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成为沃伦·巴菲特

    成为沃伦·巴菲特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17

    主演:沃伦·巴菲特,苏姗·巴菲特,比尔·盖茨 

    导演:彼得·W·孔哈特,布瑞恩·奥克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第2集

      新声一代

    • 更新HD

      第237号房间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6时装秀

    • 更新HD

      维多利亚的秘密2005时装秀

     剧照

    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1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2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3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4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5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6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16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17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18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19成为沃伦·巴菲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身价净值超过600亿美元,沃伦•巴菲特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亿万富翁。这位传奇般的投资者仍旧住在他位于奥马哈的小房子里。今年86岁的他,每天都开车去到办公室管理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但比起他低调的生活方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道德情操。他庄重和正直的人格魅力让他累积了巨额财富,并在一次史上最大型的慈善活动中,捐出了所有财产。《成为沃伦•巴菲特》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来自内布拉斯加洲的小男孩成为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男人之一的成长史,以及引导他的幕后贵人。影片为独家拍摄,包含沃伦•巴菲特从未曝光过的家庭影像,沃伦•巴菲特将带领大家思考,当金钱不再有意义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长篇影评

     1 ) 数据游戏玩家——看《成为巴菲特》纪录片

    嘿,你知道巴菲特吗?我看了记录片《成为巴菲特》,想跟你讲讲他。

    我是数字游戏的赢家

    小巴,中巴,老巴

    我们暂且把巴菲特儿时阶段称为小巴。小巴1930年出身于一个有产家庭,他父亲那时是股票经纪人,有自己的公司,后来一路高升,职位去到国会议员高度。小巴自小对交易,数字有浓厚兴趣,与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小巴很小就通过卖报纸,卖杂志赚钱,16岁进入股市。小巴有点内向,经常一个人,但特爱阅读和思考,跟着父亲上班,把父亲办公室的书籍看了个遍,有些还看第二遍。在求学阶段,天分加上好学,小巴只花了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就修完大学学分,早早毕业。得知少时很喜欢的多德教授在哥伦比亚任教,于是赶紧给他写了一封信,耿直地说:我看过你的书,我好喜欢你的书啊,我以为你死了,原来你还没死啊。。。。请问我可以去上你的研究生课程吗?我真的好想去。。。。多德教授收到小巴的信后,答应了。

    来到青年时代中巴,在记录片中我看到中巴在这个阶段至少做对两件事情:

    一是中巴意识到,若要取得成就,必须改善当众说话的技能,也就是演讲,这样才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于是中巴报了卡耐基的《口才和演讲》培训班,对的,就是那个写《人性的弱点》的卡耐基。培训毕业后,中巴把这个培训证书一直挂在办公室。巴菲特取得那么多成就,啥证书也不挂,只挂这个,说明此培训影响深远,他也非常引以为傲。

    第二件做对的事情是,中巴在29岁遇见了他一生的搭档查理芒格,他们两人简直如影随形,简直在哪都可以看到他们在一起。比尔盖茨老了现在也跟他们在一起。。

    二人行

    三人行

    话说回来,中巴29岁前的投资风格深受研究生导师格雷厄姆影响,专找便宜的股票购买,但芒格认为不对,芒格对巴菲特说:股票的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便宜,而是在于它的真正价值,平且长期持有。这种观念伴随他们后期的所有投资。总的来说,中巴遇到芒格,犹如双剑合璧,所向披靡。他们两人都深爱阅读和思考,信奉价值投资,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并安然地待在自己范围内行事,不碰不懂的互联网公司,不碰太难理解的医药公司。在没有遇到合适的股票,他们甚至可以在两年内不做任何买进,克服他们所说的“人天性爱行动”这一天性。

    时间飞逝,中巴来到了老巴时代,老巴在四十出头,也就是在1970年代,结识了《华盛顿邮报》掌权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经其引荐,进入了上流社会,获取更多资源的同时——虽然影片没有过多解释——但我相信,媒体打造了巴菲特的形象,并广泛传播。在1991年,巴菲特结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并请他担任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后面就是更多强强联手的故事了,这些强强联手,在巴菲特天生擅长数字游戏,外加专注的力量的基础上,经过复利效益,伯克希尔哈萨韦爆发出强劲的市值,截至今天,伯克希尔哈萨韦最新市值已达5137亿美元,每股股价为31万美元。

