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龙虎武师

    龙虎武师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20

    主演:徐克  袁和平  洪金宝  成龙  甄子丹  程小东  刘伟强  元华  元秋  钱小豪  钱嘉乐  曾志伟  吴思远  唐季礼  刘家荣  梁小龙  董玮  谷轩昭  元德  林迪安  小侯  余袁稳  元武  熊欣欣  徐小明  陈会毅  李晖  梁少松  钟发  杨盼盼  黄家良  花仔源  刘允  徐忠信  黎强权  徐二牛  火星  吴育枢  李海生   

    导演:魏君子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第2集

      新声一代

    • 更新HD

      第237号房间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6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5时装秀

     剧照

    龙虎武师 剧照 NO.1龙虎武师 剧照 NO.2龙虎武师 剧照 NO.3龙虎武师 剧照 NO.4龙虎武师 剧照 NO.5龙虎武师 剧照 NO.6龙虎武师 剧照 NO.16龙虎武师 剧照 NO.17龙虎武师 剧照 NO.18龙虎武师 剧照 NO.19龙虎武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集结洪金宝、袁和平、程小东、元华、甄子丹、钱嘉乐等华语电影最强“武师阵容”,首次全方位揭秘香港龙虎武师长达六十余年风云变幻,展现中国功夫影人搏命人生路。

     长篇影评

     1 ) 魏君子,他还是最爱香港电影的那个人 | 分辨率08

    作者:Clyde|校对:nacha|编辑:张劳动

    大概十五、六年前,当魏君子还在河北的一个县城电视台一边打盹一边写香港电影的时候,我就成了他的博客读者。 我是一个看着香港电影、TVB电视剧长大的广东孩子,懂粤语。当年,我自诩是一个比较懂香港电影的影迷,却发现有一个来自非粤语地区的影评人,对香港电影掌故的了解,远胜于我。 我汗颜,也有点不服。

    那时候,网络方兴未艾,DVD也刚刚起步,很多香港电影还没有发行带有花絮的DVD。我很好奇,魏君子是如何得知那些幕后故事的? 也许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他对香港电影的专注程度,远远超过了我。我虽爱香港电影,但我还爱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日本电影、中国老电影等。我不是一个专情的影迷,而魏君子是。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我几乎追着阅读了魏君子博客上的所有的文章,鲜见他写香港电影以外的电影。 后来,这些博客文章主要整理成了两本书:《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2006)、《香港电影演义》(2010)。

    在成功卖出第一个剧本后(《追影》【2009】),魏君子开始进军影视圈。2014年,魏君子成立了北京集智映像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借助他因爱香港电影而积累的人脉,参与电影的出品、策划、发行等,而他合作的导演,主要是香港导演。 在《龙虎武师》之前,魏君子以编剧和制片人身份参与的电影,在某知名评分网站上的评分,都在及格线之下。魏君子绝对是写香港电影的最佳作者之一,但“写”电影和制作电影,是两码事。魏君子在电影创作上,未能延续他在“写”香港电影上的成功。 “写”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爱发电,至少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龙虎武师》的好,恰恰是魏君子延续了他“写”香港电影的精神,用爱发电! 当年读魏君子的那些关于香港电影的掌故的文章有多爽,今天看《龙虎武师》就有多爽——情怀不改,梦回初心。 看《龙虎武师》,不只是在看一部关于香港“武行”的纪录片,也是在回顾香港电影的辉煌年代,还是旧日时光不可复制的一声叹息。 魏君子,他还是最爱香港电影的那个人!

    1、李小龙 李小龙改变了香港的“武行”。 李小龙之前,香港动作片中的动作是偏舞台化的,脱胎于京剧等传统戏剧的舞台动作。 李小龙带来了两个改变: 其一,相对写实的动作设计,快、狠、准。 其二,日本武士片中的充满仪式感的“决斗式”。 《唐山大兄》上映之前,嘉禾其实是不看好的。 李小龙的成功,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运气的成分蛮大的。 洪金宝、成龙、元彪、林正英、元华、元奎、陈会毅、冯克安、火星等后来大展身手的“武师”,当年都跟过李小龙。 李小龙并没有像洪金宝、成龙、袁和平、刘家良等人那样成为“班主”,但他是很多“班主”的“精神班主”。 李小龙猝死后,整个香港的动作电影都大受打击,“武行”中的不少人因此失业数月。大概五年后,香港的动作电影才又再度兴起,并进入了全盛时代。

    2、刘家良 出身洪拳世家的刘家良除了是一流的武术指导,在武术上也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刘家良导演的《神打》(1975)、《少林三十六房》(1978)、《少林搭棚大师》(1980)、《十八般武艺》(1982)等影片,都是动作片中的经典之作。 刘家良的“长镜头”太可怕了,一打就是几分钟,几十招下来,每一招每一式都不能错。没有坚实的武术功底,根本演不了刘家良的影片。 刘家良的动作设计,不仅硬桥硬马,有时候还真刀真枪,演员一不留心,就会挂彩。 论快,刘师傅的拳,不输李小龙的脚。据徐克说,拍别的“武师”,摄影机要转得快一点,这样才好看;拍刘师傅,摄影机要转得慢一点,因为刘师傅的动作太快了!

