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19

    主演:鲍勃·迪伦  艾伦·金斯堡  帕蒂·史密斯  琼·贝兹  罗杰·麦吉恩  山姆·夏普德  安·瓦尔德曼  罗尼·布莱克利  乔尼·米切尔  鲁宾·哈里肯·卡特  迈克尔·墨菲  克劳迪娅·利维  彼得·奥尔洛夫斯基  T-本恩·本内特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2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3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4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5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6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6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7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8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19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片改编自迪伦1975年至1976年的《奔雷秀》巡演,片中将包括迪伦本人的幕前采访。本片被描述为捕捉到了1975年陷入困境的美国精神以及迪伦在那年秋天演奏的欢乐音乐。据悉本片不会以传统纪录片的形式展开叙述。

     长篇影评

     1 ) 部分情节为虚构

    摘自纽约客://www.newyorker.com/culture/the-front-row/rolling-thunder-revue-reviewed-martin-scorseses-slippery-chronicle-of-bob-dylan-in-concert

    Interspersed among the film’s authentic interviews, for instance, are mockumentary scenes that concoct fictional details about the tour. Martin von Haselberg plays the role of Stefan Van Dorp, a fictional director who is presented as responsible for filming the archival footage. The real-life movie executive Jim Gianopulos plays Jim Gianopulos, the (fictional) businessperson behind the tour. Sharon Stone plays herself and talks about her (fictitious) acquaintance with Dylan in the course of the tour. Dylan himself takes part in these games, referring on several occasions to Van Dorp’s and Stone’s presence and actions during the tour. Scorsese even places these characters amid the archival footage, dubbing the voice of Van Dorp into documentary sequences, blurr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 to match the fictional conceit.

     2 ) 星条旗永不落

    “人生的重点并非寻找自我,或寻找任何东西。人生的重点是创造自我,并创造事物。”已近耄耋之年的鲍勃·迪伦像总结某种人生感悟一般,在纪录片《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的开头这样说道。这是马丁·斯科塞斯为他拍摄的第二部纪录片,片中既包含大量当事者采访和巡演资料,又夹杂着一系列虚构人物和事件,虚虚实实,让你难以分辨哪些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哪些又是斯科塞斯和迪伦共同创造出来的自我和事物。

    名为斯蒂芬·凡·多普的德国导演自称在艾伦·金斯堡举办的派对上与迪伦相识,煞有介事地讲述自己如何自费跟拍滚雷巡演的全过程。迪伦给他的评价是替杜莎夫人蜡像馆拍过影片,吃得太多、爱管闲事、还疑神疑鬼,这个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年轻貌美的小提琴手史嘉莉·瑞维拉是真实人物,但她从来没有带迪伦去过皇后区的Kiss演唱会,也就不可能激发后者在巡演中涂上近似歌舞伎的白色妆容的灵感。

    众所周知,鲍勃·迪伦不喜被贴上政治意味浓厚的固定标签,“反战”、“民权”、“抗议”等等,也常常排斥被大众舆论赋予的英雄身份。而《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的最大谎言恰恰在于它与政治和社会事件的关联,滚雷巡演在1975年10月30日进行了首场演出,此时的美国总统已经是“水门事件”后仓促接任的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不无讽刺地,纪录片仍然引用了尼克松连任时的电视讲话,这位命运多舛的总统正展望着1976年的美国建国200周年,向全美人民强调“美国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随后,尼克松辞职,翌年4月30日,便是西贡的“沦陷”和越南战争的落幕。

    滚雷巡演在1976年5月25日结束了春季巡回的最后一场演出,纪录片出现的第一个历史镜头却发生在一个多月后,那是1976年的7月4日,普天同庆的美国国庆日。纪念仪式的现场,卖建国200周年纪念帽的小贩说自己没有爱国的感觉,只是卖大家喜欢的东西,仅此而已。另一边,扮成山姆大叔的老人清唱重新谱曲的美国国歌,“献给未来的美国,上帝拯救共和国”,唱得慷慨激昂,但也不忘推销自己打印出来的乐谱版本。

