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喜马拉雅天梯

    喜马拉雅天梯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5

    主演:索朗多吉  普布顿珠  格桑央宗  次仁多布杰  加布   

    导演:萧寒  梁君健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2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3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4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5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6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6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7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8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9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8400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长篇影评

     1 ) 当《绝命海拔》遇见《喜马拉雅天梯》-揭秘珠穆朗玛

    西藏、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在我面前,都是一些宏大的词儿。

    几年前,我经历过帕米尔高原缺氧时的沉重呼吸,也经历过穿越天山山脉时头痛欲裂的痛苦。海拔四五千米,人已非人。所以,非常清楚,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
    “问鼎天下,谁与争锋”这样的豪情与我无关。
    我只好封存起关于西藏、关于珠穆朗玛的想象。
    直到今天,当《绝命海拔》遇见《喜马拉雅天梯》时,我发现,这座山,就在那儿,新鲜与震撼,触手可及。

    我用眼睛登上了它。


    珠峰,由于它的高、险、雪、冷,人们给它贴上了各种标签:圣地、仙境、大地之母、冰雪之乡、天空之神等。
    也因为它的稀缺性,登顶,成就了一些人的梦想与野心。

    《绝命海拔》用电影的方式,再现了1996年新西兰登山队遭遇暴风雪这一灾难事件;
    而《喜马拉雅天梯》跟踪拍摄了登山向导的生活;
    两部影像作品从不同角度,揭开了蒙在珠峰上的层层面纱。

    面纱一:为什么登顶?
    《绝命海拔》中,邮递员说:普通人也可以实现梦想;日本女子说:世界七大高峰,我登上了六座;壮汉说:生活里很压抑,登顶让我呼吸畅通;然后都说:山就在那儿,我就来了。人与山的关系,像哲学一样深邃。


    (上图是2015年电影摄制组成员,下图为1996年登山队全体成员)

    《天梯》中,也许和选择视角有关,登山者在影片中都没有直面镜头,集体缺席了这个重要命题。
    倒是索多,一个年轻的藏族登山向导,用只言片语,回答了这个问题。
    “轮,也该轮到我了”
    “太阳太厉害了,登山要多抹防晒霜”
    登山前发微信朋友圈“我要登顶了”
    登顶雪盲后说:“累死了,以后再也不登了!”
    登山就是索多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他当然可以轻描淡写的对待这场生死之约。



    面纱二:商业登山的事与非
    《绝命海拔》从一开始就介入了商业登山公司之间的竞争,对记者的争夺,对营地的争夺,对空间的争夺、对时间的争夺、对资源的争夺。几十家商业登山公司使得尼泊尔南拗热闹非凡、拥挤不堪。在遭遇了伤亡惨重的登顶后,过度商业登山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天梯》中没有正面触及这个话题。僧人偶尔的一句话,也让人惊醒一下:“这座山是座神山,但现在登山是越来越时尚了,真是没有办法......”


    (有些登山者像广告画一样杵在那儿,孤芳自赏)

    面纱三:登山秘诀
    《绝命海拔》中的向导也是登山公司负责人,还有夏尔巴向导,他们为登山者修建帐篷、修路、搭梯、准备氧气瓶、负重其他辅助设备,带领登山者,哪怕推拉摇移,使命就是帮助登山者登顶和下撤,然后获得每人6.8万美元的收入。

    《天梯》中向导的命运一样,在登山学校学习数年,进入登山公司,开始了搬运工的生活:在高山上搬运物资、搬运设备、搬运人,最后像照顾小孩一样把登山者照顾好。登山费用每人30万-40万人民币的费用,到向导这个级别,所剩寥寥无几。

    之前,成功登顶的人如英雄一般,接受人们的膜拜。
    揭秘之后,登顶是否能理性一些?



    电影,一直都是生活的另一扇窗。
    它拓展了我们生活的边界,让我们知道的更多、更广、更细。

    《绝命海拔》将真实事件转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情感和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将观众慢慢带入到那座山的故事里,体验悲欢离合。
    《天梯》虽然故事有些平淡、断裂,人物性格有些单薄,但真实的影像、真实的瞬间、真实的只言片语,还是将观众引入到了喜马拉雅的天地里,体验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在这个最冷的季节里,有喜马拉雅相伴,何惧风雪!

     2 ) 那些人为什么要登顶珠穆朗玛?