    3、降维打击 香港的动作电影为什么能够征服全世界、影响好莱坞? 靠的就是降维打击,冒险、蛮干、拼命。“武师”用肉身去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危险动作。 从三层楼跳下来,除了帐篷之类缓冲一下,再没有更多的保护措施。 七、八个人从七层楼跳下来,也只有纸盒、榻榻米之类的防护。结果,人砸人,拍戏现场还是变成了事故现场。 有五成把握就敢上,有三成把握就要试。当“武师”,随时准备“大冒险”,两眼一抹黑是家常便饭。 降维打击带来的真实感和强刺激,是好莱坞的动作片所不能企及的。

    刘家班众龙虎武师,电影《武馆》工作合照,1981年

    4、内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动作电影有多“卷”? 主创们去看别家公司的动作片的午夜场,回来后,一边感叹电影中的高难度动作,一边绞尽脑汁设计更高难度的危险动作。 为了不断带给观众新的刺激,香港动作片的“难度系数”一直在上升,有时候致伤致残都在所不惜。 5、“Cut(停机)!救人!” 香港动作片中的一些危险动作,导演或动作指导其实是预见了会出现受伤的情况的,但为了“好看”,导演或动作指导有时候会坚持让“武师”们这么做。 于是,就有了“Cut(停机)!救人!”

    张家班的武术指导:鹿峰、郭追和江生

    6、安全第一 在香港动作片的片场,曾有“武师”在表演中一命呜呼,而“武师”因工致残致伤,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武师”们也是没有保险的。“武师”受伤了,全凭“大哥”照顾。当然,对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哥”往往都是很讲义气的——“武师”因工受伤,一般会得到比较周到的照顾或比较丰厚的补偿。 但是,时代不同了。 “武师”的命也是命。如今拍摄动作片,一般不会有罔顾安全的了。“武师”们的人身安全,一般也会有保险作为保障。 安全第一,成为了“武行”的新原则。 号称“天下第一武术指导”的八爷(袁和平)是比较早注重安全问题的香港动作指导。电影拍摄过程中,动作戏达不到八爷的要求,他宁可拿自己的头撞墙,也不愿意随便让演员去冒险。撞墙之后,八爷会冷静下来,再想怎么才能够拍好这场动作戏。 以上六条,都是《龙虎武师》告诉我们的“冷知识”

    “分辨率”是凹凸镜DOC开设的一个新栏目,致力于对院线纪录片和大范围被观看的非院线纪录片进行综合评分。 我们都知道,纪录片被关注的渠道有限,被自由、客观、专业地评论更是困难,所以我们邀请了数十位长期关注纪录片的影评人、媒体人和影迷,组成“观察团”对部分纪录片进行评论和打分,以便让它们更好抵达观众。 其实,推出这个栏目之前我们很犹豫,一是纪录片和剧情片不一样,拍摄存在各种客观原因,没办法有统一标准,稍微用力评论,可能就会伤害到创作者;二是纪录片已经没有什么专业的研究者和影评人了,我们要邀请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对作品进行评论? 后来,我们也想通了,只要“让更多人关注和观看纪录片”的初衷不变,其它都不重要。也许以后这些评论和评分会让创作者难受,会被专业者嘲笑,还会被一些观众不理解,在此我们只有先请大家多多包容了。 “分辨率”栏目第八期,我们选择了院线纪录片《龙虎武师》。

    分辨率评分:7.3

    Clyde 影评人

    评分:8/10

    AOTU DOC 分辨率

    在《龙虎武师》之前,魏君子以编剧和制片人身份参与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都在及格线之下。魏君子绝对是写香港电影的最佳作者之一,但“写”电影和制作电影,是两码事。魏君子在电影创作上,未能延续他在“写”香港电影上的成功。“写”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爱发电,至少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龙虎武师》的好,恰恰是魏君子延续了他“写”香港电影的精神,用爱发电!魏君子,他还是最爱香港电影的那个人!

    独孤岛主 影评人

    评分:8/10

    AOTU DOC 分辨率

    因时代而起,因时代而落的群体,曾经创造出世界一流(至今仍是)的动作片景观,也是构成香港电影史一支长期被遗忘的重要脉络。因此,《龙虎武师》不仅值得看,亦值得作为一份文献留存华语电影史上。龙虎武师与香港这座城市一样,鼎盛是历史的偶然。

    调反唱唱 媒体人

    评分:8/10

    AOTU DOC 分辨率

    如果这样一个题材,写成电影论文那它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喟叹逝去历史的常规样貌。但是拍成电影,你就可以看到这些鲜活的人,在回忆那些看起来很辛酸的往事时,表现出来调侃又略带自豪的情感,它是复杂的有魅力的。一边反思过去不健康的生存状态,一边怀念那个残酷年代搏命的自己,很有张力。

