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美国1941

    主演:奥逊·威尔斯,阿格妮丝·摩尔海德,多萝西·康明戈尔 

    导演:奥逊·威尔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酿魂

    • HD

      花翎飞盗

    • HD中字

      完美受害人

    • HD

      蒙娜丽莎与血月亮

    • 恶行

    • HD

      甜蜜的家2023

    • 更新HD人工中字

      世界奇妙物语2024夏季特别篇

    • HD

      天地正气2024

     剧照

    公民凯恩 剧照 NO.1公民凯恩 剧照 NO.2公民凯恩 剧照 NO.3公民凯恩 剧照 NO.4公民凯恩 剧照 NO.5公民凯恩 剧照 NO.6公民凯恩 剧照 NO.16公民凯恩 剧照 NO.17公民凯恩 剧照 NO.18公民凯恩 剧照 NO.19公民凯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国报业大亨凯恩(奥森•韦尔斯)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死去后,一位青年记者受媒体的委托调查这四个字的含义,遂即,他走访了凯恩生前的同事好友,从报社董事长伯恩斯坦的口中,了解到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如何制造舆论使美国卷入1897年的战争中的往事,从利兰的讲述中,凯恩与美国总统的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与第二任妻子(歌手)苏珊的复杂关系及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等等也被他一一所知。

     长篇影评

     1 ) 周传基老师读解《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周传基讲解《公民凯恩》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周传基分析《公民凯恩》视频片段)

    (CITIZEN KANE)

    美国 雷电华影片公司出品 1941年 黑白 119分钟 制片: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 编剧:赫尔曼·曼凯维支(HERMAN MANKIEWICZ)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 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摄影:格莱格·托兰德(GREGG TOLAND) 录音:贝利·费斯乐(BAILEY FESLER) 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 ) 美工:范·奈斯特·波尔克拉斯(VAN NEST POLGLASE) 剪辑: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 作曲:伯纳德·海尔曼(BERNARD HERRMANN )

    一、人物与情节

    《公民凯恩》是关于一个有权势的报业大亨查尔斯·福斯特·凯恩一生的故事,他这个人既矛盾而又有争议。、该片是那冷酷无情的出版大王威廉·朗道尔夫·赫斯特(1863-1951)的虚构传记。实际上,该片中的人物是取自几个美国著名巨头生活的混合体,但赫斯特是最明显的。赫尔曼·曼凯维支,该电影剧本的合作编剧,本人就认识赫斯特,并且是他的情妇——电影明星玛利昂·戴维斯的朋友。戴维斯是电影企业中最招人喜欢的人物之一,除了她喜欢喝酒和玩七巧板游戏之外,她并不像《公民凯恩》中的那个苏珊·亚历山大。 影片追述了主人公漫长一生的主要事件。出身低微的八岁的凯恩在他母亲通过一次侥幸的机会获得一大笔财富后,被送到寄宿学校。凯恩在整个年轻时期的监护人就是银行家华尔特·P·撒切尔,一个自命不凡的吹嘘者和政治上的反动派。在过了一段自我沉溺的轻浮生活之后,凯恩在25岁时决定成为一个报纸出版商。凯恩和他的亲密助手,那个像狗一样忠诚的伯恩斯坦和温文尔雅的杰依·李兰一起,献身于为下层社会的人而斗争的事业,并且攻击政权的腐朽机构。在他事业的高峰,他和优雅的爱米丽·诺顿,美国总统的侄女结婚。但那婚姻终于变陈旧了,然后变成积怨。在中年时,凯恩秘密地找到一个情妇苏珊·亚历山大作为新欢,苏珊是一个漂亮但没有头脑的售货员,她模糊地向往当一名歌唱家。 在他的名声和深得众望的鼓舞下,凯恩竞选纽约州州长。他的劲敌吉姆·盖蒂斯试图讹诈他退出竞选,他威胁要把凯恩婚姻的伪善公之于众,并且揭露他对苏珊的安逸的安排。凯恩在愤怒之下拒绝就范,尽管他知道那丑闻会使他的妻子、儿子和苏珊公开受到屈辱。凯恩在竞选中失败,并失去了他的好友杰依·李兰。爱米丽和凯恩离婚,并把他们的小儿子带走。 凯恩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当他年轻的新婚妻子、苏珊·亚历山大·凯恩的代理人的事业中。他决心把她变成一名伟大的歌剧明星,而不顾那不利的事实,亦即她缺少起码的天份。不顾她的反对,不管公众对她的羞辱,凯恩把没有天份的苏珊逼到了自杀的边缘。再次受挫后,他终于同意放弃把她造就成一个歌剧明星的计划,相反,他建造一个庞大的孤立的宫殿——上都,他和苏珊隐退到那里过着一半隐居的生活。多年来被凯恩欺压到屈从地位的苏珊造反了,她离开了他。最后,那孤独而怨恨的老人死在了上都空荡荡的财一富之中。 二、剧作结构

    许多评论家对这部影片的错综复杂和犬牙交错的结构感到 惊叹,它那相互关联的段落直到最后一个场面才搭在一起。下 面的梗概可一览该片的主要结构.单位和每个单位中的主要人物 和事件: 1.序曲。上都。凯恩之死。“玫瑰花蕾”契机出现。 2.新闻片。凯恩之死。巨大的财富和堕落的生活方式。相互矛盾的政治形象。和爱米丽·诺顿的婚姻。“爱巢”的揭露。离婚。与苏珊·亚历山大——“歌唱家”的婚姻。政治竞选。歌剧事业。经济大萧条和凯恩在经济上的下坡路。在上都孤独的、隐居的老年。 3.前提。汤姆逊接受主编的指示,前去发现玫瑰花蕾的秘密,他向凯恩的生前好友查询。“它可能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错误的一步:苏珊拒绝和汤姆逊谈话。 4.闪回:华尔特·P·撒切尔的回忆录。凯恩的童年。撒切尔成为监护人。凯恩的第一份报纸《问事报》。报纸的斗争年 代。凯恩在30年代经济上的下坡路。 5.闪回:伯恩斯坦。《问事报》的早期。“原则宣言”。建成出版业帝国。和爱米丽·诺顿的订婚。 6.闪回:杰依·李兰。和爱米丽的婚姻的瓦解。凯恩遇见苏珊。1918年的政治竞选。揭发、离婚、再婚。苏珊的歌剧事业。凯恩与李兰的最后决裂。

    7.闪回:苏珊·亚历山大·凯恩。歌剧的首演与事业。自杀未遂。和凯恩在上都的半隐居的年代。苏珊离开凯恩。 8.闪回:雷蒙,上都的管家。凯恩最终的日子。“玫瑰花蕾”之谜。 9.终曲。对玫瑰花蕾的揭示。序曲开场的倒转,造成结束。 10.演职员字幕。 影片的这十个部分长短不一。

    1.玫瑰花蕾在结构上的作用: 当赫尔曼·曼凯维支带着一个以威廉·朗道尔夫·赫斯特的一生为基础的故事构思去找威尔斯的时候,威尔斯担心素材会太拖、太散。为了突出故事线,给它注入更富有戏剧性的紧凑感,他建议通过一系列闪回把这些事件的时间顺序打乱,每一个闪回都从讲故事的那个人的点来叙述。威尔斯在他的一些广播剧中曾使用过这种多条闪回的技巧。 他和曼凯维支还加进了一点悬念。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凯恩嘟嚷了一个词“玫瑰花蕾”,似乎没人知道它的含义。它的意义激起了新闻记者汤姆逊的好奇心,于是他在这部影片余下的部分里去向凯恩以前的朋友查询这个秘密,他希望这个秘密是打开凯恩的矛盾性格的钥匙。 威尔斯声称,玫瑰花蕾的动机只不过是一个情节的嚎头,旨在有一个戏剧性的问题来抓住观众,它实际上是徒劳的搜索。但是这一嚎头起作用了。就像那个满怀希望的记者一样,我们也认为玫瑰花蕾能解开凯恩的暖昧性格。没有这一噱头,整个故事就依然是蔓生枝节和松散的。对玫瑰花蕾的含义的探索使叙事成型,为它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有了一个我们全都想获得答案的戏剧性问题,这也就使得该片带有侦探类型片的模式。这就是外国评论家所说的,美国人有讲故事的天才。威尔斯把玫瑰花蕾叫做“骗人的玩意儿”,因为在凯恩死的时候,并没有人听到凯恩说出这个字来。在影片中,护士只是后来才进屋,且是在破碎的玻璃中被观众看到的。而从玻璃碎片中看去变形了的护士这一视像本身就是在追求一种超现实的味道。

    2.玫瑰花蕾的动机 玫瑰花蕾最后弄清楚是童年宠爱的所有物。几十年来,学者和评论家对如何解释玫瑰花蕾进行着争论。威尔斯自己把它说成是“值一美元的弗洛伊德的书”——也就是关于童年的天真的一个适当的象征。在40年代的美国电影中,弗洛伊德的思想已广为流行,尤其是关于儿童青春期的生活对他以后的性格起决定作用的理论。 但是玫瑰花蕾也是更为普遍的关于失去的象征。请考虑:凯恩这个人经历了一系列失去——童年他失去双亲,由一家银行把他抚养大;作为一个出版商,他失去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他失去了当州长的机会;失去了第一个妻子和儿子;失去了使苏珊成为歌剧明星的努力;失去了苏珊。正因为玫瑰花蕾不仅是一件物,甚至不仅是伊甸园的天真的象征,所以玫瑰花蕾对观众的揭示才造成了强有力的感情冲击。

    3.主题: 从主题上说,《公民凯恩》是如此复杂,用本段的篇幅只能扼要地列举其中某些主题。就像威尔斯的大多数其它影片那样,《公民凯恩》完全可以起名为《权力的威风》。吸引他的主题在传统上是和经典悲剧及史诗相联的:一个公众领袖由于傲慢和妄自尊大而垮台。权势和财富是腐化人的,而腐化是自我毁灭。天真的人一般都能幸存下来,但他们却是遍体鳞伤。威尔斯一向对出类拔萃的主人公的强有力的自我毁灭感兴趣,它提供了一种戏剧化。《黑暗之心》中的康拉德就也是这样一个人物,而那本是威尔斯最早想拍的题材。威尔斯说过:“我所扮演过的角色都是不同形式的浮士德。”全都出卖了他们的灵魂而失去了他们的灵魂。

    威尔斯对邪恶的认识是成熟的和复杂的,且很少是成规化的。他是他那一代少有的儿个美国影片制作者之一,他们在探索人类生存条件的阴暗面时很少诉诸于简单化的心理学或伦理标签。威尔斯认为自己是一个伦理学家,但是他的影片从不是一本正经或神圣不可侵犯的。《凯恩》并非是振振有词的谴责,而是对失去的天真的哀叹。威尔斯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严肃故事几乎都是最后死亡的失败故事。但是其中失去的天堂多于失败。对我来说,这是西方文化的中心主题,即失去的天堂。” 该片中实际上有几十个象征性的动机。其中有些是技术性的,例如,影片主要是用低角度,如在李兰的回忆段落中,就是用低角度来表现李兰与凯恩对峙的。其它的动机更多的是以内容为准的,例如摄影机必须穿过那一系列栅栏,我们才能看见凯恩。影片中还有关于静态、腐朽、老年和死亡的固着的动机。但该片中两个最重要的动机还应算是玫瑰花蕾和片断的动 机。 玫瑰花蕾的动机前文已有所述,而片断的动机的作用是衬托那种头脑简单的想法,亦即一个字能够“解释”一个复杂的个性。整部影片从始至终都让我们看到暗示着多重性、重复和大整体的片断的形象。这一动机的例子有七巧板、成堆的大木箱、小木箱和艺术品。而这部影片的结构本身也是片断的,每个叙述者只向我们提供了局部的图景。

    三、暖昧性:新闻片+五个主观视点

    影片通过一系列闪回的重复模式把事件的时间顺序打乱,从而使威尔斯得以在时空中跳跃,不必严守时间顺序就直接切到凯恩生活中的不同时期。为了使观众有一个综览,威尔斯在影片开始不久表现的新闻短片中,介绍了凯恩一生中的大多数主要事件和人物,而对这些事件和人物在后来的各个闪回中又都做了更深入的探索。显而易见,当一个故事不是用直线的、按时间顺序的方式来讲述的时候,是有失有得的。所失的是任何按传统方式讲述故事的悬念,它一般提出问题:主人公要求什么?他或她是怎样设法去得到它的?在《公民凯恩》中,主人公几乎从一开始就死了。我们只有被迫从其他人的角度把他的一生拼凑起来。 影片中有五个不同的讲故事的人,每人都讲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多叙事的技巧迫使我们去衡量每个叙事者的倾向性和偏见,《公民凯恩》也是他们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五次闪回基本上是顺时的,且时有重叠。但即使是当叙述的事件重叠时,我们也依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们的。例如,李兰对苏珊歌剧首演的叙述就染上了他对她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该段落中,突出的是一个升降机的移动镜头所造成的喜剧效果,其结果实际上是一句俏皮话。当苏珊开始唱第一首抒情曲时,摄影机开始上升,仿佛要升天似的。当她继续唱下去时,她那单薄而平淡的声音随着摄影机继续向上的路程而逐渐变得越来越虚弱。摄影机经过沙带、绳缆和跳板,直到它最后来到站 在狭窄过道上的两个舞台工人,他们看着下面的表演,听了一阵子,转过头来面面相对。一名舞台工人滑稽地把手指头摆到鼻子上,仿佛在说,“真臭。”然而当苏珊重述这同一事件时,摄影机的机位却主要是摆在了舞台上,而且当幕启后是逆光,根本无法看到观众席里的人,这一处理就将苏珊被观众拒绝的感受视觉化了。这时,该段落的调子不再是滑稽,而是痛苦的了。 威尔斯的叙事策略有些像三棱镜:新闻片和那五个接受采访者,每一个都对同一个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不同的视点。新闻片让我们迅速浏览了凯恩公众生活中的高峰;撒切尔的叙述带有他对有钱有势的人在道德优越上的绝对自信;伯恩斯坦的故事浸透着感恩和他在年轻时对凯恩的忠诚;李兰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角度:他根据凯恩实际干的事而不是他所说的来判断他;苏珊是讲故事的人中受害最深的,然而她也是最有感情和最敏感的;雷蒙,那个管家,装着比他实际知道得多。他那短暂的闪回仅仅结束了汤姆逊的采访。 需要说明的是,汤姆逊在本片中作为一个采访者,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过,在采访过程中,他要么是以背影出现在画框的角落里,要么是干脆在画外,于是导演就这样让观众占据了这一采访者的视角,也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全片本身就呈现为纪录电影的形式。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各个视点中对凯恩的不同表现。

    1.新闻片综览:9’ 该段落是影片故事叙述的中枢、大纲,它讲述了凯恩的一生,但只是简短介绍,具体事件在后来其他人的闪回中进一步深入。新闻片中的段落与后来在其他闪回故事中表现的事件有对应的关系。如,新闻片中插入了报纸上的爱米丽、凯恩和他们的儿子在麦迪逊广场外照的相片,解说员告诉我们爱米丽和她的儿子在1918年死于一次摩托车事件。而后来我们在李兰的闪回段落中看到了这张照片被拍摄的那一时刻。再有,新闻片中凯恩和苏珊结婚后从法庭出来的段落,也在后面扩展为苏珊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该段落确立了影片的形式:跳跃的、删节的、省略的。 该段落确立了影片的创作方法:互相抵触的观点、互相矛盾的判断。如撒切尔说凯恩是共产党,工人说他是法西斯分子,凯恩自己则说他是美国人。 该段落的作用:模仿新闻片独特的电影形式以证明确有其人(该段落是由雷电华的新闻片部门剪辑的,为的是追求与新 闻片的形似。而在该段落的拍摄中,也模拟了新闻片的拍摄手法,如透过栅栏拍在上都的凯恩,因要强调出偷拍的感觉,故摄影机是晃动的,而凯恩也不时被栅栏条所挡住),同时又产生了双重的间离效果,提醒观众在看两部电影,亦即观众在和报社的编辑们一起观看这部有关凯恩的新闻片的同时,又是在看奥逊·威尔斯所执导的《公民凯恩》。

    2.撒切尔闪回:12′ ——凯恩的童年:撒切尔成为其监护人 ——第一份报纸《问事报》 ——在30年代经济上的下坡路 在撒切尔的眼中,凯恩是一个任性、不懂事、傲慢、不守常规、自作聪明的人。

    3.伯恩斯坦闪回:18’24″ ——《问事报》早期 ——原则宣言 ——晚会(发行量大增)、建成出版帝国 ——与爱米丽订婚 伯恩斯坦的回忆视角体现了他对凯恩不加批判的英雄崇拜。和李兰相比,伯恩斯坦智力较弱,且把友谊摆在了原则之上。该段落同时也带出了伯恩斯坦的滑稽的天真:他对忠诚是如此盲目,以致于他看不到凯恩的缺点和邪恶。他更应该说是凯恩的一个忠实的仆人。 该段落充满了轻松的喜剧色彩,而这主要是利用对话重叠的手段造成的。在伯恩斯坦的眼中,凯恩是一个有高度原则的人,有头脑,懂生意经,热爱普通.人。凯恩的形象充满魅力、令人惊奇。

    4.李兰的闪回:34″18″ ——与爱米丽婚姻的瓦解 ——与苏珊相遇 ——竞选 ——被揭发 ——竞选失败 ——与凯恩发生争执:低角度 ——再婚 ——苏珊的首演:居高临下的态度(详见前文) ——凯恩替李兰写评论 ——决裂 在这一段落中,我们看到李兰自身的温文尔雅,且如上所述,他品评凯恩的角度、视点都更为严格。于是,在他的眼中, 凯恩是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一个没有信念的人,是群众的叛徒。 5.苏珊的闪回:21 ‘ ——歌剧的排练与首演:痛苦的态度(详见前文) ——巡回演出失败 ——自杀未遂 ——和凯恩在上都半隐居的年代 ——出走 苏珊是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唯一一个被凯恩的死讯击垮了的人。在汤姆逊的采访结束时,汤姆逊说道:“你知道,不管怎样说,我总觉得有些为凯恩先生惋惜。”苏珊回答道:“你以为我不吗?”正是这一矛盾的感情使得苏珊眼中的凯恩既是自私的、残酷的,又是可怜的。

    6.管家雷蒙的闪回:4’48″ ——苏珊出走后,凯恩砸卧室 ——发现玻璃球 ——茫然离去:镜子 在雷蒙的闪回中,关于凯恩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是当那年事已高的凯恩发现那个玻璃球后,嘟嚷了一句“玫瑰花蕾”,然后他茫然地沿着一个过道走下去,手里拿着那个玻璃球。当他走过一排两面相对的镜子时,我们看到他的形象重复到无限,它们全是凯恩。于是我们从雷蒙的视角看到了凯恩的又一面,即一个受伤的、被弃的、孤独的隐居者,这也是自我中心达到极限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该片讲述故事的方式远比它所讲的故事有价值。通片看来,这五个主观视点恰形成了一个客观的视点。正如原剧本结尾处汤姆逊最后的总结(在完成片中,这一段台词被删掉了):“他是世界上最正直的人,但配带着一条宽一码的极不老实的饰带。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又是一个反动派。他是一个恩爱丈夫,但他的两个妻子都离开了他。他具有一种罕见的交朋友的才能,但他伤了他最老的朋友的心。”也就是说,凯恩的矛盾性格依旧,玫瑰花蕾的悬念是徒劳的搜索,因为“不可能用一个字来解释一个人的一生。”而最后“玫瑰花蕾”雪橇的出现并没有“解释”凯恩,相反只是再次证明了汤姆逊的搜索是徒劳的——这一线索被烧成了灰、烧成了烟。序曲的倒转恢复了凯恩一生的壮丽,由人的性格根本不可能被看透而产生的尊严。请对比,序曲的开场是从一块钉在栅栏上的、上书“私人领地,不得进入”的牌子的特写开始,然而,摄影机却无视这一声明,径直随着升降机向上运动。在三次叠化后,摄影机终于越过了栅栏,进入了上都这片私人领地,或者应该说是进入了凯恩的私人领地。实际上,不难发现,影片全片就是一个试图进入人物内心的私人领地(凯恩的矛盾性格)的过程。然而,在影片的终曲,随着摄影机退出栅栏,退出那块写着“私人领地,不得进入”的牌子,也就保证了凯恩内心的自我依然 没有遭到践踏,一切依然是暖昧的。 四、摄影 该片摄影师格莱格·托兰德认为,《公民凯恩》是他事业的