        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纪录片,我平常喜欢在家看BBC的纪录片,而且都是在手机或电脑上看(大部分都是在手机),在五寸大的屏幕上看跟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看,效果果真不一样。当然我去看这部纪录片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对珠穆朗玛峰有些兴趣,毕竟是世界最高峰嘛,尤其是在这个人人都对“最”XX的什么东西这么感兴趣的年代,我怎么能落伍,甚至幻想着有天能登上去看个日出、星星啊什么的;二是听说这是部不错的国产纪录片,可能是个人偏见吧,我一直觉得国内貌似除了《舌尖上的 中国》,没有拿的出手的纪录片,所以想去见识见识,顺便支持一下下~
        片子可以说是没有修饰,简直可以说是粗糙,但它的好也许正在于它的粗糙,珠穆朗玛的美丽奇绝是不需要技术和手法来修饰的。片子很自然地,毫不做作地把珠穆朗玛展示给你,在大屏幕面前,看着高清的镜头,听着呼呼的风声和物件摩擦发出的细微声响,仿佛你自己也是登山队中的一员,跟着他们一起6000米,7500米,8500米地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如果这种片子是3D的那就太好啦,太适合我这种喜欢山却恐高的人,哈哈。
        不过,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我觉得去登雪山啊什么的,尤其是珠穆朗玛这样的神级山的想法简直彻底消失了.不久前,我头脑发热攀了一个十几米左右的山壁,几乎垂直的那种,爬到半道时往下瞅了一眼,吓得腿都抖了,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最后几乎是跪着,趴着爬上去的,上去后发誓再也不攀岩了,太可怕了
        对于一个宅女,而且是一个恐高的宅女来说,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历尽千难甚至冒着搭上命的风险去攀登世界上的高峰,在平地上不是很好么,两只脚能够稳稳站在地面上,吃吃零食,看看喜欢的电视剧,电影啊,偶尔出去兜兜风啊什么的,简直完美。
        看到那些攀登队员因为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嘴唇干裂,脸色黢黑,脚丫磨破,咳嗽得不行,我更在心里对珠穆朗玛敬而远之了,有个登山大叔在7500米的休息的时候说:“这不是人攀登的山,能登顶的都是神”,”我简直太赞同他这句话了,在心里劝自己打消这个念头吧,一个壮实的汉子都扛不住,我这小身板指不定连三千米都上不到就...但是当终于登上顶峰,看到壮丽的日出,头顶的流云,群山都在“我”脚下时,我震惊了,那种美不是能用语言形容的,我还是不说了吧......
        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我想我始终不会明白,为什那些人么一定要登顶。我想是因为我从未真正见过那样璀璨耀眼的星空,壮丽神圣的日出,从未真正听过藏民不加修饰的淳朴的歌声,从未真正拥有过一个不灭的信仰。

     3 ) 致每一个值得拥有的远方

    一个晴朗的周末,买了早场的电影票,去附近的影院看《喜马拉雅天梯》。在换票机打票的时候,闻到刚出炉的爆米花香味,买了小份带进放映厅。
    在此之前,对这部电影已经听说了太多“传奇”:第一次在七千米以上的海拔拍摄、第一次把摄影脚架带上峰顶、历时四年的拍摄时长、完整记录了珠峰北坡登顶全过程……不仅如此,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的拍摄同样也是对团队和设备的严酷考验。这些细细碎碎的亮点让我相信拍摄团队的用心和执着,静静等待它登上大荧幕的那一天。
    真为这一天的到来感到高兴。

    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珠穆朗玛峰几乎代表了心中最高的信仰。它所诠释的不仅仅是地球最高处,而是攀登过程中对世界的挑战和对远方的抵达。茫茫无尽的雪白,是旁人难以触及的圣地。 它纯洁、神秘、伟大,遇见它,可拥有灵魂的重生。
    登山的意义从不是抵达终点的欲望,而是在艰辛过程中对自我的反复超越与胜利。那条路遥远又漫长,但我们知道,只要坚持,一切终将实现。
    那一刻你我终会明白,现实与梦所隔的,不过是一步一步迈下的脚印。

    “逃离”、“西藏”、“远方”这些字眼似乎已经成为某种潮流的关键词,时常出现在每一个对现状不满的人的嘴边。其实那不过是短暂逃避现实的借口,人们离开,然后返回,原本的生活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在“远方”遇见过的精彩和故事,好像在平凡到底的日子里,渐渐成了一个亦真亦假的梦境。
    片子里登山向导口中的“客户”真是一个浅浅的讽刺,“今年有多少客户来”、“客户坚持要上去”、“抓紧拍照抓紧拍照”这些词句不多不少的揭示着这种正在扭曲的“登山情怀”。既是可喜又是可悲。
    可喜的是商业登山的流行让登山学校的学生们有了职业发展的前景,让登顶珠峰更加专业和安全;可悲的是攀登珠峰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成功人群中用来在社交媒体炫耀的时尚活动。
    又或许,情怀就本应值得炫耀。

    《喜马拉雅天梯》的主线并没有竭力渲染登山者背后的情怀,转而从登山学校的学员们日常生活中展开。让我们看看那些实现“登山梦想”的人们背后,是一群怎样的人。
    起床,锻炼,吃饭,上课,他们也是一群普通的人。一年又一年的训练,等待,只为在适宜登顶的短短几周里完成他们的使命。
    影片的前半部分似乎一直是零零散散的在叙述,让人感觉没有聚焦,而其中逐渐清晰的人物索多让整个过程像是一个筛子,从大大的背景里,慢慢的,给我们剥离出一个年轻的优秀的登山向导的形象。让观众跟着摄影团队一起,等待这个答案的亮相。
    他和那个年纪的年轻人一个样子,留长发和胡子被老师批评,谈起登顶人选时说“轮也该轮到我们”的桀骜,在疲惫不堪的登山结束之后仍不忘涂抹防晒霜,过于莽撞自信在下山时遭遇了雪盲,抱怨痛苦时说再也不登顶的任性。
    他有着源自于西藏的传统信仰,出发之前往行李中装许多的经幡,他说是本命年,要多挂一些。登山前和众人一起向神灵祈祷,祈求庇佑。同时他也是活在现代潮流的少年,帐篷里的手机铃声和骄傲的朋友圈图片,引发了周围不少观众轻轻的笑声。

    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登顶珠峰,但必须感谢《喜马拉雅天梯》与我们一起分享登顶者的欢喜。
    清楚记得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我们登顶了!”、“扎西德勒!”,以及登顶后激动的拥抱与诚挚感激。
    那一刻吃着爆米花的我,和陌生的英雄们一起热泪盈眶。

