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剧 俗女养成记2

    俗女养成记2

    评分:
    0.0很差

    分类:台湾剧台湾2021

    主演:谢盈萱,吴以涵,天心,夏靖庭,杨丽音,陈竹昇,于子育,蓝苇华,陈家逵,杨铭威,宋伟恩,李国毅,朱宥丞,阙铭佑,温升豪,朱芷莹,施名帅,金美满,林芷薰,赵自强,杨宸宥,王宥谦 

    导演:陈长纶,严艺文 

    猜你喜欢

    • 全12集

      不良执念清除师

    • 第159集

      追分成功

    • 更新至第03集

      我的意外室友

    • 第24集完结

      完全省钱恋爱手册

    • 更新至18集

      我的婆婆怎么那么可爱2

    • 已完结

      唐太宗李世民

    • 智胜鲜师

    • 第12集完结

      有生之年

     剧照

    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2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3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4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5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6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6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7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8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19俗女养成记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谢盈萱等原班人马回归出演,天心加盟饰演新角色。40岁的陈嘉玲从天龙国回到故乡台南,展开人生下半场。第一件要努力的事就是靠自己的双手,把买下的鬼屋变成家。但一开始就发生一连串意外,摔伤、被蜜蜂叮,还坐轮椅进了医院……新的一季看陈嘉玲如何用尽全力,开始书写另一段人生篇章。

     长篇影评

     1 ) 陈嘉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庸俗的女人,就酱!

    小组里面、各大公众号铺天盖地宣传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心路历程……中年女性如何在南拳社会自处、blablablabla……然后,豆瓣小组里的讨论,已经要上升到第二季感觉要糊掉、编剧太令人失望了、怎么能让陈嘉玲妥协生下孩子、女性这样实在太不对了之类的。砍多了真的让人窒息并且疑惑:豆瓣里什么时候出来这么多指点别人的女拳?女性怎么了,就非得怀孕了自己有点犹豫没有做好准备就打掉孩子、不能忍受男人的任何毛病才是独立女性?

    清醒一下。这个电视剧叫什么名字?《俗女养成记》,对,俗辣的俗,庸俗的俗,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性的故事。这里面,是描述了中年女性的处境和心路历程,但是,绝对不是什么上价值的女权主义电视剧,人家也没有宣扬这种女不如男、女性艰难的意思,并且,这不是你开了挂的悬浮大女主戏好伐?所以,你会在电视剧里看到男性有很多缺点、女主角也犹豫、患得患失,做了决定会后悔,会迷茫,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女性啊!现实里面,哪一个女性不会脆弱,哪一个不会对伴侣忍耐,那是个活生生的人啊!想看悬浮开挂理智又决绝还能够事业爱情双丰收的,请不要看这部剧好吗?某些观众哪来的上帝视角和道德制高点从制片人的角度批判这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没能坚持所谓”女权”跳脚的?实在是对于这些评论无语。

    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很俗辣的,中年台妹的生活。就因为她不完美,她才是陈嘉玲。就因为她不自觉地做了一些看上去很酷很容易被贴上先锋标签的事情,并不代表她就是有意识地去这么做,她就必须每件事情都先锋地引导女性主义,相反,我眼里的她并不认为自己很酷,她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然后,在遵循自己的内心的同时,她还在成长。因为她有自己的意志,所以她会在台北拒绝表面看完美的婚姻对象,然后打包回台南;也因为她虽然有行动力,但也会对年龄忧虑,所以她才会在南下的路上一人演绎“悲伤的五个阶段”,她在迷茫,她在犹豫;同样,因为她一方面对自己的未来事业踌躇满志,一方面对婚姻与生子的未来迷茫恐惧,所以她会下意识想要逃避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也因为她跟妈妈、表姐洪育萱出游看到体会到婚姻里女性的伟大和细腻的感情,也许她滋生出对孕育生命的渴望……这都是正常的人,正常的情绪和思考,一个俗辣的、普普通通的俗女会经历的事情。也因为这么的真实,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我不觉得当今的职业女性或者新时代女性会只爱看女性独自美丽的主题,或许我们可以给更多的价值观以输出表达的机会。仍然有很多女性,比如我,渴望爱与被爱,憧憬婚姻,渴望一生两人三餐四季这样的普通的幸福。也会为了婚姻隐忍、付出、牺牲、忍耐。但关于经营婚姻,男性也一样。不是每一个男的都是杨笠嘴里的普信男,很多优秀和缺点都不是二元对立,而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婚姻里的男性也会有包容、忍耐,这是需要双方同时努力的事情。描述女性的电视剧,绝对不是在歌颂女性的同时贬低男性——至少我认为,本剧的编剧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你能看到陈嘉玲父亲的精神出轨,也能看到他理直气壮地解释,(无论观众觉不觉得合理吧);能看到蔡永森发脾气,也能看到他怀念陈嘉玲的拥抱。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的生活。更准确地表达,这都无关性别,重在“养成”。

    陈嘉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庸俗的女人,就酱!