    高峰。这位摄影师老将认为,他可以从那个“神童”(即奥逊·威尔斯)那里学到些东西,而后者的成就大多是在无线电广播和百老汇剧院取得的。人人都能立即看出,《公民凯恩》不像那一时期的大多数美国电影,在该片中没有漠不关心地拍摄下来的画面,甚至那些开场的场面,一般是用有效的双人中景拍摄的,也拍得令人震惊。这并非因为技巧新。实际上,大景深、低调照明、丰富的织体(亦称质感)、大胆的构图、前后景之间富于动势的对比、逆光、带天花板的布景、侧光照明、低角度、史诗般的远景与大特写的并置、令人头晕的升降机镜头、各种各样的特技效果……这些全都不是新的,只是在这以前没有人用这种“七层蛋糕的奢侈”(借用詹姆斯·纳列摩尔的话)来使用 过它们。

    1.大景深摄影 尽管爱森斯坦、雷诺阿和其他人以前也做过持续使用纵深焦距的尝试,但这一手法却是直到发明了大孔径广角镜头,发 展了快速全色胶片,能够大量使用人工光源之后,并且是在格莱格·托兰德和奥逊·威尔斯的天才地使用下才获得了成功。格莱格·托兰德在三十年代经常对大景深摄影进行实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威廉·怀勒一起工作时进行的。但是在《公民凯恩》中的大景深要比怀勒对这一技巧的使用更为艳丽。大景深摄影涉及到广角镜头的使用,它往往夸大了人物之间的距离,而这对于一部表现分离、异化和孤独的故事的影片来说正是恰如其分的象征性类比。 同时,由于广角镜头使画面的每一层次从最近处到最远处,焦点都是清晰的,并没有因突出某一形象而使周围的东西发虚,于是,当所有的人物都同样清晰的时候,暖昧性就更加重了。 由于纵深焦距能同时纪录和对比与摄影机不同距离处发生的事件,因此大景深还可以提供多信息,如《问事报》庆祝晚会一场,在表现伯恩斯坦与李兰对话时,跳舞者的镜头就在窗玻璃上反射了出来,于是我们一面听到了盖过叫喊与音乐的谈话,一面又看到了舞蹈。正是这一多信息的特点又造成了大景深镜头的另一倾向,即鼓励观众.主动地从一个镜头中去挖取信息。例如,在苏珊试图自杀的那一场面中,开场的镜头暗示出一种因果关系。苏珊吃了一些致命的药物,躺在她那半昏暗的房间的床上陷入昏迷状态。在银幕的下边、在特写的距离放着一只空杯子和一瓶药;在银幕中间的中景处躺着苏珊,她在微弱地喘息;在银幕上端的远景距离,凯恩在门外敲门,然后冲开了门走进房间。这一场面调度的层次安排是一个视觉的谴责:(1)那致命的药物是由(2)苏珊·亚历山大·凯恩所服,这是由于(3)凯恩的不人道所致。 然而,纵深焦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它需要有宽度、深度和高度上的视觉内容,因为广角镜头不仅比普通镜头视野广,而且景物都在焦点上,特别是布景要求带有天花板,而由于有了天花板,就出现了拍摄低角度内景镜头的可能性。如前所述,这一技术的可能性就为该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动机。

    2.场面调度 舞台是威尔斯的偏爱。年轻的时候,他进过一所进步的预科学校,在那里一导演和表演了30多出戏,莎士比亚是他最喜爱的剧作家。1930年,威尔斯15岁的时候,他永远离开了学校。由于继承了一笔钱,他旅行到了欧洲。在那里,他闯进了都柏林的盖特剧院,声称是一个著名的百老汇明星。那些经理并不相信他,但对他有很好的印象,于是雇用了他。在其后的大约一年间,威尔斯在许多经典舞台剧(大多为伊丽莎白时代的)担任过导演和表演。 当他于1933年回到美国后,他骗取了一次和当时的主要舞台明星之一凯瑟琳·康奈尔一起巡回表演的工作。他们演出的大多是莎士比亚和肖伯纳的作品。1935年在纽约,威尔斯和胸怀大志的舞台监制人(后来也成为导演和演员)约翰·豪斯曼在联邦剧院计划的支持下(新政中的许多公众工作之一)联合起来。30年代的舞台极富左翼政治色彩。威尔斯一辈子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是罗斯福的热情支持者,并且像那一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是非常支持新政的。他曾协助罗斯福总统写过若干广播演讲稿。 1937年,威尔斯和豪斯曼组成了自己的剧团——水银剧团。他们的若干演出由于其表现出来的光辉才华受到赞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着现代服装的反法西斯剧目《凯撒大帝》。威尔斯不仅担任演员和导演,他还设计布景、服装和照明。有影响的戏剧评论家约翰·梅森·布朗宣称它是“天才的作品”。评论家伊里奥特·诺敦形容它为“这一代最动人的莎士比亚。” 威尔斯用他作为广播明星赚来的钱资助他的剧团。30年代末,在他富余的年代里,他在广播上每周赚3000美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投回到了水银剧团。这个剧团是一个小本经营的活动,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1939年,在它第一次失败后,水银剧团就关掉了。威尔斯最初去好莱坞只是想要赚些现款,以便能够回到纽约恢复水银剧团。, 由于威尔斯是来自舞台的世界,他是富于动势地调度动作的专家。对于场面调度的艺术来说,远景是更为有效的和更为戏剧化的手段,因此在他的影片中特写镜头相对要少些。大多数画面取景紧凑,并且采取封闭的形式。它们大多还是按纵深来构图,在前景、中景和背景上都有重要的信息。人物之间的接触范围是芭蕾舞式的舞蹈设计,从而暗示他们变换优势的关系。正如我们下文将要谈到的,《公民凯恩》的照明风格更受惠于舞台而不是电影。而威尔斯的长镜头同样是来自舞台上要求统一空间的动作要求。例如在影片前半部的一场戏中,表现凯恩、伯恩斯坦和李兰接收下那个《问事报》的古板的办公室(年轻的凯恩刚买下这家保守的报纸,因为他认为办报纸可能很 有趣),工人和助手在画面里川流不息地进出,搬运着陈设、家俱和个人什物,而同时凯恩在和那固步自封的、不久将被解职的主编卡特先生(狄更斯式的愤怒得唾沫飞溅的人物),进行着一场古怪的谈话。 要想更好地理解威尔斯的场面调度的复杂性,那就是去分析一个镜头。我们试以撒切尔的回忆段落中,在凯恩太太寄宿舍内的一个镜头为例分析如下: A.镜头和摄影机的距离关系:这是一个大景深镜头,它从前景的中距离一直延伸到背景的大远景的范围。摄影机和撒切尔及凯恩太太保持的是个人的距离,和老凯恩是社交的距离,和小凯恩是公众的距离。那个孩子正玩儿得欢,经常喊出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如“联盟万岁!”老凯恩固执地拒绝接受把孩子托给银行监护的计划,而撒切尔和凯恩太太在不耐烦地听着。 B.角度:摄影机稍稍偏离一些,因为地板较天花板露得更多。这一角度暗示出些许命中注定的气氛。 C.光学镜头和滤色片:这里用的是广角镜头,以便捕捉住它的景深。镜头夸大了人物之间的距离。没有明显地使用滤色片。 D.照明风格:内景是用中庸的高调拍摄的;外景,其中大多为耀眼的白雪,是极度的高调。 E.主导的对比:由于小凯恩处于画框的中心位置,而且他的黑衣服和耀眼的雪形成高反差,因此他容易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他也是前景中的那场争论的题目。 F.次要的对比:然后我们的眼睛从老凯恩移到撒切尔和凯恩太太,以及他们正准备签字的那份用聚光灯打亮了的文件 上。 G.构图:这个画面被垂直地一分为二,一场拉锯战,两个人在左,两个在右。前景的桌子与背景的桌子和墙取得平衡。构图的分段把人物隔离起来了。 H.质感(或称织体):画面的质感浓厚,包括了粗糙的墙板中的钉子洞、那些古板的家俱和室内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 I.形式:该镜头是封闭的形式,它那安排得十分仔细的、协调的组成部分暗示着由舞台框框住的一堂自我满足的舞台 景。

    3.摄影机的运动 从他的电影事业的开始,威尔斯就是移动的摄影机的大师。在《公民凯恩》中,摄影机运动一般是和青年的活力一致的。静止的摄影机往往和疾病、老年及死亡相联。这些运动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凯恩的运动。作为年轻人,他是一股精力充沛的旋风,一句话几乎来不及说完,他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又飞也似地来到另一个地方。但是作为一个老人,他每迈出精打细算的一步几乎都要发出呻吟。他经常是一动不动地站着或坐着,似乎既无聊而又精疲力竭,尤其是在上都和苏珊在一起的那些场面。 没有人曾像威尔斯那样壮观地使用升降机。那精彩的升降机镜头体现着重要的象征性思想。例如,在得悉凯恩的死讯后,汤姆逊试图去采访苏珊·亚历山大。这一段落从倾盆大雨开始。我们看到苏珊的海报和照片,宣传她在一家夜总会任歌手。在声带上响彻着隆隆雷声时,摄影机升起来,穿过大雨,直到屋顶,然后冲过一个霓虹灯广告牌《牧场》,下到天窗,这时耀眼的闪电遮挡了摄影机穿过天窗的过程,然后径直下降到那空旷的夜总会,苏珊伏在一张桌子旁,喝得烂醉如泥,悲伤沮丧。摄影机和记者都遇到许多障碍——雨、广告牌、大楼的墙,首先得打通这些障碍我们才能见到苏珊,更不用提听到她说话了。那升降机镜头体现了对私人生活的粗暴侵袭,丝毫不顾及沉浸在 悲痛中的苏珊在自己周围所设置的障碍。 像所有的电影一样,《公民凯恩》是有瑕疵的。如在影片的后半部,苏珊最终永远离开凯恩的那场戏中,愤怒之下,那老人捣毁了苏珊的卧室,把其中的东西散了一地。威尔斯显然是要通过那老人捣毁房间的纯动作来传达凯恩的激怒。但是镜头往往过长,而且摄影机离动作太远。如果威尔斯把摄影机摆得近些,从而使运动更占主导地位,那么凯恩愤怒的暴烈程度可能会更有效地传达出来。他还应当切换得更多些,以便传达支离破碎的思想。运动必须与它的题材相适应,否则动作就会显得过多或过少。

    4.照明 由于威尔斯在剧院演出中一般是自己布光的,于是他认为电影导演也应对照明负责。出于好奇,托兰德就由他去,让威尔斯决定大部分照明的设计,但悄悄地指示摄影组的人做必要的技术调整。 从摄影上来说,《公民凯恩》促成了一次革命,即对那种不引人注意的透明风格的经典理想暗中进行了挑战。 A.在以往传统的电影中,追求的是不引人注意的透明风格,并要求柔和的光效。而《公民凯恩》中的精湛技巧却是极端风格化的:高强度弧光灯的照明造成了轮廓分明的、干净利落的中庸的高调——这表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新闻片之后),即描绘凯恩年轻时期在美国公众生活中的崛起和表现他作为一个富有战斗精神的年轻出版商的场景中。此时的凯恩是一个工 作主动、不需督促的人,他富有战斗精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改革家,一个有着旺盛精力的人,一个巨头形象。 B.持续地使用低调照明,它比以往的任何照明度都要低。从制作角度考虑,当采用纵深焦距拍摄时,低调照明是较为经济可取的一种方法,因为纵深焦距镜头需要大量的光来打亮景物。要在一个镜头中看清楚更多的东西,就必须打亮更多的东西,自然,需要打亮的物体越少,生产就越经济。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种纵深焦距中使用的低调照明,有一种更强大的冲击力,由此形成了表现主义的风格,这从主题上和戏剧效果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功用。当凯恩变得越来越老、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后(在影片故事的后半部),照明就更暗,并出现更为强烈的明暗对比。如上都似陷入永久的黑夜,只有聚光灯的光斑穿透那压抑的阴暗,揭示出一把椅子、沙发、雕象,其气氛是阴冷潮湿和不可穿透的,那黑暗笼罩着一层无以言状的邪恶。此时的凯恩已背叛了自己的诺言而成为了一个卑劣的、冷酷的暴君。在那儿,这一希望的象征已成为失败的形象:冷漠、孤僻。 这两种照明风格的鲜明对比表现了凯恩性格中的两极分化。 此外,聚光灯在较近的镜头中也被用来取得象征性效果:凯恩身上正派与腐化的混合是由反差大的光线暗示出来的,有时他的脸分为两半,半边照得明亮,半边隐藏在黑暗中,隐藏的往往比揭示出来的更重要。如在伯恩斯坦的闪回中,充满理想的凯恩告诉李兰和伯恩斯坦,他想要在头版发表一个“原则宣言”,向读者许诺他将成为一名为他们作为公民和人的权利而斗争的、诚实的、不倦的斗士。但是当他俯下身来在文件上签字时,他的脸突然冲进黑暗——这是对他后来的性格的一种凶兆。在苏珊的回忆段落中,歌剧首演后二人争吵的一场,当凯恩不顾苏珊的反对,向前踏出一步,以不容争辩的命令口吻说道“你必须唱下去”时,一个巨大的阴影(凯恩的身影)投在了苏珊的脸上,由此强调了苏珊被凯恩统治的事实,并突出了后者的压抑感。

    五、声音和剪辑 [ 来源: 作者: 周欢周传基著 ]

    (由ontology扫描、校对)

    威尔斯来自实况播出的广播剧领域。1938年,当他那著名的广播剧《星球的战争》播出时,美国人真的以为美国确实受到了来自火星的生物的进攻而惊惶失措,他就是这样抓住了广大听众的想象力。威尔斯对这一效果当然很高兴。这一轰动事件的结果是,他的照片登在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上。当时,他年仅22岁。威尔斯往往被赞誉为发明了许多电影声音的技巧,实际上他主要是一个巩固成绩的人,他把其先行者只鳞片爪的成就加以综合和扩展了。 在无线电广播中,声音必须要能够唤起画面。例如一名演员在混响室中说话暗示出的视觉的关联域是一个大观众厅;而遥远的火车汽笛声暗示着一个广阔的景色,如此等等。威尔斯把这一声音的原则用于他的电影声带上,由此创造出场景的空间感。如在上都,房间太大,凯恩和苏珊必须互相喊才能听得见,从而造成一种既悲伤又好笑的不协调的效果。而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摹写之所以令人信服,部分是因为我们听见大批群众的欢呼声,因此就想像着我们也看到了他们。 在他的录音师詹姆斯·G·斯图尔特的协助下,他发现,几乎每一种视觉技巧都有它的声音等同物。例如,每一个镜头在容量、清晰度和质量上都有相应的声音质量——远景和大远景,镜头的声音模糊而遥远;特写的声音清脆、清晰,并且一般要响;高角度的镜头经常伴随着高音调和音响效果;而低角度镜头的声音是沉思的和低调的。举例来说,在李兰回忆段落中的苏珊首演一场,随着那个升降机镜头的不断上升,如果我们闭上眼听,就会发现声带也是随着高度而减弱的。又如在上述凯恩太太寄宿舍的那一镜头中,前景的成年人占主导声带,而背景的小凯恩的喊声也能听清,但却是遥远的、微弱的。在其它段落中,声音也会随着人物由前景到后景的移动而依距离的不同作出变化,如凯恩签署把报社转让给撒切尔的合同一场。 威尔斯还发现,声音可以像蒙太奇段落一样化和叠化。于是他经常让对话重叠,尤其是在喜剧性的段落中,总有若干人试图同时在说话(如在放映室、和《问事报》的编辑部几段)。由于使用了这种重叠的对话以及不合语法的结构和自然中断,也就增强了片中对白的自然性。 在《公民凯恩》中,威尔斯在声音上的另一重要贡献就是他将音色这一因素加入了进来,区别声音成为区别角色的关键。对立的角色?对立的声音!实际上,威尔斯在使用他那水银剧团的演员时,事先就考虑到了音色的问题。综上所述,威尔斯通过把那些他所熟悉的细致的音响效果搬到电影的声带上(现场的气氛和距离感、角色有差别的声音、讲话的自然形态),从而加强了从视觉上表现的事件的自然空间的真实性。 在许多场面中,威尔斯把声音用作象征。例如,在他运用化和蒙太奇段落来表现苏珊灾难性的歌剧巡回演出时。在声带上可以听到她演唱的抒情曲被变形为尖叫的、凄凉的哭泣。这一段落以逐渐暗下去的灯光为结尾,从而象征苏珊那愈演愈烈的绝望。而在伴随的声带上,我们听到她的声音滑到一种受到创伤的呻吟,仿佛一首歌演唱到半途,有人把电唱机的插销拔掉了。而在凯恩与李兰分手的一场中,随着凯恩的那句“你被解雇了”,他狠狠地把打字机的滑动架推了回来,那声音就象是一个惊叹号。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苏珊回忆段落中的首演一场,有一个凯恩鼓掌的特写镜头。我们都知道特写镜头是绝缘的,即人物与环境被隔离了开来。然而在这个特写镜头中,当凯恩鼓掌声的混响变得越来越大时,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了环境的存在,即 此时观众厅中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凯恩一个人在执着地鼓掌。 在此,声音打破了特写镜头的画框。 伯纳德·海尔曼的音乐同样是复杂的。若干主要人物和事件都被赋予了音乐动机,许多这些动机先是出现在新闻片段落中,然后在影片的后面又重新出现,并往往被改变为小调或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奏,这又取决于该场面的情调。让我们以玫瑰花蕾的音乐动机为例。在开场段落即凯恩之死一场,首先出现了那动人的玫瑰花蕾的主导动机,它是由一种电颤振的打击乐器进行的独奏,而后在整部影片中它就开始以各种不同的伪装出现。海尔曼说过,“如果你仔细地追随着玫瑰花蕾的动机,它本身就是对玫瑰花蕾自身最终身分的一条线索。”即在汤姆逊调查的过程中,每当提到玫瑰花蕾时,这一音乐动机的变奏就衬托着对话。当威尔斯终于向我们——而不是向剧中人——揭示出玫瑰花蕾的秘密之时,这一音乐动机强有力地涌现到如此显著的地步,造成了所有电影中有史以来最令人振奋的揭示。 另一方面,海尔曼的音乐经常与威尔斯的视觉平行。例如在凯恩与妻子在早餐桌上那一场戏的蒙太奇中,婚姻的瓦解是和音乐中的变奏平行的。这一段落以轻柔浪漫的华尔兹开始,温存地衬托着两人相互的迷恋。紧跟着是一个稍带喜剧性的音乐变奏。当两人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时,配器变得更为生硬及不和谐。在最终的场面,两人再也不想交谈了。这一沉默是由那最初的音乐主题阴郁而神经质的变奏来伴奏的。镜头也是如此,开始是双人镜头,位置交叉,距离近,以表示两人关系融洽。然后开始分切。最后由凯恩拉出,还是双人全景,长条桌,只不过现在是二人各坐一端,各人读各人的报。在拍这一段落时,威尔斯严格遵照剧本,从一个场景叠化为另一个场景,只不过他在连接这些叠化时,使用了摄影机的摇的动作,它们是那么迅速,以致模糊了影象。 从威尔斯自己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他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公民凯恩》的剪辑,前后共看了7000次。而在该片的剪辑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它区别于其它影片的化,即最典型的四部分的镜头内的化—— 第一个景的背景化出; 第一个景的前景人物化出; 第二个景的背景化入; 第二个景的新人物化入。 威尔斯所采用的这一形式的化,一方面是适合于讲故事者那挽歌式的、沉思的情绪状态,如开场时(片头)的那段叠化的效果就是典型的威尔斯式的华彩乐段;另一方面,又是用这种交错的叠化把他的角色的旁白与场景联系起来,而这些场面是假定他们正在回忆——从视觉上把他们叠在下一场面上。如上述李兰回忆段落中的早餐桌的一段,一开始李兰的很大的影像在画左,它一直保持在银幕上,直到早餐的场景全部叠入。而在早餐桌的段落结束时,李兰的影像又叠入,这两种影像就被并列地摆在一起。实际上,这一用角色作为半旁白解说来引入和辨别闪回的作法,归根结底还是受广播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就直接决定了,在该片的剪辑中,声音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威尔斯经常用吓人的声音来进行转换,从一个时间或地点跳到另一个时间或地点。例如,影片的开场序幕以凯恩之死为结束,这一段是伴以逐渐淡出的声音。突然,《前进中的新闻》发出的那个上帝般的声音的解说员的隆隆声向我们袭来——新 闻片段落开始。雷蒙的回忆段落也是由一只鸟的怪叫开始的。威尔斯还喜欢用声音作为停顿,例如用关门的声音结束一个场景。而在另一段落中,即在凯恩第一次遇见苏珊的那天晚上和一年后凯恩在麦迪逊广场公园演说的场景之间的转场也是利用声音造成的—— 1.首先是中景,苏珊的寄宿房间。苏珊坐在钢琴旁,位于画左,她在弹琴、唱歌。凯恩坐在背景处,画右。叠。 2.中远景,装饰高雅的房间。苏珊坐在钢琴旁,位于画左,她在弹琴、唱歌。凯恩坐在背景处,画右。苏珊弹完后,凯恩鼓掌。叠。 3.街道的中远景。人群围在敞篷车旁,李兰在讲话。上一个镜头中凯恩的鼓掌声化为人群的鼓掌声。李兰在发表演说:“我是在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那个战斗的自由主义者、工人的朋友、本州下届州长,他参加这次竞选……”切。 4.近景,贴着凯恩照片的旗子,上面还有他的名字。凯恩(画外音)接着李兰的上句话继续说下去:“…只有一个目的…”摄影机摇下来俯拍凯恩

