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方舟

    方舟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中国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魏丹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方舟 剧照 NO.1方舟 剧照 NO.2方舟 剧照 NO.3方舟 剧照 NO.4方舟 剧照 NO.5方舟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当新闻中传出武汉爆发新冠疫情的第一批报道时,在国内其他地方,张秀华——正遭受着另一种疾病的折磨并为她自己的生命而战。医生们可能已经放弃了她,但是她的孩子和孙子们却没有,他们正在尽一切可能让她和他们在一起多呆一会儿。   这部作品以克制的黑白画面观察这个家庭、他们与母亲的处境、疫情造成的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的斗争。自尊心和对立的世界观最终使兄妹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但他们仍然没有从母亲那边让步。   对于家庭内部情况的呈现仍然是最重要的不分,但观众能不断地从新冠引发的危机和由此产生的限制中捕捉一些瞬间。通过这种方式,该片巧妙地将一场私人家庭危机与一场全球性紧急事件交织在一起,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显示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

     长篇影评

     1 ) 方舟一叶 秋思谁家

    前一段看了魏丹导演拍的纪录片《方舟》。片子一开始,垂危老人沉闷嘶哑的呼吸声一下把我带入了在医院里照顾父亲的回忆。

    照顾老人的故事不好拍,照顾濒危亲人直到去世的片子,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票房毒药。许鞍华的《女人四十》,老年痴呆的公公毕竟还曾经是个打过鬼子的飞行员。可是《方舟》中的母亲,就是一个普通的,瘫痪在床近20年,正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老太太。成住坏空,生老病死,是人人需要直面的东西,美化是没有用的。只有承受。病床上的母亲,陪伴照顾的子女,都在承受。在痛苦、拮据、内疚、抱怨、争执、麻木中承受。 大舅为了给母亲筹钱做手术,给那些久不联系的朋友一个个打电话,自承自失,说自己混得不像个人,更没尽到朋友的责任。然后开口借钱,那种套路熟稔的诚恳,给彼此间留的退步,让人唯有叹息。而姐妹一边慨然承担一边又恨铁不成的样子,熟悉的让人哭笑不得。 最有意思的是那个九岁的男孩。爸爸陪奶奶住院,他陪爸爸……主要是自己在玩。他喜欢这样,不想回家去写作业。他是整个故事里唯一兴高采烈的。这样生气勃勃,这样没心没肺。 真好。

    朋友们说《隐入尘烟》很好,我没看。怎么说呢?我其实特别厌倦这种:苦啊,真苦啊,就是苦啊。能怎么办呢?活着呗。——看的太多了。太疲劳,也太无望。

    《方舟》有点不同。一个,他有超越的努力。再一个,他有一种冷静的观照。那个摄像的手机,其实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凝视。他一直在默默地发问:你这种苦有什么意义,你这种熬有什么价值?

    这个超越的努力不是摄像手机的,而是这个故事里的大舅,阿姨,包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这个一直躺着不动的老太太。他们一直挣扎试图超越这种世俗的苦难,他们希望有一种救赎。不再受这种苦。但是,也因为如此,他们和观念不同的人有一种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就在葬礼之后表现出来——一群年过半百的男人女人在争吵,为了能不能给老太太烧纸。

    为什么要给老太太烧纸呢?就是要让死了的人多得点钱多享点福。享什么样的福呢?就是享受他们想象当中那个富人贵人的那种生活那些服务。这些人在现实当中这么舒服,我们在现实中做不到,我们给死去的亲人多烧点钱,她在地下就像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一样舒服,有什么不好?

    但是大舅和大姨说不好。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母亲上了天堂,她不需要这种享福。【关于死亡,《约翰福音》上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因为这个亲人中间就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这种尖锐的冲突,信仰和信念的冲突,放大里说是古往今来一直在发生的。——你有没有超越世俗生活的价值追求?你认可不认可,人有灵魂永生比享福更重要?

    当然,这种冲突是没结果的。最后可能是一个大家的妥协。但是,这就是真正的矛盾。真正深刻的悲哀在。

    ——亲人很着急,想要老太太死了马上能享福。一个小姨说,你让你的GOD的诅咒冲我来吧,我不怕,我就要给我老妈烧纸。【是的,这是最典型的普通人的理解:神是顺昌逆亡的超级大BOSS。不是祝福就是诅咒,既然我没服从你,你就会诅咒我,这是报复,我不怕。——很勇敢?也很无知。】

    但是大姨说,没有诅咒,只有祝福。GOD的爱和祝福是白白得到的,祂并不会诅咒谁。你不要,无妨,祂一直在那里。只有爱和祝福。没有诅咒。

    假如说我们对生死的看法就是:我死了,希望有花不完的钱,可以像活着的有钱人那样过好日子……那就是我们还从来没有勇气直面过生死。追问过死亡背后到底是什么?