     2 ) 《俗女养成记2》

    第一集 医生好好哦!希望大家可以都这样! 第五集 多看几遍,男的劣根性 第六集 医院那个人干啥啊?受不了。吐了。如果最后女主生了孩子我一定会差评。中间,那么多都展示了劣根性。所有事情有好都会有坏,一定要注意比例,不要因为百分之一的好就忘记百分之九十九的坏。就算是男主,也是个男的。女男主争吵那段如果是传统的男生赚钱这边很有可能晋升成家暴。但在剧里甚至这个男的还砸了女主家窗户。 但是剧整体真的很不错了 第七集 开头看到了吗。那个剪辑的片段就是第二季第七集。看到目前,作为家庭剧来说真的很优秀,对于我的喜好来说浅了一些些,四星,升一星。出去玩还等男人消息秀给他看有没有志气。 讨厌男的,看到那几个男的堆在一起都恶心。女主爸说的义正言辞但实际上他就是做了对不起女主妈的事情。女警:走,走,走! 第八集 烦死男的了。受不了。台湾为什么取韩文名字哈哈哈。“男人就是要你没有工作技能,这样就算你想跑也跑不掉”。可怜男人,不幸的开始。男人的话,撑死短期可信,男人的嘴,保质期极短。对男人的评价真宽容,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婚姻对女性带来了什么,百分之十的快乐和百分之九十的痛苦,一定不能因为偶尔的快乐忘记长久的痛苦。。挽回时候什么都会短暂做做,实际就是没有不会的就是不愿意做,嘴上说不是把她当保姆但实际上一直在做当保姆的事情

    第九集 呕。呕!呕!!

    第十集 还行吧

    整体还不错,有瑕疵,但是整体已经比同类型好了

     3 ) 豆瓣9.6,今年最高分华语剧出现了!

    2019年,一部看似不起眼的华语剧爆了。

    它由台湾华视(CTS)自制,播出后打破了台视13年来的最高收视纪录。

    豆瓣上,超过7万人评出9.1的高分,是当年评分第二高的华语剧(仅次于《我们与恶的距离》)。

    在当年的金钟奖上,它更是一举囊括“最佳迷你剧集奖”、 “最佳迷你剧集女配角奖”与“ 戏剧类节目剪辑奖”三项大奖。

    没错,这部大放异彩的剧集正是《俗女养成记》。

    时隔两年,我们终于等来了其续作,今天就来聊聊它——

    俗女养成记2

    导演: 陈长纶 / 严艺文 编剧: 严艺文 / 黄馨萱 / 范芷绮 主演: 谢盈萱 / 吴以涵 / 天心 / 夏靖庭 / 杨丽音 / 陈竹昇 首播: 2021-08-08(中国台湾) 集数: 10

    截至目前,在豆瓣评分9.6,提前预定“年度最佳华语剧”。

    收视率上,《俗女2》同样取得了开门红。

    第一集播出后,创下了3.59的佳绩,轻松挤入台剧历史收视排行的第一梯队。

    《俗女2》之所以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强大的制作阵容。

    它不仅保留了前作的核心主创人员,还增加了更多的新面孔。

    比如大家熟悉的台湾演员天心(《第8号当铺》《一把青》),以及曾参加过《乐队的夏天》的旺福乐队,都在剧中有精彩客串。

    故事上,《俗女2》也承接前作,讲述陈嘉玲回到台南老家之后发生的故事。

    用导演严艺文的话来说:

    “如果说第一季旨在呈现一个俗女的养成,那么第二季就让我们看到了40岁的陈嘉玲是如何用尽全力,开始书写另一段人生篇章。”

    先给大家简单回顾下第一季末尾的剧情:

    感情上,陈嘉玲结束了一段相爱4年、即将踏入婚姻殿堂的恋爱关系。

    她回到老家,和青梅竹马兼小学同学蔡永森展开交往。

    工作上,她辞掉了表面风光,实际上宛如女佣的董事长助理职位。

    她考上了英文导游证照,打算在老家做接待外国观光客的生意。

    此外,陈嘉玲还不顾家人反对,买下了老家一间荒废已久的“鬼屋”。

    她自己亲力亲为,从设计外观、空间布局到家具挑选,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刚刚播出的第一集里,讲述的是陈嘉玲开启一段新生活之后,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和羁绊。

    从执意买下这间“鬼屋”开始,就注定了她与父母之间的种种分歧。

    年轻人和老一辈有着完全不同的观念和行事风格,自然也闹出了不少的笑料。

    比如,长辈都非常相信风水,买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风水先生来查看和指点。

    但是在陈嘉玲眼中,这些都是骗钱的把戏,她把风水先生赶了出去,将所谓的镇宅神器也扔在门外。

    此外,长辈的审美和年轻人也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陈嘉玲的母亲从实用主义出发,挑选的都是耐脏耐磨的沙发。

    而陈嘉玲偏爱白色的沙发,还必须要带贵妃椅的那种。

    虽然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但是她和家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可见一斑,也反映出了陈嘉玲始终忠于自我的性格。

    实际上,陈嘉玲之所以如此反抗父母的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

    和上一季相同,《俗女2》也是采用回忆和现实双线叙事。

    承接上一季的时间线,回忆这条线里的陈嘉玲已经进入了国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

    在父母学历都不高的情况下,陈嘉玲进入国中成为了家中的焦点。

    尤其是陈嘉玲的母亲,为她上学操碎了心。

    为了不影响她学习,母亲没收了她的漫画,不允许她看电视,还带她去剪了短发。

    不仅如此,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补脑补身的黑暗料理,让陈嘉玲苦不堪言。

    可以看出,母亲对陈嘉玲的的管教已经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

    她几乎从不询问陈嘉玲的意见,就将自己的想法施加在陈嘉玲身上。

    而这种控制欲过强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陈嘉玲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对于年幼的陈嘉玲而言,母亲变成了一个她不认识的“外星人”。

    这些细腻琐碎的家庭生活情节,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父母对我们的严厉管教,我们对父母的抱怨和不解等等。

    而这种源于现实的真实感,正是《俗女》系列打动人心的法宝之一。

    当然,第一集中不仅仅旨在呈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真实的相处模式,更重要的是探讨和解释背后的原因。

    当陈嘉玲被母亲逼到无法忍受时,她终于爆发了,将心中的抱怨和质疑悉数道出:

    你不是我妈 你是假的

    我的生日是几号

    我最喜欢什么 我最害怕什么

    你说不出来就表示你是假的

    没想到的是,母亲虽然生气,但竟能毫不思考就将她的质疑一一进行解答。

    你是十二月九号

    下午两点五十八分生的

    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我生你生了快两天

    你最爱吃菜市场那摊米粉汤

    加胡椒不要芹菜

    每次都要吃两碗

    你最喜欢边洗澡边唱歌

    你最喜欢跟你爸爸去租录影带

    你最害怕会飞的蟑螂

    这可以说是第一集中最感人的片段之一,也正应了那句老话:“知子莫若父,知女莫如母。”

    而母亲也借此机会,进一步解释了对陈嘉玲管教严格的原因。

    在多年前,她因为家庭的原因失去了继续念书的机会,人生也因此留下遗憾。

    她自己只有国中学历,才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

    她不希望陈嘉玲重蹈自己的覆辙,才会在学习这件事上格外严厉。

    再亲近的人之间,也难以避免冲突与隔阂。

    并且越是亲近的人,我们对对方的期望和要求就会越多,投入的情感浓度也会越高。

    但无论经历多大的对抗与矛盾,沟通与理解永远是抵达爱的途径。

    无独有偶,在第一集的末尾,也有相同的表达:

    当陈嘉玲的弟弟接受同性爱人的求婚后,一家人不但没有反对和质疑,而是无一例外地为他们感到开心和幸福。

    父亲也准备好了发言稿,讲出了这些年对儿子的歉意:

    阿明 爸爸对你很抱歉

    自从金德兴交给你之后

    我反而没办法帮你做什么

    但是你做得很好

    你从小就是一个贴心的孩子……

    家人,就是永远希望你过得好、过得比自己还要好的人。

    也是那个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哪怕与全世界对抗,都永远包容你的人。

    这些关于家庭生活细致入微的呈现,正是这部剧打动观众、引起共鸣的核心所在。

    截至目前,《俗女2》刚播出一集,就赚翻了观众的欢笑和眼泪,并且收获了极高的收视和口碑。

    希望在接下来的剧情中,能够保持这样的制作水准,千万不要烂尾。

    “年度最佳华语剧”的头衔,它才能真正当之无愧。

    *本文作者:阿怪

     4 ) 别再断章取义了,歌词里的“快去生小孩”可不是在“催生”

    本来是在小组看到相关的讨论,感觉回复不过来,决定写个长评。

    有一些观众确实过于敏感了,又不愿意去思考,看到“生小孩”就直呼“下头”,其实真的大可不必。

    完整的歌词是:“别人的小孩 不用你来带 关掉电视快去生小孩”。

    再结合场景的转换,镜头推远,乐队主唱跟幕后的工作人员一一打招呼,实际的意思是“电视已经结束啦,别人的故事很温暖,但是别忘了,你也有自己爱的家人,不要入戏太深,也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5 ) 阿嫲

    这一天很平常,就像过去的每个平常的日子一样。阿嫲在厨房炒着菜,阿公在抱怨把裤子洗得褪色了,儿子打翻了冰箱里的绿豆汤,小孩子在吵闹,儿媳妇过来说,“番茄炒蛋怎么这么干啊,我们要吃黏糊糊的那种”,顺手接过了铲子。阿嫲恍惚着,“我要出去一下。”她出了家门,坐上公交车,胳膊趴在前面的椅子上。风从车窗外涌进来,斑驳的阳光从树缝里洒下来。

    她到了一处院子,仔细地擦好地板,端了盘奶油蛋糕,在走廊前坐下,满足地吃一口奶油。院子里有一棵大树,树杈上挂了一串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叮叮当当地响起来,不知名的花儿开着,狗子安静地吃着食,树荫铺满了地。

    阿嫲过生日了,全家人都很高兴,阿嫲许了三个愿望。切蛋糕的时候阿公说,"你阿嫲不喜欢吃奶油,把奶油拨给我"。“我喜欢吃奶油啊,”阿嫲心里想着。“阿嫲,你许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小孩子叽叽喳喳地问。 “哎呀,这个不能问的啦!” “我要搬出去”,阿嫲平静地说,就像一个闷雷投到了湖里。

    她要搬出去住,决绝地,儿子儿媳恳请她不要搬,晚辈们答应她会听话不惹她生气,丈夫认为她无理取闹。阿嫲还是搬出去了,她听到街坊说的闲话,哈哈大笑。

    她回去了一次,让孙女教她写自己的名字。孙女写完,她疑惑道,“不对啊,阿嫲的名字有四个字,你怎么只写了三个?”孙女恍然大悟,在前面又加了个“陈”字。“还是李月英好听啊”,小孩嘟囔着。阿嫲认真地握着笔,写下歪歪扭扭的一横,手背上的青筋因为用力凸显出来。小女孩望着阿嫲投入的模样,小心地问,“阿嫲,你一个人搬出去住,你快乐吗?” 阿嫲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阿公来找阿嫲,两个人坐在廊前吃饭,只有一菜一汤。

    阿公说,“你怎么吃这么简单,家里还有鱼有肉呢。”

    “这样就够了啊,我练了好久才学会煮一人份。”

    阿公尝了一口番茄炒鸡蛋,酸到皱眉头。阿嫲哈哈大笑,“这才是我从小吃到大的番茄炒蛋”。

    阿嫲盛了梅子酒来喝。阿公说,“我已经不记得有孩子以前,我们两个人是怎么过的了。”

    “我也不记得了。”

    阿公问自己有没有做过对不起阿嫲的事情,阿嫲说,你对我很好。阿公小心地问,那你以后还会回家吗。阿嫲感到很奇怪,不然呢,不然回哪里呢,结婚之后,我哪里还有第二个家呢。

    阿公大笑起来。

    阿嫲想做李月英,哪怕一天也好。做了几天短暂的李月英,最后还是做回了陈李月英。我想,阿嫲已经没有遗憾了吧。

     6 ) “这是我的人生,关你屁事啊!”