    六、美工

    [ 来源: 作者: 周欢周传基著 ] (由ontology扫描、校对) 在美工方面,威尔斯能够只表现布景的局部而不是整个房间,从而节省了许多经费。例如,一个办公室的布景其实只包括一张桌子和两面墙,但是我们却仿佛看到一个豪华的大办公室。同样,在上都的场景中,威尔斯只打亮了一个家俱、一个雕像或一个壁炉,而让房间的其余部分都沉在黑暗中—仿佛它大到了没法全部照亮的地步(实际上那个房间的陈设很少)。这种效果实际上是通过低调照明取得的。 爱德华·斯蒂文森的服装设计贴切地符合每一时代的实际风格。由于该片的跨度为70年,而且事件不按时间顺序来表现,因此服装必须立即能辨认得出来,从而使观众知道每一场戏的时代。凯恩的童年具有19世纪的味道——查尔斯·狄更斯和马克·吐温之间的十字路口。前者表现在撒切尔的硬领子和高顶帽上,后者则表现为玛丽和吉姆·凯恩服装上的那种边疆的纯朴。 在该片中,服装既是象征性的,又是功能性的。例如作为富于战斗性的年轻出版商,凯恩喜欢白色,而他在工作时经常脱掉外衣和领带。但后来在生活中,他却几乎始终穿着黑色的事务服装,打着领带。爱米丽的服装是豪华的,但具有一种含蓄的文雅,她看起来始终像一个有教养的年轻主妇——时髦、端庄而富有女性魅力。苏珊在遇见凯恩之前服装简朴。在遇见凯恩之后,她一般穿那种摆阔气的服装,有时还穿那种带金属小圆片的服装。 下面是对苏珊的歌剧服装的分析,这是讥讽与机智的胜利: l.时代:表面上是19世纪,而实际上是各个不同时代和“东方”影响的、有趣的东拼西凑的大杂烩。 2.等级:皇家的、珠光宝气的、戴着各种女皇的装饰的服装。 3.性:女性,特别突出身体的曲线和下摆开大叉的长袍。只有那穆斯林的头饰提供了一些男性色彩,虽然那古里古怪的蓬松的羽毛使它产生了变化。 4.年龄:这件服装是为二十岁的女人设计的,亦即在她肉体最富有吸引力的高峰。 5.衣料:镶着珍珠的珠状丝料。 6.附属品:穆斯林头巾、珍珠、极不协调的琼·克劳馥式的带绊儿的鞋。 7.色彩:影片是黑白的,但是大部分的衣料有一种金属的光泽,暗示出黄金和乌木。 8.身体的暴露:服装暴露并突出了这样一些性感的部位,如胸部、腰部和大腿。 9.功能:这服装是不实用的,穿着甚至难以起步。它是为一个不干活的人穿的,只是为了炫耀。 10.形象:从头到脚是一个歌剧皇后。

    七、成型过程

    《公民凯恩》往往因其杰出的剧本而受到好评——它的机智,它那紧凑的结构,它的主题的复杂性,但是该剧本的著作权却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这既发生在影片发行之时,也发生在1970年。那时评论家宝琳·凯依尔论争说,威尔斯仅仅是对赫尔曼·曼凯维支的完成作品做了一些润色。曼凯维支是好莱坞的一名常规作家。当他拿着《美国》(后来改称《约翰·公民,U. S. A.》,最终改为《公民凯恩》)的原始构思去找威尔斯时,威尔斯就请他以前的合伙人约翰·豪斯曼协助曼凯维支把它写成电影剧本,最好是在一个远离诱惑的、与世隔绝的地方。 威尔斯对电影剧本的第一稿做了大量修改,改动如此之大,以致曼凯维支谴责那部影片完全脱离了他的剧本,他也不愿意威尔斯的名字出现在编剧的名分下,于是他把这个争端提交给了作家工会。那时,一名导演是不允许获得编剧名义的,除非他对电影剧本做出了百分之五十或更多的贡献。工会做出调解的姿态,允许两人共享编剧的名义,只不过曼凯维支挂头牌。 当这场争议于70年代重新浮现时,美国学者罗伯特·L·卡林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场官司。他研究了这个电影剧本的七个主要的草稿,外加许多最后的修改备忘录和其它材料。卡林格的结论是:早期的曼凯维支的几稿包含有“几十页沉闷和冗长的素材,它们最终是会被删掉或被取代的。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剧本里完全没有那部影片最吸引人的那些风格化的机智和流畅”。一句话,曼凯维支提供了素材;威尔斯提供了天才。 有关《公民凯恩》的商业历史和评论历史本身就是令人着迷的故事。在水银剧团垮台后不久,雷电华向24岁的威尔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合同:每部影片将付给他15万美元,外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他可以在自己的任何影片中担任制片、导演、编剧或明星,或许,如果他愿意的话,担任所有四种职能。他被恩准全面的艺术控制,只对乔治·谢莱弗,该制片厂的开明头头负责。 当时雷电华正处于财政困境,在它那短暂的存在时期始终如此。该厂于1928年由金融家约瑟夫·P·肯尼迪(已故总统的父亲)和大卫·沙尔诺夫(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头头,后来是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头头)所创建。沙尔诺夫希望该厂能成为“电影的NBC”。肯尼迪不久拿到约500万美元的纯利就退出了。雷电华在一个大有希望的开端之后就艰难起来,主要是经常变换管理人员,因此缺少连贯性。雷电华不同于其它大影片公司之处在于,它没有始终一致的特点和特殊的风格。 沙尔诺夫和他的新合伙人,奈尔逊·洛克菲勒,要雷电华制作出复杂而又进步的影片,但是他们发现艺术价值和票房成就不容易统一。洛克菲勒和沙尔诺夫十分赞同谢莱弗雇用威尔斯的主意,他们的理由是,要想能制作出既有质量又能挣钱的影片,当然只有那个刚刚在百老汇和无线电广播上获得胜利的神童。 当威尔斯于1939年来到好莱坞时,人们对他极为不满。对于大多数导演来说,如果在35岁以前能获准导演一部A级影片,那就已是幸运的了。可是这个人仅仅是一个小伙子,又是圈外人,居然第一次出山就被赋予了全部的自主权。当他看到雷电华的生产设施时,他说了一句俏皮话:“这是一个孩子所得到过的最大的电气火车玩具。”在电影企业中最常规的人士看来,威尔斯造作、目空一切、傲慢。他对电影社团的公开嘲讽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好莱坞是一个黄金的郊区,对于打高尔夫球的人、摆弄花园的人、平庸的人和沾沾自喜的小明星来说是完美无缺的。”他显然感到说这种话的乐趣,但他为自己年轻的、轻率的机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几乎从一开始,《公民凯恩》的制作就引起争议。作为一个宣传大师,威尔斯使人们对该片的拍摄充满了好奇。这部影片是在“绝密”的情况下拍摄的。关于主人公的身分流传着种种谣言,当赫斯特辛迪加的流言蜚语的专栏作家卢埃拉·帕尔森斯听说这部影片是有关她的老板的私生活时,这位帕尔森斯在赫斯特的祝福和全面合作之下对该片展开了斗争。 当该片接近完成时,赫斯特的斗争变得更凶狠了。他威胁电影企业说,要制造一系列丑闻,除非把那部影片在发行前就销毁。他的走卒,米高梅的路易·B·梅育(该企业中最有权势的人)提出,如果雷电华愿意销毁底片,他将补偿雷电华的成本,外加小小的利润。赫斯特威逼其它制片厂不要在它们的影院中预定该片,他的报纸还攻击威尔斯是一名共产党员,并且暗示他是一个逃避兵役的人(威尔斯出于体格方面的原因被拒绝服兵役)。雷电华陷入困境,由于犹疑不决而瘫痪了。威尔斯则威胁说,除非影片得到发行,否则他将起诉。最后,制片厂决定冒一下风险。 除了极少数例外,《公民凯恩》获得了热烈的评价。《纽约时报》的波斯莱·克劳特称之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如果不是最伟大的影片的话)”。它获得纽约电影评论家颁发的1941年最佳影片奖,那一年是美国电影的好年头。它获得九项金像奖提名,但是在发奖大会上只要提到威尔斯的名字就被人嘘。值得重视的是,该片赢得的唯一一项金像就是给剧本的。宝琳·凯依尔暗示说,这是旨在对曼凯维支、好莱坞的常规表示支持的姿态。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公民凯恩》在票房上失败了,这是威尔斯在好莱坞的结束的开始。当他的第二部杰作《安倍逊大家族》未能取悦于几次悄悄进行的预映的观众时,雷电华就把它由131分钟的长度剪为88分钟,并且续上一个虚假的大团圆结尾,但它在票房上也失败了。此后不久,雷电华在行政管理上又一次易手,威尔斯和谢莱弗都被撵走了。 40年代的美国电影逐渐变得越来越黑暗,无论主题还是摄影均如此,这部分是由于《公民凯恩》的巨大影响。那十年中最重要的风格就是黑色电影(FILM NOIR),这是适应于那一时代的风格。威尔斯的风格继续朝着黑色影片的倾向发展,尤其是如《上海小姐》和《邪恶的接触》这样的影片。托兰德死于1948年,年仅44岁,这是美国电影不可挽回的损失。

    八、理论

    《公民凯恩》是一部形式主义的杰作。确实,影片中有某些现实主义的因素——它那事实的依据、新闻片段落、大景深摄影,备受像安德烈·巴赞这样的现实主义理论家的高度赞扬。然而,总的来说,影片中那些发挥技巧的段落才是最令人难忘的。威尔斯是电影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风格化的着迷之处是由装饰性的视觉因素、令人目眩的运动镜头和极富有质感的声带、万花筒般的剪辑风格、极其零碎的叙事以及大量的象征性动机等最全面地描绘出来的。

    《公民凯恩》无疑是一部作者的电影。威尔斯不仅制作了这部影片,而且是剧本的联合编剧,演员和摄制组成员是由他选定的,他主演,并且毫无干扰地导演了整部影片。该片典型之处还在于,它探索了一整套威尔斯特有的主题,并且以如此鲜明的风格创造出来,致使它成为它的作者的真正署名。威尔斯在赞扬他的合作者时,是十分慷慨的,尤其是对演员和摄影师,但毫无疑问在这部影片的生产过程中,他完全控制了一切。 马克思主义的评论家十分钦佩这部影片,尤其是在欧洲。在那里,威尔斯几乎被当作是半个神。虽然《公民凯恩》并非公开主张乌克思主义,但它的意识形态的基础却明显是左翼的:(1)该片可以看作是社会变革的工具,对资本主义弊病的批评;(2)它攻击本世纪最初40年美国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3)它打破权力的神话,并且展示媒介在形成公众舆论中的巨大影响;(4)它表明财富与权势是狼狈为奸的,它们实际上剥夺了在社会底层的那些个人的权利;(5)它对受压迫者,尤其是妇女表示同情;(6)它展示环境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为,如果凯恩没有继承一笔财富,他可能就不会被他的权势搞得道德堕落;(7)宗教和超自然势力在影片中没有起到显著作用;(8)从潜在价值来说,对人物的处理是平等的——对那粗俗的、出身卑微的苏珊的处理和对那出身富贵的、文雅的李兰的处理都是同样的尊重;(9)该片的结构是辩证的,从凯恩的矛盾性格来确立命题与反命题,最后达到综合:真实的凯恩就是他既善良又邪恶,既进步又反动,既敏感又麻木。正如法国评论家毛里斯·拜西指出的:“在威尔斯的世界里,归根结底,真实既不是善也不是美,但它有自己的方式,那就是真实。” 威尔斯始终是评论家的宠儿,尤其在法国。早在50年代,他的剧本片断就出现在如《画面与音响》和《今日电影》这样的杂志上。威尔斯是《电影手册》的评论家们偶像化了的灵感源泉,这个杂志是新浪潮的先锋。让-吕克·戈达尔热情洋溢地说“我们所有的一切全都归功于他。”特吕弗则宣称,《公民凯恩》感召了绝大部分的法国电影制作者去开创他们自己的事业,他还《美国之夜》中对这部名片表示了温和的敬意。在那由英国的权威性杂志《画面与音响》每隔十年举办一次的国际电影评论家的一次投票中,《公民凯恩》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中位居榜首,而作为电影历史中的最佳导演,始终获得最多票数的电影制作者是:奥逊·威尔斯。

     2 ) 从几点视听语言分析人物塑造

    1、 景深镜头

    童年凯恩被转交给银行家抚养的这个景深镜头可谓是多年来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此处利用大景深镜头使画面里每个人都很清晰,且每个人物的地位作用通过构图都一目了然。首先母亲和银行家处在同一边,离镜头最近,两人直接占据了景框内容的二分之一,坐姿端庄得体地签署着交接的文件。而凯恩的父亲则距离镜头较远,站在门框边,处于景框的左侧,其穿着上与前面的两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邋遢随意。影片中他非常反对将小凯恩寄养给别人,却无人听他的话,他也一直处于踌躇尴尬的位置。虽然父亲是站立的,镜头也基本能包含到他的全身,但在画幅里占比明显小得多,体现出家庭地位的差距。跟母亲相比,父亲对于孩子的去留根本没有话语权决定权。小凯恩离镜头最远,甚至在屋外,但是观众仍能清楚地看见他在白色的雪地里开心地玩耍,对自己的命运毫不知情,却也无从选择。

    接着一个切镜,母亲最后一次望着小凯恩玩耍。这时运用的短焦距大景深镜头,母亲的脸部更加放大靠近观众,而父亲虽然离母亲不远,视觉效果上看却缩小了很多,像依附在母亲身后一样,短焦镜头使三人身形比例大小悬殊明显,母亲的面部特写甚至有些变形,形成鲜明的视觉化效果,体现出母亲对于孩子的冷酷,导致女性形象在凯恩的记忆里也是生硬的,扭曲的。

    中年时期,导演则常用大景深镜头体现凯恩和报社里众人的关系,像这种镜头还有非常之多,主要人物在画面中的前景,凯恩通常位于画幅正中心。在这个场景中主要人物就有4个,李兰和伯恩斯坦站在凯恩左边,眼光顺着凯恩一致望向离镜头最近,只有一半个背影的卡特先生。凯恩的眼神引领了整个镜头的视线轴线,三个人同时的凝视,对于卡特先生也形成压迫,更加突出凯恩的气势。背后的人群处于画面的远景,在迎接凯恩到来时纷纷起立行礼,虽然有些人都不认识凯恩先生的长相,但也不难看出,青年时期的凯恩已经非常有名望和气场,且自己是非常自大,洋洋得意的一个阶段。因为摆脱了小时贫穷的痛苦,使他从被他人控制转变为控制他人的一个角色。

    体现苏珊自杀的这个镜头也是利用大景深体现出空间的纵深关系,并且经过用心的场面调度使一个画面里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量。首先,前景中的药品和玻璃杯是暗示着苏珊自杀的直接死因,光线明亮清楚,苏珊躺在床上,应是处于中景,光线昏暗模糊,暗示着她正处于一个痛苦黑暗的阶段。远景凯恩冲进房间,使观众的注意点一下从药瓶转移到人身上,暗示着凯恩才是苏珊真正痛苦的根源,导演利用大景深和精准的场面调度用一个镜头告诉观众苏珊的心境,同时留给观众丰富的解读空间。

    老年时期的凯恩,所有爱的人都离开了他,虽然拥有了财富和权势,却还是孤独一人。他砸了房子里的东西后缓缓从房间走出来,此处使用了一个短焦距镜头清楚地展现了不仅是凯恩,还有他周围的人,广角镜头使画面中的信息量变大,内容变多,观众可以清楚地从周围所有人的站位和视线焦点对出画面的焦点就在凯恩身上。所有人虽然都注意他,仰视他,却没有一个人能靠近他,也无一人与他交谈,凯恩从人群中走过,人们纷纷为他让道。由此看出他虽然位高权重受人敬畏,但却无人可爱,孤苦伶仃,暗示了他整个孤单的命运,不断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人,但实际上是对别人的伤害,与他人渐行渐远。

    特别是对于对话的人物,或者是特意想突出塑造某个人的形象的话,通常导演会使用长焦小景深镜头,大景深镜头将景框内所有内容都清晰展现,观众关注的点就可能不止限于主角身上。而奥尔逊导演也正是利用了这种不同的方式,更好地展现了凯恩与周围人的关系,也符合他的故事都是从别人口中再现的这一前提,凯恩的形象也需要在复杂的完整的社会里才能更立体化地呈现。

    小景深的镜头的确是利于引导观众注意到某一人物身上,就如《大象席地而坐》中的对话镜头。

    同样也是展现纵深关系,胡波导演采用的就是长焦小景深的镜头,画面中清晰的只有爷爷一个人,观众能细微地观察到他面部的表情,而后面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则非常模糊,只能通过运动来提醒观众仍在景框中占有分量。这种方法让观众对导演的意图一目了然,也会顺着导演的思路关注到景框中的重点,对人物的塑造也是更多通过他自身的动作和表情来体现。

    黄玲和副主任谈话时这个镜头不断变焦,景框中两个人同侧,哪方说话焦点就转移到哪个人身上,观看时甚至还有许些不适,因为两人距离过于接近。而在这时候利用长焦镜头则会故意抽离人物,使画面非常失真。很多评论家会认为这个镜头非常精彩,非常清楚,但是作为普通观众也许会觉得导演插入感太强,跟现实的经验出入太大,反而影响了观感,当然也不否认他这种方法非常能展现演员的细节,能快速地让观众“了解”角色。

    所以比较而言,奥森威尔逊采用大景深的镜头更好地体现空间的纵深感,并且从景框内的人物调度来体现人物地位和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让观众如同欣赏长镜头一样,选取自己在意的信息点进行解读,是对景深镜头极好的把控与运用。

    二:长镜头与蒙太奇

    《公民凯恩》在仅有的两个小时不到的篇幅里仍大量使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

    同样是从童年凯恩的镜头开始,最初先是在雪地里拍摄小凯恩玩耍的中景镜头,光线明亮,人物生动活泼。接着一个拉镜头,母亲从画框左下角出现,紧接着带出屋里的三个主要人物:母亲、银行家和父亲,接着随着母亲向屋内走动拉镜头继续向延伸,小凯恩的身影逐渐变小,而屋内昏暗、破旧的环境逐渐呈现,与窗外的场景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外面的雪天和小凯恩仅仅只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画或是电视机里的场面一样,与屋内的气氛格格不入,对比鲜明,更加暗示着他美好童年的戛然而止。随着母亲和银行家在桌子前坐下,镜头运动停止并固定,展示出签署卖掉小凯恩的一系列文件。这个长镜头用明显的窗外窗内两个场景的对比体现出母亲对于小凯恩的绝情与小凯恩对于童年缺失所造成整个人生悲剧的铺垫,他对于女性错误的认知和对待方法也是受到了童年时扭曲的母子关系的影响。