    这么多钱的公司,巴菲特说:“你看,我公司总部还是25人啊,从创立的时候是这么多人,现在还是25人。我就喜欢跟自己喜欢还有照顾好我的人一起共事,没有那么多框架和规矩。我就喜欢这样。”

    25人

    巴菲特也喜欢慈善,截至今天,根据《福布斯》报导,巴菲特捐出388亿美元,高居财富捐赠榜首。

    这个老头,真是数字游戏赢家啊。

    被照顾的感觉真好

    中巴在大学遇到了苏西,那时苏西已有男友,但中巴很有计谋,他通过打动苏西的父亲,成功撬动苏西的恋爱墙角,在21岁时,迎娶了19岁的苏西,然后一起养育了三个小孩。

    巴菲特是有很多很多钱,然而,知丈夫莫若妻子,巴菲特对钱的追求更是一种数字游戏,他看到数据增长就开心,而不是追求财富本身。阿巴在生活上是很节俭的,他至今仍住在28岁时购买的房子,平时消费如我一般,股市好,他就给自己买3元的麦当劳早餐,如果股市下跌,啊哈,马上减到2元。

    生活除了节俭,巴菲特作为父亲,丈夫的角色可以说不太称职,巴菲特貌似除了负责经济,其他一概不理。影片中巴菲特说,也可能因为这个因素,家庭三个孩子性格都像苏西,安分守己,不像他野心勃勃。

    三个孩子长大离家后,苏西觉得巴菲特过于专注工作——或者如江湖传言说,巴菲特与《华盛顿邮报》的掌权人凯瑟琳格雷戈姆有了爱情——于是苏西离开巴菲特,去发展自己的唱歌爱好,巴菲特知道后,伤心万分,躺在沙发上,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怎么为自己做一份汤。是的,巴菲特在生活上很低能,需要被人照顾,而苏西虽然离开,但并未离婚,她想了想,找了一个一位餐馆女招待,名字叫艾丝翠来照顾巴菲特。一年后,艾丝翠搬进了巴菲特的家。从此形成了:正式场合苏西陪伴巴菲特,私下艾丝翠陪伴的三人行的局面。啊,巴菲特果然做到了父亲的教导: 不要管外人怎么看,你内心有把称就好了。

    苏西去世后,2006年76岁高龄的巴菲特迎娶了60岁的新娘艾丝翠。这场婚礼没有喧嚣,没有蜜月,只持续了15分钟,但是却最终圆了同居28年的两个老人的心愿。巴菲特的女儿苏茜说:这是他(巴菲特)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结婚。

    艾丝翠是人生赢家么:)

    在原生家庭上,巴菲特很敬重父亲,称父亲是他最好的礼物,父亲很相信他,对他很有信心,即使事情搞砸了,也不会直接训话,而是通过案例讲给他听,事情怎么做会更好。从影片看到,父亲出席很多场合都带着小巴菲特。

    巴菲特与一辈子的搭档查理芒格从未吵过架,两人合作亲密无间。

    伯克希尔公司总部25人一直在身边陪伴和照顾他。

    巴菲特的关系是和睦的,高质量的,隔着荧幕,我都可以感觉到这位89岁老人的幸福感。

    我的思考

    老巴今年89岁,回顾他一生,我认为他的成功,更多是天分加家庭影响。如我等普通人若想从他身上获取一些经验,我想除了他炒股的金科玉律之外,还有他专注,常年阅读两样难得的品质。另外推荐《富兰克林传记》,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和《曾国藩》这三本书,他们是从普通人起步,通过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步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送你们两句话:

    我所见过杰出人士,他们都爱阅读,没有一个不爱阅读的。——查理芒格。

    信息书籍都是公开的,你读我也读,但最后我能赢。——巴菲特

    我的公众号

     2 ) Anne's《Becoming Warren Buffett》

    于2022.12.3追完了《Becoming Warren Buffett》,中文名《成为沃伦巴菲特》。这个影片下来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1)只打舒适区里的球

    I do know what I call my circle of competence, so I stay within that circle, and I don’t worry about thing that are outside that circle. Defining what your game is, where you are going to have an edge is enormously important.