    斯科塞斯以乔治·梅里爱《胡迪亚剧院的消失女子》中的片段为纪录片揭幕,众目睽睽之下,一个长裙女子在布幔的遮掩下消失又出现,电影剪辑的魔力在此初见端倪。这个奇妙的开场预示着整部《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也只是运用摄像机来编写、浇融出的一个幻想故事,即便是片中看似最重要的自白也未必道出全部真相。

    “我试图讲出……核心重点,我根本摸不着头绪,因为那什么都不是,那只是40年前发生的事情……我对它完全没记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我还没出生呢,你到底想知道什么?”说到这里,迪伦的脸上露出一种单纯如孩童,又狡黠似狐的笑容。

    的确,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正如提到越南战争,现在的人们只会记住几个关键时间点和漫长的反战游行,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1963年的吴庭艳殒命和肯尼迪遇刺,1973年的撤军,以及1975年的战争终止。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内,1963年,鲍勃·迪伦发行了他最著名的单曲《Blowin' in the Wind》,1966年,他在一起摩托车事故中受重伤,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大约8年,直到1974年,他才重新开始巡演。大约一年半后,他集结了一群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包括前女友琼·贝兹和诗人艾伦·金斯堡,以普莱茅斯为旅程起点,展开为期40天共25场的滚雷巡演。

    Netflix将送选《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角逐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近年来,学院也接受过部分含虚构元素的纪录片,但是,这部《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究竟还能不能算一部纪录片?关于事实与虚构应该维持何种比例的难题就留给评委们去决定,至少,片中的所有演出、音乐和后台排练全为真实,“鲍勃喜欢那种混乱”的评价是真实的,那种“吸引所有人齐聚一堂的力量”也是真实的。

    史嘉莉·瑞维拉演奏小提琴时,目光钉死在迪伦的身上,不止是她,凡是亲眼见证迪伦表演的人都会被那种熠熠生辉的美丽所震撼。当时,“复兴美国”的尝试并不成功,如今,《滚雷巡演:鲍勃·迪伦传奇》在这个敏感时期的发布也不像是纯粹的巧合。纵然曾发自内心地相信,并将“美国精神”引以为傲,没有什么事物可以逃逸出时间的掌握和磨损,片中反复强调的“美丽”也不例外。

    不过,1975年的滚雷巡演依然是美丽的,40多年后,从那些精心修复的镜头中,我们看到34岁的鲍勃·迪伦站在舞台中央,戴一顶饰有鲜花和羽毛的巴拿马帽,长长的围巾一直拖到膝盖。他画了眼线,脸上涂抹着白色油彩,有时他会戴上面具。迪伦这样解释在巡演中戴面具的理由,“有些人戴上面具时,会告诉你实话”,当然,在片中现在时态的采访里,他从未戴上过任何面具。

     3 ) 1976年的迪伦,35岁

    1. 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

    2. Sharon STONE在这次巡演中遇见迪伦,waaaaaa!

    3. You don't look for something in life, you create! 舞台上他眼中的光。一个自觉的表演者。

    4. 和Joan Boaz 能合唱任何歌曲,睡梦中听到他唱歌。对话:I marry the woman i love. i marry a man that i thought i love. thought will fuck you up. so it's heart, it' not head.

    5. Patti Smith,mental marriage?

    6. Joni Micheal in. 客厅中的合唱。

    7. 司法不公,《飓风》。寻找圣杯的骑士。

    8. 最后收尾绝:金斯堡 make your own eternity+ 迪伦knock on Heaven's door+ 演出清单,年份及城市,直到2018。

    ☜ 等下!刚看到评论区有文,部分情节为虚构。太棒了,这才是真正的迪伦纪录片!