    两次苏珊的重点出场都是运用了几乎同一组长镜头拍摄,这是属于刻意的重复剪辑。镜头首先是特写在苏珊的广告牌上,接着升镜头往上,则是在雨中亮灯的“苏珊秀”广告牌,预示着苏珊已经成名,但在雷雨的环境中又暗示苏珊并不快乐,她因为她的歌唱事业和凯恩的离世非常的痛苦,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环境和人生。接着镜头往前推进来到屋顶的玻璃窗户,透过窗户里能看见里面苏珊正一个人落寞地坐着。接着镜头穿过雨水,“穿过”玻璃窗进入屋子内部,此时摄像机不是真的穿越过玻璃窗,而是通过后期连贯的剪辑形成一个连贯的穿墙而进的长镜头,为的是不打破观众的代入感。观众随着摄影机来到屋内,视线焦点则是聚焦于苏珊身上,以及苏珊与仆人和记者之间的谈话了。一个镜头能够交代清楚苏珊的身份,现状,心境,环境和状态,又让观众仿佛一个偷窥者一样,从雨夜的楼顶悄悄潜进苏珊的屋内偷听他们的对话,暗示此时的苏珊正处于伤心之时,不希望有人来打扰她。

    报社庆功的片段也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景深长镜头,此处前景是李兰在向罗伯斯特提出自己对于报社对于凯恩的担心,两人各处于景框的左右两侧,中间是舞女牵着凯恩正在开心地跳舞。整个画面有动有静,有欢乐也有顾虑,观众在这个大景深长镜头里就能将后面狂欢的舞蹈结合李兰的顾虑进行解读,预示着李兰的预言必定会成真,凯恩最终会败在自己的专权与自我上。镜头即使中间有短暂改变机位,两人在画面中的位置都没改变,并且从中部后面的窗户上照样清楚地倒映了凯恩和舞女们的舞蹈。这样的长镜头里内容丰富冗杂,观众可以在不同的观看时期品读不同的要素,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整合时便会理解导演的巧妙用意。

    除了时间较长的长镜头的使用,本片也大量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段,进行大量快速的切镜,最明显的在于电影最开始用新闻片的方式快速回忆凯恩的一生以及每次导演利用阅读纸质材料(报纸、书籍、信件)进行时空的转换和快速推进的时候。

    片头导演运用类似于幻灯片展示的方式搭配旁白,向观众展示凯恩表面在公众眼里的形象,一闪而过的画面快速的剪辑使观众应接不暇,仅留下他富裕又复杂的基本的印象。采用这种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能够模拟出新闻的质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观众立马感受到凯恩的表面形象,同时也为后面他生活的反差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一个人他在公众面前显示的状态和自己真正的状态差距之大。人们只关心自己想知道的,对于某人的认识更是随着舆论的风向而摆动。

    利用纸质材料巧妙地进行时间转换的场景相当之多,从最初在小凯恩每个生日银行家都给他读信,信件里都是对他提出的工作或是商业上的要求,三封信直接到他成为青年;再到凯恩自己经营报社,银行家每每从不同的报纸上读出他经营亏损的消息。通过报纸对苏珊的报道看出她渐渐从不受待见变得出名。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时空交替不仅是与凯恩时报业大亨的职业暗中呼应,也是通过冰冷的文字和人生重大的起伏曲折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着消息和新闻只是群众嘴里谈及一时的话题,于当事者个人来说却是重大的转折。

    本片可以称之蒙太奇与长镜头完美结合的范本,影片开头大量的蒙太奇表现的是大众眼中的凯恩,而后面真正开始讲述凯恩的故事时却更多用长镜头来塑造人物,此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即使是在后文的长镜头中,镜头内部也做到了蒙太奇,物与人的照应,动与静的对比,镜头有规律的移动展现不一样的环境预示不一样的人物处境……导演在编排时也运用蒙太奇的思维,没有把凯恩的一生按顺序讲述出来,而是通过不同人不同视角,展示不同的时期,最后拼接起来完整的人物形象。这也是非线性的蒙太奇思维的体现。本片的确大多数镜头是非常优秀的长镜头,而本片的整体架构和阐述方式无不体现着蒙太奇思维。

    三:拍摄角度

    从对人物的拍摄角度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角色所处的地位与处境。

    《公民凯恩》中相较于其他电影只有较少的平视镜头,而大量地通过俯视和仰视来展现人物的地位。幼时的凯恩被银行家接走后用的是一个绝对的俯视镜头来展现他的情况,且周围都是大人把他包围起来,而摄影机所处的位置似乎也是大人中的一员,看得出此时的小凯恩已经失去童年应有的自在快乐而是被压制被控制的一个处境。同样的,当他中年对待苏珊时也近乎幼年大人们对他的状态,都是居高临下的一个地位,此时苏珊正在发脾气,而凯恩直接走过去,苏珊就埋葬在凯恩的阴影中,一个俯视镜头体现苏珊不过只是凯恩操控的傀儡,一直处于被控制的处境。这几个俯视镜头的对位,很好地展现了凯恩的心理转变,从刚开始的被人操控到最后去操纵别人,都是美好童年缺失的后果,导致自己也无法正确地无私地爱其他人,换来的只有别人的痛苦和离开。

    同样的,当凯恩长大后开始有权有势后,几乎都由仰视镜头表现,更是与小时候的俯视镜头形成自身明显的对比,摆脱了被压迫的地位,而成为一个人人仰视人人敬畏的人,形象高大威严,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将会因着自己的自私和操控欲最后一无所获。

    凯恩和苏珊的丑闻被爆出后,他回到报社与李兰进行争吵。此处摄影机降到最低,几乎贴近地板,给两人绝对的仰视镜头。不过此时的凯恩应该是一个尴尬的被诟病的阶段,用仰视镜头不仅有反讽的效果,更是凸显出即使是在这种时候凯恩依然维持着自己强大的自尊心,丝毫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导致了现在的后果。李兰到现在已经非常气愤在指责凯恩,而凯恩却毫不理会。此处仰视镜头给到凯恩整个身形的全景,暗示着这个人物只是固执的空虚的高大,实际上只是一心为己,对于自己亲手造成的恶果也毫不反思。

    除了俯视和仰视,片中也有足够的平视镜头,例如在观看苏珊表演时,导演便使用了一个正面平视镜头对凯恩的面部表情进行特写,利用平视镜头能使观众更好地捕捉演员的表情神态。此处对于凯恩的特写穿插在苏珊的表演中不断出现,可以看出导演利用光影着重突出凯恩眼睛的部分,从他的眼神里看出凯恩没有只是单纯欣赏一场歌曲表演这么简单,他微皱的眉头严肃的神情反映出他对苏珊演出的效果十分重视,对于观众的反应也十分看中。导演给到苏珊的皆为远景和全景,而给到凯恩的是特写,似乎摄影机位也都是处在凯恩这一侧,仿佛整场演出的重心并不在苏珊的演绎,而在于凯恩的情绪,苏珊的表演也都是掌握在凯恩手里,而苏珊也只是个被他所操纵的花瓶。

    导演通过对人物拍摄的镜头角度的改变不断暗示人物地位的转换,从被圈养到操控报纸,操控舆论,操控自己的爱人,貌似他对自己痛苦的过去做了补偿,却是在反抗专权中自己成为专制,直至最后所有人的离开,他拾起水晶球想起童年的自己,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一生的反抗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四:结语

    不仅是上文所提及的寥寥几个方面,《公民凯恩》在画面构图、声画关系的处理、镜头运动等多个方面都是绝对的先锋地位,而所有的视听语言技巧,都是为了向观众展示一个骄傲的商业大亨的成长与没落,通过不同人对他的追忆,通过对“玫瑰花蕾”真相的寻找,镜头从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禁止入内”,这仿佛是凯恩在对他身边的人,对社会,对观众所说的话一样,尽管他的人际关系无数,却因为心理的封闭使得没有一个人真正能走进他的内心,而导演却带领着观众无视掉这层围栏,一步步潜入这个传奇之人的生活,探寻着他人生的答案。在询问了许多人之后,作者最终是没有找到玫瑰花蕾的秘密,镜头不断向上拉,展示凯恩家里的全貌,被各种雕像和贵重物品堆满,富丽堂皇无可媲美,人在其中显得异常的渺小,整个房间被物品堆满,显得没有人情味,没有生气,这也是对于凯恩本人形象的反射,而最后,玫瑰花苞雪橇板却被工人们当作垃圾丢进象征着权力的火炉里烧毁,除了观众没有一个人再能知道这个秘密,玫瑰花苞仅仅是代表了凯恩的童年,而他整个一生都是在对于缺失的童年的追溯与补偿。

    凯恩从幼年生长起来,到晚年拿起水晶球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电影镜头从“禁止入内”开始,到故事全部结束回到“禁止入内”的标语,都像维伦纽瓦在《降临》里所传递的一样,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回环,一种轮回。对于过去的伤痛我们无法补救,那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更要避免自己成为之前的“坏人”去让别人承受自己以前承受的痛苦。同时人是无法真正理解另一个人的,即没有人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无论是通过《罗生门》那般听一件事情的不同讲述,还是像凯恩这样听不同人讲述他的整个人生,皆不能发现别人真正的秘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禁止入内”的古堡,里面的秘密和真相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3 ) 《公民凯恩》全攻略,详解版。