    最近,《俗女养成记》第二季回归了。

    该剧第一季于2019年播出,获得了当年金钟奖“最佳迷你剧集奖”“最佳迷你剧集女配角奖”与“戏剧类节目剪辑奖”三项大奖,豆瓣评分9.1。第二季目前播出4集,保持了前作的高水准。

    《俗女养成记》讲的是39岁,在台北打拼但一事无成的台南女儿陈嘉玲的成长故事。

    没车没房没孩子没老公,即将进入人生下半场的她,要怎么规整自己的生活?

    导演严艺文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绝对不要做什么励志的、追梦的故事,也没有嫁给总裁、或是开文青咖啡厅、回家乡发扬文化什么的……

    我希望这部剧能够尽量贴近真实。即使到最后,其实你还是为这个女生感到担心,因为她的前途未卜。

    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她现在活得很开心,我觉得这样就够了。在过了40岁的关卡之后,她可以不用违背自己的心意,不用再勉强自己而活,我觉得这就已经很难了!

    《俗女养成记》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或许就在于它真实但不残酷。

    它不仅精准刻画了生活的困境,还提供了一种可行且积极的解法和态度:在和不成材的自己握手言和之后,我们仍有可能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1. 只要表面上和大家一样,我们就会感到安心

    其实在故事开始的时候,陈嘉玲并不算“一事无成”。

    尽管没车没房没结婚没小孩,但她有一个交往四年的男友,两人感情稳定;“董事长特助”的工作,她也做得游刃有余。

    生活当然有很多不如意,比如和男友的关系越来越像室友,比如“特助”表面光鲜,实际要帮老板和老板娘处理各种各样的私事,得不到尊重,但是,只要顺着这样的方向再努力一下,说不定就能发展成,乡下女孩扎根大城市的励志故事。

    陈嘉玲的确也是这样做的。第一季第一集,她去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大学同学们聚在一起,不少人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有人劝她早点结婚:

    “女生没有工作,起码要有家庭”
    “嘉玲有工作啊”
    “当秘书是能够升官喔?是还能够做几年呀?”

    “起码要有家庭”,就算现在的人生“动弹不得”,只要结婚了,就不是一无所有,大概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她在回家后,借着酒劲跟男朋友求婚了。

    后来,她顺理成章地戴上了婚戒,试起了婚纱。站在男友妈妈为他们买的婚房里,她雀跃地喊:“你知道我多想在台北有一个家!”

    她就快要拥有,在别人看来“及格”甚至是“良好”的人生了。只要多忍受一下男友妈妈的控制欲,对激情少一些期待,咬牙把工作做下去就好,就像许多人都在做的那样。

    人生是需要妥协的,这是我们常用来宽慰自己的话。

    大到工作和结婚对象,小到婚纱的款式、晚餐吃什么,每件事都可能不会如愿,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也习惯于选择更安全,而不是更想要的那一个。

    张爱玲有句话常被引用,“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好生活似乎是明确且有标准的,我们都知道虱子的存在,可是,为了实现这样模板式的生活,又不得不忍受它。

    《被讨厌的勇气》中写过,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尽管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里走着就不会迷路。

    然而,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未来就难以预测,说不定会面临更严重的生存难题。

    所以,只要表面上和大家一样,我们就会感到安心,就算一地鸡毛,也能闭着眼睛、随波逐流地走下去。

    就像黄丽群在小说《猫病》里描述的,不少人是“早就向命运递上降表的”,“连一点冒犯的动念都没有了,只希望对方不要主动来践踏。”

    对未知的恐惧盖过了心底的渴望,于是我们只好一边委身于并不自在的生活,一边麻痹自己说,现实就是这样。

    因此,即便没有相似的遭遇,我们也能对陈嘉玲正经历着的挫败和压力感同身受,还会在她准备结婚的时候暗暗松一口气,祝贺她终于不用继续“一事无成”。

    2.认清一种生活的弊端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如何过接下来的生活

    然而,《俗女养成记》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在最后关头,陈嘉玲主动选择了“失败”。

    当她越来越发觉自己并不想要过这样的生活,结婚也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她跟男友提了分手,也辞去了工作。

    就算已经39岁,在前途未卜和继续勉强自己之中,她还是选择了许多人想选又不敢选的那一个。

    这样的选择并非没有代价。

    在最初的释放和兴奋过去之后,失业又失恋的她真正迎来了人生的低谷:找工作处处碰壁,没有勇气出去约会,窝在家里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

    在回台南老家过年的车上,她忍不住跟弟弟大哭:

    “我已经40岁了,没有公司会栽培我,我也没有办法转行了,我年纪大了,没有力气谈恋爱了,要花多长的时间去遇到一个人,然后进入一段关系。”

    陈嘉玲不想再勉强自己过结婚生子,努力工作的模版式生活,却发现,新生活在哪里,她并不知道,而这,也同样是困惑我们的问题。

    《俗女养成记》的原作、编剧、导演、主演,按照台湾的说法,都是六年级生,也就是70至79年间出生的人。这个故事,充满了六年级女生的生命经验。

    那是台湾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用原书作者江鹅的话说,她们这一代的女孩,是“和台湾经济一起从尘里土里乒乒乓乓长出来的”。

    随经济一起发展变化的,还有生活方式和理念。六年级女生所要面对的,和母亲、祖母那一代人都不相同,现有的生活对于她们而言,是充满了问题、无法再去模仿的。在新旧交替之间,她们只能彷徨不定地向前走。

    和陈嘉玲一样,我们也身处在社会的飞速变化中,同样无法逃避这种割裂感带来的迷茫。

    播客“随机波动”的一期节目《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中做过这样的讨论:

    我们不知道该出走到哪里去,才能有一种新生活的可能。没有一种替代性的生活,告诉你说,如果你不想过今天的生活,还可以选择这个。

    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要去创造一个新的答案,这个答案不是简单的,赚钱就可以了、不生孩子就可以了、专心搞事业就可以了,而是一个我们还不知道它是什么的答案。”

    认清一种生活的弊端,甚至抵抗它,都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如何过接下来的生活。因此,我们常常会陷入“看似有的选,其实没的选”的无力感中。

    3.“就算被当作是失败者,那又怎样,关你屁事啊!这是我的人生”

    关于如何创造一种新的生活,《俗女养成记》给出了它的答案:在接受“做不到”的自己之后,始终尊重自己的内心选择。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什么是容易的,结婚、升职、买房、生子,这些看似寻常的所谓“生命里程碑”,每一件都要付出许多努力和忍耐,还要加上幸运,才能完成。而且,这样的完成也并不承诺任何幸福。

    深陷泥沼的陈嘉玲曾抱怨过,“我做错了什么……我一辈子认真地念书,努力地工作,我人超好的好不好……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这么不公平。”

    太多的事情不能靠一己之力改变,但明知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无法面对“做不到”的自己。

    就像江鹅在原著中写的,女孩们在种种期待中长大,“最终都长成不够圆满的女人,经常觉得自己作为女人,总有哪里不够成材,对父母,对家庭,对子宫卵巢,对自己,人前或人后,自愿或受迫,总有我们抱歉的对象。

    我们常常搞不清楚人生的主次,忘记了相比起成为令人羡慕的别人,对得起自己才更重要。“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会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下定决心回台南老家生活的陈嘉玲和妈妈有过这样的对话:

    陈嘉玲曾用《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台词宽慰替她担心的妈妈,“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回到家乡的她看似狼狈,却以退为进地,为自己之前“动弹不得”的生活腾挪出了空间。未知同样意味着希望,在糟透了的人生谷底里,一切似乎重新流动了起来。

    尽管两辈人之间仍然有许多摩擦,但家人们接受了她退婚和回台南的选择;

    爱情好像也到来了,虽然对方只是普通的离异中年男人,两人刚开始在一起时,他尚处在失业之中,后来才找到学校棒球队教练的工作;

    她也找到了人生下半场的新起点,成为一名英文导游,即使和同事们比起来她已经不再年轻,开始的工作尝试也并不顺利。

    陈嘉玲的新生活绝称不上是逆袭,她依然是那个被生活反复蹂躏的小可怜,但不同的是,现在她所做的一切,都遵从了自己的心意。

    第二季第一集里,她误会男友将要求婚,紧张地拉着弟弟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怀疑,都不要答应,决不妥协。”

    相较于和外部的对抗,很多时候,创造一种新生活,更像是自我搏斗。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选择,除了存在无力改变的结构性问题之外,也因为我们不愿意正视自己。

    在前进不了的时候依然不愿看向别的方向;就算勉强自己,也要挤进某种标准的“生活坐标”;比起让自己失望,更不想让别人失望。

    因为不愿意做出取舍,我们主动设下一道道障碍,阻止自己过想要的生活。

    导演严艺文曾说过:“通过这部戏,我希望当每个人四十岁的时候,可以把那些肩负在身上的东西放下来,就算被人家当作是失败者,那又怎样,关你屁事啊!这是我的人生。即使别人不喜欢你,辜负别人期望,又怎样,能否先让自己开心就好。

    人生不会因为一个选择就一帆风顺,生活也不总是美好,我们能做的,只有诚实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理直气壮地享受失败,然后不妥协地好好生活下去。

    (撰文:Purple,来源:“看理想”公众号,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俗女养成记》同名原著,已由“理想国”同步出版,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康 2. 爆笑喜剧《俗女养成记》:“能够活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意,不勉强自己,就已经很棒了”|ELLE 3.【随机波动050】人的疆域,略大于刘小样的平原|播客“随机波动”

     7 ) 《俗女养成记》,一部“非典型女性主义者”的群芳谱

    近日,《俗女养成记2》收官,引发了不小的收视热潮与讨论。早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成为爆款综艺之前,凭借一部与《我们与恶的距离》分庭抗礼的《俗女养成记》,我们就认识了从小城走来、在台北打拼了整个青春,站在四十不惑门槛外徘徊的陈嘉玲。

    不同于浪姐们的光鲜亮丽、大杀四方,平凡女子陈嘉玲的39岁,堪称鸡飞狗跳。她没有花容月貌,董事长助理的工作也高不成低不就,眼看身边人纷纷成家立业,她却在前男友的婚礼上喝到烂醉,被一同赴宴的同学评价“20岁女人喝醉是可爱,40岁女人喝醉是可怜”,竹篮打水一场空,然后呢?

    《俗女养成记2》剧照。

    睽违两年迎来《俗女养成记2》,迈过四十大关的陈嘉玲,终于跌跌撞撞地再度闯入我们的视线。

    而《俗女养成记》中,非典型的设定不只是陈嘉玲容貌平平、事业平平的设定,还包括诸多并不“爽”的妥协与挣扎。这些设定,有些看起来甚至并不符合女性主义的呼喊,比如陈嘉玲母亲努力生下二胎弟弟,为了家庭操劳的阿嬷......在这些传统的规训中,我们却也能看到女性的反抗与能量。

    我们常感叹,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在理论的坚硬缝隙之间,我们在《俗女养成记》中看到的是一群“非典型女性主义者”的群芳谱。而坦诚面对真实的妥协、平凡与撕裂,或许正是这部剧受到欢迎的原因。