    虽然不太喜欢后三分之一现代部分的讲述方式,到了那里突然慢了下来,有点不太适应,但是仔细想想当代“龙虎武师”的妥协和挣扎,也的确不再适合热血的快节奏了。

    孟浪 影评人

    评分:7.5/10

    AOTU DOC 分辨率

    前半部分其实比较浮光略影,基本上是以代际更迭的时代脉络,简单地回顾了从李小龙到刘家良再到洪金宝、成龙、甄子丹这些武打巨星对香港功夫片的开创与传承。中间介绍了一些香港红裤子的老料,比如《龙争虎斗》里元华替身李小龙完成翻跟头特技,《A计划》里火星替身成龙完成钟楼特技,《东方秃鹰》里钱嘉乐替身洪金宝完成悬崖特技,《黄飞鸿》里熊欣欣替身李连杰完成梯子特技,相信港片迷其实也早都对这些东西了然于胸了。

    个人感觉真正有纪录性的地方在后半部分,尤其是对香港特技协会青训班的介绍真的第一次看到,香港特技人才的极度凋零,以及内地影业对香港影业的侵蚀都拍得很有时代感触,像火星这种成家班老人只能去吊威亚,元德只能在通州开公司拍网大无不让人唏嘘。整部影片的剪辑做得挺有观众缘,利用了很多老港片的元素增加了笑料和幽默感。

    海老鼠 环球旅行家、自由撰稿人

    评分:6/10

    AOTU DOC 分辨率

    以前没机会上学或讨厌上学的,才来学做武行。现在是学霸腻烦了一眼到头的人生轨迹,出来锻炼身体。时代随着技术变了,还好有有心人去记忆并梳理那个并不健康却蔚为壮观的年代。

    个人对武行甚至武侠都没情结。作为小白看来,觉得还是过于贪心了,让过来人七嘴八舌说一大堆,没精简地抓出几个核心点,更没被打动到的金句时刻,配乐轰炸更是难受。

    晚不安 影迷

    评分:8/10

    AOTU DOC 分辨率

    香港动作片独步全球影坛的秘密,正在于动作设计和搏命特技,时隔多年回看那些被载入影史的作品,仍能感受到视觉的和谐与实在的痛感。当年的龙虎武师,出身梨园,重情义,好挥霍,甘做大哥身后的无名英雄,经年之后,一身伤病,无人知晓,积蓄寥寥。不禁想问,那一个镜头的成就感,入火海,下钟楼,足让人撑过漫长零落的一生吗?无论有否选择,他们终究是黄金时代的缔造者。

    本片也算是某种抢救性记录,武行的北上和没落都是大势所趋,但任何一个影迷都不会说出“港片已死”这种混账话,于是你可以看到魏君子最后把镜头给了特技协会青训班,仍有“不怕死”的年轻人入行来,仍有坚守本土的特技人传道授业,哪怕无从谈起希望和梦想,还是有热爱的星火散发微光。

    张劳动 媒体人

    评分:8/10

    AOTU DOC 分辨率

    脱胎于戏剧表演的武行,用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香港功夫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有了重要的一笔。感慨很多,当你知道那些动作多么难,幕后那么惊险之后,再回头看那些武师的表演,更加敬佩了。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的热血力作。融合着香港电影武打片精华以及导演魏君子多年研究心血的诚意之作。

    秦以平 影视教育项目负责人 兼职撰稿与策展

    评分:5/10

    AOTU DOC 分辨率

    作为一个成长于80-90年代的港片影迷对香港武打片的回溯和致敬,《龙虎武师》是及格的。让人惊喜的是记录了香港影人北上之后留守的行业人员和对新一代武师的培训班的景象。从这个角度出发,缺憾也很明显:钱嘉乐为代表的留守一派的动机,包括私人的、本土行业的等等角度,都未能呈现;而由此可带出的是钱所坚守的“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如何形成、功能和责任为何,对“武师”这一前现代的、搏命的工作方式如何做出反思和调整;而影片所采访的对象皆为最终成功转型、摆脱了底层命运的“大咖”,并未超越影迷的可见范围,那些无名的底层武师始终无名和无声。

     2 ) 一个00后的香港电影迷

    整场电影算上我只有两个人,另一个是个年轻的小姐姐,首先我是个00后,从小看香港功夫片长大的,时至今日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感慨万千,香港动作电影因为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才会让全世界都知道看了香港电影人的那种精神,当然还是有好多武师应该是找不到了,像田俊、咖喱(刘秋生)等等,整部电影龙的心那场花絮是我印象最深的,因为以前没看到过,就是最后那一场七八个人跳楼的那里的一段幕后!钱嘉乐也为了香港动作电影一直在坚持,也很让人感动,因为他知道当时拍电影的那种艰难程度,到现在市场动作电影不太景气,还一直在坚守自己作为一个动作演员,导演的岗位,真的赞[good] 钟发的片段也好少,我知道魏君子导演有不少私货,打算啥时候放出来[偷笑],看到大嘴火星重回嘉禾片场,邵氏片场,感慨万千,物是人非,曾经创造了无数经典电影的地方现在拆的拆掉了,荒废的荒废了,但是龙虎武师们为香港电影付出的那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记住的,这也是魏君子导演送给香港电影人的一封情书,为香港电影做了一点贡献,作为一个影迷来说能做这件事,我是觉得值得的,我也衷心感谢导演能做一件伟大让我们这种香港电影发烧友都值得为你骄傲的事!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在,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他们的精神!我也一直在收藏香港电影以前影院门口张贴的电影海报,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办一个香港电影海报展,让现在的观众看一下当年的香港电影多么璀璨,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鲜花]让我们一起为香港电影加油💪🎬