    (世界电影史的作业,PPT虽然删掉了很多内容,但还是超时了。把完整详解版发在豆瓣上,供豆友参考。) 【导言】: 4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这时有声电影的出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人们对声音技巧的运用到了纯熟的地步。而作为好莱坞的拿手好戏,类型片发展到了顶峰,西部片、喜剧片、强盗片等等,已经至善至美,十拿九稳。程式化的剧情结构,永远是金碧辉煌的豪华场面,一个赛过一个漂亮的超级女明星,构成好莱坞电影的基本模式。然而,这种质量均匀的产品生产,从某一层面上也昭示出当时的好莱坞已经开始变得固步自封了。 安德烈•巴赞在其所著的《奥逊威尔斯论评》一书中写道: 假如没有几部光彩照人的作品(或者至少是非常新颖独特的作品)出现,再次激起灵感、革新技巧、触动那些已趋于程式化的实践……可以说(好莱坞电影)已经具备了走下坡路的一切历史条件,从此走向落寞衰败。 在好莱坞的鼎盛时期,敢于在这个庞然大物的严密统治下开拓一条新路,并为电影美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便是好莱坞青年导演——奥逊•威尔斯。 【概述】:奥逊•威尔斯是一位富于艺术创新精神的天才导演,以《公民凯恩》著称于世。《公民凯恩》使电影第一次摆脱了传统格局的束缚,开创了现代电影的先河。然而,它既是威尔斯的电影创作生涯的起点,也是终点。这位奇想妙思迭出、永远走在观众前面的艺术天才几乎毕生挣扎在艺术和商业的矛盾之中。他不能见容于好莱坞,长年浪迹欧洲,由于缺乏资金,他的影片常常是在时拍时辍的恶劣条件下完成的。他毕生拍摄了大约14部影片,在西方名导演中这个数字大概是最低纪录。直到他于1985年10月逝世,他再也未能超越他的处女作。尽管如此,巴赞评价说,“奥逊•威尔斯仍然应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历史功臣的凯旋门额上占有一个显著的位置。” 【艺术生涯】: 一、早年生涯(1915-1939) 1.神童 和很多其他的天才一样,奥逊•威尔斯的天赋异禀在其童年时代就有所彰显。 (1)兴趣广泛——视野宽广,突破传统 生于1915年的奥逊•威尔斯出身于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汽车制造商,母亲是漂亮的钢琴师,威尔斯自幼便有“神童”之称:两岁便可阅读,七岁就拉得一手好小提琴,十岁就流利地背诵莎士比亚的剧作,并熟练掌握了魔术、钢琴、绘画、表演等艺术技巧。多方面的兴趣对他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剧本到画面到运镜手法,他总是能规划出不同于以往传统手法的表现方式,让观众见识到他比传统导演更宽广的视野角度。 (2)游历各地——融合多元文化 威尔斯6岁那年,父母离婚,他随母亲迁往芝加哥,1924年,母亲去世。威尔斯的父亲后来成为一个酒鬼,带着他周游列国,所到之地包括中国的上海。各地游历的经历使他受益于全世界的文化,这些都在他日后的戏剧和电影作品中得以体现。 2.在戏剧和广播中初露锋芒 结束了欧洲游历,威尔斯回到美国,他很快就真的打入了百老汇并快速窜红。 1934年,威尔斯又涉足了广播剧。 同年,威尔斯和妻子一起拍了部8分钟的短片《时代之心》。片中扮演老妪的正是威尔斯的第一任妻子。作为威尔斯第一次拍摄的影像,这部片子的历史价值要远远高于影片本身的价值。而影片所涉及到的超现实,表现主义,其后也会贯穿威尔斯的整个电影生涯。 1937年的夏天,22岁的威尔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水星剧团。 这里做一个链接,2008年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我和奥逊•威尔斯》透过一个旁观者的眼睛,展示了奥逊•威尔斯早年的一段戏剧生涯。水星乐团刚成立时排演头一出戏《凯撒大帝》时的故事。虽然是根据小说改编,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奥逊•威尔斯的艺术天赋、追求和野心,甚至还有他那著名的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性格。 1938年,他所在的水星剧团之作的节目“火星人入侵地球”使威尔逊一夜成名。1938年万圣节晚8点,威尔斯佯装灾难幸存者,模仿现场报道的口吻向听众播报火星人正在入侵地球大肆屠杀人类。这一出色的恶作剧使威尔斯名声大振,一直到几年后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播音员用战战兢兢的声音宣布这一消息时,好多人还以为又是威尔斯的追随者在搞“狼来了”的把戏。 二、好莱坞时期(1939-1948) (1)传奇的诞生(1939-1941) 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为威尔斯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雷电华(RKO)给了他一纸无比优厚的合约,甚至包括影片的最终剪辑权——在大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极少有导演能够拥有这一权力! 在取得进军好莱坞的邀请函之前,威尔斯加起来仅导演过不到50分钟的两部短片。威尔斯打算改编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的小说《黑暗之心》作为开端,但因预算过高被雷电华公司拒绝。在1939年夏天到1940年的夏天期间,通过大量观摩影片,威尔斯通过自学补上了电影语言的欠缺。其处女作《公民凯恩》一鸣惊人,全无新手的生涩拘谨,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成为美国和世界电影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公民凯恩》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评选和排名中均居前列,电影的风格及创作手段与好莱坞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或对立,威尔斯被电影史学家称为是“好莱坞的陌生人”。 《安倍逊大族》(伟大的安巴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公民凯恩》的延续和登攀,这两部影片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同时又包含着隐蔽的自传性质,威尔斯借助它们以纪念过去、怀念童年。 巴赞称它们为“伟大的双连画”,认为“威尔逊即使仅仅导演了《公民凯恩》和《安倍逊大族》这两部影片,他也能在电影史上占据一席重要地位。” (2)1941-1944代价高昂的天才 威尔斯在25岁时即登上了人生的颠峰,但他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公民凯恩》于1941年5月正式公映,但卖座成绩极坏,影片让雷电华创记录地亏损15万美元。观众无法接受这部超过了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的怪异影片。在当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公民凯恩》虽获得九项提名,但每次提到威尔斯的名字时便会招来一片嘘声。好莱坞对威尔斯“神童”的兴趣和希望随着《公民凯恩》的严重财政亏蚀而归于寂灭。 由于试映时观众反响不佳,雷电华趁威尔斯出国期间把《安倍逊大族》剪掉了1/3,只余88分钟,并硬添了一个虚假透顶的大团圆结局。剪掉的底片随后被销毁,只有通过剪辑时的工作台本方能知道威尔斯的原始创作意图。好莱坞电影公司老板对奥逊•威尔斯第二部杰作的破坏已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著名惨案之一。 由此威尔斯与好莱坞的矛盾渐深。 威尔斯在二战结束后执导了一部有关追捕纳粹战犯的黑色惊悚片《陌生人》(The Stranger)。 1947年威尔斯为哥伦比亚公司拍摄《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 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威尔斯接连拍了两部莎士比亚改编作品。三个星期草草收工的《麦克白》反响一般。1949年,威尔斯被迫离开好莱坞,前往欧洲拍片。 三、欧洲时期(1948年-1956年) 1947年,灰心失意的威尔斯离开美国,表面的说法是他为了选择自由,但根据后来确凿无疑的证据显示,在赫斯特阵营的长年鼓噪渲染下,FBI相信他是共产主义者,于是对他展开调查,威尔斯已被列入好莱坞的黑名单,这或许是他离开美国的主要原因。 这一时期,威尔斯的电影生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为了不受大制片厂的制约,他不停地接拍其它导演的影片,赚取片酬以供拍摄自己的电影。此后三十年,都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处境。 《第三人》卡罗尔•里德执导的《第三人》(1949年)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英国影史百大佳片第一。威尔斯在片中亮相不多,但极为惊艳,尤其是那段亲自编写的关于博尔吉亚家族与布谷鸟钟的台词令人难忘。 四、回到好莱坞(1956-1959) 1956年,威尔斯回到好莱坞,主持了一些电视和广播节目。这次他在美国呆了三年。在威尔斯重回美国的三年间,他最重要的作品是《历劫佳人》。他在此片中再度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创意与才华,一开场的三分钟长镜头被称为摄影机的“空中舞蹈”,成为影史经典。威尔斯还在片中采用了对商业电影来说非常“前卫”的说故事手段,他在同时发生的几个场景之间来回跳跃,整个故事以非常零碎的片断方式呈现,还有夸张的广角镜构图,大量的实地夜景,前所未闻的声音表现形式,对人物类型大胆的颠覆,这完全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像。然而公司趁威尔斯不在,开始自作主张,并找来新的导演Harry Keller,补拍一些特写镜头和说明性场景。在制片厂的一手操纵下,剪出了另外一个面目全非的《历劫佳人》。 五、生涯晚期(1959-1970) 在电影生涯的后期,威尔斯的成功总是转瞬即逝,他的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各种各样的好片、烂片里,无休止地充当配角、龙套、旁白。(酒的广告 图片) 晚年的威尔斯除了在电视节目中露面外,他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开拍手中写好的大量剧本。此外,他也在洛杉矶的几所电影学校讲课。 1985年10月10日,威尔斯死于心脏病。 【公民凯恩】: 一、 简介 《公民凯恩》,又名《大国民》,是一部传记体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片中主角凯恩乃刻意射影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事实上,此片的角色是多种混合体,以若干著名美国大亨为蓝本。而赫斯特实际上是最呼之欲出的一个。 剧情梗概: 美国报业大亨凯恩(奥森•威尔斯)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死去后,一位青年记者受新闻报刊委托调查这几个字的含义。通过查阅有关回忆资料了解到凯恩青年时代的经历及其母亲的艰难身世。从报社董事长伯恩斯坦的口中,了解到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如何制造舆论使美国卷入1897年的战争中的往事;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讲述了他与美国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他与和二个妻子、歌手苏珊的邂逅以及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苏珊则在夜总会中介绍了她和凯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变迁;她在凯恩的支持下想饮誉歌坛,失利后变与凯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仙那都庄园隐居。直到最后焚烧凯恩旧家具时,才发现“玫瑰花蕾”原来是刻在他童年时代曾珍爱的雪撬上的字。 实际上该片讲述故事的方式远比其所讲的故事有价值。影片由六段有着内在逻辑的闪回组成,这几段倒叙并非一块拼图的组成部分,而是由外向内层层剥开的洋葱。影片将镜头首次切入到人性的层面,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此片完全可以被看做是美国个人奋斗理念的寓言故事。 二、 叙事手法 影片借助寻找“玫瑰花蕾”的涵义,探索了凯恩的心路历程以及凯恩所代表的美国成功经验。该片的结构不仅是非线性的(即不是平铺直叙),而且每一段闪回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如李仑德从他的角度讲到苏珊首演的情况,后来苏珊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到同一件事。 自《公民凯恩》之后,闪回手法并没有什么发展,在1941年这种手法也不是首创的。但在这部影片之前却很少使用这个手法,即使使用也往往不附加时间顺序的因素。发明“闪回”的虽然不是威尔斯,但却是他把这一手法引进了现代电影语言中去。 凯恩留给观众最后的印象,是综合几个人对其的回忆和叙述形成的。在这其中,显得最为复杂的是,每个人所分别进行的叙述之间都是相互矛盾的,都是从不同的阶段来看凯恩的不同侧面。而每个人又都认为自己所讲述的是正确的、是肯定无疑的。这与《罗生门》的叙述方式有所相似。但所不同的是,《公民凯恩》不是关于道德的“相对论”的探讨,而是以一个人在一生中主要的生活经历作为不同的叙事线索,从而揭示凯恩的性格、命运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影片表面上是在寻找“玫瑰花蕾”的答案,而深层却是展示了凯恩这个任务形象。 【关于玫瑰花蕾】:【首先让我们了解两组背景】 1)奥迅•威尔斯曾带着父亲留下的小笔遗产,只身前往爱尔兰,立志想做流浪画家。在爱尔兰他结识了一个女子,他们曾商量给将来的孩子取名“Rosebud”,不过这段恋情很快无疾而终。 2)“玫瑰花蕾”在影片中被用来称呼小凯恩的雪橇,其实是电影原型赫斯特对情妇玛利昂•戴维斯身上一个最隐私部位的昵称,这导致了赫斯特的强烈举措。整个事件结束后,威尔斯声称他对整部影片的处理没有遗憾,只有一处,那就是“玫瑰花蕾”,因为那真正伤害了戴维斯。其实戴维斯是一个非常聪明、很有才华的人,是电影企业中最招人喜欢的人物之一,绝非当时盛行的那种演艺圈女子傍大款现象。除了她喜欢喝酒和玩拼图游戏之外,并不像《公民凯恩》中的那个苏珊•亚历山大。 【事实上,片中可能的暗示可以这样理解:太早脱离天真而美好生活,让凯恩就像一只被催熟的苹果。他怀念那些无拘无束的青涩时光,可过去却已无法再重现。一旦进入成人的世界,他就必须妥协,消隐童真的一面。因为时时追悔,于是便用那不被理解的恶童般的性格施加于他所能控制的一切。】 三、 类型 拍摄于1941年的《公民凯恩》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实验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在几乎所有的电影排行榜上都是风光无限,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 其与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影片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模式。影片虽然具有侦探片、纪录片、传记片、新闻片、歌舞片等诸多类型片的特点,但它却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在其面前没有任何模式可循。 影片的开头,出现凯恩的官邸和大门,以及“禁止入内”的字样,配合上宏大而骇人的音乐,像是将观众导入一个悬疑片或侦探片;而到了接下来的场景里,像新闻纪实片一样介绍了凯恩这个人物;当新闻记者们谈论“玫瑰花蕾”,汤普森开始调查凯恩的一生的时候,又像是进入了传记片;到了苏珊演唱歌剧的那些蒙太奇镜头中,观众似乎看到了歌舞片的表现手法。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根本无法用经典好莱坞的类型去框定这部电影,它运用了好莱坞诸多类型片的元素,将好莱坞的模式首先从类型上完全模糊了。但影片却又能与历史产生共鸣,并表现出了30年代的某种情调。影片既有纪实主义的真实表现,又有表现主义的抽象隐喻。 四、 影片的风格表现 1、大景深摄影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 景深镜头不仅影响着电影语言的各种结构,同时影响着观众和画面之间的思想关系,时画面空间的张力得以增强。而大景深摄影涉及到广角镜头的使用,它往往夸大了人物之间的距离,而这对于一部表现分离、异化和孤独的故事的影片来说正是恰如其分的象征性类比。同时,由于广角镜头使画面的每一层次从最近处到最远处,焦点都是清晰的,并没有因突出某一形象而使周围的东西发虚,于是,当所有的人物都同样清晰的时候,暖昧性就更加重了。 【例子:经典景深镜头,即小朋友玩雪,屋子里妈妈谈事那段。0:19:07~0:21:07】 【参考:A.景深镜头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更贴近,视觉结构更具有真实性。/ B.景深镜头的表现,画面多信息的处理,要求观众更积极地投入思考,甚至参与到场面的调度中去。(鼓励观众.主动地从一个镜头中去挖取信息。)/ C.景深镜头的观念影响着对影片的构思,摒弃了蒙太奇的分割空间的形式因素,冲突在一个镜头内产生。】 其中:摄影机和撒切尔及凯恩太太保持的是个人的距离,和老凯恩是社交的距离,和小凯恩是公众的距离。在这幅画面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公民凯恩》的构图是复杂而意义丰富的。凯恩的父亲无能为力地发出微弱的抗议,老凯恩和小查尔斯在画面的左上角自成一组,撒切尔和最严厉的凯恩太太则控制了画面的右下方,他们坚定地书写着合约,将查尔斯永远地与父母分开。讽刺的是,凯恩太太的出发点是爱与牺牲,是为了能让他得到最好的教育,保护他不被喜怒无常的父亲虐待。 2、仰拍 在这部影片中,仰拍镜头的运用,是画面中出现了天花板的表现,这是空间形式的变化。 A.改变了以往影片在摄影棚里拍室内戏时房间不表现天花板的模式,这一形式的变化,首先是作为空间真实的观念被体现出来。/ B.天花板的出现增强了影片画面构图的造型感,特别是投射在天花板上街头霓虹灯等,画面中的光影的变化,既丰富了画面内部的造型空间,又扩大了画面外部的环境空间。/ C.天花板的设计衬托了人物形象的刻画。 影片以极低的视角大仰拍而形成了所谓的“高大形象”,以一种辩证的形式,塑造了凯恩这个失败的巨人的人物形象。“《公民凯恩》中不断出现仰拍镜头,这使……我们很快就不太察觉到他在运用技巧,尽管我们仍被他的高超技巧所左右。因此,他的这种方法很可能是基于某种明确的美学意图:把某种特定的戏剧幻想强加于人。这种幻想可以称作地狱的幻想,因为他那朝上凝视的目光似乎发自地底,而天花板则笼罩一切,使人无法逃出布景的范围,这就充分表达出在劫难逃的结局。凯恩的权力欲压倒了我们,而权力欲本身又被布景所压倒。我们通过摄影机得以一方面体验到凯恩的权力,一方面也察觉到他的败局。” 3、光的使用 在《公民凯恩》中,光的运用与通常好莱坞影片的通堂亮布光方式也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区别。阴影逆光在影片中所起到的作用。 A.光的使用不是为了表现明星的光彩,而是为了突出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的真实感。 B.参与影片的叙事发展,特别是在表现凯恩写他的头版“原则宣言”时的那场戏,凯恩几乎是在半阴影的光线下完成了那份后来由他所背叛的“宣言”。【0:37:43~0:39:31】 C.光同样作为人物心理和人物命运表现,这在凯恩和苏姗两个人物身上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 本片的灯光在凯恩的少年及作为年轻报人的时代多采高调路线。当他年华渐老,人也变得越来越尖酸刻薄时,灯光也渐变暗,反差渐增强。凯恩如宫殿般的仙那都城堡,永远在黑暗中矗立着,只有几抹光线穿过压迫人的阴暗。照明强光也被用在较近的镜头中来制造象征效果,高反差对比的灯光打在凯恩脸上,影射他正直和堕落两种人格。 4、移动摄影 影片中摄影机的运动始终像一个人一样跟随着凯恩,从而更为有效地展开了叙事,揭示了人物及人物的命运。 A.摄影机在影片一头一尾的移动表现。 【片头摄影机向前推,跃进了有巨大“K”字标记的仙那都庄园的铁栅栏;】【0:00:50~0:1:45】 【片尾摄影机又向后拉,跳出了铁栅栏,在写有“禁止入内”的牌子前停了下来。】【01:56:56~01:57:25】 这里移动摄影的运用,从视觉结构上为影片的完整叙事做了非常清楚的、富有视觉化地交代。 B.在摄影机跟随着凯恩第一次来到苏姗的住所时,当凯恩跟苏姗进入房间后,他却把一直跟随在他后面的摄影机关在了门外,之后苏姗把门打开,这时摄影机又慢慢地运动起来,像一个好奇的窥视者进入了苏珊的房间。同时也使观众的感受如同摄影机一样,深入到叙事的发展中去。 C.苏姗的第一次演出,摄像机不断地向上升,声音也随之出现着变化,最后摄影机看到了两个工人在做怪脸。这一视觉表现突出了人们对于苏姗声乐才能的评价。【1:16:50~1:17:45】 5、场面调度 由于威尔斯是来自舞台的世界,他是富于动势地调度动作的专家。对于场面调度的艺术来说,远景是更为有效的和更为戏剧化的手段,因此在他的影片中特写镜头相对要少些。大多数画面取景紧凑,并且采取封闭的形式。它们大多还是按纵深来构图,在前景、中景和背景上都有重要的信息。人物之间的接触范围是芭蕾舞式的舞蹈设计,从而暗示他们变换优势的关系。 五、 演职人员 摄影师——格雷格•托蓝(Gregg Toland) 格雷格•托蓝(1904-1948),从影近20年,共摄制了42部影片,以《呼啸山庄》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他认为《公民凯恩》是其事业的高峰之作。 剪辑师——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 精湛的剪辑技艺使其后来成为了好莱坞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音乐之声》。 配乐师——伯纳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公民凯恩》赫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其早年曾为威尔斯的广播剧配乐。两人合作密切,威尔斯会根据音乐来剪辑,而不是好莱坞式的音乐配合剪辑。赫曼后来为威尔斯和希区柯克创作了许多杰作,包括有《迷魂记》、《精神病患者》等等。 化妆师——傅塞德曼(Maurice Seiderman) 威尔斯饰演凯恩的一生,时间横跨50年。幸而有化妆师傅塞德曼的巧手,威尔斯才能成功地扮演这个角色。三张照片为25岁,45岁和75岁。发现逐渐上升,眼袋也越发明显。赛德曼发明了一种合成的塑料衣,可以让威尔斯穿起来更像老人臃肿的身躯。 众演员——大多为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旗下“水星剧团”的非专业电影演员。 他们配合无间,整体效果天衣无缝。其表演成熟,毫无新手摸样,虽然大部分初登银幕,却看来如此自然诚恳又可信。 六、 主题: 由于结构方式和风格手法的表现,也使得影片的主题变得丰富和复杂。影片既深刻、严肃地进行了社会性地批判,又具有超现实的风趣和机警。原名就叫做《美国人》的《公民凯恩》,片中的矛盾就是整个美国社会的矛盾的回响,像这个国家一样,影片中的主人公在一个漂移不定的,令人神魂颠倒的悬念中保持着矛盾。凯恩这个人物虽然是一个拥有神话般财富的人,但他却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爱。因此也可以说《公民凯恩》是关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冲突。在美国电影的梦幻世界中,往往是既要物质成功,又要爱情的成功。但是,这在《公民凯恩》中,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影片表现了一个人当他致力于物的时候,他本身也就成了一种物。这是一个十分尖刻的主题,是一种不知道什么事真正价值的结果。凯恩在肉体死忙前,他其实已经死了。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片渐渐在主题和影像上阴暗起来,部分也受到了《公民凯恩》的影响。 这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处在战前电影伟大传统的结束和四五十年代电影的开端之间,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掘弃了当时通行的电影美学原则改变了好莱坞过去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其中某些方面更被后人模仿到泛滥,在艺术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勇敢、粗犷、冲击、娱乐性及个人体验均达到了那一时代的巅峰。 【天才还是异类】: 弗朗索瓦•特吕弗在为《奥逊•威尔斯论评》一书所作的序中写到:“就像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斯特劳亨的《愚蠢的妻子》和卓别林的三本头短片改变并促进了无声电影的发展那样,从1940年以来,电影中一切有创见的东西都来源于《公民凯恩》和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 威尔斯的作品有着隐蔽的自传性质,以寻求自我这一艺术创造的基本主题为核心。(《公民凯恩》的童年怀旧) 威尔斯所叙述的家庭故事中,主要角色总是有情感创伤的,在他之前,好莱坞影片几乎从未探讨过青春期情绪紊乱这一领域的问题。他所表现的故事与好莱坞向来的大团圆结局相悖。 巴赞形容威尔斯为“二十世纪美国的文艺复兴人士”,他一生都在追求“艺术家的圣杯,然而他的艺术实践却不能为好莱坞赢得可观的收入。(艺术与商业的矛盾——威尔斯与好莱坞制片厂的矛盾)

     4 ) 传说中的最经典

    ◎简  介 

    1942年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指定典藏

    公认的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是鬼才奥逊·威尔斯在26岁时编导演制的银幕处女作。一名报业大享孤独地在巨宅逝世,一名杂志记者为了探究其生前的真实面貌,从很多人口中收集到不同的说法,可是他到最后仍无法将这些资料拼成一个结果来。片中主角凯恩乃刻意射影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

      本片的主题由于剧情的发展与铺述,变得扑朔迷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观点。但有一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它摧毁了一项梦的憧憬。它嘲讽美国社会里许多浮士德式的人物,为得到整个世界的欲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虽然是一个大人物的成败史,然而即是一个缩图,涵盖的是整个物质世界里追求欲望满足的人们,也是影史上被讨论最多次的一部片。

      就影片而言,《公民凯恩》并非毫无瑕疵,在结构的精致方面只能给70分,可是威尔斯所表现的力量、勇敢、粗犷、娱乐性及个人体验可得90分以上。技巧运用方面,其中“景深镜头”的摄影手法,以当今眼光来看,仍觉得相当新鲜。

    剧情简介:

      影片以本世纪初叶美国新闻业巨头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为原型,用新颖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们报业大王的一生。

      凯恩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后死去。一位青年记者受新闻报刊委托调查这几个字的含义。通过查阅有关回忆资料了解凯恩青年时代的经历及其母亲的艰难身世。

      报社董事长伯恩施坦介绍了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战争的往事。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讲述了他与美国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他与和二个妻子、歌手苏珊的邂逅以及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苏珊则在夜总会中介绍了她和凯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变迁;她在凯恩的支持下想饮誉歌坛,失利后变与凯恩一起生活在仙境般的桑那都庄园隐居。

      直到最后焚烧凯恩旧家具时,才发现“玫瑰花蕾”原来是刻在他童年时代曾珍爱的雪撬上的字。

    详细剧情:

      194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柴那杜的一座荒芜的庄园淹没在黑沉沉的夜色中,只有一间屋子的窗户还亮着灯光,这是报业大王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卧室。凯恩安详地躺在床上,手中握着的玻璃球晶体闪现出奇妙的景色:一片片雪花飘落在一所农舍上……

      寂静中响起了凯恩衰老而低微的声音:“玫瑰花蕾!”随即他的手慢慢松开,玻璃球落下去,那玻璃球内神奇的雪景随即幻灭。

      凯恩死了,死得那么凄凉,身边除了护士和佣人,没有一个亲人。

      凯恩的死,忙坏了新闻界人士,报刊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死讯,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冠以“爱国者”、“民主主义者”称号的,也有骂其“战争贩子”、“叛徒”的。人们搞不清凯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凯恩临死时最后说的“玫瑰花蕾”却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呢?他们猜测纷纷。

      记者们决定去访问与凯恩接近的人、爱他的人和恨他的人。一位有经验的编辑汤普逊以记者身份承担了这一艰巨的调查访问任务。

      一个细雨霏霏的夜晚,汤普逊来到了亚特兰大城的一家蹩脚的夜总会。

      夜总会里烟雾弥漫。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独自坐在桌旁喝酒。她的头发染成了淡黄色,身穿一件廉价夜礼服,这就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亚历山大,她每晚要在夜总会登台表演两次。汤普逊在当地一位上尉的引见下,在苏珊那张桌旁坐了下来,想同她谈谈,可苏珊生气地嚷嚷,要他滚出去。汤普逊只好悻悻然离去,结束他的第一次访问。

      汤普逊决定去查阅凯恩的监护人华尔特·泰却的档案材料。在已故的泰却先生的日记中,汤普逊终于找到了泰却与六岁的凯恩初次见面的记载:

      凯恩的父母原是一家供应膳宿的小客店主人,有一年,一个没有现钱的房客给了凯恩的母亲一张似乎是分文不值的废金矿井的产权契约。不料日后这张神奇的废纸真给凯恩一家带来了财富。成为巨富后,凯思的母亲委托金融界巨头华尔特·泰却为她经营财产并担任小凯恩的监护人。

      当凯恩夫人和泰却先生在客厅里签订委托书的时候,小凯恩正在窗外扔雪球,一会儿,他拿着一副雪橇站在雪地里注视着向他走来的妈妈、爸爸和这位陌生的泰却先生。当他知道自己将同泰却一起生活时,出其不意地用雪橇打这位监护人的肚子。当晚,小凯恩便跟随泰却先生上了火车。

      在凯恩成年之前,全部财产由泰却的银行代为管理,当凯恩年满二十五岁时,就由他自己掌管。泰却在任监护人期间,为凯恩添置了不少家业,还为他买下了纽约的《问事报》,凯恩办报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纽约摩天大楼的《问事报》编辑部,汤普逊访问了凯恩的总经理伯恩斯坦。尽管伯恩斯坦无法解开“玫瑰花蕾”这个谜,但对于凯恩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是1891年,伯思斯坦和凯恩的密友杰德·李兰特协助凯恩对办报方针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从标题、版面到内容,并且零售价格也从三分降到两分。1895年,《问事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发行量大大超过它的《纪实报》。凯恩设法把对方的纽约分社的九名能干的编辑部成员都争取过来了,使《问事报》的发行数骤然上升,压倒了《纪实报》。

      l900年,凯恩和美国总统的侄女艾米丽·诸尔登结婚了。

      当谈到凯恩的为人时,伯恩斯坦讲了一件事,那是1914年,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演出歌剧失败,可是谁也不敢写批评文章。《问事报》戏剧评论员、凯恩的密友李兰特的心情十分矛盾,但他为了尊重事实,还是写了批评苏珊的文章。由于他喝醉了,趴在打字机上睡着了。凯恩见到这篇没完成的稿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正直的人,以李兰特的笔调,用最尖酸刻薄的词句替李兰特完成了这篇文章,并把它登在所有的报纸上。随后,凯恩送给李兰特一张两万五千元的支票,将李兰特辞退了。

      伯恩斯坦告诉汤普逊:“凯恩先生是一个几乎失去了一切的人。”

      汤普逊听伯恩斯坦的建议在某个医院的平台上找到了李兰特。他已显得很衰老了。

      当谈到凯恩时,李兰特认为“凯恩是一个才智卓越的人……我还没有见过一个能发表如此自相矛盾的意见的人……他除了自己以外,对什么也不相信!在他一生中,他坚信自己的信念,爱他自己,不爱别人”。他回忆道:凯恩与他第一位夫人艾米丽在结婚两个月后,已经变得几乎只在早餐桌上见面。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后来,他遇到了苏珊。苏珊是一个在斯里格曼公司工作的单身女子,她母亲曾希望她能当一个歌唱家。她唱歌相当悦耳,嗓音不大,没有经过训练,但却很好听,凯恩深深为之所动。

      报界巨头凯恩的财富遍布美国各州,但他不满足于当个企业家,还想涉足政治,雄心勃勃地参加州长竞选。本来,凯恩在竞选中占绝对优势,但他的主要对手——资本家爱德华·G·罗杰斯逼迫苏珊给凯恩夫人写一条子,公开了她和凯恩的关系,利用凯恩的私生活问题给了他致命一击。凯恩竞选失败。

      艾米丽带着儿子离开了凯恩,两年后死于车祸。凯恩和苏珊正式结了婚。他陪同苏珊来到了芝加哥,耗资三百万元专为苏珊建造了一座芝加哥歌剧院。但苏珊首次演出就遭到失败。

      汤普逊再次访问苏珊。还在夜总会里。苏珊告诉汤普逊:“盖这座歌剧院不是我要的,我不想唱,这是他的主意……一切得按照他的意思去做,从来都是。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我离开他的时候。”

      想起初次演出的那天夜晚,苏珊至今还心有余悸。观众厅里,嘲笑声此起彼伏。苏珊表示以后再也不愿意唱歌了。但凯恩说:“你要继续唱,我不愿意让人家笑话。”“那我呢?唱还得我来唱啊!嘘也是我被人家嘘,为什么你就不能干脆……”苏珊痛苦地回答。凯恩坚持说:“你还得唱下去!”他的无情的目光使苏珊感到害怕。她缓慢地低下了头,让步了。