    明确你玩的是什么,你在哪里有优势非常重要。

    明确你的优势,在专注的领域只做最能发挥优势的事情,其它事情即使再大诱惑也不为所动。像动物捕猎,瞅准了一击即中,其它时候一动不动。

    巴菲特专注于投资领域,以至于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很白痴,照顾自己也成问题

    2)把挣钱作为一种游戏,而且只想胜利

    赚的钱越多越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即使把钱最后做慈善,但是强烈的赚钱的欲望和胜负心,会造就一个人。

    3)做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对所做的事情要从有实际意义与价值出发,比如,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带来可见的利益或者改变等,不要务虚、糊弄或者流于形式等等。

    下面是影片结尾给出的巴菲特认为自己重要的事情列表

    从上面也可以看出来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相似的思维角度和高度。其实不同的经历的人看这个列表会有不同的感悟,我把列表放在这里也是希望自己以后回来,会有一个真正符合发心的做事,不至于偏离航向。

     3 ) “成为沃伦·巴菲特”纪录片

    看完“成为沃伦·巴菲特”纪录片后,感触深刻 。纪录片中巴菲特讲到以下重点:

    ①爱惜你的身体和大脑

    纪录片的开始,巴菲特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提问,如果你们能拥有一辆喜欢的车,并且是你这辈子唯一的车,你要做什么?当然是要好好爱护它。

    巴菲特说:“我们不会在一生中只拥有一辆车,但只有一个身体和大脑。”

    ②不要赔钱

    巴菲特有两条投资原则:第一条,不要赔钱;第二条,请永远记住第一条。

    ③专注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第一次见面,盖茨的爸爸让他们分别写下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个词,他们都写了同一个:专注。

    巴菲特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④读书

    直到 80多岁,巴菲特依然每天5,6个小时读书。

    他说,每个人都能读我读的书,这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⑤能力圈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发现公司的价值,你不用把数千家公司都看准,你只需要看准几家就可以。

    ⑥构建你的护城河

    如果你有一座城堡,人们会来占领城堡,把你赶走,所以你最好有护城河。这里的护城河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同类,同甘共苦的人。

    ⑦复利思维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4 ) 笔记

    读书5-6小时一天

    专注 耐心 好好照顾身体和脑袋 “ 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教师。 在我看来,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 你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你要去找一份即使你不需要钱, 也愿意去做的工作。 生活是美好的, 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起来, 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 60多年来,我都是跳着踢踏舞一样地去工作。 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 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你可以选一辆车,任何颜色,任何牌子,任何车型,选定就你就可以得到这辆车,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一生只能用这一辆车,那你一定会非常爱惜,非常好的包养它,对不对。 我们这辈子,当然不会只有一辆车,但是我们这辈子,只有一个身体,一副头脑,现在身体和头脑都感觉良好,但是它们要陪伴你一生。 不是每个幸运的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在追寻成功的原因时,不要一味强调自己的努力,而忽略了容易被忽视的幸运成分。”

     5 ) 《读书与专注》(笔记)

    影评受益

    (1)我很喜欢读书,喜好安静。

    (2)你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那是你仅有的。

    (3)基金——复利

    (4)我很早就进入商业领域了,我喜欢这项游戏,但我更喜欢做自己的老板。

    (5)伯克希尔是一家多元化控股公司,它拥有大量不同的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与它的母公司伯克希尔 分开运营。

    我们可能有七八十项业务,它们是独立运营的。

    (6)我要在30岁前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7)申请哈佛,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导师,格雷。