    关于善与恶。经典的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那种特别善良?特别悲惨的普通人呢?有的。《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就是这样。雨果特别会写这样的人。但是这个人他是有信念的,从里到外发光的。不是让人可怜的。也不是让人觉得,哎呀,真是个傻瓜,可怜的傻瓜。而且这个人他是变化成长的。他一开始是个没什么是非善恶观念的人,只要活着就好,干坏事也无所谓。他是怎么样变成这样一个善良坚定的人?这就是雨果的卓越之处。而中国的影视作品里特别多软弱而善良的人,她(他)的自我牺牲主要是低自尊的结果。就是类似“我一条贱命不值什么,您老人家的前途事业更重要”这种。他其实根本没啥信念。他的爱与恨也不是那么彻底。就是地位环境初始设定他特别善良,他就善良了。这是一种很乏味的套路。所以人们骨子里是瞧不起这种人的。表面上说,哎呀你真善良,其实潜台词是,你可真够傻的。是呀,你没有信念,你在精神上并不高于那些不善良的人。你只不过是不会作恶,或者是不敢。所以被迫善良。有什么用呢?心甘情愿的炮灰罢了。

    《方舟》里边那一段争吵的台词太精彩了,编剧写都写不出来。比如大舅跟大姨说:咱俩倒是真信。兜里比脸还干净。有什么用啊?(大意)他们都是最最普通的人。一方面信,一方面自卑。因为他们在世俗这个层面太失败了。但是,尽管自卑,他们还是信。而且这场架虽然吵得很凶很伤,但是一家人仍然还是一家人。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还是要过日子。其实这就是生活真正温情的地方。

    我看《方舟》是因为参加友邦天使心的公益点映活动。在现场有六七位心智障碍者和他们的家人一同观影。他们全程安静观影,热心参与映前的公益宣传活动。 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得到了很多关爱。但因为是特殊的孩子,家长难免会有过度保护,很少要求他做什么,更没有想过他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但一个孩子是不能被当作小猪小狗养活的。如果你对他的教育就是安分守己混吃等死最好,那你大概就会得到一个纯粹的废物。

    这几年,我不断遇到一些自信、善良、积极上进的”心青年“。他们登上讲坛宣传自立自强的理念,写公号记录自己的生活,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当中。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作为人的尊严,和生命内在的成长力量。一个有信念的人,哪怕是身有残障,仍然可以自立于天地之间。

    提到心智障碍者的公益事业,就想到王晓更老师。今天是她的忌日。我在昨天看到了关于她的纪录片宣传片。晓更老师生前我跟她没有交流。十年前她在新浪微博上以”务妈妈“的ID出现,我关注了她的发言。当时我觉得她的权利倡导理念虽然很先进,但很难得到家长的共鸣和社会的支持。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专业的公益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家长和亲友认同她的理念,成为心智障碍者权利的倡导者。更有越来越多的心智障碍者站出来,争取自主生活的权利——她个人的坚定信念已经成为整个群体的共识。 信念是种子,播下去,总有机会慢慢生发。

    【点击我们都是王晓更 | 912融合骄傲日活动邀请函 预约观看关于王晓更女士生平事迹的纪录片《天上最亮的星星》。】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你究竟为什么活着,为什么煎熬?又为什么能够坦然就死?因为有爱。有信念。可以抵挡魔鬼的侵扰,渡过生死交界的痛苦煎熬,得到永生的平安。

    此夜安详,此路漫长。逝去的亲人啊,你当如明月繁星,照亮我们未尽的旅途。

     2 ) 看了这部在疫情下拍摄至亲的纪录片,再也止不住泪水

    在最近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一部华语纪录片打动了我。

    《方舟》是魏丹导演在疫情期间拍摄的一部关于家人的纪录片。这部片子在IDFA的Luminous单元展映,因为其疫情时代相关的主题,也受到许多国际媒体的关注。

    然而疫情本身并非影片的主题,而是作为宏观背景与家庭的个人危机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影片中每一个个体。方舱医院正如“方舟”一般的存在,给天灾下的人们提供庇护。

    而在影片中的医院里,姥姥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她的儿女们时刻围绕着她,轮流照顾着她,也像是方舟一般。其中一个儿子,魏丹的小舅,更是片刻不离老人身边,试图抓住任何一个让她活下去的希望,不惜低声下气四处求人,“为了母亲,下地狱也不怕”。

    影片视角非常私人,毫无保留地把家人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即便是彼此间激烈的争吵。世俗与宗教的隔阂难以化解,积压许久的矛盾终于在姥姥过世后爆发。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是争吵过后,小舅用一只手温柔地握住已故母亲的手,亲吻她的额头,哽咽着,“妈,在天堂等我。”

    爱与信仰,是他的方舟。

    大环境下的担忧,小家庭中的矛盾与悲痛,眼泪汹涌而至。

    我远程采访了《方舟》的导演魏丹,和他聊了聊这部我非常喜欢的片子。

    采访、整理:笑意

    公众号:抛开书本

    这是一部非常私人的纪录片,以家人为拍摄对象,是什么契机让你拍这部纪录片的?