      《问事报》为苏珊大登演出广告,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观众对苏珊的评价。她感到观众不需要她,她痛苦之极,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而及早发现,凯恩这才同意她退离歌坛。

      凯恩耗资亿万,在佛罗里达州的柴那杜为苏珊建造一座宫殿般的庄园。他和苏珊住在这座尚未全部建成的宫殿里,与世隔绝,百无聊赖。苏珊对这单调刻板的生活十分厌倦,她向往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她和凯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融洽了,彼此常常用粗暴的语气来伤害对方。

      1928年的某一天,在外出野餐是不是请客人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执,苏珊再也不愿忍受这一切,终于离开了这令人窒息的庄园。

      苏珊同汤普逊谈了很多,但对于“玫瑰花蕾”也一无所知,她建议汤普逊到柴那杜庄园找管家雷蒙谈谈,因为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一些事。

      在柴那杜庄园,雷蒙告诉汤普逊:苏珊走后,只见凯恩悲愤地把苏珊卧室里的东西都砸了,只捡出一个内有飘扬雪花的玻璃球,就是凯恩临终时握在手中的那个玻璃球。

      汤普逊即将离开柴那杜庄园时,偶然发现了一副被当作破烂的凯恩小时候玩过的雪橇。

      雪撬上画着一个玫瑰花蕾,下面有几个一半已经被磨损的字:“玫瑰花蕾”。这就是凯恩曾用来打过泰却先生肚子的雪撬。

    试论《公民凯恩》的不朽

    文/周黎明

      英国《视与听》杂志自从1952年起,每隔十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评选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除了第一次以外,《公民凯恩》(Citizen Kane,港台译为《大国民》)每次都名列榜首,而其他名次的作品每次都有所不同。换言之,在过去四五十年里,世界上最有资格评论电影的人对哪部影片在艺术上居于亚军或季军位置无法达成长久的共识,但他们一致认为,《公民凯恩》是最伟大的电影作品。
      
      这不是我喜欢《公民凯恩》的理由或原动力。记得我第一次观看该片时,得到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第二次观赏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看完后有一种被雷电劈打或见到上帝的感受,当时就坚信这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电影。以后每看一次,这种信念就更加坚定。此后,我详细查阅了有关该片的所有资料,每看完一本就更证实了那些权威人士的评选结果是无比正确的。

      在我第一次观片跟第二次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真的回忆不起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公民凯恩》突然由平庸变非凡了,一定是我自己哪根神经开窍了。

      回国后,我在不同的场合,从不下十个人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公民凯恩》在那个年代的确很有水平,但现在显得过时了。”在我看来,这句话相当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在19世纪上半页算是最高水平,不过,现在听起来真的赶不上时代了。”你能想象这句话在乐迷当中会引起怎样的反响吗?但如此评价《公民凯恩》的大多数是高级影迷或专业人士,因为普通观众是不会去看一部1941年出品的黑白片的。我不是说你不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和评选结果,你若把《现代启示录》、《2001太空漫游》、《罗生门》等评为“最伟大”也无妨,但《公民凯恩》“过时”?你若能举出哪一处有过时之嫌,我相信我可以给你十条反驳的证据。

      很多经典老片在当时有重大突破,但现在看来无论如何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电影的叙事手法,但现代人怎么看都会觉得节奏拖沓,更别说主题包含的种族偏见;《战舰波将金号》将蒙太奇艺术推到成熟和完美的境界,但里面的表演现在看起来太夸张。当然这丝毫无损于它们的历史地位。但有几部影片即便现在拿出来首映(前提是以前从没放过),都会令人震撼,两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公民凯恩》和《2001太空漫游》,它们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timelessness)。《公民凯恩》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有些后来被人模仿到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试想,《低俗小说》、《罗拉快跑》、《记忆碎片》等作品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作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都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不然怎么60年还没人能超越它?)

      如果你看懂了该片的每一个叫绝之处,仍认为它“已经过时”,那我将无话可说。如果你觉得每次都捧它为“最伟大”有失公允或有厚古薄今之嫌,那么我要提醒诸位,评选的不是近十年的“最伟大”,而是“有史以来最伟大”。如果近百年来我们每年都评选“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我相信每次的结果都会是《红楼梦》。对于崇拜金庸、琼瑶或当年度畅销小说的朋友,我只能抱歉地说一句:“你喜欢的作家及作品都非常好,但就是没有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那么好。”再用音乐打比方,你可能听电台广播了一百次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对那“命运在敲门”的主题已经腻烦,这不能怪你,好东西吃多了也会腻;但很多对《公民凯恩》腻烦的朋友其实没有仔细看过(或看懂了)整部影片,他们觉得腻,更多是因为 “最伟大”的评语已经听得耳朵起茧。

      “说了这么多吹捧的话,那么《公民凯恩》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你一定会问。因为这是电影学院教整整一个学期的科目,我不可能压缩成一篇短小精悍的影评文章,所以只能借网易一方宝地,逐个方面进行分析。


    ◆洋葱似的叙事结构◆

      说起《公民凯恩》的整体结构,初次观看时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不就是通过几个人物的回忆来倒叙主角的一生吗?这种电影我看多了,连文革时放映的南斯拉夫影片《第八个是铜象》也用这种手法。”

      不错,《公民凯恩》的确由六段闪回组成,合在一起反映了出版家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生。但里面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这几段倒叙并不是一块拼图的组成部分,而是由外向内层层剥开的洋葱。不信你做一个小试验:你从第一段看起,每看完一段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现你对凯恩的了解已相当全面,但每看完后面一段,你的了解就加深了一层;但即便只看前面几段,你对人物的认识仍是完整的,只不过不够深入罢了。

      整部影片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框架:凯恩临死前说了一个字“玫瑰花蕾”(Rosebud),某报编辑部派记者去采访凯恩生前的亲人和好友,试图寻找该字的涵义。记者自始至终没有查出真相,但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把“真相”告诉了电影观众--那是凯恩幼年时玩的雪撬的名字,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天真纯洁的渴望(一个比国王更有钱有势的人,临终时最舍不得的却是最不具物质价值的怀旧物品)。“玫瑰花蕾”一词的出处我们以后再讲,但很多观众上了编导的当,以为此处暗藏着有关影片的重大“玄机”。其实,它只提供了“骨架”,该片的精华不在这骨架里,而全在依附于骨架上的六段闪回中。

      第一段是一部九分钟左右的纪录片,是美国在电视问世之前常见的故事片前插映的新闻短片,类似我国文革期间电影院放映的《毛主席接见某某国领导人》。别小看这部纪录片,它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你看完之后会了解凯恩的重大事件,包括他兴建Xanadu宫殿、他的政治主张、他的政治生涯、他在出版业的成就、他的身世和私人生活,如他的两次婚姻(第一次娶了总统的侄女,第二个妻子是平民,他力图把她捧为歌剧明星)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传记片对传记人物的描写深度还不如这部纪录片,比如我国1980年代一部几十集的某著名画家传记电视剧,居然漏写了他的一次婚姻。这部纪录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没有一味歌功颂德,而在肯定凯恩成就和地位的同时,指出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共产党,有人说他是法西斯,有人说他是民主改革的推进者,而他自己反复强调他是 “一个美国人”(其中包含着对美国梦的诠释)。这一点在当代大多数的电视讣告中,你是不会看到的,普通讣告基本上是简历加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及千篇一律的誉美之词。

      影片的第二段通过记者查阅图书馆资料,从银行家撒切尔先生的回忆录手稿中,得知凯恩的身世。凯恩的母亲原来开一家乡村小客桟,一位过路客人付不起房钱,拿一个废弃的矿作抵押,结果这个矿后来挖出了黄金。凯恩母亲把五岁的小凯恩交给撒切尔监护,送到最好的学校受教育。但凯恩长大后对自己的身价没有兴趣,反而想通过办报,为穷人声张正义。

      影片的第三段是记者对凯恩经理人兼生意伙伴伯恩斯坦先生的采访。伯恩斯坦对凯恩充满了崇拜之情,他透露了许多凯恩办报初期的事情,还有凯恩开始显露出收藏的习惯,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他的第一次婚姻。

      影片的第四段是采访凯恩的好朋友、也是他报社的戏剧评论家李仑德。李仑德对凯恩非常了解,他们是同学,从凯恩创业初就跟着他;但随着凯恩从热情洋溢的青年演变成狂妄自大的报人,他对凯恩的态度也开始从全力支持,到怀疑冲突,最后彻底分道扬镳。李仑德向记者提供了有关凯恩第一次婚姻更内幕的信息,他跟第二任妻子的邂逅,他政治生涯的破灭,以及他最后为了妻子的歌剧事业跟好友反目为仇的细节。

      影片的第五段是记者采访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苏珊讲述了她被迫练歌剧的痛苦遭遇、她在舞台上的惨败、她的自杀未遂、她在“宫殿”里的日子(派对和孤独),直到最后她痛下决心离开凯恩。

      影片的第六段闪回来自凯恩的大管家雷蒙。雷蒙见证了苏珊离开后凯恩孤家寡人的凄凉,他还听到过有几次凯恩自言自语说了“玫瑰花蕾”一词,但他也不明白是指什么人或什么东西。这一段很短,直接通往结尾。

      对于许多伟人,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或她)一生做了什么事,但究竟有几个人知道这人到底是怎样的人,他(或她)的内心世界又怎样?影片借助寻找“玫瑰花蕾”的涵义,探索了凯恩的心路历程以及凯恩所代表的美国成功经验。该片的结构不仅是非线性的(即不是平铺直叙),而且每一段闪回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如李仑德从他的角度讲到苏珊首演的情况,后来苏珊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到同一件事。

      需要说明,非线性叙事技巧并非《公民凯恩》首创,之前有几部好莱坞电影已经尝试过,但《公民凯恩》把这种“叠床架屋”的形式发挥到极致,每一段的时间跳跃和重叠都很大,有些情节写得很虚,有些又很细致,很多视觉、对白及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遥相呼应。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见过哪部电影比《公民凯恩》具有更复杂和高超的故事框架--唯一的例外是《穆赫兰道》,可以说更复杂,但是否更高超就很难说了。《罗生门》的结构也有《公民凯恩》的影子,尤其是每个人的叙述带有更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一方面,《罗生门》取得了革命性的飞跃。

      衡量一种艺术形式是否“完美”,不能光看它有多少值得炫耀的高难度技巧,而是应看它能否成为反映某个特定内容的最合适的形式。让我们想一想,有什么故事结构能比洋葱似的层层剖白更有效地体现凯恩式的公众人物?百姓看到听到的,是他在公众场合的一言一行;他的法律监护人掌握他身世中的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细节,但就像是父母对成年孩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监护人无法理解其内在的动机;他的同事对他的了解则更全面,但却比不上能推心置腹的密友;不过,有些私人细节只有同床共枕的人才知道;最后,对于某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最有机会看到他们另一面的人既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他们或被他抛弃,或已抛弃了他),而是守护身边的仆人。

      几年前,海外某人自称是我国某已故伟人的私生女,并写了一本很厚的回忆录。我拿来一翻,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篇幅是普通史书上的资料,另外四分之一篇幅是她自己的经历及一两次见到伟人的情形。套用《公民凯恩》,就是大量的纪录片镜头,加上苏珊说她自己的事,只有少数几处跟凯恩有关。读者无法判断她说的是真是假,也不可能从中加深对该伟人的了解。这本书连洋葱皮的水平都没有,充其量只是给你看一个装洋葱的盒子,然后拿出一小块玩意,也许是洋葱核心的一部分,也许根本不是洋葱。


    ◆人物塑造及表演◆

      说《公民凯恩》的人物塑造很成功,这无异于一句废话。影片在这方面采用了多种技巧,而其中有一些在电影艺术中达到罕见的高度,这却是值得分析的。

      重头戏当然在凯恩这个人物身上。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角色?我们可以像影片中的记者那样,一层层加以探索。

      凯恩年轻时不为巨额家产所动,立志办报,为社会底层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伸张正义。影片中他有两个并不隐蔽的敌人,一个是受他母亲委托把他抚养大的银行家撒切尔先生,另一个是他竞选纽约州长时的政敌。撒切尔是美国金融界的精英,是一个JP摩根式的人物,你瞧那以他命名的图书馆,比总统图书馆还气派;但在凯恩眼里,他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典型。凯恩那张刚开始毫不起眼、发行量只有几万份的《咨询报》推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揭露了Traction行业的托拉斯滥用公共资金、房地产主拒绝整治贫民窟、华尔街支持铜矿业欺骗股民等事件,其中有些事件牵涉到撒切尔的利益。

      凯恩的“大义灭亲”不仅损害到自己的监护人,而且直接把火引到妻子甚至自己身上。他利用报纸攻击总统的政策,而他第一任妻子正是总统的侄女(“他当总统就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纠正。”)凯恩也解释了自己的双重性:一方面他是某公共交通公司的大股东,拥有该公司82364优先股,另一方面作为报人,他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不遗余力揭露该公司的黑幕。凯恩有一段颇能概括其理想主义思想的台词:“我的乐趣就是看到这个社会里那些辛勤劳动、正直的人们没有被一帮抢钱抢疯了的海盗稀里糊涂抢个精光,因为没有人照顾底层人民的利益。如果我不去照顾那没有特权的阶层,也许会有别人出现,也许那些人没有金钱和财产,那样情况会更糟!”

      这段话是他当着撒切尔的面说的。撒切尔提醒他,他这种基于政治理念的办报法导致他每年亏损一百万美元(注意:那是十九世纪末的数字),凯恩不无嘲讽地回答:“按照这个速度,60年后,我可得破产了。”

      凯恩的“革命豪情”充分体现在这句豪言壮语中,他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及对劳苦大众的关怀都是真诚的,但也是以居高临下姿态出现的。他对撒切尔的话说得很清楚:如果像他这样的有产者不站出来号召改革,等到无产者发动革命,那就不是和风细雨而是人头落地的事了。因此,有人骂他是“共产党”,也有人认为他是 “改革家”。

      他跟现任纽约州长盖蒂的矛盾更是水火不容,即便后者用绯闻来要挟他时,他仍高声大喊:“我不会像廉价、腐败的政客那样掩盖自己犯罪的后果。盖蒂,我会把你送进监狱的!”

      但是,凯恩不是一个纯粹的革命家,他的办报思路与其说是类似《南方周末》,不如说有点像哗众取宠的小报。这里需要指出,英文中的“yellow journalism”不是中文“黄色小报”的意思。当凯恩驻古巴的记者报回消息,说当地没有战争,他回答道:“你来提供散文诗,我来提供战争。”另外一个例子是纽约当地一名妇女失踪,被他炒成头条新闻,因为凯恩的新闻原则是:“标题有多大,新闻就有多大。”

      无论你认同还是反对凯恩的政治观点,不可否认,他具有杰出的领袖魅力。他能用金钱挖来竞争对手《记事报》的所有金牌记者编辑,他对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下属有很大的亲和力, 但他最复杂的关系是跟第二任妻子苏珊及好友李仑德。

      初看该片时,觉得苏珊就是一个梦露式的女子,有几分纯洁、几分傻气。后来发现,苏珊的形象并不简单,她蕴涵着美国的国民性。这时,我注意到片中一句貌似不经意的台词:“苏珊是美国的一个横截面。”她和凯恩的感情,除了表层的夫妻感情,更隐藏着凯恩对他心目中认为需要他保护的“劳苦大众”的关系。在文艺作品中,当某个角色具有典型意义时,往往他的个性色彩就会大大削弱,最终沦为一个符号,尤其是表现大人物跟某个阶层的关系时,这种处理非常难。

      苏珊出现在凯恩的政治生涯从高峰跌落谷地之时,也是结束其政治生涯的导火线。凯恩从没有嫌弃她出身卑微,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也真诚有加,但他的爱从根本上讲是自私的。当他发誓要把苏珊捧为歌剧明星时,他并没有考虑苏珊的需求,更多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想通过造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俩作为新婚夫妇首次亮相时,面对媒体他说道:“我们会成为歌剧明星的!”一个“我们”道出了他对苏珊人生的微妙控制,即苏珊只是他实现新理想的一条途径。

      影片最直接点题的台词就出现在他从政失败、捧星在即之时。好友李仑德酒后吐真言:“你提起人民群众,仿佛他们是你所拥有的,仿佛他们就属于你。天哪!自从我记事起,你一直在谈要给人民权力,好像给他们一件代表自由的礼物,作为提供服务的回报……记得你说的劳动人民吗?……他们将组织起来,要求得到他们的权力,不是作为赏赐的礼物。当你那些宝贵的受压迫者团结起来,他们将高于你的特权。我不知道那时你该怎么办,航船去一座荒岛,当猴子的首领?……你除了自己,其他谁都不关心。你只需要说服大家,让他们相信你十分爱他们,因此他们该用爱来回报你。只是,你的爱是由你来定条件的,就像是由你来制定规矩、按你的方法来玩的游戏。”

      李仑德是凯恩的同窗好友,他俩一开始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当凯恩个性膨胀、大搞个人崇拜时,李仑德对朋友的做法产生怀疑。在那次歌女大跳大腿舞的报社派对上,人人都高兴得又鼓掌又唱歌,只有李仑德的神情和掌声有点勉强。他跟凯恩摊牌后,要求调到芝加哥工作,偏偏苏珊的歌剧首演定在芝加哥(那里有凯恩为她专门建造的歌剧院),作为戏剧评论家的李仑德面对吹捧老板娇妻的痛苦职责,喝得酩酊大醉。他深知他的评论会带来怎么样的结局:“苏珊?亚历山大小姐,一个漂亮而毫无希望的不称职业余歌手,昨晚为崭新的芝加哥歌剧院作首场演出。幸亏她的唱功不属于本部门的报道范围,关于她的表演,实在不可能……”

      凯恩按照李仑德的思路,写完了这篇似乎不可能出现在凯恩报系的评论,但他同时告知李仑德,他被解雇了;但是,他又给了李仑德一笔在当时数目不小的遣散费(25000美元)。这些相互矛盾的行为反映出凯恩的内心世界:作为报社老板,他不承认自己压制办报最神圣的言论自由精神(尽管他的办报方针从来谈不上立场公正);他用最诋毁的语言完成了这篇文章,以此证明他的伟人风范,同时他不能容忍其他员工有这种行为,因此他炒了好友的鱿鱼;但他又不愿意背上“重色轻友、背信弃义”的名声,因此又用金钱来平衡自己的心态。

      凯恩在苏珊演出中起立鼓掌的细节,酷似前苏联某领导人的做法(至少是谣传中他曾有此举止),从好的一面看是中流砥柱,从另一面看则是自欺欺人。他越到晚年,越脱离现实,开始沉浸在自己建筑的迷幻宫殿中。他的晚年是孤独的,正如李仑德所说,“我是凯恩的朋友。如果我都不能算他的朋友,他就没有朋友了。”

      至于他的收藏癖,那也是他弥补心理空虚的一种手段,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他买来后,连箱子都没拆。所以,当苏珊跟他分手时,说他“什么都没给我”,不是指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方面的关爱和交流。

      在剧本原稿中,宫殿派对的情节中,苏珊爱上某客人,导致凯恩吃醋,加害该男子。奥逊?威尔斯删去了这一段,使得人物脱离爱憎分明的好人坏人窠臼。凯恩不是百姓中常见的人物,他的气质和性格在很多领袖级人物身上有明显的影子,他的魅力和缺陷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从弗洛依德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凯恩缺乏童年母爱乃人格的症结。他对撒切尔(即代理父亲)的憎恶、对苏珊的吸引,多少都可归结于俄底浦斯情结。假如我们从人生意义的宏观立场来看,凯恩潜意识中追求的是白雪皑皑的小屋、童年的雪橇,但他却只能靠聚敛财富来平衡内心世界。一些心理学家从那玻璃镇纸、雪橇上的玫瑰花形状,找到了“母体”的隐含。从感情的角度看,年轻时很“花”的凯恩对两次婚姻都非常认真,第一次爱上艾米丽,没有高攀的目的(不然就不会攻击这座求之不得的靠山了);第二次爱上苏珊,也没有玩弄对方的意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角色更具厚度,更难简单归类。

