧毁看得见的坛城的修行,打破了那么多的阻隔,好让自己找到自己更加真实的样子,在城市中寻找一个更合适的位置或者干脆离开。
    影片在说完开头我引的那段话,又写了一段,意在告诉人们简单地认真地做一件事情,戒骄戒躁,山顶便会低于脚面,人人也便成了佛。
    我想这就是西藏这个特殊的地方带给人们的特殊的感受吧,区别于任何其他的地方。

    佛是什么?是”悟“吧。
    记得高中的时候,爸爸给了我一串佛珠,我说我又不信佛,戴什么佛珠呢?
    我爸爸说:佛在所有人的心中。
    摧毁了看得见的坛城,大概便见佛与自己融合为一了。

    --------------
    自从给了《漂亮朋友》四星,凡是有一点可取的电影,就不忍心打四星以下。由此可见打分大概是个随机初始化,基于相对差距的系统。豆瓣给评分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先去中心化?

    这部片子是土豆、优酷联合出品,和全韬一起在美嘉看的,后来发现她很喜欢纪录片,还在央视实习的时候跟过一部。她邀我下学期去清华社团看纪录片,我欣然答应了。

     3 ) 《进藏》—— 一部被骂惨了,确有诚意的广告大片

    2014年,1月1日,我在豆瓣上百无聊赖的看口碑榜,发现排名第10的这部片子,首先,一部广告片能这么高分的雄踞榜单,肯定有一定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估计有点耐人寻味了。

    为什么看,原因太多了,有基于我认为西藏是年轻时候一定要去的地方(原因是因为怕年纪大了身体素质跟不上高原反应),也是我希望放在旅行中能好好体会的一段旅程,或者也想看看到底mini这个洋品牌到底在与藏传佛教完全不搭的情况下,如何融入。当然,我并没有完全抱着看笑话的想法。

    说了半天废话,下面开始正文。


    第一,就纪录片or广告片而言

    做为一部纪录片来讲,我认为这是开创了新的营销模式,估计后面关于类似的纪录片的赞助商会增加很多,对于市场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好事,要知道中国的记录素材,民间传承比起日本,美国丝毫不逊色,但就是在纪录片的质量上干不过人家。为什么?有人的原因,但更多,我相信是钱的原因。谁愿意花几年时间,几千万,拍一部不会再电影院上映的片子,就投资而言,投资回报率也太低了,广大的投资商们肯定不愿意做傻子。

    做为一部广告片来讲,这样大手笔,86分钟的投入,果然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会干的事,不走寻常路,就连汽车公关手段里面已经用到烂掉渣的路演,试驾,都能玩朵花出来,牛掰!最主要的是,此广告,木有明星摆拍的各种夸张与你无关的造型,也木有在荒山野岭都干净的可照镜子的车身,更木有每过10分钟插播不颠,不陡,不费油的广告s语,所以当之无愧有诚意这一说。

    以上为我个人看法,以下为剧情泄漏

    第二,就片子本身而言

    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

    对于中国人、世界人民来说,西藏是一个被旅行者讲烂了的地方,就像是渴求艳遇者们的丽江,每个人总觉得没有去过西藏,就枉来世上了。对于一部纪录片,要来讲西藏,如何在众多的驴友文章里面脱颖而出,是一件相当难得事情。

    人物塑造:就人物而言,是两条叙事线路,一条是去的5条线路的人,一条是被访问的藏民们,
    我很欣慰,mini的广告片里面终于木有了老外,唯一一个还是藏族混血,出境时间不超过5分钟。


    去访队伍:
    导演的爸妈and儿子齐上阵,老头(程德美)老太太(杨玉华)带孙子(程尧),一家三口,从最难走的新藏线出发,沿途追忆自己年轻时代,带弟弟,带儿子,带孙子走过的轨迹,用记忆来丈量这条最难走,最险峻的进藏线路。老头的故事确实挺多的,从知青时代,从几次带亲人进藏,从弟弟在藏区的烈士陵园沉睡,从路上小孩子的各种反应都让人产生一种,不愧是亲爹、亲妈、亲儿子,绝对是本次纪录片的主角。