     4 ) 无题

    飓风说鲍勃一直在寻找,他在寻找什么?迪伦说他在寻找圣杯,圣杯是什么?我不知道。只好往他寻找过程中留下的东西去挖掘,以前为海蒂·卡罗尔而歌,一个被丈夫杀死的女人,丈夫最后被判刑六个月,现在为鲁宾·飓风·卡特而歌,一个被陷害入狱的黑人,被诬陷杀了三个人。片中谈到了国家的救赎,滚雷巡演是在为此而行吗?迪伦口中圣杯的一块? 艾伦·金斯堡在巡演最后一场时说:“我们这些灵魂集结在滚雷巡演的最后一站,我们开始这段旅程是为了找回美国,我们发现了一些自己的真相,本以为爱意已经消失的老朋友,得以重聚,并能够真诚地面对彼此,对着电子麦克风合唱,以取悦无数的年轻的向往者们,他们一直在寻找某种联盟和社区,在那里看到了社区的形象,你们所有看到了片段和瞬间的人,以我们为例,吸取一些教训,试着重新振作起来,改正你的行为,找到属于你的社区,做一些对于你自己的意识的所谓的救赎行为,更在意你的朋友、你自己的作品、你自己的冥想、你自己的艺术,和你自己的美,迈出去,将之变为你自己的永恒。”

     5 ) 那个时代的音乐

    这部电影我是跳着看完的,说实话,用现在人的眼光,有点难以欣赏这样的唱法和曲风。

    瞄了眼演唱的时代背景,我似乎又能理解了这种音乐曲风。当时是美国与前苏联的冷战时期,美国的经济不振,需要鼓舞,而鲍勃唱歌的时候那种嘶吼,加上令人亢奋的歌词,着实像在给跌倒在地的人打气,听着有一股继续向前冲的劲在里头。

    以我目前的经历对这种精神还不能有深刻理解,我想等年过四十知天命的时候再后来看看这部片子,没准就懂得了更多。

    等待14年······鲍勃,我还会回来的!

     6 ) 一点儿感触

    Dylan永远那么distanced那么神秘,前面忘了是谁说他不答direct questions,后面Rubin在说Dylan来监狱探访他的时候是唯一一个不问direct questions的人。讲话也永远mystical。我喜欢他结尾时候说的那句,当interviewer问他rolling thunder给今天留下了什么:nothing. ashes, probably.

    Joan Baez和Dylan在吧台旁边那段对话太扎心了。- I thought I found someone I love. - thought comes in there. It’s not about the head, it’s about the heart. 她和Dylan的声音在一起的resonance太好了,除了这部片子里还有些其他footage,都很喜欢。她也真的太喜欢Dylan了,说每次看到他就什么都可以理解,听他唱歌的chrisma就会fall for him。她说自己扮成Dylan、然后身边人不注意看就都把她当成Dylan那段眼里有光。

    Ginsberg居然是这么个humble amiable presence,读他的诗的时候完全想不到。

    Joni Mitchell的出现也是真意外,还问了句我是不是和Bob Dylan和Leonard Cohen一个级别的songwriter。可能是独特吉他调弦的缘故,她的歌总有种很容易identify的风格。

    小提琴棒极了,给曲子增色好多。小提琴手的着装和妆容也都太酷了。

    斯科塞斯能把这些零零散散的材料剪成这么好的一个故事也太棒了。尤其hurricane那儿,中间一整段歌词让Rubin和另外一位念出来,然后再切回到现场,实在精妙。后面Knocking里面也一样地切进了Ginsberg的话。

    这群人真的都太酷了。只能说wish i were there,别无其他。

     7 ) 伊迪-塞奇维克

    鲍勃迪伦老了以后这样形容琼贝兹:

    她从来没有变,像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是随着流星雨降落地球的精灵。

    琼贝兹老了以后这样形容鲍勃迪伦:

    看到他演唱的时候,他的一切都可以原谅。

    他们都又活了很久

    没有人记得伊迪 那个宛如赫本和梦露合体的绝代美人 她走得太早

    #东西对峙 南北相持

    果然还是🀄️土最好

     8 ) Bob Dylan 和Joan Baez的一段对话

    CC#1062 -it's really displeased me that youwent off and got married -you went off and got married first and didn't tell me -yeah, but... -you should have told me or something -but I married the woman I loved -I know that's true. that's true. -and I married a man I thought I loved -see, that's what thought has to do with. thought will fuck you up -you are right, I agree with that -see, it's heart. it's not... it's not head.