     3 ) 好惨

    我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从这部纪录片里看出热血和情怀的,我看到的只有一个血泪行业大写的一个惨: 最早一批初入行的武师全是贫家儿,从小就给家里送去学戏(可以回想一下霸王别姬小豆子他们学戏那一段),然后京戏没落,电影兴起,于是都改行去做了武师; 没有保险,没有G会,保护近乎为零,只有所谓大哥的一句“你受伤了,我管你”。而且大家也没读过什么书,没有别的出路,只能用肉身去搏那些高风险动作,伤残累累,还有瘫掉或直接摔死连名字都没在影史中留下来的; 就是这种高危职业,还拼抢激烈:你今天想出一个高难度动作,明天我就要想出一个更难更危险的,不然就没有行业竞争力——和斗兽场差不多,连观众都是斗兽场同一挂的; 确实是高薪,但武师们拿到钱之后也不过今朝有酒今朝醉,去喝去赌——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自己会不会挂掉;没人存钱,一旦没工可开就只能去洗衣厂做工或者去卖血维生; 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出头,少部分人可以留在圈内做武指,大部分人年纪大了打不动之后,就只能去做最底层的职业,甚至铤而走险步入歧途,终归是潦倒终身; 直到袁和平出现,八爷拯救了这个血泪行当:电影不是真的,是把假的东西拍成真的。他应该是第一批懂得借助镜头和剪辑,把打斗场面拍得精彩好看又不需要肉身搏命的专业电影武指了。

    唉,惨莫惨过贫家儿。

     4 ) 京戏、身体与电影现代化

    《龙虎武师》特色相当鲜明:充沛感怀的激情、密集化的信息、线性铺排的时序架构、薪火传承的主题。而这一切对准的是相当特殊的一个电影行当:龙虎武师。

    “龙虎武师”这个职位取自粤剧,在粤剧中是指专门负责武戏的武师。在电影行当中,龙虎武师主要负责动作场面的替身工作以及茄哩啡角色的扮演。在一些重磅动作戏中,即便动作明星亲自上阵演出,也会有龙虎武师先上场测试一下难度系数。

    大体来说香港动作片就等同于华语动作片,而香港动作片的源头是戏曲。所受影响的戏曲主要有两种,一是粤剧,二是京剧。粤剧可以理解,北方戏京剧缘何而来?纪录片中,唐季礼的说法是,因为抗战,京剧演员南迁。这只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30年代国民政府禁止拍摄武侠片以及抗战之后的国共内战。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动作场面几乎照搬粤剧、京剧,照张彻的说法,“动作戏几乎同戏台上一样”。胡金铨导演的武侠片,动作场面极端酷似京戏。优点自不待言,缺点是,京戏所托的是抽象虚化空间,空间是依靠演员走位走出来的(如齐如山总结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电影乃实体空间,胡导演却依然让演员不停走位,于此产生的美学间隙,非常显眼。对香港动作片局面产生实质性改观的是七十年代横空出世的李小龙。其实战功夫让全球迷恋身体动作的影迷嗨出九重天。但不能忽略的是,李小龙动作戏中依然有一定戏曲、舞蹈元素。这一点在纪录片中有武师揭橥。

    李小龙有著名的以一当十、遇佛杀佛的大杀阵场面,众多武行围绕其人挪步,这周璇对峙过程中有强烈的舞蹈式移动节奏,而李小龙标志性的喊声,表面作用是提升士气、战斗力,更重要的则是提示武行注意节奏。因为打斗过程中,有埋位的武行会紧张失控,忘了此刻自己是不是该出手。喊声犹如韵脚。

    也就是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李小龙大火特火的年代,武行的需求量激增。不想没几年如日中天的李小龙猝世。这对龙虎武师造成近乎毁灭性打击。有武师在纪录片中回忆,74-76时段,香港动作片几乎停滞了。众多龙虎武师被迫转行,有技能的开出租,没有技能的甚至低贱至做搬运工。直到七十年代末刘家良、洪金宝的功夫片冒起,局面才得以挽回。

    香港动作片的大爆发与香港电影的大爆发、作为现代城市的香港急速起飞是连为一体的。七十年代是香港经济实现奇迹式爆发的年代。义务制教育普及、地铁站建立、公屋计划实施、廉政公署成立,社会环境得以极大改善。这个年代的香港社会一方面具有极端的工具理性色彩,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反智主义倾向。这个社会背景落实到香港动作片,展现出来的特色是,既有仿佛回到电影默片时代的天真烂漫感,又有穷尽一切身体暴虐可能的极限快感。