    (8)人生中的转折点——妻子

    (9)演讲能力——戴尔· 卡内基

    (10)投资技巧,坐在那里观察市场。

    (11)35岁控制11亿美元基金

    (12)投资指标:寻找有护城河的公司

    (13)道德标准做事:不欺骗,我构造适合我的企业。

    (14)我喜欢安静,每天用5~6个小时读书。

    (15)专注,与比尔盖茨一样,他不懂艺术物理等,专注于商业宇宙。

    (16)巴菲特的妻子:寻找着有自己的生活,人格独立,精神独立。

    (17)购买一些企业,使自己公司能成长的公司(蓝筹股)

    (18)浮款

    (19)寻找估值偏低、有价值的公司,进行控股、坐等成长、市值

    巴菲特两条投资规则:

    规则一:不要赔钱

    规则二:不要忘记规则一

    价值投资理念:如果你购买了价值,就会有好的结果

    穆迪手册:寻找估值偏低的股票

     6 ) 股神巴菲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首发公众号:22号灵魂

    “巴菲特竟然是个女权主义者?”

    之前看巴菲特的演讲,我以为他是一个性格外向,幽默风趣,自信满满的人。当我看完巴菲特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我才发现,原来巴菲特的天性并非如此,这是他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后天塑造的。

    老巴小时候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在人群中不是很出众。他非常聪明,青春期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是智商非常高,但是不合群的天才(说是怪胎也行)。他喜欢和数字打交道,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因为他说在数字中总是能找到答案,人这种生物实在是搞不懂,尤其是女孩子。他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有点像《生活大爆炸》里面的谢尔顿呢?

    后来他的性格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苏西。他总是说他的妻子是一个人格健全,性格非常好的女性。他们养育了三个子女,性格都更像是母亲,而不像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

    妻子的出现,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巴菲特太出名,所以他的妻子苏西,被他的光芒所掩盖,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谁,是干什么的。但看完纪录片之后,我对这位伟大的女性十分敬佩,她简直就是人类之光,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苏西是一个平权运动的斗士。她参与了黑人的平权运动,并且带着巴菲特去听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巴菲特在听完这场演讲之后,深受启发,他意识到人生而平等,黑人和白人也是一样平等的。

    当然,平权运动绝对不仅仅停留在黑人和白人之间,她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在对于女性的态度上,巴菲特的态度也是极其超前的。巴菲特对他的妻子这样说,他说世界上的女性,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其实她们都是这个世界的黑奴。他说他的姐妹,和他一样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可惜她们最后都是结婚生子,只能帮助自己的丈夫成就事业,自己却只能囿于家庭中。他认为这是社会文化造成的,这个世界上有50%的人,都没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世界上占比50%的女性,都能够发光发热,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好。

    以上这段话,是巴菲特在纪录片中的原话。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老巴是一个伟大的人,绝对不是因为他赚了很多的钱,而是他在思想观点上就非常先进,非常开放。他简直就是男性女权主义者呀~

    他自己也实践女性平权运动的理念,他大量招聘女性员工,给她们提供工作,没有性别歧视。

    一个好妻子是多么重要。苏西除了影响巴菲特对待女性的观点,还影响了巴菲特对待钱财的态度。之前他们在金钱的观点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关于钱财的使用,巴菲特已经赚了很多的钱,巴菲特热衷于钱生钱,他相信复利的巨大作用。他要把赚到的钱都用来投资,赚更多钱。苏西创办了基金会,她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想用这些钱去帮助贫困人口。

    当时他们在观点上无法达成一致,分居了(后来出现了一段open relationship,小八卦)。那时候孩子们已经长大,苏西彻底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老巴继续赚钱,混得风生水起。

    后来妻子因为中风去世,在她去世之后,巴菲特经历了一段非常煎熬的时光。就在苏西去世不久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他决定把自己绝大大部分财产,都捐给慈善机构。他给比尔·盖茨夫妇的基金会捐了一大笔钱,又给苏西的基金会捐了钱,用于做慈善。爱上一个人,就愿意为她改变,哪怕是在她去世之后。苏西活着的时候,巴菲特没有做慈善,在苏西去世之后,巴菲特毅然决然做起了慈善。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去纪念自己的妻子。