     短评

    虚与实,真与假,纯粹热爱真的能让音乐爆发出燃烧一切的力量。这场伟大的巡演,这场对当时深陷各种泥潭的Bob Dylan来说(官司缠身,婚姻告急版权纠纷)也是一种里程碑式的伟大巡演,就这样被混乱不堪且窘迫百出的呈现出来,你很难不被其中的自说自话所感动。这独一无二的魅力会让人彼此欣赏,会让人意识到你的哲学与我的哲学是相同的......一个有着如此巨大才华的的男人,在愤怒,阴暗,自我挣扎中表演着自我,剖析着自我,最终陨落……如此耀眼,如此让人难过。

    7分钟前
    • WellIgotone
    • 力荐

    把迪伦导演的那部近5个小时的云山雾罩巡演纪录片Renaldo&Clara有逻辑的缩编再配上近两年的采访再形式上虚构一下就是这部了,一星给75那确实伟大的巡演,一星给历史素材通过技术实现的高清复原

    9分钟前
    • WiTS
    • 推荐

    当严肃纪录片看就是上了老马的贼船了,请了一堆演员把一场真实的巡演真的编成了马戏…也是够聪明,这雾里看花的拍法反而最能反应迪伦。看完才明白desire这张砖何以叫desire,动荡不安的七十年代中,歌手功名成就,庞大巡演队伍一呼百应,疾风暴雨的创作和青年共同体。个人而言最惊讶的是Joni Mitchell也加入过这次巡演还有一段迪伦合奏Coyote…一直以为她很不喜欢迪伦的来着,大概是竞争者意识…Joan Baez的出场都觉得很虐心,尤其这巡演就在diamond and rust创作的一年后…最末尾的巡演场次编年表找到了我看过的那两次哈哈

    11分钟前
    • Rhodesia
    • 力荐

    今年是netflix纪录片/音乐现场完全发力的一年,我对小霉霉,逼样死,dylan基本上都没有兴趣,但这三部片子单从拍摄水准来讲彻底让netflix脱离网媒这个概念,期待今年年底有人来写一篇2019年netxflix解谜的文章。(没想到从1975到2018年dylan年年都有巡演,年年在路上。。。。)

    12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热泪盈眶,主线是记录鲍勃迪伦传奇生涯的又一个传奇巡演,集结了一大批民谣/摇滚歌手环游北美,随心所欲的演出;暗线是对70年代美国的记录(性解放,反战主义,尼克松,种族歧视)一首首音乐的穿插将观众带回带回过去,见证这时代落幕前最后的疯狂。Joan baez谈及bob dylan依旧含情脉脉,她实在是太好了!(想到一部分剧情是虚构的,愈发觉得老马丁的牛逼了)

    13分钟前
    • KID Y
    • 力荐

    超长片里纳多与克拉拉素材重剪结合建国两百年尼克松卡特交迭大背景,热闹一场。老马丁采访力不错引出迪伦哲学言论:40年前的巡演你让我说啥?啥也没留下都成灰了!批评别人时呢也很含蓄地嘲。看后一查其他好几个采访居然都是演员演的:根本不存在原片导演、意裔演出promoter是派拉蒙的CEO演的,参议员是罗伯特奥特曼虚构竞选片主公人Tanner,哇给他加一星,算秉承原片精神?有Sam Shepard访谈!迪伦叫他来合作的虽说按他剧本拍的段子都不在本片里。金斯堡最终沦为打下手的依然很开心?live剪得棒。然鹅除人美琴亮的女小提琴手Scarlet Rivera外伴奏乐队仿佛不是人,通片不提Mick Ronson和T-Bone幕后也几乎没有他们的影像,我还想看看MR一个英国人咋趟的这趟浑水..