    “七小福”的故事对熟悉香港动作片的影迷自不用多说。值得注意的是,京剧相比粤剧,对香港动作片现代化的贡献要大很多,“七小福”如果学的是粤剧,能不能有后来的成绩真不可保证。这里的重要原因是,北派戏曲的动作场面相比南派短打动作的稳重厚实,要大开大合很多,频率、幅度的变换更迅疾,动感更足,这体现在舞台上,视觉层面会非常悦目。

    纪录片里受访的武师说,京戏大师于占元来港开办“中国戏剧学院”,收徒是为谋生,香港人怎么可能看京戏?于占元不久也意识到,这些徒弟日后唱京戏的可能性很低,正方兴未艾的电影才是他们的正途,于是也有目的培养。毕竟他的小女儿于素秋在六十年代已经成为香港武侠片的重要演员。有意思的是,当年中国戏剧学院唱戏最好的学生,没有一个成为电影明星。唱戏敬忝末座的成龙、元彪、洪金宝们却成为了最红的电影巨星,而这些巨星都是由最底层的龙虎武师做起。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与京戏的内在美学机制有关。无可置疑的是,成龙、洪金宝的看家本领是将京戏的动作美学电影化。

    七十年代末以后,香港动作电影圈形成成家班、洪家宝、袁家班、刘家班对打的局面,这制式本来就非常像戏班子对垒。而几方对垒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就是“拼桥段”(电影的主题、戏剧主线都可以罔顾),这就有点类似天桥卖艺的街头舞台感。桥段和相声行当里的包袱,功用乃异曲同工。

    《龙虎武师》纪录片有较大篇幅表现龙虎武师以土法炼钢式的搏命精神,表现他们令人匪夷所思的身体搏斗细节。

    成家班重要成员火星说,在拍摄《龙少爷》时,有从二楼摔下的一场戏。地上没有铺任何垫子,只是将泥土弄松了一些。成龙要求的疯狂点在于,不仅要求衰落的过程要翻腾扭转以表现身体姿态的能动感,而且一定要摔到火星身上。拍摄过程中,摔者精准无误砸到了火星的腰上,后者随后在医院一动不动地躺了两个月。

    论搏命演出,洪金宝与成龙比,火爆癫狂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龙的心》为例,这部电影本是讲述兄弟情谊(故事灵感来自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名著《人鼠之间》),文戏是主轴,但因为主角是成龙、洪金宝,所以必须有动作戏且必须给足功课。洪金宝精心设计了建筑工地爆炸后八人齐跳楼的一场戏,这场戏难点在于八人一起跳楼,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人压人的情况。实拍过程中,一拍完洪金宝立刻喊出声的不是“收工”,而是“救人”,现场确实出现了人压人的惨状。本片另有一场跳楼戏,需要跳者从三楼跳到二楼的布制顶棚,由顶棚再跳到正开到眼前的汽车顶上。实拍第一遍没问题,洪金宝要求来第二遍,结果武师钱嘉乐跳过头,三楼直接跳到了地上。由现场直接被送医院。最丧心病狂的还不止于此,元武在《省港旗兵》中被要求从商场四、五层高的楼上跳到溜冰场的冰面,惨绝的是,必须腰先坠地!元武在访问中说,要不是大哥洪金宝监制的戏,绝对不跳。这场戏跳完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肯定直接进医院。

    纪录片中没有具体分析、详细解释这些动作演员、龙虎武师疯魔癫狂般打造极限身体动作场景的原因。考虑到社会因素、成长背景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可遗漏。

    一是待遇确实很高。熊欣欣说他1987年由内地来港做龙虎武师,一个月收入是8000港元,这近乎当时内地人十年的工资。虽然没有办法买保险(成龙据此认为汤姆·克鲁斯的一系列极限动作场景都在作假),但领头大哥会负责。洪金宝在纪录片中的说法是,他设计的所有动作一定保证不会死人,如果瘫了,养一辈子。龙虎武师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有个别小学都没有读过,缺乏傍身技能,这个薪酬极具诱惑。

    二是八十年初,新上台的英国撒切尔夫人及美国里根政府实施保守化新自由主义政策,香港概莫能外,自由竞争、丛林法则的社会规范被放大到极致,开工大过天。一方从七楼跳到海里,另一方就要从八楼直接跳进火坑。洪金宝最酷爱打造的动作场景是人坠地前还要中途拦腰先撞一下。这种疯魔式的竞争导致动作场面一步步升级到不惜生命程度。

    三是这些动作演员大多是戏班子出身。戏班子演员从小经受的便是残酷至极的身体施虐-受虐训练。如纪录片中某些武师所言,身体的痛苦经验有时甚至能形成一种畸形快感。

    吴思远在纪录片中有替武师们惋惜的一点是,当年收入很高,但不懂得理财,甚至沾染恶习,导致晚景凄凉。这个说法没有问题,但这个现象普遍化也是有其根源,不是仅仅个人文化程度低的原因。成龙有一次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表示,那个疯狂拍摄高难度动作戏的年代,根本就什么都不管,死了算了。当生死两极对立的张力被拉大到极致之时,能顾及的只能是当下即是的快感享乐。

    龙虎武师们的搏命精神当然是香港动作片甚至能超越好莱坞,位于全球最高水准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过度渲染这点也会令人忽略其武林宝典秘籍式的工艺属性。香港动作片难道仅仅是靠搏命一统天下武林的?