    年初的时候,姥姥病了,我就回去照顾她。她的子女,也就是我那些姨舅也都在。回去之后,她已经快不行了。我跟姥姥关系特别亲近,我在那段时间就比较郁闷,每天都在医院,有时候家也不回,就待在医院陪她。

    我感觉这一次她可能挺不过去了,所以一直犹豫,要不要用影像记录下来。在照顾的过程中,这种想法不断地在脑海中产生,就想留下影像做个纪念。因为她如果离开的话,就永远没机会了。

    当时也没有器材,就拿手机先拍一下试试,就这样每天记录一点,每天照顾完之后,她睡觉了或者没什么事的时候,我就拍一拍。所以画质没有那么高。

    我其实也想问为什么用黑白画面和1:1画幅,也是受到手机的限制吗?

    手机拍摄也有一方面,但不是主要的。如果用摄影机拍的话,我可能也会用黑白。黑白本身也是一种比较纯粹,比较简单的风格,也能体现一种我想要的那种本质的东西,一种宗教精神。还有医院颜色比较杂,黑白会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角色上,色彩不会那么干扰。

    方形画幅的上下比较高,有一种宗教的肃穆感,比较庄严。空间上又比较闭塞,给人视觉感受是比较压抑的。

    影片中大部分都是方形画幅,但后面有一幕“群戏”拉长了画幅,为什么这么处理呢?

    我当时感觉需要在画幅上稍微做一些改变。然后我就想到,其实那一幕意味着家庭进入了一种更尖锐、更深刻的对立状态,也是他们积压在心里的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刻。拉长的画幅能够提供一种突破,或者一种宣泄的出口。随着画幅的展开,观众能够在情绪爆发时刻更聚焦在老人前的这个家庭。相比之前狭窄的画幅,这种形式也能在感受上达到一种平衡。

    你刚刚开始拍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预想?最后成片和当初的预想会不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倒没有。我当时想的就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不太想要让自己介入太多,去影响他们,其实还是一个观察的角度,最后成片也是都在预想中。

    这部纪录片是拍摄于疫情下,是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拍的。疫情下的电影制作是否有一些困难?

    当时在医院里面也没有人管,在医院跟大夫提前打好招呼,所以其实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是素材拍了好多,最后不知道该用哪些。

    大概拍了多久?

    拍了有20多天。后来姥姥出院,我就离开了。其实出院也是因为在医院待着没什么用,就只能回去养着。然后我就回北京又待了两个月。回去之后,她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因为有老年肺炎,比较顽固,然后就越来越严重。

    最后有一天是下午两点多(姥姥去世),我当天就赶回去,还在路上,就让我妹妹拍了一些镜头。后半段吵架那些镜头其实都是我妹妹拿手机拍的,因为我不在,就临时教了她,让她尽量画面稳住,就用手机临时培训了一下。

    所以都是家人配合着一起拍的。

    对,老人刚去世那一块激烈的镜头都是她拍的,因为我还在路上。

    你着重描绘了大舅这个人物,我觉得他在影片中处于一个很关键的位置,为什么选择聚焦于这个人物?

    他们总共姐弟五个人。我妈是老大,里头还有一个戴黑框眼镜的长头发男孩,那个是我亲哥哥。

    我大舅其实以前在社会上混,尽管没有混得很好,自己手头经常拮据,但他这个人有情有义,特别重感情。我发现他身上带有一种很独特的气质,所以让他成为影片的一个主要人物。当医院也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一直在想办法,甚至网上查,各种着急借钱,非常打动我。所以就把他重点记录,也跟他聊了聊。

    他还让我蛮感动的,特别是他和姥姥那几幕,都把我看哭了。

    是吗?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这种情感经历?

    对,看到姥姥在医院里那个时候的感觉,会让我想起以前自己爷爷去世前在医院里的感觉,挺痛苦的。我觉得这也是很多人都能体会的,那种害怕失去亲人的感觉。

    还想问一下有关“方舟”这个主题,片子里大舅有提到方舱医院与基督教的诺亚方舟的联系,为什么用它来作为主题,对你来说它的寓意是什么?

    因为当时有方舱医院的新闻,我的大舅是个基督徒,他看到时就说,这不就是方舟嘛。

    当时正好赶上疫情、蝗灾,各种灾难,整个世界都很像圣经里世界末日的感觉。人们建方舱医院本身有一种避难所的象征,就像方舟一样,象征着希望、获救,生命重生。正好贴合了他们在医院照顾老人,老人被她的五个孩子保护起来,有一些对应的意义。

    背景音乐也是用了巴赫的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很有宗教感。可以具体说说为什么用巴赫吗?

    因为巴赫的音乐比较神圣。虽然这部是比较糙一点的纪录片,但我希望这个影片本身传达出一种神圣、肃穆、庄严的宗教精神,一种来自神性的怜悯和爱的情感。巴赫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我平时写剧本也会听他的音乐,非常有我想要的气质。

    姥姥去世后那场关于葬礼的争论,是世俗和宗教的冲突。这一段是我觉得在这部纪录片里冲突最激烈,也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大家积压了很久的矛盾爆发了,拍到这个素材确实是挺棒的。能不能具体谈一谈?