    然而,登顶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新的轮回仍然在继续,这也是“天梯”为我们所揭示的要义。
    一拨又一拨的新生考入登山学校,他们羞涩又带着些茫然。大概与那些早已毕业的老学员一个样子。
    培养了许多登山向导的学校老师也是一个正在老去的父亲,关注着孩子的高考。一家三口归于喧嚣世间。

    我们都曾追逐远方,企求极致,妄图战胜全世界。然而在巅峰的背后,并不是什么终结与圆满。
    而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遇到过的全新的自己,他勇敢、坚强、真实,然后我们带着经历过的所有的不可思议,继续做个普通人,淡淡的讲故事,缓缓的过日子。

    远方终将抵达,传奇仍在继续。

     4 ) 珠峰之巅的一场雪崩

      按照惯例,首先让我们来深度理性地剖析剖析当今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咳咳,说的容易,如此恢弘庞大的阅兵式主题,让笔者怎么驾驭?好吧,聚焦主题,让在下先来说说一种现象,或曰怪象乱象世相?话说这电影市场若是一个天平,一端是影片投资方、制作方和院线,另一端就该是愿意掏钱买单看片的观众。理论上天平要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需要影片投资方、制作方和院线不断按需提供质量上乘的作品,而同时观众们则在视觉心理精神等各方面愉悦地享受后,心甘情愿也理所当然地为之付费。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观影偏偏是一种不可退换的服务项目,于是,天平不可避免地逐渐向片方和影院方倾斜了,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这意味着一方可以毫无顾忌不论质量地提供产品,然后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半强迫式宣传,让丧失了选择权的观众为之买单,而吊诡的是,我们的观众,本该拥有最大话语权的利益方,他们完全可以也应该运用手中的买票权去倒逼影片的改进和竞争,最终达到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但是偏偏不幸地是,在这个集体做梦的国度,作为“人傻钱多”最好写照的电影观众逐渐(其实很快就)放弃了思索和评判,转而养成了一种习惯性和内生性的“盲从”行为:盲从题材、盲从导演、盲从宣传、盲从水军……不仅如此,社会学上的名词在这里,更有一种最悲哀的表现,就是它俨然已经深刻内化为自我判断和自我感知,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自我阉割式观影模式,不仅容不得别人对此的批判和鄙视,反而将之作为对他人观影进行道德与行为选择绑架的利器。于是乎,片方、院线和观众最终达成一致并里应外合,成功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影价值标准,集体推动中国电影票房水涨船高,拉低中国电影质量江河日下。这种去菁存芜的魔咒般的现象结果就是,在2015年,卖傻乐无营养的《捉妖记》成为票房冠军,赤裸果断抄袭的《夏洛特烦恼》在“口碑”助推下成为票房黑马,矫情无聊的《肿瘤君》居然代表大陆“申奥”……OMG,“中国电影越来越好了”,早已作为经典黑色笑话永载史册,而“中国的电影观众越来越糊涂了”,却是不幸言中的事实。
      呼吁~~总算冲着越来越像光腚总菊的片方和市场放完了浊气。啰嗦了那么多,现在回到我们“纯净”观影时空,谈谈这部名为《喜马拉雅天梯》的片子。
      在片方的简要介绍中,这是一部主要以真实纪录的方式,讲述一个或几个藏族少年如何从日喀则普通牧民的孩子成长成可以攀登珠穆朗玛的登山向导故事的影片,是首部纪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
      光是梳理梳理这其中透露出来的几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西藏、藏族、登山、极限运动、珠穆朗玛、地球之巅、血性少年、从普通牧民到高山向导……还有现在最为流行的4K摄影、延时摄影、高原航拍、纪实电影……简直就是要将户外圈、文艺圈、旅游圈、藏迷圈……一网打尽并满满斩获零差评的必须节奏。
      然而显然,片方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早在制作期间,他们就与财大气粗的几个赞助方达成了协议,而在进入院线公映之前,则用尽了各类媒体和手段进行了无数次淋漓尽致的营销,加上从众筹制作到众筹上映这样参与式感十足的时髦手段,还有诸如“《喜马拉雅天梯》前期拍摄制作历时四年,早在立项时就已获得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力奖,并在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上以中国提案第一名的身份入围国际提案单元,BBC,NHK等国际知名电视台也已对本片提出明确的购买意向”等等标签性鸡血话语……真是吊足了观众预期,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将本该画在岩壁上的白色梯子吞进肚里,然后化为精血,流通五脏六腑。
      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故事发生地——拉萨,更能让人明显感觉到周围不少人隐隐的兴奋与躁动,这种按耐不住一睹为快的情绪特别来自上述的几个圈。是的,至少在某些地域和某些群体内,《喜马拉雅天梯》注定要成为一个话题。
      10月3日,《喜马拉雅天梯》拉萨首映,笔者在外出差,无缘一睹。
      10月16日,全国院线上映,我忙不迭地卖票入场。