    撰文 | 一把青

    晚熟少女陈嘉玲迟来的背叛是突然间爆发的。受够了帮老板照顾小三、又要为老板夫人盯梢老公,应付不暇的工作;也厌倦了和男友是情侣更是室友,早已失去激情的关系,在依照“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的符咒,按部就班地成为万众期待的都市丽人与贤妻良母之前,“老娘受够了”,她分手、辞职,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告别过去,回到家乡休整。

    童年时的老宅面前,陈嘉玲与童年时的自己相遇,写给自己的一封信由旁白娓娓道来,“亲爱的陈嘉玲,你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很长,长到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你又从几时忘记了这辈子很短,短得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讨厌自己。”

    《俗女养成记2》剧照。

    而在《俗女养成记2》(以下简称《俗女》)中,陈嘉玲在古城台南重新找了英语导游的工作,与青梅竹马的棒球教练蔡永森恋爱,和父母仍然总为一点小事吵闹;弟弟陈嘉明终于在家人面前出柜;台大毕业却没有上过一天班的娇滴滴表姐洪育萱又翩然而至……除了不时疑神疑鬼更年期提早来临,当陈嘉玲的事业初有起色,新居刚刚完工,与蔡永森蜜运正浓时,却突然遭逢晴天霹雳:她怀孕了。

    01

    月经与生育

    由儿童变成少女,分水岭是月经初潮,从此拥有成为母亲的资格。

    镜头一转回归童年剧情,承袭前作,小嘉玲已升至初中。她问月经要持续到何时,得到母亲及阿嬷“40年”的回答,以及绘声绘色威胁每逢生理期,“如果吃冰的,就会痛得无法动弹,冷汗直冒、脸色发青,就像要死掉一样”,她沮丧又费解,“那我岂不是流血到死”、“做女人真的没有一样好吗”、“下辈子再也不要当女生了。”

    《俗女养成记2》剧照。

    两位女性长辈的反应,可能会让每个中国家庭成长的女生为之莞尔。她们可能不善言语关心,但一个吩咐儿子给孙女炖四物汤,一个拿来黑布,让她避免“那个”搞到床上,至于陈父,竟没有尴尬地“非礼勿听”退避三舍,而是主动找女儿谈她的身体变化,重新约法三章,不愧为模范父亲。

    仔细想来,除了这部出自女导演严艺文之手的《俗女》,我们几乎不曾在影视作品中见到动用一整集谈论月经的,反之,倘若女主角表现情绪化,男性角色互相挤挤眼睛,示意她“大姨妈期生人勿近”的场景,则似乎不胜枚举。二者对照,让人想起美国女性主义运动重要人物葛罗莉亚·斯坦能(Gloria Steinem)1978年名作《假如男人有月经》中的想象,“如果男人会来月经,就会吹嘘他们的经期之长、血量之多,渴望用经血证明自己成年,电视节目也会加以讨论”,如果男人有月经,权力的正当性可能将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正如严艺文剖白,《俗女》既不是一个所谓勇敢追梦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大张旗鼓宣扬女性主义的作品,剧集点到即止,并没有用太多篇幅谈论“月经羞耻”以及其背后的父权压迫,或者说,《俗女》原著作者、“陈嘉玲”原型江鹅的自述更能反映这种诙谐微妙的创作心理:“小时候巴在妈妈脚边,看她就着梳妆台打排卵针的画面。每次回想那个景象,都由衷庆幸还好后来有了弟弟,并不是乐意去默认这个父权结构,而是当绑在十字架上的人是自己母亲的时候,就觉得无论如何可以先下来真是太好了。”

    从后续情节我们得知,陈母在生陈嘉玲时经历了生不如死的十几个小时阵痛,尽管如此还是再闯鬼门关,为陈家追生了儿子陈嘉明,其后,丈夫骗她已经结扎,导致再次怀孕,第三次,她鼓起勇气在婆婆“多子多福”的期许中说出那句“我不要再生了”,于上世纪70年代选择了堕胎手术,而为此怄气的阿嬷表面仍不松口,却还是赶最早的集市买最好的鸡,麻油炖汤给媳妇送去,祝福儿子“做手术也要做月子”,病床前两人一个眼神,更胜过千言万语。

    《女人所生》,作者: [美]艾德丽安·里奇,译者: 毛喻原 / 毛路,版本: 重庆出版社 2008年1月

    虽然日常不乏磕磕绊绊,但串连起两代女性的,不是家庭角色的对立或统一,而是女性间彼此的感同身受。身兼母亲、诗人、女权主义者的美国作家艾德丽安·里奇(Adrienne Rich),在《女人所生》(Of Women Born)一书中提出,母性是双刃剑,既可以是压迫、限制和剥夺,也可以是滋养、力量和充权(empowerment)。母亲固然伟大,但也应拥有说出挫折和疲累的权利,以及任性选择的空间,而不是每当暴露软弱失败,就被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由此可见,只有母亲才懂母亲。当镜头不再对准《双面胶》《新结婚时代》式的二选一婆媳纷争、家庭矛盾,在《俗女》的语境下,嘴上承不承认都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代女性经历过的苦难把她们塑造成命运的共同体,理解与体谅成为“婆”与“媳”的公约数,敏感洞悉对方不足为外人道的无奈艰辛,温柔且慈悲。

    《双面胶》(上)《新结婚时代》(下)剧照。

    02

    出走与葬礼

    至于悬在阿嬷陈李月英头顶“母性双刃剑”的B面,她秘而不宣的苦楚,是她将小儿子的溺水早夭归咎于自己身为“照顾者”的不周。

    要孙女教写名字,对着纸上“李月英”三个字,却说自己名字明明是四个字的是她;面对嘉玲补习老师简单一句花言巧语“这不是你的错”,便掏心掏肺将其奉若上宾,在揭穿补习老师是骗吃骗喝的混混假扮后,去向他最后通牒放话“我一个儿子已经没了,你要敢伤害我们家任何一个人,我不会放过你的”,也是她,有软肋更有铠甲。