    我妈跟大舅都是基督徒,其他二姨三姨二舅都是没有信仰的。一家人经常因为信仰问题吵起来,不只是片子里结尾这块,这一块可能比平时他们争吵要强烈好多倍,感觉像压抑在心里的情绪集中爆发。我妈性格又比较强势,她也是太想让自己兄弟姐妹也能有信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在天堂再见,但有时候太着急了。

    最后结尾拿手机竖屏拍的那一幕是有什么用意?

    最后姥姥下葬之后,我们回到小时候玩到大的那个院。那个院已经被拆了很多,周围盖了楼,已经一片狼藉。我们就进去看看还有啥,回忆一下童年。从窗户爬进去,发现里面非常乱,跟往日完全不一样了,让我感触很深。

    那一段其实是用手机随便录下来给家人看的,拍的时候也没想用在片子里。拍下来之后,我发现里头有老照片,以前的那些柜子和碗,各种人生活过的痕迹,这些东西就触发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回来后一直在想用什么结尾,最后就决定用那一段。

    放在结尾的用意是,老人以前也是一直在这生活,到最后去世,她的家也成了废墟,有一种生命的虚无感。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一切都结束了。最后也呼应我想表达的主题。

    你的处女作剧情长片是《母腹之外》,也是讲述了你自己家庭的故事,也是由家人出演。你觉得对拍剧情片和纪录片哪个更适应?

    说实话,我之前没有拍过纪录片,其实对纪录片研究也并不多。但是有一个创作观念,我比较喜欢真实的、客观的东西,所以拍纪录片的时候也是尽量让自己客观。包括拍第一部剧情片《母腹之外》的时候,也是尽量让视角客观一些,不想太主观地输入个人情感和想表达的东西。

    但是剧情片还是有很强的虚构成分,如果想拍好,我自己感觉比纪录片要难拍很多。拍纪录片更多的时候需要时间,需要等待,等待那个时刻到来。剧情片在把控上我觉得会更难一些。

    《母腹之外》剧照

    我看到有人评价说那部剧情片用了一些纪录片的手法,然后这部纪录片也有点剧情片的感觉。

    是有一点。那部剧情片自己其实也挺不满意,觉得有点太草率。因为当时比较喜欢达内兄弟,特别喜欢他们那种摄影手法,就想在第一部电影尝试使用这种手法,但用了这种表现形式之后,感觉其实并没有和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

    然后剪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每天的素材其实就是照顾姥姥,还是希望能有一些故事情节,所有的素材能有一根主线串上,把剧情的东西连接起来。也不是说剧情片必须怎么样,纪录片必须怎么样,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弄,别的也没想那么多。

    刚刚提到达内兄弟,可以谈一下其他喜欢的导演或者作品吗?

    拍了一两部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更适合什么,或者更喜欢什么。我现在比较喜欢布列松,贝拉塔尔,还有德莱叶。他们都也是拍了黑白片,比较多宗教题材。尤其像布列松那种极简的处理,直奔主题,我特别喜欢。还有伯格曼,很简洁,但非常有力量。他们表达信仰的主题,也是我接下来创作的方向,在国内这种宗教电影本身就很少。

    是的,国内还挺少看到这种基督教题材的片子,特别是纪录片。其实想问这一部在国内会有机会看到吗?

    现在视幻在帮我代理,我也很希望这部片子能尽快和国内观众见面吧!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3 ) 一些想法记录,短评写不下了

    在我为数不多的观影记录里比较另类的一部。各片段几乎是没怎么修饰的原材料,连手机镜头对焦的抖动也保留下。虽然个人感觉新闻播报的穿插显得刻意,但很真实地反应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小家庭面对重大疾病与生死的挣扎。人财两空是常事。绝望的连击后希望突然而至,它让你欢欣跳跃,结果你依然无法抵抗来自现实的重力,在所有人都不曾觉察的一瞬间,倏然落地,归入泥土。然后什么也没有了。 影片最后我甚至都能闻到农村土房,仲春阳光里尘土的味道。旧时光试图拥抱你,你已经,或者不愿去认得它了。 什么也没有了。 影片很多地方都让我想逃离。老人救还是不救,因为钱说气话让妻子摸不着头脑,最后还因信仰问题在老人遗体面前大吵特吵。受不了了。太荒诞了。痛苦难熬,我甚至开始玩起了手机,一抬头和电影中也在玩手机的妹妹撞了个对眼。 我的家庭环境决定了我的为人和想法,是的,我凭什么去审判别人。 愚昧的人们,挣扎着的人们,茫然的人们。我们都是。 我不信神。我信我对具体的人热烈的爱。

    感谢导演看见。忘了告诉您已经支付电影票钱。能够直面这份沉重真的非常勇敢,望珍重,祝好。

    ========更新======

    看完之后对海报的一点理解:

    影片里,那个信仰耶稣的女人讲,在方舟上,诺亚一开始放走了一只乌鸦,但乌鸦没有回来;后来又放走了一只白鸽,白鸽衔着橄榄枝回来了——诺亚知道,洪水退去了。 圣经视乌鸦为不洁,因它食腐肉,满足审判,眷恋死亡。而白鸽洁净,立位于复活或安息。影片的最后,镜头铺开,家族姐妹为后事争吵不止。大舅深深亲吻母亲的额头,镜头逐渐回缩为1:1,这一场基于中国语境和西方信仰的撕扯声音也渐渐消弥。 到底是垂死挣扎只为子女尽孝,还是将离开视为解脱顺其自然入土为安,这片土地的人们总是很难给出自己的答案。 也正如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得知,汹涌的浪涛上,乌鸦正穿过天堂之门。

     4 ) 阴霾里的死亡

    第一次是在午饭的时候打开了这部电影结果不到两分钟就关上了,太沉重了,不管是色彩还是基调都太沉重了,缓了几天才敢打开它,安安静静的把它看完。对姥姥的去世表示很遗憾,但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解脱。面对衰老和疾病,个人是渺小的,家庭是难以跨越的,家人是无可奈何的,但好在家庭是团结在一起的,在姥姥逐渐走向死亡的路上,所有的家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姥姥舒服一点,家庭给人无限的力量。疫情的突如其来,给疾病蒙上更沉重的色彩,在武汉这个特殊时期和地方,在医院这个离死亡很近的场所,仿佛死亡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城市都笼罩在阴霾之下,毫无生气。但电影的主角是人,活生生的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透露出的人气让人感觉到人间温情,感性又坚强的大舅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不管是走投无路时的悲怆,还是夜晚寂静无声时轻拍着姥姥入睡,还是面对姥姥去世后的轻吻,都流露出一位儿子对母亲的爱,也表现了一位传统中国男人的孝顺。观看影片不禁会把感情投射到自己的身上,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办,我有爱我的爷爷奶奶,从来不敢想象那些伤心的画面和情景,那些无奈和悲伤让我无法想象现实中的自己会怎么面对,但观看过程中所流露动人的温暖消解了一部分悲伤,面对疾病和悲伤,人只能面对,只能无奈悲伤温柔的面对。去世后的仪式方式的争论,将影片推向另一个高潮,但对于我来说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却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这也正是中国人骨子里对死亡仪式的重视,对几千年传统仪式的重视,对人死后的世界深信不疑,不管是天堂还是另外一个世界,不可撼动不可置疑。但这些终究都会过去,留下的是熟悉的场景,残留的气味,涌上心头的回忆,和保留在这段时光里的美好。 祝好!

     5 ) 人情冷暖见于细节,真实人生刻于当下

    管风琴音乐增加了紧张肃穆的气氛,也符合最后老人儿女们因为按照哪种信仰下葬而争论的场面。 导演很克制,用平静地语气记录了姥姥去世时一家人的状态。 老人痛苦的呻吟,咳不出来的痰,无法自理的排泄,干瘪的身躯,下了手术台后插满导管的身体都让人不忍直视。 在疾病和衰老面前,人很难有尊严,也顾不得体面。 中年儿女们尽管能撑起一个家,可在爸妈面前也是孩子,在人生面前也还需要学习。 搞不清手术风险,不知道哪种治疗方式好,要现学着怎么上网查;兄弟姐妹们讨论着是不是因为没有给医生送红包才这么不顺利,也自嘲着分析穷人富人之间的差距。 孙子辈,大点儿的孩子会静静地陪伴,沉闷地观察大人的行为。小一些的孩子感受不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想的就是能不能不回学校,多在病房里打几天游戏。 兄弟姐妹之间总要有争论,不狗血,却真实。 关于要不要继续治疗,选择哪种方式治疗,没有统一的意见。 影片中导演的大舅让人印象深刻。 在后续采访中,导演说人生的成功很难按照世俗意义判断。 大舅结过两次婚,也没个正经工作,多年在外边晃荡,按照世俗看法,他很失败。 可他总是对小孩很好,从不摆大人的架子,见到孩子们就撩开衣裳拿出好吃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母亲病危时,他的表现也更为不舍和柔情。 镜头下,他是那个会不停查资料的人。 是在大家治疗意见不一样时,因为觉得要治疗,所以哪怕没有钱,也要坐在医院走廊里给久不联系的“兄弟”打电话借钱的人。 我知道你也难,但我管不了这么多了。 你别有压力,能给多少给多少,我以后会报答你。 我知道你买房钱不够,但是三五千的也不管用。 帮我一把。 舅妈因为大舅四处借钱,也顾不上有镜头,和大舅吵了起来。 大女儿买房没钱了。 两个小的还要上学。 我和你过不下去了。 人家不比你有钱,要你在这瞎借钱。 我打视频让儿子别上学了,还能给你省出来几千块。 大家小家,两难全。 老人走后,儿女们讨论下葬方式。 大舅说着说着,时不时会亲亲母亲的额头,摸摸她还没有冰冷的手。这是一个世俗目光审视下不成功的男人的孝顺,十分真心。 大舅和姨妈都信仰基督教。 大舅不在乎葬礼按照一半世俗,一半基督办,但是姨妈不行。 大家都很痛苦。 其他儿女认为已经很将就姨妈了。 寿衣都是按照基督教的礼仪办的,白布上也是十字架的图案。老人走了好一阵,连纸都不让烧,不能安心。 姨妈却认为不能得罪主。虽然她不会诅咒兄弟姐妹,但如果不全按照基督教的仪式办,会招来诅咒,她害怕。 有人站起来说真有神的话,怎么不显神迹。吓得姨妈赶忙制止,不能乱说。 另一个姨妈气得直赌咒。让他把我带走,我不怕得罪他! 姨妈也爆发了。是不是因为我穷!你们觉得我穷,信耶稣还穷成这样!那孩子生病要花钱啊! 尽管影片是克制的,冷静的,但黑白的色彩还是透出一丝冰冷。 三处管风琴的配乐庄严肃穆,既和纪录片主题“方舟”的宗教喻义相符,也和家里有基督和世俗两种不同信仰的矛盾氛围相符。 开头大舅照顾老人时,老人的呻吟。 老人要做手术的中期显示的“方舟”字样的转场。