    其他路人甲乙丙丁,一个带眼镜的光头,一个染成苏打绿粉红色头发的个性女青年,以及氧气生活编辑2位、心理治疗师……叫不出名字了,如果说本次纪录片的主题是叫做,去中心化,我想是成功的,只有小小的人物名称,没有来历,也没有介绍,这些出访者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接受了这次的任务,都是一个谜团,不过我想观众们不太care这个问题。

    受访队伍:

    藏王墓守护僧人:敬美,守护藏王墓40年。原因,是为了为众生祈求来生的完美,脱离六道轮回的苦难。
    经济时代的发展,当大多数的和尚都开始追逐经济效益的时候,敬美显得相当不合时宜。最终只能证明,精神信仰高于物质信仰,至少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是这样的。

    阿日扎乡刻经人:布托,78岁,雕刻玛尼石一辈子,每天步行4个小时来返于玛尼石经城。原因是对来世的祈愿。我更愿意称之布托为艺术家,如果他是在法国,如果他是在美国,他就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从雕刻的工艺来讲,比起更多的所谓科班出身不知道要纯属多少,这样的技艺或许在中国,总一天会消失不见,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悲哀。

    洛须镇闭关僧人:俄日则旺和托勒,为了去世时可以看到崖壁上的佛祖,在布满诗经的石窟里30年没有出过门,避免与外界接触,并发誓禁言,除了诵经。
    禁语,对于现代人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一个小时不说几句话人估计就回产生一种焦躁的心态,更别说30年,我不知道他们兄弟两个是否一件磨练出了一种心灵沟通的方式,还是说放弃语言,才能更看得清楚这个世界本来的模样。

    天葬台守护者:仁增,18年前,因为没钱给妻子办葬礼成了他人生的遗憾。看守天葬台,是为了自己和妻子都有一个好的来生。
    这个部分,终于向我们讲清楚了为啥会有天葬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葬礼仪式,因为天葬,最能满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高原上没有树木,无法为逝者置办棺木。而草原又是藏民们饲养牛羊和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不忍破坏一方草地。在《佛本生经》里,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故事,给了他们启示。于是,把身体奉献给鹰鸠也就成了他们在世间最后的施舍。

    德格印经院清洁工:宗布,没有家,住在印经院旁边废弃的公共厕所里,一人负责印经院里外所有的打扫工作。33年专注的工作是他表示对佛虔诚的方式。不出意外,清洁工的愿望也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来生。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整部片子以后,能让你有深刻印象的,就是剧组人员给清洁工带好草帽后的一个大特写,就是这个腼腆、不懂表达的平凡人,往往更能打动那些追求太多,被贪婪所控制的人们,回过头去看看,什么才是我们所向往的人生。

    朝圣者:牛麦旦珠,从德格到拉萨,1460公里,拍摄时已经出来3个多月,估计还有5个多月。一路磕长头,三步一等身,用躯体丈量着土地,这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有挚诚的礼佛方式。 同样也是为了家人们、自己祈福,有一个好的来生。
    记得前不久,也看了一个叫《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纪录片,讲到西藏的朝圣徒,是一个几十岁的大妈,自己的小儿子一路驾车跟随自己妈妈的步伐,一部一个脚印的前往西藏,当中喝酥油茶已经成为他们朝圣途中唯一的享受。其实没有去体验过真正的朝圣,很难想象那些人的意志力来自于哪里。

    制香师:坚持用最传统的方法制作藏香,坚持在各种危险的地方采药,坚持不把大自然的馈赠全部采挖,是因为他坚定得说相信报应,一定会有报应。
    深深的为这个说这并不标准普通话,但很诚恳的制香师所感动,诚恳是打动人的唯一理由,我相信他的坚持并不只在这个纪录片里面。

    众喇嘛制作坛城:坛城是佛住的地方,制作坛城的大师笑着说,真正的智者是可以在里面看见佛的。我想智者不在人间,看不透,也无从看透。唯一觉得奇怪的地方是认真辛苦制作的坛城,在完成之时便摧毁了?本片没有解释,我自己理解为,这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必经过程。