      如果说对凯恩的做人原则的评价来自于李仑德,那么,对他人生追求的宏观审视则来源于一句似乎跟剧情毫不相干的话。伯恩斯坦初见记者时,说了一件他年轻时的“偶遇”:“1896年的一天,我坐渡轮去新泽西。当船离岸时,另一艘渡轮正驶进港口,船上有个女孩正等着下船。她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手里拿着白色的阳伞。我只看到她一瞬间,她根本就没看到我,但之后我每个月都会想起她。”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瞬间能化为永恒,而拥有一切却会等同于失去一切,富可敌国的人物临死前最想念的,是幼小时玩过的不值钱小玩意。这可能是天下很多大人物的悲剧。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戏份多寡不一,有些只有一两场戏,但形象却是立体的。凯恩的第一任妻子只出现在早餐戏和面对苏珊等两三场中,但她的贵族特征却表露无疑。凯恩的妈妈只有一场戏,但台词的精炼及演员的能干为角色提供了无穷的背景材料。甚至连只有一句台词的凯恩爸爸都不单调——那是一个极端无能的父亲,被女强人的老婆压得喘不过气来。影片中还有一个具有喜剧色彩的角色,即《咨询报》的前总编,有点迂腐、有点正直,颇似我们心目中的老知识分子,当他面临新老板执行新政策,居然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我的心目中,只有凯恩儿子一角不能算成功,缺乏一个勾人的“扣”(hook)。

      影片中还有一个戏份极重、但绝对不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那就是贯穿全片的记者汤姆逊。他时常以阴影或背影出现,故意不让观众看清他的模样。这个虚化了的人物乃观众(或大众)的化身,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特定性。他的“虚”跟凯恩的丰富层次相映成趣。

      《公民凯恩》的表演在选角(casting)阶段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该片的演员几乎全部没有电影表演的经验,但这些角色好像是为他们度身定做的,不说那些主角,就连管家雷蒙、政客盖蒂、童年凯恩等都有鲜明特色。该片的演员多数来自威尔斯的水晶剧团,该团以广播剧和舞台剧见长,照理说首次演电影一定会有过火的倾向;但是除了极少数特写镜头,所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自然,全无不必要的夸张。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有很大的年龄跨度,从青年一直演到老年,如奥逊?威尔斯只有刚接管报社那场戏是他本人的真实年龄(25岁),但他逼真地演出了中年和老年的神态。但演员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却无法引起普通观众的一片叫好声,原因是片中没有可让演员“炫耀”演技的场面,但反过来,当你仔细阅读剧本时,会发现演员实在功不可没。

      《公民凯恩》不是奥逊?威尔斯的独脚戏,使之成为传世之作的功臣有很多。但如果能够跨行业进行比较的话,作为导演的奥逊?威尔斯无疑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且不谈他对于剧本的修改,即便拿最终的版本和拍成的影片相对比,奥逊?威尔斯的天才仍一览无余。

      《公民凯恩》有大量对电影艺术的革命性创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通常一场戏由全景来交代环境,然后通过人物对白的特写镜头来推进剧情的发展,最后又用大全景为场景打上句号。但《公民凯恩》却反其道而行之,它常常用特写来开场和结尾,中间部分喜欢用长镜头,并不时加以变换,利用人物之间的位置制造“三角构图”。这种古典构图法还充分发挥了前景和背景的联系,制造出独一无二的“深聚焦”效果。

      威尔斯的空间感很可能来自他对舞台艺术的体会,但影片没有丝毫舞台腔。在场景的过渡方面,威尔斯展露出行云流水般的技巧。同一个形象可以跨越空间,同一句台词能连接上下几十年的岁月。

      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分析偏重于摄影的出彩点,此处我们暂时先谈一些戏的处理。最有意思的是,哪些被一笔带过,哪些重彩浓墨。人们通常比较注意那些过渡场景的电影化处理,殊不知那些话剧式的场景也不同于传统。比如撒切尔先生前来认领小凯恩那一场,粗粗看并不重要,但整个过程展现得起伏有致;而小凯恩在撒切尔那里长大成人却基本被略过。凯恩跟第一任妻子的生活由一组很简单却很绝的蒙太奇来反映,但跟第二任妻子的整个认识过程的小细节都没有忽视。凯恩跟政敌、苏珊及李仑德的冲突是用传统的戏剧手法来体现的,但这种手法在该片中用得很慎重,因此不像我们常见的电视剧那样有一轮接一轮的“吵嘴”,它的冲突都用在了“刀口上”。


    ◆神来之镜头◆

      好莱坞每年都会有几部整体水平较高的优秀影片,但从导演手法讲,一年不见得会有一处令人眼睛一亮的处理。而《公民凯恩》中这样的天才之笔附拾皆是,以上重点介绍其中几段。

    一、早餐戏

      这段两分多钟的戏表现了凯恩和第一任妻子艾米丽从新婚的陶醉到同床异梦的微妙变化,浓缩了九年的婚姻过程,简洁、独到,拍摄并不难,完全是编导匠心独具的结晶。

      一开始是一个全景,那是他们婚礼刚结束的那个夜晚,或说凌晨。艾米丽坐在餐桌旁,凯恩走过来,吻了她一下,在对面坐下。

        艾米丽: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直接去报社。
        查尔斯(凯恩的名):你不应该跟报人结婚,他们比水手还糟糕。我太崇拜你了!
        艾米丽:喔,查尔斯,报人也得睡觉呀。

      当他们对话时,画面开始进入单人镜头的切换,但他俩一直深情地望着对方。艾米丽的关怀和查尔斯的谐趣从他们的语调中流露出来。

      影片用一种类似从疾驶的火车上看窗外的一闪而过效果,象征岁月的流逝,即用空间来表达时间。这六段之间全部用这种方法。

      第二段的谈话内容跟第一段大同小异,仍是妻子对工作狂丈夫的温柔责怪。

        艾米丽:你知道昨晚你让我等了多久吗?你说去报社十分钟。深更半夜,在报社有什么工作要做呀?
        查尔斯:艾米丽,我亲爱的,你唯一的记者就是《咨询报》(注:凯恩办的那家报纸)

      关于这一段,内容跟第一段太雷同,缺乏进展,但跟下一段的过渡很自然。这想必是新婚不久的事,细想,艾米丽到那个时候不可能不知道报社的运作规律。

      第三段,夫妻俩的关系急转直下,从结构上进入了起承转合的“转”。艾米丽开始表达对凯恩政治观点的反感,但她仍保持着贵族般的矜持。

        艾米丽:有时候,我想我更喜欢一个有血有肉的对手。
        查尔斯:艾米丽,我花在报社的时间并不多呀。
        艾米丽:不只是时间问题,是你刊登的内容--攻击总统……
        查尔斯:你是说约翰叔叔。
        艾米丽:我是说美国的一国之总统。
        查尔斯:说到底还是约翰叔叔。他动机不坏,但脑子太蠢,让一帮高压骗子管理政府。整个石油丑闻……
        艾米丽:巧的是,他是总统,而不是你。
        查尔斯:这个错误不久的将来会得到纠正。

      这一段对白非常精彩,它不仅道出了两人之间的差异(也是他们婚姻的主要绊脚石),同时反映出凯恩拟在政坛上跃跃欲试的心态。

      下一段更微妙,表面上是讨论凯恩的会计师伯恩斯坦送给他们儿子的一件礼物。但伯恩斯坦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姓氏,而影片又故意没说明他送的是什么礼物,因此,一般猜测这是一件诸如“大卫之星”的犹太教小玩意,在艾米丽眼中这是大逆不道的东西。

        艾米丽:我不容许把它摆放在婴儿室里。
        查尔斯:伯恩斯坦先生不时来探望我们的孩子,这没有什么不合适。
        艾米丽:他一定要来看孩子吗?
        查尔斯:当然。

      在这一段中,查尔斯显得很开明,而出身名门望族的艾米丽却胸襟狭隘。

      下一段充分体现了凯恩自我膨胀后的性格。跟前几段一样,台词跟上段能衔接,仿佛是同一场对话。

        艾米丽:人们会想……
        查尔斯:(打断她)我让他们怎么想,他们就会怎么想!

      最后一段,没有一句对话。艾米丽在看《记事报》(凯恩对手的报纸),而凯恩在看自己的《咨询报》,两人已陷入婚姻的僵局。镜头从凯恩拉出,重新回到开始的双人镜头,如同一个括号,把这段婚姻完整地“括”在其中。(整部影片的头尾也采用这种方法,即所谓的“首尾呼应”。)

      除了台词和表演,这段让世世代代多少导演谈个没完的早餐戏还凸现出化妆的功劳。这场戏的拍摄是倒过来拍的,先将两位演员化妆成结婚九年后的模样,每拍一段卸掉一层妆,让他们年轻几岁(演员的实际年龄更接近角色新婚时的年龄)。另外,每小段的服装和道具都略有不同,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二、挖角戏

      这又是一段表现时间推移的过场戏,在我国文革刚结束后的电影里往往用插曲来处理,还有一些用了几万遍的蒙太奇。《公民凯恩》中这一段的手法已被后人反复摹仿,所以大家可能会不觉得陌生。但在所有类似处理中,《公民凯恩》的这一段至少在难度上仍未被后人所取代。

      当凯恩当着好友李仑德及会计师伯恩斯坦写下“办报宣言”后,他们三人必须面对自己只是一份发行量才两万多小报的现实,而他们的对手《记事报》却有着接近50万的发行量。如何超越对手?这样的过程在电影中是最难表现的,它的诀窍是不能罗嗦,但又不能太笼统。

      第一个镜头:凯恩三人在自己报社的窗子后,玻璃上印有“《咨询报》发行量26000”的字样。玻璃上还叠现出街上行人匆匆而过的情形。

      第二个镜头:他们三人站在玻璃窗前,窗上写着“《记事报》发行量495,000”的字样。原来,这回他们来到对手的报社门外,看着橱窗里的一张照片。那是该报花了20年招募来的九名王牌记者和编辑。

      第三个镜头:该照片的特写。伯恩斯坦说:“有这些人,提高发行量就不难了。”凯恩认同。照片出现微妙变化,清晰度增加。凯恩说:“六年前,我看了一张照片,那是全世界最棒的报人。我好像是一个站在糖果店门前的孩子。六年后的今晚,我得到了我的糖果,全部的糖果。”凯恩步入画面,原来那是拍照的场面,显示那九名报人已全部跳槽到凯恩的地盘。

      镜头进一步拉出,老式闪光灯一闪。凯恩说:“多印一张,寄给《记事报》。”

      《尼罗河上的惨案》也用过照片过渡的手法,但简单得多,也较突兀。而《公民凯恩》中却像是一个喜剧“包袱”,抖开时有一种惊喜的效果,而且台词尽显凯恩和伯恩斯坦的本色。

    三、苏珊首演

      苏珊被凯恩“逼上梁山”,在芝加哥主演歌剧。这一段在影片中出现两次,其中以李仑德回忆的那次最为叫绝。

      特写镜头:苏珊在练唱。镜头拉出,我们看到声乐老师在一旁训话。这时,出现咏叹调的前奏。镜头继续拉出,左边有人给苏珊戴帽子和头饰。镜头猛然往上摇,出现舞台灯特写;又猛然往下摇,回到苏珊。镜头缓缓拉出,我们看到台上一片混乱,苏珊一行在中间,他们前面和后面都有人在急急忙忙走动。换到舞台全景镜头,前景在暗处。这时,画面由下至上渐渐发亮,暗示大幕徐徐升启。

      苏珊开唱。镜头往上移动,移过天幕,进入顶上密密麻麻的杆和绳子,最后升到舞台工作人员的吊桥。两名工作人员面面相觑,右边那个用手捏住鼻子。

      这最后一个镜头可谓是所有表现对文艺演出反应的镜头处理中的珠穆朗玛峰,我深深怀疑未来能有人超越它。首先,它是一个虚拟的角度,真正舞台上是不可能拍到这个镜头的,除非你把舞台顶端顺着幕布切开。在拍摄上,该镜头是由三个不同镜头拼贴起来的,极为巧妙,其中中间那个是模型。

      为什么不用某个台下观众的反应呢?香港古装片中,凡是街上有人表演杂耍时,旁边总有人叫好或故意起哄。对于古典音乐表演者的水准,剧院工作人员比谁都有发言权,因为他们见多识广,口味很挑剔,而且深知大腕的薄弱环节。如帕瓦罗蒂等歌唱家的传记中,记述着乐团或剧院工作人员即兴鼓掌的事例,尤其是排练时及演员未成名时,因为这在业内被当作一种很高的荣誉。其次,把那两名工作人员安排在“高高在上”的舞台正顶端,有一种象征意义,暗示他们具有“上帝”一般的审视力。至于捏鼻子,那是因为英语中对糟糕的东西人们会说“很臭”(It stinks),于是才会有这个动作。

      这一段的音响效果也非常贴切。随着镜头的上升,歌声越来越空旷,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传过来的。仔细想一想,坐在包厢里的李仑德是不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到这些场面的,这一段的视角介于观众和表演者之间,准确说是大幕的角度,也是一个客观公正的“无形上帝”的角度。

      苏珊的回忆重复了这一段,但镜头是从台上对准观众席,台前的一排灯使得她无法看到台下的任何人。台下凯恩等三人的反应(凯恩紧张,如同他自己在演戏;伯恩斯坦打磕睡,醒后热烈鼓掌;李仑德撕破节目单)体现了三种态度,但真正普通观众的反应是通过画外音及凯恩的表情来体现的。

    四、童年戏

      如果说前面这几段充分发挥出电影的表现力,那么,童年戏则体现出导演威尔斯对舞台位置的巧妙运用及摄影对构图的讲究。让我们从那个长镜头说起。很多大师的长镜头都会让你牢牢记住这是长镜头,似乎不让外行观众看腻不算本事。威尔斯的长镜头不会让你感觉到是长镜头。

      凯恩的母亲站在窗口,望着屋外雪地里玩耍的八岁儿子。突然发财的她不愿儿子跟着土里土气的老爸在山沟里生活,因此她决定通过委托人,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上最好的学校。

      凯恩父亲和前来接孩子的银行家撒切尔先生在远处,刚好处于凯恩母亲的两旁,暗示着他们父亲和代理父亲的位置及他们在凯恩心目中无法取代母爱这一事实。

      凯恩母亲等三人从隔壁房间走出屋子,镜头转过去,跟着,又拉出。屋外一片白雪皑皑。在第一个三角构图中,撒切尔居中,右下角是幼小的查尔斯?凯恩,他脸上带着疑惑和压抑的怒气。接着,凯恩走到后景父亲处,又转身,此时,母亲和撒切尔处于两旁,形成一个倒三角。下一个构图:父亲走向前,所有眼光从左上角几乎一根直线望到右下角的小凯恩。凯恩知道他将出远门,问妈妈能不能一起去。当他知道母亲不能陪他时,他的脸颊上出现一滴泪水。他用雪撬打(准确说是 “推”)撒切尔,父亲说小凯恩欠揍,母亲把他抱在怀里。

      这时,长镜头才中止,换成母亲的特写,特写移到小凯恩脸上。我们这才明白他童年的创伤对他一生的影响,及他为什么临终遗言是“玫瑰花蕾”(雪撬名)。多少财富,多高的成就,都无法弥补失去的母爱。

      接下来,有几段精彩的时空衔接。特写:雪撬跌落在雪地里,被大雪掩盖。一把崭新雪撬的特写,镜头拉出,那是打扮成小贵族似的凯恩从撒切尔那里得到的礼物。但这把雪撬显然不同于“玫瑰花蕾”。凯恩满脸不悦。撒切尔说:“圣诞快乐!”小凯恩回了句:“圣诞快乐!”接着,17年后的撒切尔说到:“新年快乐!”

      这里的三级跳跃虽然比不上《2001太空遨游》中骨头和宇航船衔接的时空跨度,但其节奏的紧凑和细节的丰富却堪称前无古人。

      毫不夸张地说,《公民凯恩》中的每一段戏都值得如此分析研究,而且每一段都会让热爱导演艺术的人惊叹不已。一个最好的测试办法是,先看剧本中每一段的大致内容,然后思考一下你会怎么处理,或者常见的电影电视是怎么表现的,再比较该片的威尔斯招术。那时,你才能将对影片的不屑一顾转化为目瞪口呆。


    ◆摄影◆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奥逊?威尔斯的帮手除了他曾试图窃取署名权的编剧曼基维兹,另一个重要人物便是摄影格莱格?托兰德。托兰德加入《公民凯恩》剧组时,已经是好莱坞卓有成就的摄影师,但是,《凯恩》的难度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可以想象,威尔斯在片场发号施令时,底下的幕后工作人员可能多少把他当作门外汉说梦。(镜头前的演员基本上都是他从纽约带来的“水晶剧团”成员,深知他有几斤几两)。

      我们现在都知道,那些超低角度的镜头都是威尔斯的主意。当摄影师表示已经摆到地面上、不可能再低时,威尔斯把地板砍了,把摄影机“埋”在地下。关于该片的仰视镜头,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仰视通常会提升人物的“高大”形象,的确,凯恩有“高大”的一面,但他的“高大”同时掺有很多负面因素。影片通过人为降低内景屋顶的高度,在很多场景中创造出一种凯恩“顶天立地”的构图。但这种构思给我们的不是“昂首屹立”,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压迫感。凯恩跟普通人相比非同寻常,但他的高大跟咱们样板戏里的苍白型毫无共通之处。

      另一个为人称道的特色是深焦(deep focus):当角色甲在前景时,背景上的角色乙非但没有模糊,反而十分清晰。这本来是一个缺点,因为有主次之分才能突出重点。但该片却把这个现在只有傻瓜相机才有的“傻特点”发挥到极致。你若仔细观察凯恩跟银行家那段,会发现背景上的凯恩提供了大量的戏剧信息;另一个镜头是凯恩在代李伦德写剧评时,李伦德醉醺醺从远处走来,两人均一直处于清晰状态,此时银幕上左右力量均衡,富有张力,把这场友情和理念的破裂融在画面处理中;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苏珊自杀未遂后,前景一个药瓶,中景是苏珊无力地躺在床上,后景上凯恩等人破门而入,通常的电影手法会先重前景,后重后景,错落有致,但这里所有内容都一幕了然,不需要像调望远镜似的看完一处再看另一处。

      片中大量这类深焦镜头是用多次曝光合成的,因此决不是“傻瓜机”偷懒,而是煞费苦心追求出来的效果。这种效果有什么好处呢?一般的处理法好似芭蕾舞,一组一组到前台来献艺,其他人则站立两旁,作喝采姿势;深焦能让几组人同时起舞,因此大大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这样一来不会目不暇接吗?如果这几组舞蹈表面不同,但内在相关联,那就会很有看头。这也是影片越看越有味的原因之一。

      仰视和深聚集的灵感有可能是来自舞台。你若坐在剧院前排,你看到的演员多半都“高高在上”,而无论坐在哪里,台上的演员是不会退到焦距外变虚的。这本来应该是舞台剧的局限,但到了天才手里却变成了创新。在国内听过一些戏剧课,都强调舞台和银幕的区别,总体感觉是舞台有很多限制,到纽约、伦敦、柏林一看,才明白舞台剧可以比电影更电影,而这种借鉴和突破其实从威尔斯那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被《时时刻刻》的达奥瑞和《芝加哥》的马歇尔发挥得出神入化。

      《公民凯恩》的构图基本是古典的,很多是三角形,但有趣的是,它一点也不像某些史诗片那样显得刻意,镜头常常在变化,而在变化和停留的过程中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张弛节奏。这在“凯恩离家”、“凯恩跟政敌正面冲突”等几场戏中尤为明显。我个人以为,这些处理完全是“反舞台”的,似乎有古典绘画的影子,但从骨子里看却极其电影化,充分利用了镜头视角的多变特色,但动中有稳。

      最明显的舞台痕迹其实在于灯光:从记者编辑浸透在一片逆光中,到凯恩宣读他的“办报宣言”时采用的底光,均有象征涵义--前者暗示人物的抽象性,后者则预言了凯恩的宏伟理想有着可怖的一面。但是,跟影片的其他象征意象一样,《凯恩》的象征手法着墨不深,点到为止,不像193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那么写意。