    17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补标6月。

    22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马丁·斯科塞斯这部纪录片把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脉络清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不太熟悉鲍勃迪伦的人也能被感染

    27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白日的时光静寂缓慢,我们注视着前方,努力不使之偏向,就像夏日的红玫瑰逐日盛开,时光静寂流逝,永不复返。——鲍勃·迪伦

    29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 以乔治·梅里爱的短片开场,为全片定下一个魔术般的基调:绝非真实的、时代的闪回,虚构的演绎片段旋即入侵。又以短片收尾,戴上神秘的面具,观众欢呼响起,字幕亮出 特别出演:Bob Dylan。

    32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力荐

    越是了解迪伦,越是感觉到他的伟大。印象最深的还是patti近乎梦呓般的言语和艾伦金斯堡独特的存在。"你们所有看见这些片段的人,要以我们为例,吸取经验,试着重新振作起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找到属于自己的园地,做一些对自我意识的救赎。更加关心你的朋友,关心你的工作,思想,艺术,关注自己的美。走出去,让这些成为属于你的永恒。"尽管颓废堕落,虚无荒诞的思想充斥着二十世纪,但文学与艺术终究还是在关怀人生。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某种意义上看,迪伦的文学奖也是对"垮掉的一代"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迪伦的作品极具个人色彩,然而本质上却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回声。

    37分钟前
    • Kryten
    • 力荐

    “看到这一切的你们,或者看到回顾和片段的人,将我们的经历当作例子,试图振作打起精神,振奋精神,寻找属于你的圈子,想办法为你自己的意识进行救赎,更加用心对待你的朋友,对待你的工作,你自己的静坐冥想,你自己的艺术,你自己的美丽,勇敢踏出去,创造自己的永恒”🙏

    42分钟前
    • 空能花
    • 力荐

    虽然‘情怀’一词当下有些烂俗,但打五⭐仍旧是情怀使然,常常越是不可及越是心心念,那个黄金时代毕竟离我已太遥远了。// 主题是音乐,不可避免融入许多政治元素(从歌词翻译看国内过审无望了),一场巡演管中窥豹美国彼时的社会运动,但毕竟已成历史,抽离开再回顾,也只有音乐和热爱音乐的人始终不会褪色。/ 马丁·斯科塞斯还是厉害的,素材梳理得非常清晰,影片节奏感一流,极具观赏性,且Live现场音质上佳(话说那时迪伦的唱法并没有明显公鸭嗓);另外这类纪录片一贯福利就是主人公的大咖朋友圈,看着年轻的帕蒂·史密斯、琼·贝兹和一众艺术家,但凡有点情怀谁能不热泪盈眶呢?// 鲍勃·迪伦的荣誉会随着年纪渐长越来越多,但或许唯有好音乐可以跨越一切隔阂流传下去。

    45分钟前
    • GIVIND
    • 力荐

    我觉得他(Bob)做过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将一群积极性很高、又充满抱负的人聚在一起,上火车,完全不管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最极致的版本。

    50分钟前
    • DOCO热纪录
    • 力荐

    巡演乐队里的小提琴手,是一个随身带着剑的女士,名叫Scarlet Rivera。

    52分钟前
    • 少年高
    • 力荐

    网飞啥时候大发善心把Renaldo & Clara整个修复了我就不黑你了

    56分钟前
    • Qtn
    • 推荐

    传奇巡演与虚实结合的叙述,看得开心,甚至没有意识到Scorsese也在悄悄探索纪录片的边界。

    60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3星半。喜欢开头迪伦的话(人生不是用来发现自己的,而是是用来创造自己的)和结尾金斯堡的话(振作起来,去寻找自己的社群,捡起一些能救赎自己精神世界的事情,更用心地对待朋友、工作、属于自己的合适的冥想、属于自己的合适的艺术、属于你的美。用这些去创造你自己的永恒。),还喜欢Hurricane的故事、Joni Mitchell的歌。其余的真真假假故作神秘还是有很多无感甚至不适,所以是分三次看完的。

    1小时前
    • eighthday
    • 推荐

    当时迪伦就是太难了,深陷版权纠纷泥潭,加上婚姻危机和官司缠身,滚雷巡演无非是一次“逃避”而已。毕竟老马对迪伦是真爱,主角光环必须放大。不过75年滚雷第一部分巡演确实是巅峰,高清修复的现场部分看的很爽。

    1小时前
    • tata
    • 推荐

    What America used to be like

    1小时前
    • closer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