    在贫瘠的世界一角,大自然能够主宰一切,唯独坚定不移的信仰,是能够给人类战胜天灾人祸的唯一力量,离开藏区,离开这样的自热环境,对于城市的人们来说,信仰或许从不曾存在过。


    最后,很多觉得开mini的是土豪,,骂这部片子植入得非常突兀的人有很多,只是希望在骂的同时,问问自己一句,你能拍得出来吗?还是说你愿意花同样多的钱去投资一部纪录片?希望更多这样的广告片,能够带领我们去更多值得人类探索的地方。

     4 ) 最后的一段话

    你我都不是佛。喜怒哀乐,贪得无厌,吃喝嫖赌,执迷不悟。佛法是佛用的。佛法不适用你我的生活。但是简单的印佛经,是简单的为了来生能幸福。简单地不作恶,是简单地敬畏必然而来因果报应。简单地忍受整年磕长头般苦难,是简单地认定能让亲人少些苦难。这样简单下去,再简单下去,脑子没弯儿了,手脚有劲儿了,山顶慢慢低于脚面了,未来就在眼前了。你我竟然像山 云 湖水和星空一样,一直在老去,一直变化,一直没问题。再简单下去,再这样下去,你我都是佛了。

     5 ) 何时进藏

        首先,我觉得这个广告创意是很赞的,非常有诚意的。很多人吐槽说MINI居然能进藏,但是,往往是坐在家里吐槽的人是无法想象他人的行动力所能及的地方。特别是最后八辆车汇集驶向珠穆朗玛峰,荒凉的土地,弯弯曲曲的公路,整齐排列依次行驶的MINI,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品牌的价值。这样的创意,同时还需要足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我觉得是诚意十足的。虽然我还是不会想要买MINI COOPER。。
        
    -----------------------------------------------------------------------------------------
        我没有去过西藏,虽然总是会有人兴致勃勃的说我一定要去西藏,我始终没有这种想法。川西倒是去过两次。一次是去甘孜州的亚丁稻城。跟旅行团,坐大客车。每天都要坐到很晚,一遍一遍的绕山路,等到看见远远的山谷有灯光,便知道快到目的地了。连续坐了两三天的车,到了稻城以后,也仅仅是花了一天的时间游玩,骑着马进山,虽然风景是怎样的,我已经忘记了,但是也觉得做这么久的车是值得的。
        后来跟学校老师去过一次壤塘,因为是有项目,呆的要久一些。壤塘的海拔应该不是特别高,因为山上有大片的松树,当然也有草原。
        其实藏民跟我们也都一样,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样的兴趣爱好。只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那里呆着,真正有与世隔绝的感觉。一条街道,卖少量商品的店铺,也只有很少的行人。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大家聚在一起只是聊聊天。生活就这样很自然地被简化了。
        加之空气清晰,走出城便是一望无垠的草原,远方的山脉,天空变化的云,都看得真真切切。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很纯粹。
        这样的地方,我觉得只要每天醒来有事可做,有食物吃,便觉得幸福,不需要再去找其他刺激来让你觉得幸福了。
         这样的地方,大自然的威严随时能感受到,也让你相信这里或许真的有神明居住。人的心也变得虔诚起来。当你真正能感受到人世的变化无常,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时,很自然得会希望在宗教上寻求安全感,寻求安慰。
        就像里面那位制香师,采草药的地方那么危险,是什么给予他勇气,让他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相信因为自己在做善事,所以会得到佛主的庇佑。所以他坚定得说相信报应,一定会有报应。
        认真辛苦制作的坛城,为什么完成之时便摧毁?坛城是佛住的地方,制作坛城的大师笑着说,真正的智者是可以在里面看见佛的。我猜他是没有见过了。佛真的在坛城里吗?佛是存在人的心中的。制作坛城是一个修炼的过程,用虔诚、专注、智慧去修行,去开悟,以期望在完成之时佛会出现。
        
        里面那个带着孙子进藏的爷爷奶奶,而且从北京一路开到新疆,再走新藏线,我真是太佩服太喜欢了。真的很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生命的广度。真的太爷们了!