    情况当然不是如此。波德维尔名著《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总结过一些,但也并非全部,有些法则只有实战操作才能领会,个别甚至是不外传如密教律令。成龙自己拍过一部纪录片《成龙的特技》,披露过一些行业秘辛。仅举几例(例子不完全来自这部纪录片)。前文提到李小龙的大杀阵,以一当十。成龙就对这个场面有改良。李小龙大杀阵,过瘾是过瘾,但以写实角度来论,背景中一群人为何要一个个上?群起攻之岂不更快意恩仇?成龙的改良方案是,背景中不能有人,来敌是从画面四面八方一个个轮番扑来,这在写实层面就有显著提升。再有成龙是京戏演员出身,京戏最讲究亮相定位,凹造型,这一点体现在成龙的发型。他这发型虽然后来被网友调侃,但实实在在提升了身体的飘逸动感。成龙还会有一些反其道行之的创意方案。一般来说,一镜到底的动作会给人真实感,但成龙偶尔会选择通常叫人忽略的巧妙剪辑点。比如一跃而上摩托车再踢人,一镜到底看似真实。成龙的方案却是,一跃而上后,马上剪一下,下一个镜头再是踢腿,这个剪辑点就制造了弹性动感。一镜到底不会有这效果。

    警察故事

    整体观之,成龙、洪金宝的动作片,是一种人在当下环境中疯狂求生状态下的身体表达。五花八门的打斗道具,不可思议的身体惨状,恍若游戏式的追逐逃生,都是这种表达的有机部分。这其实也是香港社会状况的某种历史隐喻。

    香港动作片门类杂多,成龙、洪金宝自然不能代表全部。纪录片中有提到刘家良,洪拳大师刘家良因为是真功夫实战,所以必须拳拳到肉,否则没视觉效果(可对比近年崛起的徐皓峰导演的实战对打场面)。对袁和平来说,电影不是真的,而是把假的东西拍成真的。袁和平的特色是借助各种支点,将理论上不可能完成的夸张动作在视觉上合理化,徐克的《黄飞鸿》是身体极限巧劲的代表作。影片中著名的梯子大战,徐克是受电子游戏启发。熊欣欣说,李连杰受伤,他和谷轩昭二人,轮流演黄飞鸿、严振东。黄飞鸿作为南派宗师,为何打的都是北派功夫,这完全不在徐克考虑范围之内。再有程小东的动作风格,完全是写意一波流,讲究场面的意境创意。

    《龙虎武师》的情怀与专业度都没有问题,但视点层面有所局限。这并非是说受访人士少了成龙或者元彪,而是局限于动作导演、武行人士,缺乏一个外在的抽离解析视点。如果多一些非动作演员、非动作片导演、外国电影人、专家学者的对比视点,这些武师的形象定会丰富立体很多,观众对于动作片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纪录片的后半部分谈到衰弱与传承,钱嘉乐在香港开办专业龙虎武师培训班,董玮在内地栽培了大量新的优秀武术指导人才,甄子丹将MMA的技巧融入到传统武术中。但不管内地还是香港,自新世纪以来并未出现新的动作巨星。

    好莱坞对香港动作片的学习开始于九十年代末,《黑客帝国》、《古墓丽影》、《蜘蛛侠》这些电影中的大量动作场景一看就是港式动作设计。在《谍影重重》这样的电影中,则会发现剪辑技巧和近身自由搏击术的配合,已经能制造出港式动作片平起平坐的场面。到了《功夫熊猫》,好莱坞电脑特技已经能全盘模仿港式动作风格。但是如果对比最近十年好莱坞口碑最好的动作片《疾速追杀》系列与当下的《怒火·重案》,会发现在真人实战动作电影中,港式动作片依然有好莱坞无法超越的一些东西。比如节奏感,比如制造危机-解决危机的高妙设计方案,比如空间与道具的灵巧互动关系,更重要的是真人身体的表达能量── 基诺·里维斯怎么和甄子丹比?

    黑客帝国

    在如今这样一个后人类主义时代,如果说诺兰式古典方案挑战了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制霸地位,香港动作片则永远是好莱坞动作片最重要的敌手及启发灵感所在。

    (首发于虹膜公号)

     5 ) 被“香港”耽误的龙虎武师们

    从京剧架子打戏到李小龙的拳拳到肉,直接带火了武打戏,武师们还在想着去去好莱坞一展拳脚。然而,遗憾的是李小龙的骤然离世,不仅让武师们梦碎,也让无数国人失去了一张世界级的名片。