    哪怕在晚年,陈李月英也不是没有反抗过。她甚至曾不顾小辈的苦劝与街坊的流言离家出走,虽然不过是帮返大陆探亲的朋友照看房子,但终于短暂地拥有自己的房间,享受小院宁静午后,按自己喜欢的口味做菜。弗尼吉亚·伍尔夫曾以“一间自己的房间”,作为女性话语权与主体性建构的隐喻,但无可否认,就像阿嬷的短暂闲暇光阴一样,借幽闭空间逃避外界干扰并非长久之计,一旦重新踏入社会生活,男权社会的压制与操控又如潮水般涌来。

    《俗女养成记2》剧照。

    后来丈夫上门,与其说是哀求陈李月英回家,不如说是平等的拜访。他们相对而坐,是两个自由而独立的个体,那一幕,可能就像脱口秀演员杨笠在描绘接受男医生妇科手术时所言,“我觉得我已经不只是一个女人,我就是一个人,我感觉自由”——而当他战战兢兢地问起老伴,会否跟他回家,“当然了,结婚后我哪还有家?”阿嬷的回答带着些嗔怪神色,付出已成为习惯,终究是心甘命抵。

    娜拉出走,走到哪里去?除了回家,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回荡百年的大哉问,在《俗女》上一季阿嬷的葬礼亦可见一斑。

    当步姑姑后尘与台北男友悔婚的陈嘉玲黯然归乡,陈李月英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趁着以为孙女熟睡的夜晚,望着她的背影絮絮交代身后事,希望死后骨灰洒入大海——她细说从头,童年喜欢到海边玩,人人都叫她“阿月”,嫁给药材店老板后有过许多称呼,医生娘、陈太太、老婆、妈妈、阿嬷,走到生命尽头,她想与大海为伴,做回原原本本的自己,那个最初的阿月。一个微小的心愿,仅此而已。

    而回望阿嬷的一生,若论对自我意识的探索与对传统枷锁的反叛,她做出了什么摧枯拉朽的改变吗?没有,她守旧、没有文化,一辈子为陈家而活,也不乏“想越多越难嫁,越晚嫁就嫁越差”的陈旧说教。但是落地的麦子不死,真是她以点滴身体力行,以及善良和爱,为成长在自己庇护下的陈嘉玲埋下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并赋予她逆流而上的勇气。

    03

    背叛与妥协

    其实,不只是阿嬷,纵观《俗女》中的女性角色,几乎无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违背观众“政治正确”预期的另类选择。

    陈嘉玲本可遵循“不婚不育保平安”继续岁月静好,她不仅选择生下孩子,更主动向蔡永森求婚,“我不相信婚姻,但我相信你”;育萱表姐当阔太饭来张口,却自揭被丈夫家暴,受嘉玲母女鼓舞后重投职场应聘无门,都以为娇滴滴的她要放弃时,她又从学用复印机开始,接受现实的残酷碾压;陈父晚年重逢初恋,一时脑热借她30万;陈母与嘉玲、育萱公路旅行,挥霍存款也要惬意人生,却在高级餐厅偶遇小三时,以兴师问罪姿态泼她一脸,只是因为担心她误饮被落了药粉的水……

    《俗女养成记2》剧照。

    有人质疑,从大龄剩女一步踏入妻子母亲,陈嘉玲剩女人设崩塌,会不会是台湾少子化风潮下,借剧集软宣传引导“催生”舆论的应景之作?要留意,不同于生活所迫或另一半变心而堕胎的常见狗血戏码,陈嘉玲则是连怀孕都没有第一时间告知男友的。

    不想要孩子,源于能否胜任母职的自我怀疑,去堕胎阴差阳错做B超听到了孩子心跳声的那刻,她决定留下他,甚至尚未与男友确认复合关系。换言之,在快节奏的当下,要不要孩子,就像上一季是否离开台北一样,不是为了挽留爱情,也不是为了寻找寄托,决定权都在她自己。

    这并非简单的一念之差。波兰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 Bauman)指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特质是液态(liquid),当固态静止的空间不再,时间、资本、人际关系高速流动,人们被裹挟其中,唯有不断建构、质疑、分析、改造自我,才能跟上洪流,每时每刻都是新开始。在这样的价值驱动下,从“不生”到“生”的飞跃,不是来自外界的种种引导或压力,而是陈嘉玲自主选择,种种深思熟虑后的量变引发质变, “再出发”的结果。

    《俗女养成记2》剧照。

    她改变了什么呢?如果说第一季《俗女》之俗,着眼陈嘉玲10至39岁的成长史,演绎从心所欲断舍离,“任性又怎样”,第二季则推进一步,让她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学会爱他人与做自己并不矛盾, 背叛与妥协不是水火不容的天平两端,也可能是一体之两面,选择承担后果的勇气,来自相信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

    话说从头,何为女性主义者?剥离种种伟岸高深的理论,“女人掌握自主权”,可谓是最“俗”也最重要的阐释。在成长的时间轴上,嘉玲、育萱、陈母、阿嬷,以不同坐标交相辉映,她们可能既不离经叛道,也不前卫先锋,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这些非典型女性主义者,以各自微小的挣扎与努力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是生活的真相,也是灿烂的诗篇。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一把青;编辑:走走;校对:刘军。封面题图为《俗女养成记》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短评

    “你是十二月九号下午两点五十八分生的,我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生你生了快两天......上国中很了不起,因为你妈妈只有国小毕业....”第一集太好哭了呜呜呜😭

    9分钟前
    • 白日梦想家
    • 力荐

    真好啊,陈嘉玲!因为45集是过度集,让人总有一种不够有戏剧冲突的感觉,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第5集爆发。关于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困境,最后是靠母女之间相互救赎来完成。最稳固的关系就是外婆,妈妈和女儿,我能理解了。我为什么又在哭!被爱包围着长大的陈嘉玲是真正的千金大小姐。小蔡永森太让人心疼了啦!第一集我就稀里哗啦哭了!妈妈嘴上让陈嘉玲独立,自己坐公交车,实际上骑着摩托车跟着一路,最后实在忍不住,上来就是一顿教训,也太真实了!妈妈虽然会因为很多事情,疯狂骂你,但是妈妈永远是最爱你的妈妈!妈妈大骂,陈嘉玲,你不知道路是要嘴里问出来的吗?我想,这不就是我妈小时候骂我不敢问路吗?陈嘉玲,你要好好长大哦。爸爸妈妈,虽然我时不时跟你们闹别扭,但是我也永远爱你们,你们要健健康康!好想飞奔回家亲妈妈一口!