        为什么我不想去西藏。因为我隐隐约约有些明白西藏的那种生活,但是又觉得真正离我太远了。或者说我没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给我的这样一个命题。但是,我仍然把西藏放在心里,也许有一天,在死之前,我通透了,我看明白了,我可以放下了一切,我来到西藏,与天地为伴,就这样,很幸福。

     6 ) 《进藏》观后

    从开始看纪录片《进藏》,两年在西宁的生活学习的回忆画面便一幅幅闪现脑中。在西宁呆着的时候,想回内地,向往江南。现在回来了,却深知这两年在青藏高原的经历会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看过那里的蓝天和黄土,才知道天高地厚。

    青海最难忘的画面是蓝天。虽然没有去过海拔更高的地区,西宁的蓝天已经够我享受了。记得去年秋天站在坎布拉的观景台,湛蓝的天空下,湖水安静地像一面镜子映照着阳光,远处白云漂浮,山顶积雪皑皑,水面云影天光,恍若仙境,顿觉干净,明亮,圣洁。如此天空之下阳光所照之处必伴随着暗影,正是明暗相随,构成大千世界。

    片子里青藏高原的天空美轮美奂。在这天空下,人们简单地磕着长头,简单地守护者吐蕃皇陵,简单地打水礼佛,简单地维护着经石城,简单地打扫着寺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们的信仰中,如此受苦和坚持才能死后不入地狱,才能亲人少受苦。片子里记录了美好信仰中的西藏,但也许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西藏。因为这里还有喝了酒随便闹事,三两句说不到一起就挥刀子捅人的藏人存在,还有游客只看了一眼便强卖讹钱的藏人存在。这些人也许信佛,也许不信,只是他们内心泛起无明业火来佛祖也会给忘了。片子以藏人对佛的坚固信仰为主旋律无可厚非,毕竟很多人对西藏就是如此理解。一段说走就走去找寻信仰找寻自我的西藏之旅是多么时尚,可看不清现实,谈多信仰也只是提高逼格而已。

    在现代人逃离都市的潮流中,西藏和其信仰变成了时尚话题被消费。为什么去西藏,去西藏干什么,我们不需要想,因为旅游网站、时尚杂志和旅行达人已经给你了有逼格的答案。我也想不来肯定说服自己的答案,所以也就暂时接受达人们的宣言。可什么是信仰,如何去接触理解信仰,没人告诉我,我也不信谁能一两下说明白。所以,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去关注西藏,关注那里的贫穷,关注那里上不起学的孩子,关注那里没有书籍没有桌椅的学校,而不是浮于虚空地谈论信仰。跟去过西藏支教过的同学相比,仍有去了西藏会很酷的感觉的自己在这里悲天悯人是那么的作。可片子里西藏的贫穷是那么的真切,想到朋友圈里有分享是号召大家把不需要的书寄给一个非常缺书的藏区学校,图片里展现着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神,忽然就觉得泛泛而谈什么旅途人生意义信仰是一件多么无知无良的行为。对于我这么个没去过西藏向往着西藏的人,关于西藏,就让它旅游的归旅游,信仰的归信,逼格什么的在高原蓝天下就是浮云。妄谈信仰那是不知天高地厚。

    相信片子里的一句话,行善即信佛。

     7 ) 爱藏区的是身还是心

    2011年第一次出远门就一奔几千里到了西藏,我想我没什么主见,只是因为大家都说好才让我的虚荣心作祟,这样回到家才有谈资到处显摆自己在陡峭的布达拉宫爬过楼梯,在冬天的纳木措吹过冷风,在米拉山口喘过粗气,亲眼见过磕长头的人。。。出去以后发现,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微不足道,微小到根本没脸显摆什么,只有一种想法挥之不去:还想再去。
    后来身入高原的次数多了,心之所系渐渐从美景过渡到了人文,又从人文过渡到了信仰。