      然而……然而是笔者继最近的《狼图腾》后,从该片中再次感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蜘蛛侠名言的本土电影版:“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然后……然后是毫不奇怪地,笔者看到朋友圈刷屏共贺,看到网络上的评论如潮水般起伏,从影厅出来的人用“惊艳”、“美翻了”、“幸运”、“感动”……等等词汇毫不吝啬地送上逢迎与喝彩,并借此夸耀自己已抢先观摩该片,没有看过的人们,则掩饰不住心中因缺席落后而产生的愧疚和恼恨,发誓一定要约,约看片,约好评!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反差?笔者在心中对重要的事情反问了三遍,然后将对此的回答,简单分析在开篇。不仅如此,一向满满“负能量”的在下还要冒“大不韪”的风险,“逆风而动”,吐槽为乐。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有一段满含深情的藏语吟唱,刻意去营造一种听觉和心理上的“西藏时空”,据说这是一首歌咏珠峰的当地民谣,尽管我不太清楚经过加工的歌曲与整部片子想要竭力呈现的主题有什么太多的联系,或许仅仅是为了给影片涂抹一份带有信仰的神圣性?——这无疑是影片想要呈现的诸多元素之一。但是如此的手法,只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君不见这样刻板印象已经内化为包括该片在内对于西藏必须且唯一的阐述方式,倘若导演选择登山作为影片题材,是希望首先在选题上突破以往对于西藏影片神秘、遥远甚至蛮荒的情感认知,是否无需再用精心选择的画面和音乐去向某种有意为之的“圣洁光环”的故意靠近?然而遗憾的是,导演在本片中并未脱离这样的窠臼,片中不时出现的寺院、僧侣、朝拜、祈祷等等镜头都毫无含蓄地展现着导演想借此努力为自身影片的“升华”服务。然而,整个过程并不自然,充满人为雕琢——不知道如此手法是否还符合纪实影片的基本伦理——况且,其本身已经极大分散了影片宣传语中所想要讲述的主题:少年的成长——如同片方在许多场合的介绍中所说,该片想要呈现的是:“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不过就像影片在制作和前期宣传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片方的野心显然远远不在于此,我们看到在字句深情的影片介绍中,强调“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好吧,我们来看看影片中如何讲述这样的“一僧一寺、一座山和一群人”的群像故事。
      但是……抱歉,眼拙如我真是没能从整个观影过程中,看到任何能匹配宣传语所表达的个体与整体、具象与抽象的美好结合。
      我只看到各种以平行叙事、插叙、顺叙、倒叙……多角度多线索的各种叙事造就的影像碎片组合。登山学校的学员索多似乎是片中的主角——这也许是整部影片中唯一让人能产生印象的人物,然而我们仍然看不到一个关于索多完整人生历程的交代:他的出生、他的家庭、他的情感心理、他成为向导的磨难与调试……全都是一掠而过的景象,无法塑造一个清晰而完整的索多故事。既然是要宣称讲述登山学校“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讲述这些“引路少年们”的成年礼,就该有同伴,有集体生活,有系统训练,有笑有泪……然而索多和同伴们在学校的生活,成了剪个短发,攀几次岩壁,就战斗力自动飙升到世界最高峰的登山向导,而与索多同期的伙伴们除了浮光掠影几个镜头后,更是似乎彻底隐形了,他们不仅连欢笑忧愁,就连人影子都几乎不见了,这怎么能成为号称要讲述“一群普通牧民少年如何成为珠穆朗玛峰高山向导的故事”呢?还是或者,影片所谓的一群人,其实是并不以索多和他的小伙伴为重心,它是包括突然出现又消失的前辈教练、身为广告模特的登山客户以及毫无交代突入画面搞茶话联欢会的外国山友……还有穿插呈现的所谓“一寺一僧”和“一座山”,即绒布寺僧人和他简略讲述的关于珠峰的神山信仰。 OMG,太多碎片式的影像就如同一堆散漫无序的水果蔬菜,被剁碎搅拌混合,再浇以导演自认为美味的沙拉酱——那些时而打断叙事,不断重复出现的广告宣传片式登山者前行的身影、脚步、喘息画面和高山上采集的绝美风光。但是最终端上桌来的,仍然是一道散乱无序的大杂烩拼盘,没有主菜的各色素材开会,让人眼花缭乱,却难免生涩无味。
      就在我真想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一声:“导演,too much!”的时候,几次出现的植入式广告又把我雷翻回座位,看到那位气喘吁吁的登山客户,吃力地表演着专门为红牛创作的特写和台词时,我都真想立马冲进荧幕大喊一声:“能不能来点职业精神?燥起来吼起来: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等等,话说说好的纪实电影呢?
      影片的后半段原意在展现登山队员如何协助客户登山的过程,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本该最为精彩部分的整体叙事却已然偏离了“少年与天梯”的主题,非但无法拯救反而加速了影片整体的滑坠。尽管索多在最后登顶并留下了人生第一次站在地球之巅的影像,然而此时摄像机镜头中明显已不是剧组摄影师的语言,而是“团队甚至花三个月时间把两名藏族向导培养成摄影师”的结果,这一次非人力所能决定的因素——它是组成该片诸多元素中的一个——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有,显然是太多想要表现的(刻意或者必须)或者承诺表现的(广告或者人情)各路元素和素材,终于交汇珠峰峰顶,在索多和客户登顶的那一刻,最终让影片不堪重负,并酿成了一场地球之巅的严重“雪崩”,大风起兮,大雪扬尘,各路元素精心堆砌的结构,因为没有主轴显得异常脆弱,迅速地崩解了,各种雪粒般的影像碎片随风飘散,模糊难辨,尽管珠峰依旧,然而影片已注定随这场灾难而逝。
      难以想象“这是一部历经四年方才完成的纪实影片”,它实在考验并反应出制作方驾驭影像叙事的能力,这部用尽了时髦技术手段和营销玩意儿的影片,似乎偏偏忘记了作为一部影片的最终目的:一部成功的纪实影片,会告诉观者一个结构稳定的故事,一个明确指向的主题,一个打动人心的价值中轴。这些,不是几段优美震撼的画面拼凑所能转移视线,更不是一些让人眩晕的宣传语言和评论文章所能弥补。因为观众,最终是要将被拔高的预期落地,摔得疼了,自然会清醒。
      也许,“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导演面对这些素材的真实状态。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再也许,只有片头和片尾的珠峰星空,是整部影片让人印象深刻,也是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
      个人意见,独立观点,仅供讨论。