    在里面有一点,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在李小龙去世后,动作片不受欢迎,没有什么出色的类型片带起风潮。知道1978年左右,才稍有起色,然后迎来了动作片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香港的经济的黄金时代。可惜香港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在影片的后半段里面提到,当时香港寸土寸金,武打戏难拍,追车戏难拍,抢劫戏还非常容易被“误杀”进局子。印象中,90年代末,内地的电影行业也在飞速发展,港片导演的北上好像是在21世纪初的事情了。2002的《无间道》都被称为港片最后的巅峰了。可惜,国内的武打戏,似乎也没有很好的承接到当时的香港电影行业的经验与红利。太可惜了,东方好莱坞只是昙花一现。

    没有武打戏拍的武师们,做着各种工作去养活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去卖血度日。这种艰难的日子,在其他许多的行业也有,辉煌不再,从业者无所适从,生活也一落千丈。当时的武师们,青壮年的时候处于八九十年代,幼年时在七十年代,那时候港英政府下的香港也并没有很太平。去从事这个行业其实也并没有很多的选择,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加上做武师来的钱也算是快钱,一发钱就去"happy",也没攒下什么钱。看到这个,是不是觉得好熟悉的遭遇啊?

    动作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小鲜肉们破个手指头都嗷嗷叫。与其说我是在怀念那认真敬业、实实在在做动作电影的时代,不如说我更怀念没有被资本喂屎的时代。

     6 ) 迷信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短评

    如果打开我的书影音档案,按照豆瓣的分类统计,我看过的动作片多达571部,在所有标记的2112部影视作品中占比高达27%,仅次于剧情片,可见我对动作电影的钟爱了。因此这部龙虎武师的确让我多有触动,百感交集。华语动作电影已经断层多年,作为动作片影迷实在难过。本片是一首香港动作电影的挽歌,也是一次在如今港片集体式微年代对香港动作电影时代的一次深情回眸。有辉煌也有彷徨,有荣耀也有血泪,有巅峰也有反思,数十位曾经摸爬滚打过来的武师亲自出镜讲述构成一部香港动作电影的微缩影像史,不夸张地说确实有很珍贵的史学价值。可是由于鸡肋的宣发和观众影院普遍对纪录电影的偏见,这部电影经过平淡的首周末后就会不声不响地从院线中消失,实在有些可悲可叹,唉。

    6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真的要存钱,不要赌博,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存够了钱早点退休安享晚年,别被人利用了还帮别人数钱。

    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7分。即便自诩半个港片迷,在这部纪录片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内容。这部影片主要还是可以让这些平时没那么受关注的武替,可以成为主角,让大家去关注他们。虽然,因为篇幅有限,纪录片还是有不少缺憾。但,终究是对那个时代的点滴记录。也进一步说明,为什么那时候的香港武侠或动作片那么强,因为,他们真的是在搏命。

    1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比较像一个口述类的纪录专题片,从结构上还达不到记录电影的水准,结尾有点仓促了,感觉可以做成一个剧集的。如果能有成龙和李连杰就好了。

    12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看这部电影你会感慨:原来那些年我们在港片里看到的每一场精彩绝伦、真实刺激、天马行空的功夫动作场面,背后大多是由这些武打替身演员用命“博”来的。“你能从八楼跳进水里,我就能从九楼跳进火海。”在那个没有特技的年代,这些担任替身或龙套的武师们,在没有任何保险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个危险的动作场面。给观众带来刺激冲击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满身伤病。魏君子不单通过这部电影记录了香港动作电影的兴衰史,更是表达了对这些具有香港精神的龙虎武师们的敬意。无论你是一个港片爱好者,还是普通影迷,相信你都会笑中带泪的看完电影,并被这群人的专业拼搏精神所感动。做为一个港片迷,没法不给五星并锁定个人年度十佳,我爱港片!

    13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那个香港精神已经离我太远了 每每回光返照般瞥到一丝 仍能热泪盈眶

    18分钟前
    • 孑生
    • 推荐

    看到弹幕里都在说“6块钱就给我看这个”“骗子,纪录片还要钱”“骗我6块钱”……我就知道,那个时代彻底过去了。

    23分钟前
    • 如花和尚
    • 力荐

    为一个时代作结!跟导演聊过,其实整部片子还是不完整,更多的可能是一个嘉禾时代的电影记录。因为导演说邵氏的版权太贵买不起

    24分钟前
    • 猜猜猜火車
    • 推荐

    一部扎实的纪录片,数十位大咖现身讲述,回望了香港武行从鼎盛到没落的岁月,看得人热血、感动又怅惋、唏嘘。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且身体力行地抢救着历史,魏君子和荣超这几位老港片迷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成龙洪金宝袁和平,那些默默无闻的武师晚年很多都贫困潦倒、病痛缠身,而大众记忆里只有以一敌百的主角,没有那些被主角揍倒在地、摔出楼外、豁出命给主角做危险动作替身的无名英雄们。可能不止武行圈子是这样,残酷的游戏规则令人心疼无奈。映后徐克上台,叹了一口气说,哎,能怎么办呢?我们几个都白发苍苍了。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可以说是一代香港武行的血泪史,从龙虎武师的发迹到人物志,再从片场追忆到武行如今的生存现状,有逸事也有旧闻,追忆片场的惊险片段最让人触动,生存现状则最让人唏嘘,不过每个受访者忆往昔时眼神里满是对这一行的钻研和热爱,言语中又有一份坚守和遗憾。曾经的七小福、洪家班、刘家班、袁家班、邵氏、嘉禾……无不让人感慨,唯有祝福香港武行在未来的电影市场仍有用武之地。