    关于藏地的片子看过N多,《进藏》中的几个藏地故事可以说是最打动我的。有人说片子装B,广告植入怎样怎样,但这些和“将坛城做了又毁的僧人,长年雕刻六字真言视力下降的老人,从未做过让佛陀不高兴的事的清洁工,对因果报应坚信不疑的青年,常年闭关发出声音只为念经的修行者,满身污秽用最慢的方式去拉萨的朝圣队伍。。。”有何关系?内容很多,关键看你注意力在哪,仅此而已。

    唯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解说词中的几句话。简直错谬到不忍复述,不深入研究就发言真是可怕。还好这改变不了其中的精彩之处,又勾起了我再去藏区的心。

    下一个目标就是曾经近在咫尺却未成行的德格,石渠。片中之人,我也很想见见,在印经院工作几十年的那位叔叔,您的笑容和眼神让我羡慕不已,何年何日,我也能坚定的回答:“我从未做过让佛陀不高兴的事。”?到那时,我才能确认,这一次次在雪域高原翻山越岭走走停停都不算白废力气。

     短评

    槽点太满了。。。能进看过的最烂名单了,嗯,我得弄个豆列,mark我心目中一分都不值的电影

    4分钟前
    • 金魚
    • 很差

    “一生当中有许多苦难,它存在于生老病死中,也存在于违反我们意识的许多事物之中,存在于我们没有满足的欲望之中。” — Sakyamuni

    6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一定要去!!!MINI和土豆网拍的广告片儿 为了风景加一星!!!

    9分钟前
    • MM✌🏼
    • 推荐

    我爱西藏的天,西藏的云,西藏瑰丽的风景,这一次,我独独会爱上这些虔诚的朝圣者的灵魂!

    12分钟前
    • 叮叮满当当
    • 力荐

    能简单了解下五条路线一路上的故事,但是,再好的纪录片,都比不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双脚去走一走

    16分钟前
    • attel
    • 推荐

    风景壮丽,人物令人感动,佛在心中。 (冯唐写的独白为其加分不少。)此等电影,用心,用诚意

    21分钟前
    • Jarod|而已先生
    • 力荐

    有幸在系里机房试调过原素材。。。无以言表

    24分钟前
    • 弥西
    • 力荐

    生与死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罢了

    25分钟前
    • 光年
    • 力荐

    做的一手大广告,解说词目测中学生写的

    29分钟前
    • hnesir
    • 还行

    “因为苦难无处不在,生老病死都是苦难。”看到这些朝圣者,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34分钟前
    • スピカ
    • 还行

    西藏。。看完之后又有点想再去了。。

    36分钟前
    • 人人头。。
    • 推荐

    扣一星不是因为太多的植入广告,就是自己不喜欢这么不贴地气的纪录片而已。

    37分钟前
    • 一团团
    • 推荐

    如果西藏没有那地势护着,可能就要彻底变成第二个丽江了

    4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作为我最爱的车——Mini的广告,很真诚。作为我最想去的地方——西藏的纪录片,没深度。

    44分钟前
    • 冯伊
    • 还行

    所有的星全部给西藏的景色和家乡的人。Mini和城市人的感情和那里并不融合,显得太过浮华和表面。真正真挚的过垭口是的诵经,是认真的雕刻一块玛尼石,是一遍又不一编的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去往圣地的道路,是家乡里最普通人那纯洁的微笑,那微笑才是最让人感动的画面。

    48分钟前
    • kindsos
    • 推荐

    对于一个热爱藏区的人表示,开MINI进藏一点都不酷。。。。。。。

    51分钟前
    • 小川
    • 较差

    作为广告 值得五星 作为纪录片 保留意见

    55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

    我一点都不关心进藏的艰难·····还有那8台mini.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原生态居民

    57分钟前
    • 西北之境
    • 还行

    可能拍这类主题的片很多了,个人不是很感冒。不过剪辑什么的很赞。可见中国纪录片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大环境和态度。

    1小时前
    • 枫桥夜泊
    • 推荐

    老觉得这个所谓的纪录片像是一部电影,还是逗逼的!

    1小时前
    • 浩子菌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