    注:本文首发于拉萨民间影像论坛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LHASAFILM”关注

     5 ) 8848上的信仰与冒犯

       
    纪录片上院线,对现在的中国电影来说可算是一件稀罕事。诸如去年的《我就是我》,今年的《味道中国》、《燃烧的影像》等,这寥寥几部有幸出现在院线的纪录片,都很不幸,结局大多是“叫好不叫座”。无论院线还是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当《喜马拉雅天梯》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和大多数的你一样,并未将此列入观影计划,然而在看过点映之后,我觉得有必要认真向你推荐一下。

    这是一部关于珠峰攀登者故事的纪录片,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大概终其一生都无法领略到珠峰峰顶的那些景象。那么,这部纪录片会满足你关于西藏和珠峰的绝大部分想象:僧侣、庙宇、经幡、雪山、冰川、险途、祈祷、心灵……关于它们的所有标签在镜头下都有反映,加之采用4K高清摄影,在视觉上绝对是一道饕餮大餐。即便是对那些去过西藏登过珠峰的人来说,4K影像的视觉效果上也会给你带来足够多的冲击。

     

    如果仅止于此,那本片至多不过是一部漂亮的风景观光片。Mini曾经赞助过一部有关西藏的纪录片《进藏》,拍的是一群人自驾进藏,旅途中见识各种风土人情,一路艰难吃尽苦头最终抵达,所有人都站在镜头前面哭了,宣称心灵得到某种洗礼或者升华。片子够精致,够漂亮,我却感到一些滑稽,甚至是对当地的某种冒犯。有赖于此,看之前我也有些先入为主地觉得《喜马拉雅天梯》大概也差不多,进藏换成登山而已。



    事实证明我错了。导演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保持克制,风景镜头并不泛滥,并且持续时间也不长,比如很多想要拍照的观众刚刚打开手机相机,画面就已经过去了……说实话,这让我挺意外的,也挺惊喜的。看完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部挺不一样的纪录片,甚至放在商业院线的语境下来说,它显得有些一反惯常。

    这种一反惯常包含着一正一反两个方面。

    其一是拍摄对象。本片选择的是群像展现,但却缺少一个拍摄中心,整体显得零散,群像浅尝辄止,个体印象不深,观影时常犯脸盲,不知道谁是谁。从进院线的商业角度考虑,这种做法是有些失当的。它会影响到观影情绪的调动,甚至可能会引发烦闷观感,让人觉得无聊。当然,前期素材因事故无法使用是主因,主创心知肚明,也在想方设法修补,譬如各种绝美风景镜头适时出现,并且41段配乐无一重复,冲淡了这份影响。



    其二是主题取向。在我们看来,登山题材是多么的积极向上,随便烹制一下都能出来一锅芳香四溢的心灵鸡汤,更何况还有西藏、宗教、信仰等猛料加持。可影片并没有这样做。这也是我个人觉得《喜马拉雅天梯》这部影片最有意思、最耐人寻味之所在。

    在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机锋的镜头和素材中,导演小心翼翼地呈现出登山的另一种面貌:信仰与冒犯。

    影片有着大量关于藏族宗教的素材,但无论是净化、跪拜、诵经、祈祷,哪怕是世界海拔最高寺庙绒布寺,都少了几分我们印象中的庄严神圣和仪式感,它们都被以一种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的方式透露出来,对于藏民而言,这种信仰早已沁入日常,与吃饭喝水并无二异。可到了我们这里,却成了时尚和精神寄托。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些“客户”,刚到大本营一下车就忍不住流泪的,身体跟不上却硬撑也想要登顶的,登顶后情不自禁各种感慨的……看起来,似乎登顶珠峰就能找到信仰升华心灵,可实际上彼处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赶紧拍照,赶紧拍照”。



    这种反高潮的手法,类似的处理影片中还有号几处:绒布寺僧人关于“登圣山变成一种时尚”的无奈感慨,索多成功登顶却抱怨“太累了,以后就算再让我登顶也不想了”,以及结尾藏民祈福和婚纱摄影同置一个镜头,那些孩子们迷茫闪烁的眼神,和那篇“贪心”的作文……它们透露出导演的态度,也让影片变得意味十足。

    他们信仰的天梯,成为我们冒犯的助力。

    只可惜,这种当地人和闯入者的对比,最终只存留于浅显表面和细枝末节。不过,这也没办法,除了客观受限,毕竟揭开这种冒犯本身也算是一种冒犯,一种对普罗大众的冒犯,于上院线来说,着实不妥。

    不管怎样,本片历时四年拍摄,还创下了一连串不明觉厉的“记录”: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6500米进行航拍摄影,第一次在珠峰海拔7000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8848米的珠峰峰顶……制作自是用心之至诚意十足,并且镜头很多都是超近距离拍摄,整个登山过程的险峻和惊心,珠峰的壮美和威严,在4K影像下身临其境感十足。

    10月16日,它就将在院线公映。去看看吧,哪怕你只是看看风景呢,它也不会辜负你的。对了,不要忘记,影片字幕结束后还有一段“小彩蛋”,也是颇有意味。

     6 ) 珠峰向导是怎么炼成的?