    结尾处,回到空无一人的老宅,有人打开柜子时说:还是有小时候的味道。 这三个场景下,管风琴的配乐都让人头皮发麻。 充满宗教色彩的音乐让人不禁思考神是否真的怜爱世人。否则为何要拿出老病死考验每一个人,让人们身处其中,却只能承受苦难,无能为力。 个人和时代的关系在影片中通过一次次新闻报道体现出来。 当一个大家庭因为老人病危而痛苦时,新冠疫情爆发了。 它被起了名字,被确定了危险等级,被证实了在全球流行,被更新了污名化的“某某病毒”的称呼,被制定了防疫政策,被各个国家用来隔空喊话…… 病房里的电视和车里的广播,时近时远的传出来的新闻播报,提醒着观众抽离出个人悲痛,看到更多人的无奈。

    深夜窗外的呼啸风声、漆黑的走廊下跳动的红色时钟、坐成一排的病人家属…… 不知死,焉知生。 虽然不想当鸵鸟,不去想养老和疾病的问题,但也必须承认,关于生命的理解和体会,只要活着就会被更新。 痛苦很难避免,但是很少有人能不恐惧这种未知的痛苦。 多少人败在恐惧恐惧的恐惧中。

     6 ) 向内塌陷的呼吸

    看的过程一直想起一些已经离世的亲人朋友。《Coco》里说,人在天国其实还活着,但会二度死亡,天国里的人依靠俗世的人记住他们,每淡忘一点他们就消亡一些,直到俗世的人再也不会想起他们,他们就会第二次去世。因此,时而想起那些已离开的人,就像给他们充电一样。

    但记忆是不可靠的。

    用影像记录,是保持记忆最好的方式。《方舟》让姥姥在影像里永生,这是姥姥之福。

    我想起奶奶去世时的画面,我坐在她身边,看着她呼吸逐渐微弱,直到最后一口气,那最后一口气是向内塌陷的,带有微微的杂音,有点像发动机熄火,也许是肺缩收,也许是心脏停顿,或者是五脏六腑瞬间下沉,那最后塌陷的呼吸之后,奶奶就安息了。

    生和死都痛苦,没有一种修行是容易的。

     7 ) 希望,是一扇彩色的窗。

    公众号后台收到了魏丹导演的私信,他公开了自己的纪录长片《方舟》的正片资源,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让更多的人看见。

    于是我看完了这部非常私人化的影片,甚至找到了当年看《囚》和《吉祥如意》一般的感受。

    不得不说它确实值得被看见。有些故事,因为真实而震撼。

    张秀花,病重的老人,魏丹导演的外婆。

    时间是20年初,她并没有生活在武汉,却也在和死神角力。她痛苦地呻吟,粗重地喘息,病痛折磨得她形销骨立。

    张秀花在影片中是绝对的主角,同是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他者。她没有一句台词,甚至除了痛苦和昏睡,也很难露出几个表情。

    这是一种直面生死的深刻。如果你把自己放到张秀花的立场上,你会发现,人生走到最后的时刻,一切自己都无法做出决定。

    《方舟》剧照 ▲

    但张秀花也是个幸运的小老太太,有爱她的儿女和孙辈。

    面对全身零件老化的老人,医生们也没有帮助她痊愈的办法,但孩子们还是希望她能好起来,希望能陪这个可爱的小老太太多走一段路。

    这是一种无需多言的爱。那是我们对待亲人的本能。如果你把自己放在张秀花子女的立场上,你会发现,你懂他们的眼泪与纠结。

    《方舟》剧照 ▲

    其实这是一个你一定会知道结局的故事。

    让我觉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本人的克制。

    他需要照顾病床上的外婆,需要对抗自己内心的悲伤,同时还要把自己放在客观的镜头中,看着这一切就这样发生。

    故事的最后一段,是外婆的离世。

    兄弟姐妹中,有人信基督教,希望能按基督教的流程走完葬礼。也有人希望按照最原始的民俗方式下葬,烧烧纸钱,入土为安。

    他们彼此的爱,和信仰与三观相互冲撞着,割裂而荒诞,折射出许多家庭的影子。

    而已经故去的张秀花,依然是个他者。

    她闭着眼睛,听见,或者听不见,子女们在争执着怎样才能让她走得更好,更安详,更体面。

    争执或者沉默,迷或者信,登上方舟或者被洪水吞没……我更愿意相信死生之间没有答案,只有一条单向行走的不归路。我们总会在某一刻,站在张秀花的孩子们的视角中;然后,又在某一刻,站在张秀花的世界里。