    29分钟前
    • 亲切的昊子
    • 推荐

    看了这片子才惊觉,连小侯、小熊、元德这些人脸上都已经有老人斑了。熟悉批判视角的人当然可以指出,龙虎武师是资本主义加传统男性气质孕育出来的不健康的搏命电影文化,可鄙人和无数的同龄人一样,很荣幸地躬逢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从那些激动人心的名作里学会了血性、义气和尊严,这些在当年的大陆电影里几乎已经绝种的可贵品质。正是这些连小学都没上过的电影民工们教会了我传统的人情美和英雄气。感谢老魏为他们留下了这一曲挽歌,但愿一个时代的落幕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30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把我看得可真是…百感交集 紀錄片技術和手法絕對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音乐毁了很多 但人訪內容太令人唏噓和感動了 香港武行精神可不就是香港精神嗎 在夾縫中求變、求存的拼搏、努力 Never say no to your job 哭著也要上 我想這也可能是大家都沒提到的當年香港動作片風行的原因 香港人能在裡面看到自己 能不受歡迎嗎 僅僅是聽受訪者憶當年 都已經是一種享受 講到如今的局面難免伤感 成功上位的武术指导北上 为内地影坛培养了很多武术指导 将香港技术输出到内地乃至好莱坞 但同时香港电影式微 在香港的普通武行生活艰难 这何尝不是整个电影业的转变 钱嘉乐和工会培养年轻武行固然好 但听到一个人打几份工才能生存 这种整个香港年轻人的生存困境又令人难过了 是不是绝望之中尚有希望呢?竟然有台湾女生特地来香港做武行 佩服……

    32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片子拍的很有诚意,开头看到魏君子和竹聿名的id感觉青春回来了。。。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背后,是这样一群“影帝影后”,极少数出了名但更多是籍籍无名甚至离去。短短几十年之前的事情已经需要记录怀念,虽然很惋惜但也是时代巨轮前行的结果,人才断层也难以避免,即便如此也有人一路坚持,或是因为爱好或是出于责任感。导演能坚持十几年来钻研那个年代的港片实在令人感动,另外钱嘉乐也太棒了吧。

    34分钟前
    • Craaaaaane
    • 力荐

    非常纳闷为什么可以绕过张彻导演不提,也完全没有带出唐佳师傅,源流有些没交代清楚。但是如今能看到这么一部电影,还是感到了一丝慰藉。10.13二刷理清了电影脉络,后半段过渡是很顺畅的,问题还是在于李小龙之前的标杆式人物都未被提及。P.S推荐一下B站up主“-食目-”的《1920-2020百年武打影史》

    37分钟前
    • 薛玉茗
    • 推荐

    “为什么叫我影后,是影我后面,不是影我前面嘛。”几多闪光,几多辛酸。一部在2021年连100万票房都不到的电影,感谢有它出现。

    41分钟前
    • 21岛
    • 力荐

    老实说从技巧还有形式上来看就也不见得就拍得有多好,因为基本上还是在以一种相对比较笨的口述史的方法来记录,但还是看得人感慨万千+感动不已。香港功夫片或许落寞了,但曾经的辉煌是一个又一个“无名英雄”用命搏来的,这份精神永远不会消亡。纪录片看得人太疼了,多次看到我不由攥紧拳头,一个时代逝去了,我会一直怀念它。献给香港,献给香港电影。

    43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无比怀念那个拳拳到肉、昙花一现的香港武打片鼎盛时代。没有特效绿幕,只有以命搏命的敬业精神,拍完不是喊收工而是喊救人。武行里出头的不过三五人,更多人永远活在幕后和镜头边角落,然而正是他们扛起了“东方好莱坞”大旗。当初京剧的没落成就了武打电影,而如今武打电影的没落只催生了一堆视觉垃圾,我无比痛心...

    4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两处痛点:当年看得热血沸腾的动作场面是真打,以及武师们人到中年后的无奈。如今功夫电影有些“青黄不接”的味道,受技术、类型发展的影响,一些“大哥”的作品也难有原来的味道了。未来很难再有这样的真功夫了,多以致敬为主。尽管本片在功夫片的梳理上不是很全面,不过重点还是把情绪渲染出来了。

    52分钟前
    • 拜见冥王
    • 推荐

    成龙永远的神!拼音缩写yyds 表达不了我对他的崇拜

    54分钟前
    • ilihggfff
    • 力荐

    从南下的戏班子发迹,经历无数人血泪和多次革新到达巅峰,再慢慢被时代淘汰,又北上回到原初的地方,令人唏嘘。是在大陆比较难得的关于幕后职业的非电视纪录片,也是香港电影一个时代的挽歌,现在很难再有这么拼命的电影人,他们值得被记录。

    55分钟前
    • 理易封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