    (原载蚂蜂窝专栏)
    “Wow“,是我每次看见山野极限运动电影时情不自禁的第一反应。无论是大银幕上高速镜头下的荒漠星空,还是笔记本屏幕前与奔跑山羊交叉剪辑的俯冲山地车,甚至只是机载娱乐系统里一点模糊身影隐没于茫茫白色的滑雪者。无论摄制技术是否具有欺骗性,无法展翅的笨拙身躯,总会被镜头里这些克服地心引力的神奇时刻所征服,屡试不爽。然而,“Wow”过不久,我也会迅速被一帧帧璀璨的画面带入审美疲劳状态,旁观他人英武竟能迅速转为催眠药,每每如此。

    因此,当即将上映的电影《喜马拉雅天梯》,同样炫耀着自己的技术躯体——首部纪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国际知名制作团队Mr. Fantastic担纲音乐制作时,没扫一眼内容简介的我,相信这将又是一部美轮美奂、振聋发聩的户外安魂曲,或者成为又一部拿奖的“班夫电影”(聚焦户外运动题材的加拿大班夫电影节)。至少,在《海洋》之后,中国观众将又一次与这样一部“奇观电影”见面。

    这部纪录片整个的画质和配乐,也确实朝着倾听大自然的“班夫电影”而去。却在开始不久就迅速让我大吃一惊,这里面居然在“说人话”,而且还远不只是极限运动电影偶尔拿来装点神秘性的高僧念经。镜头开始注视和跟随“西藏登山学校”的青涩向导,并且在随后的80分钟里,完整记录了他们的日常训练、毕业考核、分批选拔、任务指派……原来,这是一部从未见过的讲述登山向导的纪录片。

    很多年来,关于喜马拉雅高峰攀登,我们从先驱者的征服传奇听到了富商们的冒险故事,也有越来越多舍得掏20万人民币考验自己的普通人,加入王石、王秋杨等名人登顶的巅峰行列。偶尔出现关于夏尔巴人和藏人向导的故事,也要么被夸大为健步如飞的人种神话,要么迅速淹没在凯旋后的一场场登山分享会中。即便他们曾闪现于户外纪录片或《垂直极限》这样的惊险剧情片中,也只是用于展现地理属性的民族符号,从没能成为真正的故事主角。

    很多旅行,都不是能说走就走的。

    要在登山学校呆上四年的学员们,来自珠峰脚下的两个县,他们或许与生俱来有着远高于内地人的肺活量,以适应高原稀薄空气,但对8000米以上的高峰,从来不可能是束手擒来。登山作为团队协作运动,早已不再是不负责任的个人英雄冒险行为,更何况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高山向导。为了帮助客户圆征服梦想,他们中很多人只能反复多次停驻在从5200米大本营,到越来越高三级前进营地的雪地里,或许距离8844.43的最终目标仅有触手可及的最后500米,却为了后勤和安全保障,而一直不能登顶。而在每年两次各两个月的登山期中,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得在客户到达前,完成铺路、固定保护绳、搬运食品和药物等物资、搭建四处大本营等繁琐却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还从不能遗漏沿途竖起经幡、抓紧时间回家小聚以及到地球上最高寺庙上绒布寺祈祷平安的必要信念程序。

    他们是对神山既有敬畏又有窥视欲的孩子。其中一位帅气的向导索多,总舍不得剪去自己“很江湖气”的发髻,却幸运的被分到冲顶队伍中,他倾诉着对峰巅的神往,整个过程也看似无比轻松,却在成功后的下撤过程中,因突发性雪盲,而像撒娇孩子一样抱怨到“下次给我登顶我都不去了!”登顶珠峰者,对于绝大部分成功圆梦的登山者,只是一次即够的甜蜜自虐行为,可对于这些以此为饭碗的向导,却是由不得挑肥拣瘦的日常工作。相信来年,这位小青年,又会在美美的打扮自己一番后,再度上山。

    这部纪录片的摄影必定也是很容易让人佩服的工作,三号前进营地以后的过8000米海拔镜头,不再只是超抗冻高级相机和GoPro的画面,而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脚架带上峰顶所获。当然,观影过程中会轻易发觉,这些画面实现不了4K画质,这既是由于恶劣自然条件所致,又是摄影师并无能力登顶所限,让峰顶及登顶者呈现的功臣,同样是两位登山向导。

    电影名中的“天梯”一词,来自藏民在岩壁上勾画的白色小梯子,寄望于其能接引世人灵魂通向圣地。却也完整符合着故事题旨,这些年轻的登山向导,不就是实现人们喜马拉雅巅峰之梦的天梯吗?
     