    那些生命中注定无法找到出口的困境,因为导演本人依然相信着的希望,被留下了一扇彩色的窗。

    《方舟》剧照 ▲

    问题,也许并没有答案。

    但影像,一定可以让我们看见。

     短评

    被「拍摄者」有意无意藏在纪录片《方舟》当中,不易被「大舅」觉察,具有高度隐蔽性和传染性的极端「病态」意识形态值得高度警惕。这类「二舅式」影片很容易流于单纯的「苦难和困境」展示,进而将苦难「解构」消解,变成一个即兴而粗糙,具体而真实的审美对象。登上「方舟」的人是谁?是被「现代医学」宣判死刑的当事人吗?事实上,通过创作发放「赎罪券」消费当事人及子女们的苦难,创作者拿到了《方舟》入场券,而且获得了「部分西方评委」认可和鼓励。讽刺的是,子女明明知道,她们用「攒的」钱、机器和「治愈系」药物,在「上帝」摄影机的凝视下维持着一种终究会破灭的「不死」神话;但在西方基督文明对东方人如此「单向度」灌输和渗透下,祈祷大舅能意识到,他用「借的」钱、人和场地,在「人民群众」手机的监督下守护着一种表演给他者观看的孝道。

    4分钟前
    • Muto
    • 较差

    机器有节奏的嗡嗡声,老人痛苦的呻吟声,亲属们的低语哭泣声,共同构成了死神迫近的声音。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9分钟前
    • 微澜
    • 推荐

    #IDFA #个人十佳巴赫的粘稠的时代、地球与生命的记忆,是上帝的爱。真实的人类病痛和苦难与梦幻圣洁的副歌的差别和对立,恰似片名方舟这个西方文化符号应用于中国家庭故事的“植入”感。穿插的疫情新闻播报构成时空坐标,而亲人们又将个体经验向集体记忆展开。因为医院里也经常看到的那些用力的肌肉起伏和人的样态,所以为导演创造的这种情境下的美学而震撼。昨天王兵的讲座恰巧谈到video art,认为本片完全符合,是反戏剧的,是叙述性的,是人生。

    10分钟前
    • 水豚拉面
    • 力荐

    3.5;沉重的喘息,嵌满皱纹的干枯皮肤,病房里的哭泣,走廊里过于明晃惨白的灯,辗转纠结的乱投医,亲历经验者重温犹如噩梦重演,然而最终都不能解决,无论上帝还是老天爷,尘一样要归尘,土一样要归土,病痛的尖锐刺痛折磨并不能沥炼圆满修成正果;作为时间坐标的疫情背景加重了死亡迫近的残忍,「方舟」作为西方宗教概念引入到东方世俗要务更具某种末日感,一个在新闻播报中凸显的家庭浮岛,他们无法计较人类生死大事,但必须在买房、医疗、教育的重重枷锁中磨损着人生。片名出现的时机(时间跨度和“情节”上的跨越),画幅改变的涵义(争吵场面的起始与画幅开合的同步,以及生命真正的结束)。

    1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3.5,关于国内基督教家庭的电影本来就少,这种非虚构的更是几乎没有,也因此带来了同类题材里难得一见的关于信仰的讨论。整体还是拍的比较拙,有一些很刻意的处理,但同样是关于家里老人去世、兄弟姊妹间的争吵,比《吉祥如意》要真诚太多

    1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共鸣很多。变画幅的技巧用的恰到好处。最后兄妹争吵时被有些气话逗笑了,越发确定任何宗教信仰第一教义应是包容。如无包容,则不必信。

    24分钟前
    • W.Y.F
    • 推荐

    用理性克制的iPhone镜头记录正在发生的现实,却丝毫不放弃对形式美感的追求。1:1的画幅,黑白色处理,是对技术局限的规避,也是超越,电影是局限的艺术。老人过世后儿女关于选用民俗还是基督教式葬礼的争论是悲痛的宣泄,也是对信仰与命运的终极质询。画幅由此处展开,犹如上帝敞开了全知全能的视角,旁观这一出一大家子为自己是否存在而争论不休的人间悲喜剧。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人显得尤其脆弱,中国传统大家庭结构下的亲情与孝道,个体在临终前的尊严与死后的去处,真实的病痛与矛盾的信仰,作者将这些宏大的命题放入巴赫的D小调管风琴协奏曲中,任由观者的思想与眼泪一同流淌。爱是人到中年事事不如意的舅舅烙在逝去的老母亲额头上的吻,是持摄影机的人在葬礼上竭力克制哭泣时的沉重呼吸。