    接下来分享一封巴菲特写给女性的信。

    最近有很多文章都在探讨女性和工作的问题,但在我看来,一个与此有关而且极其重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人提起。它关系到美国的未来。而对于美国的未来,我并不是个合格的乐观主义者。此前我曾说过类似的话,现在我要说的是另一个观点:我们的前景之所以如此美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性。

    首先我要说,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的进步一直令人称奇,堪称前无古人。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在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之下,人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因此,今天的美国人享用着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而仅仅几个世纪之前,人们还无法想象这样富足的生活。但美国人的潜能只发挥了不到一半,或者也就是差不多一半而已。在很多情况下,美国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只动用了国内一半的人才。在美国的历史上,无论女性有什么样的能力,大多数时间里她们都只能靠边站。也就是最近几年美国人才开始纠正这个错误。

    虽然《独立宣言》(the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但男权主义很快就成为美国宪法的核心。宪法第二章中,全部39名男性宪法签署人一再用“他”来指代总统,这很自然。玩扑克时,人们会把这种情况叫做“露出马脚”。最终,在1920年,也就是133年之后,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才赋予女性投票权,从而淡化了对女性的歧视。但这项修正案几乎没有改变美国人的态度和行为。受此影响,在第十九修正案通过61年后,美国最高法院才迎来了第一位女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而在她之前已有33名男性担任过这个职务。在这61年间,最高法院没有女性法官候选人的情况受到过质疑,而标准的回答仅仅是“没有合格的人选”。选民的态度也大抵如此。1942年,我父亲成为众议员时,全部435名众议员中只有8名女性;而整个参议院只有缅因州议员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1名女性。

    一旦自身利益受到变革的冲击,当权者自然会予以抵制。这样的自保行为在企业界和政界比比皆是,就连宗教界也不例外。毕竟,谁会愿意让顶尖职位的竞争者增加一倍呢?但对变革来说,更为强大的对手是某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就是不能接受周围的世界变得和以往不同。

    我家就是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我们三个的资质差不多,IQ测试实际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俩的“社交IQ”一直都比我高得多。(我们没做过这方面的测试,但相信我,在这一点上证据确凿。)但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所面临的机遇就多于她们俩,就因为我是个男孩,而她们不是,尽管她们聪明而且品貌兼优。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同样的爱,我们的老师也给了我们差不多的成绩。但总是有人告诉她们,对她们来说“结一门好姻缘”就是成功。当然,这些信息更多地通过暗示传递,而不是言语。与此同时,我所听到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机会都在向我招手。

    就这样,对我的最低要求成了对她们的最高要求,而且直到几十年前才有人想到要改变这种现象。现在,针对女性的结构性壁垒正在崩塌,真是谢天谢地。对女性来说,现在还存在着一个障碍,那就是太多的女性不断地给自己划下条条框框,劝说自己不要充分发挥潜力。我在这方面同样也有一些亲身体会。

    我认识几十位杰出而有魅力的女性,其中包括已故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控股股东和首席执行官。凯瑟琳知道自己很聪明。但她被人洗了脑——我不喜欢这个词,但它很恰当。给她洗脑的包括她的母亲、她的丈夫,还有那些信奉男权至上的各色人等,特别是在事业方面。

    凯瑟琳的丈夫去世后,她身边的一些男性试图让她相信,她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实属合情合理,因为这样做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率。这些人给凯瑟琳施加的压力让她痛苦不堪。幸运的是,凯瑟琳不仅聪明,而且内心强大。靠着这种力量,她把这些人的话抛之脑后,没有把自己所继承的东西转交给他们。

    我和凯瑟琳在1973年相逢,迅速发现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性格。但她也确实出于性别原因而对自己有所怀疑。她很清楚这一点,但她的内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男性永远都比你更了解企业经营”,而她也一直没能让这个声音安静下来。我告诉凯瑟琳,她得把别人摆在她面前的哈哈镜扔掉,然后通过反映现实的镜子来审视自己。我说:“这样,你就会看到一位能和任何人并驾齐驱的女性,无论是和男人比,还是和女人比。”但愿我能说在这一点上我取得了成功。