     7 ) 九个远方 一个西藏

    “一座高原,一个西藏 十万边疆 五百山水 三千佛唱 两扇庙门 六个磨房 九个远方 然后鹰飞 然后草长 ” 这是六个国王的《一个西藏》,同讲西藏,不同信仰。 很多人可能早已从心里拥抱过这片土地,高中同学谈到他骑行去西藏的故事,他说在拉萨他总喜欢奔跑,觉得那个时刻的他是最平静的,像孩子一样在一片土地上不会被人取笑。他说:我像一朵即将盛开的蓝莲,自由自在,躺在高原上,是万物的一部分。感觉的到他的那种二二的落拓不羁和专一很可爱,而我也真的理解他所有的不羁爱自由。 喜马拉雅是无数人心中一道圣地,是虔诚信仰照耀人性美好的最高峰,仿佛全场观众的观影如同穿上装备,对话喜马拉雅。在这片纯洁自由的土地上,仿佛做任何一件坏事都会遭天谴,因果和轮回在这片土地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都说现代文人有三俗,出一次镜,写一本书,去一次西藏。或许在今天去西藏,去攀岩喜马拉雅山已经成为“时尚”,城市里朝九晚五的白领们,耗费大量时间金钱底片去西藏拍出一张张风景明信片一样平庸的照片以此来向没有机会出行的人们炫耀。就像片中老者说的那样“人们把攀岩作为一种时尚,我又能说什么呢”一种悲哀。 因为题材上的独特,所以一直很期待这部纪录片。对话导演和主创便更会期待编剧和导演会以怎么的叙事方式来给我们呈现故事?而看完也看到导演在处理主题和信仰上的功力薄弱,格局大气,执行偏弱。画面色彩和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处理的很好,摄影和配乐上也都可圈可点,但不可否认,深度不够。可也看到了有这样一群电影人对纪录片的追求和热爱,这个浮动不安物欲横流的电影圈,能有多少纯心沉浸在艺术创作的人?像网络上很流行的段子说的那样,现在像王家卫这样的导演寥寥无几,而王老五却很多。电影就是一种缘分和梦想,就像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等待了多少年只为和有缘的人一期一会,和一个导演有缘就来看他的片子。 片头一开始,就是低音藏歌伴随高山星空呈现,仿佛真的让我回忆起陆川最好的作品《可可西里》,镜头跟着演员的一步步攀岩动作,感觉到在浩瀚高山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车登山学员仰望着蓝天躺在抖动的车皮箱里的那种随性和真实,当登山学习的孩子被问及以后想干什么的时候,一个小孩回答“能当干部就当干部,当不了就当农民”丝毫没有掩饰,孩子纯真的眼神里透着呆滞和胆怯,不习惯的在镜头面前回答着。一丝丝辛酸,同人不同命。

    慢镜和广角镜头的华美运用,从宏观上一览无余的展现了喜马拉雅的气势和恢弘,延时摄影的精细足已看出团队的下功,怪不得总听那些爱好登山的大叔们说,喜马拉雅可以洗礼一个人。但细心也会发现片中当索多登上顶峰镜头虚焦了,但能想象到严冬的高山摄影,这些电影幕后者也是在用生命在拍片子,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还要保持创作的标准,没有信仰撑不下来吧,这些是多少商业片所不能比较的,很多东西用是金钱等同不来的,能这样把一部纪录片做出来,已经值得致敬。就像西藏传说里说的那样,行路人要经过危险的路途才能到达最终的圣地,这样的付出为大家带来如此震撼的视听盛宴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整部片子在节奏上也很平稳,没有故事片和剧情片的波折,没有喜剧的趣味,这是纪录片处理上的弱点,导演把所有的东西呈现给观众,没有段子堆积,没有音乐渲染,就当让我们静静,思考留给我们。“喜马拉雅天梯,最高的天梯呢,其实是在人的心里。” 很多专业人觉得天朝的土地上是没有纪录片的,同为纪录片BBC的片子《西藏一年》里导演也很啰嗦,片子里夹杂了太多个人观点和野心,导演想表达的太多非真实的人为记录。而《喜马拉雅天梯》在表现上也显自由,没有主题,没有导演总观点,所以同为纪录片,这样即形成了它们的优点,也明显成为了它们的缺点。对于国产院线电影里中国观众并没有养成很久的纪录片观影模式和思考,所以或许更需要导演在情怀和主旨把控上需要有一个点作为引导,而导演却选择了给观众思想上的自由度。从某种意义上看,导演要么自身把控片子框架和节奏的能力显弱,要么就是高估内地观众对纪录片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在全片伸手可以摸到蔚蓝的天空和大朵白云的美景里,就像片中的主人公阿古桑杰,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该打扰她。 电影讲述了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而在片中那些被放大的珠峰引路少年们扮演的 “天梯角色” 让人觉得那些善良的藏民身上那种真实劲和一辈子信仰专一的可爱,可能他们就像只有几岁。 因为生来孤独,便有人去流浪。其实许多在路上的朋友,大概心里都没有方向吧?所以漫无目的的流浪。便有了西藏 大理 云南这些艺术家们采风和文艺小青年追随的一片热土,于是每年循环往复。有人思家,有人呐喊,有人依旧还在路上,于是不断又有人走上前人来时的路。 作为一个地理知识极其贫瘠的女同学来讲,我实在不愿在宏观上分析喜马拉雅和这部纪录片。只是感触,或许我们需要的是像片中那些藏民一样的纯心,并不是朋友圈可供点赞的旅游照片和惺惺作态。 而无论是信仰和远行,其实都是人的一种寄托,不仅关于他们,更关于我们。信仰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活下去的动力,是一口气,是一条命。穿过岁月,有些梦可以实现有些只适合吟唱,正如预告片中所说,不是每次旅行都能说走就走。从人生这个角度看,这部片子就是一部人们在路上的信仰故事。 当你穿梭在西藏的路上,当地人喊来一句扎西德勒,你也会报以微--笑说一句扎西德勒。你会觉的信仰的美妙。很多时候,就像我们走在城市的街头,或者从夜场的饭局出来透气,路上那么多车,没有一辆属于我们,那么多窗户的灯亮起来了,万家灯火却没有一个可以回去。绕着转盘行驶,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 繁华都市,却会突然有一种命如草芥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大的城市,我们生活了几年、几十年的地方,丝毫没有归属。人如鸿毛,命如野草。 可能《喜马拉雅天梯》能唤起一点我们思考,从人的出生到病死,我们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借口没有做一些事,也违心做了一些不愿意的事。所以你有多久没问过自己距曾经的梦想还差了多少步?毕竟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真的没机会了。 禅音心经,《喜马拉雅天梯》里人与人间淳朴本性里的空灵境界,我们永远也无法触及吧。或许某一天你辞掉工作,丢掉流言,终于也上路了,但无论你征服的是喜马拉雅山又或者自己心里的那一座山,傻子才在年轻的时候不做傻事,总有一天你也会对自己呐喊:流浪者!我都将是永胜的流浪者!记住,通往梦想的路有一座高山,但它只阻挡不够热爱梦想热爱自由的人。