    26分钟前
    • 薯本华
    • 力荐

    7.5/10 从导演镜头到家人手机录屏,不仅是展现家庭状况,而是代表性地展现kino内外的包装、表演艺术

    30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IDFA有一句官方介绍很惊艳且贴切“自尊心和对立的世界观最终使兄妹的关系变得紧张,尽管如此,他们却从未离开母亲半步。”最精彩的是结局画幅转变的时候,很难想象同为基督教的导演,选择了如此客观的,且基督教在争论中处于劣势的镜头,人死了不是结束,而是新的争论开始。一开始病房的时候就很不适了,想到奶奶年龄也大了,爷爷身体不好,总有一天也会如此,就些许难受。且有一句大实话“钱面前,谁也做不了主”。还是定一个小目标,给父母攒够100万养老钱,我就混蛋。

    34分钟前
    • 茗政.
    • 推荐

    人物神采、情绪抓得很好,故事发生的背景新闻“画外音”介入,以及关于宗教的讨论恰到好处,形成一种荒凉的语境;凝视死亡,直视残忍,是不容易的,只有经历过亲人病故才能做到感同身受,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事。本片可以和王兵的《方绣英》类比观看。亲人的一场大病就足以拖垮中国很多家庭,让很多人精神崩溃,作为观众,我感受到了这种蝼蚁般的无能为力。

    3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陪护视角的私影像,忠实于住院的日常,带出家庭成员的困境与情感,但没有做出什么超越性的表达。只是足够多的「在场」,足够近(暴力)的拍摄,足够机敏的捕捉,足够坚持的风格。黑白色调明显是对手机画质的藏拙,1:1画幅倒呈现出主动且相对完备的美学体系,到为筹备老人葬礼而争执一幕再徐徐展开,但感觉实用性的要求多过形式设计。——我们在《吉祥如意》和《家庭会议》中都领略过这种不体面的情境,接近冲突的地方也就有了戏剧性的真相。亮点在于对基督教信仰的反复提及,也就孕育出《方舟》的片名。所有人都在一条船上,所有人都要面对与处理死亡。#DOK.fest München#

    41分钟前
    • 晚不安
    • 还行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一粒灰。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8/10难得一部疫情下的纪录片基督家庭加上特殊背景还是很能反映一部分边缘群体的感叹生老病死的同时也自觉幸运等到自己到老也希望能痛快走掉但是在那之前还是要为健康付出很多至于最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持保留意见但对于家庭关系与宗教信仰的碰撞的展现很有意义,疫情的影响穿插其中但没有过多展现,只是作为一个弱影响存在"一部用手机记录至亲生命消逝的作品"这一点足以让人尊敬

    44分钟前
    • 怪人
    • 推荐

    摄影机聚焦的是母亲临终前的最后时刻,所有的人间事物、亲人话语都变得没有了意义,所有画面都指向了母亲即将死亡。我相信,照顾过病号的观众都能再次体会病人与亲属的痛苦。不断出现的“新冠”只提供了粗浅的背景信息,可有可无,它没能同生老病死的主题直接关联。“方舟”的概念也只通过“方舱”的一段话出现,同样没能扣题,导演定是喜欢这片名,还专门加插了插图去做戏剧上的关联,画蛇添足了。最后家庭内部的宗教辩论是点睛之笔,如能在前面稍稍建立起一点宗教情绪,到这里自然水到渠成,并且是能够同“诺亚方舟”联系上的。还是素材太单薄,剪辑时就会束手束脚。作为家庭私影像还是有意义的。

    4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那是疫情还没开始巡演并大肆挤兑医疗资源的时候,那是因为有家人信仰基督更习惯表达爱意的家庭,这个样本的背后是更多相似又不同的故事,不乏狰狞而冷漠的版本,那个护士大声叫她名字的时候,想到了河南的急救事故…“诺亚方舟”,舅舅指着电视里的方舱笑,如今看起来更像苦笑…一点联想:镜头离人越近不一定会拉近观众与镜中人的距离,记得基耶说过类似的话,也是他放弃纪录片的初衷

    46分钟前
    • 吴邪
    • 还行

    应该让更多人看到

    50分钟前
    • 大妇女
    • 力荐

    又一位公开作品的导演,是一个有想法的追梦人。

    53分钟前
    • 熊能能脚不沾地
    • 推荐

    第一次看到片源是伦敦的电影节,据说很一般所以最后也没去看,是最近看到豆瓣上的转发热潮才去看了。结果真的很一般……审查制度不可置疑地对中国影视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但也成了平庸作者的遮羞布……

    55分钟前
    • Lori
    • 还行

    这种十分个人的影像作品很难冷血地去评论其中的人物、技巧和冲突什么的。对人生苦境的展示想必许多人都亲身经历过。所以我只能吐槽一下宗教了。遵循律法就能得幸福,不遵循就被诅咒或者得不到幸福,恰好是我们不去信这种神的原因。

    56分钟前
    • Jin
    • 还行

    信教魔怔人好可怕…心有戚戚焉。私影像,冷静而克制,一个年老生命的逝去,夹杂着中国传统大家庭的信仰和价值观,让我想起大鹏的伪纪录片《吉祥如意》。疫情初期阶段,管控措施的社会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此时的新冠疫情更像是一个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

    58分钟前
    • m89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