    实际情况当然对我有利:凯瑟琳掌权的18年间,《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上涨了40多倍,原来的1块钱变成了40块钱。退休后,她写了一本非同凡响的自传,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她对自己仍然有些怀疑,由此可见这种女性毫无价值的观点能给人带来多深的影响,就连杰出的人也不例外。让我高兴的是,在我见过的女性当中,遭遇这种哈哈镜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把这样一面镜子放在我女儿面前,她只会哈哈一笑,然后把它打个稀巴烂。女性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事,那就是在手握重权、而且看来自信满满的男性心中都住着一位《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里的奥兹国魔法师——他有各式各样的伪装,但实际上只是个普通人。在光鲜的外表后面,你们往往会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超人。(去问问他们的老婆就知道了!)

    所以,女同胞们,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们为什么要在意剩下的那些针对女性的壁垒和哈哈镜是不是已经被打破了,又或者是不是已经被扔进了垃圾桶?我是觉得这个道德问题本身很吸引人,但绝不要在意这一点。相反,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自身的利益。如果可以采取措施来增加产出,没有哪个管理者愿意自己的经营效率停留在80%。如果更好的培训和工作环境能提高生产率,也没有哪个首席执行官愿意看到男性员工磨洋工。那么,进一步来说,如果帮助男性劳动者充分发挥潜能可以带来明显的益处,你们究竟为什么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呢?

    女同胞们,行动起来吧。越是能充分使用全体公民中的人才,美国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我们已经看到,只挖掘美国一半的人力就能让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你能想象出全部人力所具有的能量,你就会和我一样对美国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译者:Charlie) 作者的话

    女性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怀疑过自己?觉得自己是女性,所以并不擅长理财投资?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所以也不可能学会投资呢?看看巴菲特怎么说,他认为女性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女同胞们,也试着学习一下理财投资吧~

     7 ) over the rainbow

    你的一生只能拥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它们要陪伴你的一生,所以,学会保养它们是我们能做成其他伟大事业的前提。

    哪些事物或者选择对巴菲特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大量的阅读。

    十几岁开始研究股票,从技术分析到基本面分析,大量的,持续不断的阅读使他获益匪浅。

    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费雪的《如何选择成长股》让他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

    只要读书,终将会有好事发生。

    二、对朋友的选择。

    正直,善良是他非常看中的品质,他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查理芒格变成了他一生的挚友和生意上的合伙人。

    是朋友让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三、家庭和婚姻。

    父亲对他的影响,苏西对他的影响。继承父亲优良的品格,并超越他,避免成为空想主义者。

    四、报名卡耐基口才班。

    巴菲特特别说了当初报名卡耐基的口才班的特殊意义。如果没有报名口才班,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口才班的毕业证书甚至比他拿到的大学证书更有用。

    “如果我不改变,我就永远改不了”

    关于投资

    一,避免亏损。

    二,永远记住第一条。

    耐心是最大的美德,逆向思考,寻找有护城河的企业,永远在能力圈的中心运作。

     短评

    这部片子应该改名《没法成为沃伦·巴菲特》

    5分钟前
    • Joel
    • 力荐

    1,人能设定最伟大的目标就是:自我完善,大量阅读,保持专注;2,人能设定最精明的投资就是: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复利,3,好的纪录片就是能让人想要成为更好的人,那么剩下的就Just do it!