    最后希望大家去观看这部电影,离你的心灵更近一些。它是记录片,不是商业片。

     短评

    超五星

    5分钟前
    • Mia
    • 力荐

    我想登珠峰

    6分钟前
    • [x]
    • 力荐

    映像最深刻的两句话(大意):绒布寺的师傅说「登喜马拉雅成为了一种时尚,我有什么办法」,登山队指挥对登顶客户说「恭喜登顶,赶紧拍照」。着两句话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已经归属于时尚圈和旅游圈了。

    8分钟前
    • 墨澈
    • 推荐

    登顶对游客来说是生命的高潮,但对向导来说只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导演自称是想展示奇观与日常、信仰与商业之间的冲撞,但很不幸,他基本上都没表现出来。结果只拍出了个焦点涣散的风光奇观片。主角吊儿郎当,拿什么都无所谓,导致最后他那句点题的“我再也不想登顶了”越听越觉得像在开玩笑。

    13分钟前
    • 艾弗砷
    • 还行

    说是纪录片吧、却没啥内核。应该是部昂贵的广告片!

    16分钟前
    • Daniel
    • 还行

    风景真好,风景加分额!!

    21分钟前
    • 白竹
    • 推荐

    客户登顶后,向导说快拍,赶紧拍,旁边几个人也拿出手机,拍出来的效果就像在现场一样

    22分钟前
    • 萤木C
    • 还行

    很不错的一个题材,但执行难度颇大,最后的成片差强人意。片子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焦点涣散,导演似乎拎不清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后拍了一堆没有太多内在联系的人物群像。登顶的困难其实主要还是靠说,影像本身没有承担起太多表达的功能。4K拍摄的喜马拉雅雪山确实非常漂亮,蛮可惜的。

    23分钟前
    • Cherry Chan
    • 还行

    说实话看完心情有一点复杂,高山协作队的小伙子们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里有莲花生大师钦命的守护神,还有那么多得道高僧的圣迹,现在登珠峰成了一种时尚,我能说什么呢?"

    28分钟前
    • 花果山望妻石🎩
    • 力荐

    好单薄的纪录片!着急忙慌赶到影院,全价买了票,然………不好就是不好。

    32分钟前
    • 爱上一只猫
    • 很差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壮美的风光,而是导演借绒布寺僧人之口所说的那句:现在爬喜马拉雅成了时尚,我有什么话可说呢

    34分钟前
    • 草木有嘉名
    • 力荐

    我并不喜欢这种“去征服”的感觉

    38分钟前
    • 群狼之首
    • 推荐

    任性所以给五颗星

    43分钟前
    • 蜂蜜柠檬茶
    • 力荐

    (所以我怎么可能不打五星呢...)最喜欢清影的片子总在别人认为需要煽情的时候逗逼...每次看登顶的时候向导们说赶紧拍照,都会感受到鲍德里亚的恶意...

    46分钟前
    • 浅斟低唱
    • 力荐

    作为纪录片感觉也并不成功,更不谈作为电影。

    50分钟前
    • 晓晓晓
    • 还行

    其实都有些称不上是纪录片,就是很简单地小小地记录西藏登山学校的日常一隅的缩影。这些作为向导的引路少年,被我们比成是天梯,引领别人的梦想攀上神山。而对于他们自己就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要争取被选进登顶队。第一次登顶后会累会疼会苦,叫着下次让我登顶都不登了…这就是他们真实普通生活的缩影。

    53分钟前
    • 皮皮咕咕咕
    • 推荐

    摄像机真好,摄像师真厉害,扛着机器边爬山还要边找角度拍摄。8848看上去也不过就是个顶,“快拍照快拍照”……登顶在有些人看来是时尚是梦想,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只不过是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藏人称之为圣山,内地人却只想着征服它。PS.真!的!好!讨!厌!屏!摄!的!人!

    56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导演选取素材的能力十分堪忧,全片几乎没见到明确的主线,像一个拼盘大杂烩,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一会莫名其妙混入大本营里的外国人,一会聊起上绒布寺的僧人和神山历史,最后的采访就像给登山学校拍宣传片。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较差

    过完重阳节来看登山_(:3√∠)_。看的还是全景声,非常不错!有几位藏族小鲜肉好帅呀,姑娘好看,孩子也可爱,西藏就是民风淳朴啊!神圣洁白的冰山,纯净湛蓝的天空,拨动心弦的配乐,用心又考验人的极限环境航拍。延时摄影和4K摄影的高画质画面简直美不胜收,赞不绝口!最后的花絮好长……

    1小时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因为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去到世界之巅,所以就看的格外认真。拍摄不易~最后还流下两行激动的泪水

    1小时前
    • 夭夭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