    10分钟前
    • 徐贤
    • 力荐

    育萱不想剧终,育萱不舍得剧终。

    11分钟前
    • Hugsy
    • 力荐

    5 毫不犹豫的五星,还是熟悉的味道,一个在东亚语境下的非典型女性形象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再次出发的故事,两条线虽然是童年和成人,但还是围绕着“她”的成长,作为女儿、姐姐、伴侣,更重要的是,一个独立人格的她。

    12分钟前
    • lepenn
    • 力荐

    一边笑一边哭,越长大越懂,越长大越俗。

    17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那些讽刺ww不爱国的,其实从心里也一直也没有把ww当成自己人不是吗。为什么老强调台剧港剧,不都是中国剧吗,说什么台剧虚高,下次说台湾省剧虚高,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剧虚低比较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好剧

    19分钟前
    • 已 注销
    • 力荐

    陈嘉玲的魅力就是开播24小时豆瓣评分9.3,保持至今,😂

    24分钟前
    • 直布罗陀的🐱
    • 力荐

    三十岁的陈嘉明说我不想要跟你结婚,四十岁的陈嘉玲说我不想要卖掉我们的房子,儿孙满堂的阿嫲对着生日蜡烛许愿说我想要搬出去一个人住,如果真的可以越活越勇敢,那我开始有点期待人生的下半场。

    26分钟前
    • 杀手欧阳短手
    • 力荐

    以前看家庭剧,憧憬的都是日剧、美剧里的家庭,看华语家庭故事,总觉得那些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多亏有俗女,现在终于有一个可以向往的中华家庭了。

    27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3.5;无论是主题呈现还是过去/现在的对接,都较第一季肉眼可见的逊色,剧本的刻意与匠气很明显,一方面可能是现代戏的增多难免落入俗套,另一方面则是非常明显迎合完满结局的倾向;这一季最感人的竟然是洪育萱,终于敢于从作茧自缚中走出来,并大声质问“说好的三个人重新开始呢”——问得好,前面如此辛苦地铺设“俗女”成长经历,为何最终仍要回归传统价值观,各男性形象一一幻灭倒也在情理/意料之中。不过,还是很羡慕在电视剧中能大大方方演绎同性之爱……

    3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当你可以在一部华语剧看到妈妈和女儿斗法,是那么熟悉;但是看到男男在父母面前深情表白,这太陌生了。原本以为第二季就这样的时候,到了第六集又不行了,女人这一生的悲剧故事啊,不用控诉的你就懂的,我妈妈也是这样度过这一生的吧。

    34分钟前
    • 李米
    • 推荐

    其实越来越1988的走向 为华语这样的剧集骄傲 Netflix可以买下来给全球播一下吗

    38分钟前
    • ZANE
    • 力荐

    警察小姐给育萱的拥抱是第七集最令人动容的画面

    39分钟前
    • 鹅耳枥
    • 力荐

    陈嘉玲的新家简直是我梦想的小屋

    43分钟前
    • 力荐

    “当女人真的没一样是好的吗?”“没有”

    48分钟前
    • 剑龙在草地散步
    • 力荐

    是谁因为前五集哭得断气,又因为后五集气得诈尸,家庭剧要是不会编了建议腰斩,能不能不要用出轨复合生小孩大团圆的戏码来凑数,我看40岁女性主角的电视剧只是为了来看这个的吗?既然还是要结婚生小孩为什么不直接第一季跟江显荣生大结局,而是选择跟换工作也不告诉伴侣、独自生闷气然后跟孕妇发火、在台风暴雨天停电时乱发脾气摔杯子砸碎玻璃门也不收拾就跑了的蔡永森(生怕他下一秒就要家暴)继续结婚,这就是40岁最好的抉择吗,我不觉得,最最好笑的是生小孩之前大喊不打无痛我的小孩我做主,“俗”字的落脚点原来在这里,怪讽刺的。

    49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选择为人母、不打无痛分娩、进入婚姻、直面配偶出轨等等磨难,均是女性人生中的关键节点,但剧中都作傻白甜处理,这才是对女性观众最大的不尊重。第六集后烂得透顶,剧组自满得惊人。三星只给剧中每个闪闪发亮的女性角色。

    50分钟前
    • 张R
    • 还行

    转场太棒了第一集:下车 喊声 校服 烟花《爱你一兆年》第二集:妈~ 镜子 《蚵仔面线》第三集:砖头 柱子 药材 背影 栏杆 帮忙 侧影 食物《青梅竹马》第四集:房间 影碟 跳舞 三人 凳子 乌龟 《萨呦娜拉》第五集:咀嚼 走动 观望 传递 坐着《一人一半》

    53分钟前
    • Meg
    • 力荐

    笑中带泪 这就是俗女吧

    56分钟前
    • 🎞️
    • 力荐

    旺福本尊出马,质量依旧顶级。儒家文化和同性关系同处在一炉中锤炼,温情之余料,搞不好能炼出下一个早期李安。

    60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