    8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6.22 妻子离世后,决定捐款的那段我落泪了。she she ... she ... put me together. 一个懂钱的世界,一个懂爱的世界,当他们相恋,融合在一起,就为世界掀起了波澜。他的哲学,其实是在为一种生活方式投票。

    13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一个宅而且专注赚钱七十年不动摇的人。

    14分钟前
    • 商夏
    • 推荐

    大量阅读,思维快语速快,专注于自己的空间,生活不能自理,巴菲特并非那么讨人喜欢。后来我们会发现,成功人士有颗赤子之心,追求家庭美满、朋友和睦,成功是该归功于此。生活上巴菲特得到妻子的照料,事业上有比尔盖茨、查理芒格互佐,优秀的人身边不乏优秀之人,尽量让自己向正直仁厚的人靠拢。

    17分钟前
    • Dr.ice
    • 推荐

    1. 这种人的一生就是认准了自己的特长,一直走下去。在专业和生活领域执著着。2. 伟大!3. 及时反省,承认错误。4. 巴菲特语速非常快,这个可以判断他大脑在不停的思考,他的阅读量也是惊人的。

    21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好的纪录片就是看完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6分钟前
    • Yijun
    • 力荐

    我喜欢安静,每天用5~6个小时读书。

    30分钟前
    • 傻白甜 🎀
    • 力荐

    认准自身的天赋,坦诚自己的出生幸运,大量阅读,保持专注,成功自有天理。晚年把99%的财产全捐出了,太伟大,简直堪称富圣!8.2

    33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世界是一场很好看的电影,但你不会想一辈子都梦游”。标题有诱导性,没怎么讲成功原因,倒是忙着给他歌功颂德(片尾长而高尚的慈善名目说明一切)。但对早餐固执又可爱的计较、卖老师股票,大量阅读这类小细节,无不在展示他本人对生活的热情与认真,这就是宝贵而值得尊敬的品格。

    38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看到后面竟然有点儿感动…… 巴菲特的前妻对他的正面影响真的非常巨大,没有Susie也许巴菲特仍会是个金融奇才、亿万富翁,但因为Susie他才成为了一位真正令人尊敬的了不起的人。祝这个可爱的"有钱"老头儿健康长寿~(HBO出品)

    39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被很多人爱,也爱很多人。

    40分钟前
    • Sam@房子
    • 力荐

    “爱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你无法控制它。如果你对人有爱,你会得到更多的爱;如果你紧抓不放,你就会失去。”(沃伦·巴菲特)

    43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巴菲特的人生可写之处很多,导演试图加入些人文感觉,却拍的平淡如水,从纪录片本身来讲,平庸之作啊。

    44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还行

    人生部分不错,生意方面就那么回事

    45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沃伦真的是一个理性而专注的人,令人惊讶于他的普通和不平凡,人生的偶像,人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所长和热爱。——余下的人生里,我也希望每天早起跳着踢踏舞去工作,和所爱的人共度一生,每晚给自己的儿女唱《over the rainbow》哄他们入睡。

    49分钟前
    • 局外人
    • 力荐

    滚雪球的精简版,在投资这件事上,老巴做到了极致,在这部纪录片中没有太多介绍老巴的投资事业。他的大半生实际上非常“拧巴”,他为了复利视财如命,没有支持妻子的慈善事业,原因就是剧中提到的“Focus”,为了Focus,就必须要失去些什么,苏珊去世后老巴才终于想通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53分钟前
    • 一笔一划君
    • 推荐

    1、如果只听音频,根本想象不到那么快的语速竟然来自86岁的老爷子。2、几十年都坚持每天5小时的阅读时间足够将全世界的人都远远甩在身后。3、一对伟大的父母和一个伟大的妻子,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孩子和丈夫。4、用平常心对待觉额财富。

    56分钟前
    • aaron
    • 力荐

    看纪录片居然看泪目了,对,就是看《星际穿越》那种泪目(男人的泪点还真是少而奇怪)。沃伦对于价值的理解我是认同的,中年后和他分居但仍然心灵相通的妻子苏西对于价值的理解,我也是认同的。沃伦在苏西中风去世后,最终调整了自己,应该说是两者认同在平行行驶很久后最终汇成一条比两者更好的河流。

    1小时前
    • 茶力泡脑子
    • 力荐

    大概是美剧里塑造出来的金融家面目太模式化,看到巴菲特每天早餐去吃麦当劳,觉得非常不真实。然而整个片子看下来才发现,只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坐拥如此财富,对他来说财富可以带来的享乐不是他追求的,他只是单纯的迷恋这个游戏,并且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

    1小时前
    • Treeing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