    ◆其他幕后英雄◆

      跟威尔斯一样,伯纳德?赫曼首次来到好莱坞工作。他的配乐是剧情的忠实仆人,但在少数几处显示出卓越才华。那就是他的模仿能力:他为苏珊登台写了一段酷似马斯奈歌剧的法国咏叹调,为报社庆典写了一段地道的百老汇曲子。这位电影配乐大师后来在希区柯克那里大放异彩。

      《公民凯恩》的化妆较少为人提及,但如果不查阅背景资料,你能猜出每个演员的真实年龄吗?我们现在惊叹妮可?基德曼在《时时刻刻》中的假鼻子,但据说威尔斯在他出演的影片里从来就没亮过自己的真鼻子。该片的化装虽然不像演猩猩那样彻底改头换面,但于细微处见精神,就凭那场跨越九载的早餐戏及两位演员年龄的微妙变化,就可以看出化妆师具有完美主义倾向。

      该片的剪辑是当时仍在当学徒的罗伯特?怀斯,后来他升任为导演,执导了经典的《地球静止之日》、《西区故事》和《音乐之声》等作品。他曾透露威尔斯很少参与影片的剪辑(这种拍完不管的特征也造成了他第二部作品《安伯森家族》拍竣后惨遭电影公司摧残的厄运)。为了让纪录片那段更真实,怀斯想出一招,把胶片拿到水泥地上磨,擦出那种穿梭过太多次放映机才会有的“花”。

      为了达到威尔斯追求的特殊效果,影片采用了大量特效镜头,据称特效镜头之多超过了30年后的《星球大战》。你想,影片有上百个场景,但只有10万美元(当时的价钱)的置景费,靠“烧钱”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必须像《魔戒》那样,以巧取胜。

      威尔斯拍《凯恩》,在很多方面就好像以前从来没有人拍过电影似的,就拿片头片尾来说,当时的做法是把大批工作人员的名单摆在前头。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去想,他会在尚未看到影片前对这些名字感兴趣吗?《凯恩》把它们挪到片尾,而且为主演的名字配上图片,尤其符合观众的心理。这事虽小,但可以看出他对电影创作没有丝毫条条框框。

      出书免不了会有错别字,电影也免不了会有穿帮镜头。影片的后半部在一场“宫殿”戏的开始,有一只鹦鹉似的鸟尖叫一声,然后飞走。你若一格一格慢进,会发现鸟的眼睛是“透明”的,透过眼睛可以看到后面的湖光山色。研究者提出各种解释,有些人认为里面定有涵义,后来威尔斯出来澄清,说那是光学部门“扣像”时出的差错,没有任何隐含的意思。至于凯恩临终时没人在场,却有人听到他说“玫瑰花蕾”,我觉得那不能算穿帮,应该属于“戏剧艺术的自由发挥”,行话叫做“诗的执照”(poetic license),跟《末代皇帝》中那只活了70年的蟋蟀一样,不是失误,而是不能照搬生活逻辑的艺术逻辑。


    ◆艺术与现实◆

      先提一个大胆的假设:100年后,除了少数研究人员,没人知道比尔?盖茨为何许人,但一部根据盖茨生平改编的故事片却取得了永垂不朽的地位。这似乎难以置信,但《公民凯恩》就是这么一回事。凯恩的原型是上世纪初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支配着大半个美国的媒体业。他拥有相当于好几个县的土地,那座位于加州中部的山顶宫殿更是气宇轩昂,不亚于皇宫。这个人就是威廉?兰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长相酷似希特勒。

      赫斯特去世后,他的后代把“宫殿”及附近的一大片土地赠送给州政府,但政府居然不敢接受,因为根本养不起。后来想出一招:对外开放,靠门票自给自足。我曾多次参观这座海外华人称为“赫氏古堡”的全球最大私人住宅(大概未计算混淆私人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皇室)。我问一名长得颇有几分雷蒙神情的古堡管理员:“盖茨如果愿意的话,他能建得起这样一座住宅吗?”他回答说:“他可以建一座更大的建筑,但他不可能收集到这些文物和艺术品。要知道,这屋子里的房梁都来自西班牙古建筑,一砖一瓦都是古董。”

    威廉?兰道夫?赫斯特

      《公民凯恩》问世时,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以赫斯特为蓝本的,但为了避免法律纠纷,威尔斯一直矢口否认,并举出某某富翁为情人盖歌剧院等事例,表示片中人物乃混合体。当然,赫斯特跟凯恩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赫斯特跟妻子并没有离婚,只是分居,因为他妻子笃信天主教,不愿意离婚。而他的“情人”马莲恩?戴维斯(苏珊的原型)是一个颇有喜剧天赋的电影明星,赫斯特为她投资办电影公司,专门为她拍片,不计成本,但对她的事业反而帮了倒忙。影片的很多细节确有其事,都曾发生在赫斯特身上,如他曾请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当他旗下的专栏作家,当时他们的独裁者嘴脸尚未充分暴露,后来赫斯特甚至以为能控制这两人的行为;另如,片中有一句体现他办报原则的关键台词:他派记者去古巴报道战争,记者来电报说当地没有战争,他指示记者:“你负责提供图片,我们会把战争加上去的。”

      赫斯特是一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很内向,另一方面有一种比明星更大的出风头冲动。他买了大批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但很多运到他的豪宅后,连箱子都没开。赫斯特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生活作风方面也算很规矩,他跟戴维斯之间的感情决不是露水姻缘,中间有感人的真情,但他对办报和收藏简直有一种穷凶极恶的邪气。

      威尔斯跟赫斯特素不相识,但编剧曼基维兹是戴维斯的座上宾。影片是保密拍摄的,公映前在好莱坞内部放映时,有两位掌控电影界舆论的媒体人立刻向赫斯特汇报,告知他遭到恶意诽谤。于是,占美国媒体半壁江山的赫斯特报业拒绝刊登该片的广告,全面封杀《公民凯恩》,甚至威胁将封杀雷电华公司的其他影片。赫斯特本人亲自跑到米高梅创始人梅耶那里,要他“看着办”。身为行业领袖,梅耶无奈,只好请所有好莱坞电影公司分摊凑钱,集资80万(该片的制作费)买下《凯恩》的所有拷贝,然后销毁。这样,雷电华没有损失,好莱坞又不得罪媒体大鳄。威尔斯听到此消息,大为震惊,他只有一个挽救方法,就是拼命在小范围里放映影片,把口碑传出去。果然,部分同行的高度评价使得雷电华顶住了压力,不然这部作品将永远保存在少数人的记忆里。

      赫斯特犹豫再三,最终没有打官司,主要原因当然是对赢没有十分把握。美国宪法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尤其有利于文艺创作,因此告状者若证据不充分,输了反而为对方作了免费广告,因此一般名人觉得遭诽谤时宁愿选择沉默。影史学家一直在考证,赫斯特究竟有没有看过《凯恩》,但始终没有定论。但有一则趣闻:影片在旧金山首映时,威尔斯入住当地的费尔蒙酒店,在电梯里邂逅赫斯特;威尔斯思忖片刻,然后“恭请”赫斯特作为嘉宾参加首映礼,但赫斯特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没理会他。当赫斯特走出电梯时,威尔斯大吼一声:“要是换了凯恩的话,他会来参加的。”这真是戏剧性的一幕,也是精彩绝伦的台词。

      赫斯特跟凯恩只是“形似”,真正跟凯恩“神似”的是威尔斯自己。尽管凯恩和威尔斯的生平毫无相同之处,但他们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威尔斯的出色才华,使他成为人人仰慕的奇才,但跟他共事却是“伴君如伴虎”,他对待下属有时很刻薄,会毫不犹豫地把功劳揽给自己,把过失推给他人。当他连续几部作品在商业上失败后,几乎没有人再愿意投资他的影片。他后来的杰作《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是当红男主角为他力争才当上导演的,他拍摄《奥赛罗》是依靠自己当演员赚来的钱,拍拍停停,花了好几年。一个人人认可的电影天才,居然没有拍电影的机会,这是他人格的悲剧,而这种人格和命运跟凯恩的晚年非常相似--一个被自己的天才和极度膨胀的自我意识抛进孤独的高高在上者。

      《凯恩》曾经用过一个暂定片名,叫做《美国人》,依愚之见,应该叫《伟人》才对。凯恩是一个典型的伟人形象,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巨大缺陷的伟人。

      中国人若说哪个人“少年得志”,通常言下带有贬义。威尔斯是地地道道的少年得志,但他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试想,你的第一部作品若是《公民凯恩》,你这辈子多半会从此滑坡,一蹶不振。《凯恩》的艺术成就虽然在当时就受到圈内关注,但影片却连续遭到当头两棒:一是票房失利,这中间有赫斯特压力的因素,但更大的原因是影片不够商业化;二是大败奥斯卡,据说当年的评委都对威尔斯那种不可一世的样子嗤之以鼻,颁奖仪式上,每当念提名名单时念到《凯恩》,台下就会有嘘声。最终,它只获得一项最佳编剧,据说那还是看在曼基维茨这根老笔杆子的面子上。


    ◆“玫瑰花蕾”的出处◆

      “玫瑰花蕾”在影片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涵义,至少我请教过的人士都这么认为。但它的出处却可能决定了赫斯特的强烈举措(或许你觉得他的反响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太温和,但在谁都可以拿??

     5 ) 伟大之作!



    《公民凯恩》
                               又名《大国民》

            1941年黑白电影,由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公民凯恩》,这部影片也是他的荧幕处女作。
            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景深镜头,画面在纵深上有了更多的变化与调度,增强了电影画面的空间感。电影一开始是以很少见的电影字幕开头而不以无声字幕开头,只有片名和作者。
            音乐起来黑场淡弱“NO TRESPASSING”为电影第一个画面木牌挡在面前,音乐带有种阴森感与俯视的镜头制造出急促的压迫感,顺着冰冷的铁丝网向上,其中运用了9个淡入淡出的衔接来表现难以越过这戒备森严的高墙与这座古堡的阴森感,每一个画面的衔接都是在靠近古堡中一扇透出光来的小窗,突然音乐加强停住,画面灯熄灭,给人视觉与听觉上一个强大的冲击。慢慢为什么熄灭的灯又亮了起来,音乐也渐起,仔细发现2′16″灯再亮起来的时候导演这又加了一个淡入淡出,当灯完全亮起来是场景已经换成窗起床上躺着一个人。大雪弥漫中一座小木屋在雪中若隐若现,镜头拉起,一个水晶球在一只手上,大特写“玫瑰花蕾”,这句台词的出现为了贯穿整部影片,水晶球摔碎紧接着镜头是透过打碎的水晶球拍摄出的画面,再转下一镜头能很清楚看出上个镜头的拍摄手法,是一个很特殊的角度。当护士缓缓盖过白布,灯光熄灭,灯光再一次亮起来此景正式2′16″时的画面。
            “三月要闻”字幕出现,着整个进行曲是新闻的场景,在进行曲是时代杂志的时间的进行曲,影片是倒叙着,这可以从这段旁白里听出来,新闻的作用是介绍这个震惊半个世纪的人物的背景。在新闻片中看到一些画面并不是很好的,这应该是导演为了真实所故意拍摄的,使它更像是偷拍的,新闻结束。镜头从侧面拍摄与投影器的特写在转换现实中放映室的场景。放映室场景记者道出“在凯恩临终遗言所说的四个字‘玫瑰花蕾’”为整个片子的亮点,在这段中的镜头都是由光线的射影来表现的。
            传场至另一个空间时不难会发现,导演都应用音效和一些反差强大画面来衔接。其中从记者转场到亚历山大小姐时和从电话亭转场到图书馆,都是通过特写镜头和音效来诠释得。图书馆管理员带着记者进房时,镜头先前推时开始变换,都不是硬切换是用淡入淡出的方式没有表现得很直白,而这两个镜头都很有表现力,这里的灯光也是很有戏剧性,视乎这更像一个阴暗的交易场所,女管理员的表情也越发的严肃,这里的台词也没有过于啰嗦“83页到142页”,记者忽然回过头,虽然看不出记者的表情但能感觉的对这个女人的不可思议。急着坐下查看时音乐转换为仅有的轻快曲调。大特写切入书上文字,在这时本片中第一次闪回,从一个场景通过音乐过度,音乐明快调随镜头画面转换音乐有起伏的升起后随着雪球打在招牌上音乐立刻停止。之后的紧接着的镜头是一通贯穿,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景深镜头,使画面大大增加了的电影的空间感,在画面的纵深感上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与调度。
            其中之前收看到的当记者进入电话亭,摄影机过肩镜头透过记者带到侍者与亚历山大小姐,侍者在门外听时,背景里的亚历山大小姐也是很清晰的带到,而说话的记者却完全是黑的。当记者在电话亭里打电话时关门与开门时的说话声是有变化的,这个很小的细节导演都处理很仔细。
            再就回到19′07″长镜头中,小时候的凯恩的全景镜头,镜头一直没有停的往后拉带出一扇窗的边缘,然后是凯恩的母亲——凯恩的养父撒切尔——凯恩的父亲,一切随着凯恩的母亲和撒切尔坐在前景的桌子看契约时停止,在这个纵身场景里窗外的凯恩在雪地里,这个场面的调度基本都是通过凯恩的母亲的移动来调度的,父亲站在旁边。画面中人物的大小关系,交代了话语权的走向,母亲一直在画面的最前方其次是撒切尔最后才是带到亲生父亲,显示出母亲在这个家庭起主导权力,父亲显得是那么无力,甚至连说话的权利都很弱连保护儿子的权利也没有,再随着养父再一次提到钱时,父亲的观点也随着改变了。在这全景画面里,很戏剧性的显现出凯恩如此的渺小,限制在窗子画框里。母亲开启父亲刚拉上的玻璃在这里又转换到一个长镜头,凯恩出现时手上一直都拿着雪橇,这对整剧“玫瑰花蕾”有很大视觉冲击,当凯恩走到后景父亲处又转身到母亲身边,这里形成了一个倒三角,表现手法与在室内3个人对话的站位不谋而合,其表现更是加强了人物之间的反差,而小凯恩脸上始终带着疑惑与怒气。当养父要抓住凯恩的手时,凯恩狠狠得甩开并用凶狠的眼神看着并推阻撒切尔,大雪中小凯恩的雪橇在地上被大雪覆盖。
            另一把崭新的雪橇特写来衔接,运用了两个雪橇的变化转场,凯恩已和养父在一起而换面处理小凯恩一直是仰视着养父。撒切尔“圣诞快乐”小凯恩回:“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这里是一个很好的切换,从年轻时的转换到年老时的撒切尔,跳跃了许多年,只需2句问候来转换时间与空间,当撒切尔坐下时,导演有一次运用了跳跃式剪辑,再次出现的撒切尔时他的头发已花白,从这里把我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成年后的凯恩第一次与养父之间的对话,并在成年后获得财产权后,便自作主张买下一家报社出版《询问报》,并公然与撒切尔作对,在这段长镜头中凯恩说的最后一句话“六十年后就的关闭这家报社”才拉近给特写。然后又回到手稿,手稿上的‘1929’淡出,引出另一个时空,画面是一个对焦很深的景,凯恩声音先入随着出现声影。这里的对焦是完整的,前景、中间是撒切尔、凯恩在最后。从青年到到中年,凯恩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也没有改变,“任何你厌恶的”对待养父还是对敌的态度。与之前的转场相互呼应用书面转场。画面构图中导演有意识的把人物安排成三角,分为过肩前景,中景,远景形成三角对立型构成空间感,不管人物运动、换位都一直会保持该有的立体空间感如37′40″。
            庆功宴上导演把凯恩诠释成一个叛逆自我,富有创意和幽默的聪明商人。44′25″在镜头正反打时并没有完全按平常所看的180°的正反打,差不多120°左右反打。
            在凯恩与第一任妻子艾米丽的婚姻只是从整整2分钟的时间用镜头转换了6次,交代了他们这些年婚姻的过程,从新婚的陶醉到同床异梦的微妙变化。这种手法是在过去电影中很少有的场景转换。在最后一段,没有一句对话,艾米丽最后停留在她读《记事报》,而凯恩在读《调查报》,两人互看了一眼已陷入婚姻的僵局,镜头最后拉出,回到了开始两人共进早餐时的画面,这与之前的镜头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在凯恩与第二任妻子相遇在一条马路上,由于凯恩被溅了一身泥而与苏珊共处一室,室内戏中56′59″中,镜头切换成近景在镜子里的镜头,在镜子左下方第一次在倒叙故事里出现的“水晶球”,并在镜子与凯恩近景中开回切换。凯恩在于苏珊的相处中两人十分开心,并在最后深情相望,凯恩说出来对本片最后结尾为什么能出现小时候雪橇的打下了一个伏笔“我是在去曼哈顿的途中,寻找我的童年。我母亲过世很久了,她的东西不在西曼哈顿。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放,我要派人去拿,今晚去看看,这是个感伤的旅行。”从苏珊弹钢琴淡入切换到她在一个豪华的前厅。凯恩的鼓掌声转换到凯恩选举场景群众的鼓掌声,这是影片中切换中两景切换相呼应的形态与声音。
            参加竞选的凯恩,从凯恩的巨型海报特写向下拉直到带到凯恩的上半身,切换大全景向前推渐入画面,摄像机俯拍凯恩,镜头慢慢向前推一直到演讲台,凯恩表现出他的政治观点也被大家所认同,具有杰出的领导魅力。其儿子在台下微抬着头眼神中充满着敬畏,对父亲带有崇高的敬佩感。镜头俯拍向下推时在忽然拉得很远,拉到最后的发现镜头的另一端是凯恩的竞争对手,镜头以凯恩竞争者的视角拍摄,俯视是对凯恩的蔑视,之后的事并没有凯恩所想的那么轻而易举。被对手法相凯恩与苏珊有不能公开的关系,凯恩、对手、妻子、苏珊在同一个房间。摄像机的角度一直在水平偏下俯视着4个人物,画面中都如拍摄三角关系的站位差不多,都会有借肩带到没一人的神态,原本占上风的凯恩被对手威胁无奈下退出了选举,并在报纸上公开他的丑闻。选举失败之后运用了大量的底角度的仰拍,使画面具有了非常独特的意义,这是全片仰拍角度最大的来表现凯恩人生最失败的时候,摄影机的位置已经低到了地面,画面中已经看得见天花板,从而大大突出了这一个空间。在这样的镜头中,不但再现了场景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极其压抑的氛围,也暗示着这个巨人的失败,暗示着凯恩从一个成功者到一个落寞者之间的转折。
            音乐画面强烈的冲击感又将时空带到苏珊的舞台表演,镜头极为巧妙的是摄像机从舞台全景不知不觉地拉到了后台精心布置的装置中,看到舞台工作人员再看并来两人互看了一眼并做了一个鬼脸,我想这是对古典音乐表演者苏姗的水准的一种否定,从这些工人的视角拍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因为他们是剧院工作人员对于这些都绝对有发言权的。
            当李伦走向写评论的凯恩,并告诉他被解雇,这是一个固定镜头,用了深焦距的拍摄,并利用长焦对空间,两人都一直处于清晰状态。这时画面上左右力量均衡,一分为二,把友情和原有的理念都打破裂。再一次出现两个时空的叠化,特殊的光线,一暗一亮形成对比,出现了李伦。
            苏珊再次演出完毕,只有凯恩唯一一位鼓掌的人,直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一人的掌声。凯恩与苏珊在房间里的争吵,凯恩走上前,整个影子遮掉了她的脸,意味凯恩的势力十分大让苏姗完全没有反击之力。再一系列的叠化与一盏大灯不断地闪烁着,音乐画面的叠加的冲击力,这是另一个蒙太奇,使用电灯最后熄灭,来到了自杀的场景,采用了深焦距方法拍摄的固定镜头,画面前景一个药瓶,中景是苏珊无力地躺在床上,后景上凯恩等人破门而入,所有内容都一目了然,没有虚实之分。近镜头的瓶子部分由于广角镜头带来的筒形畸变显得很大,而后景中的凯恩却是十分渺小,并交代了这场戏的主旨,在安眠药带来的死亡面前,纵然如凯恩这般人物面前也是无能为力。
            高峰是在苏珊离他而去,他们在皇宫中的房间中的对话。凯恩终于表露他内心所害怕的,由年幼时跟随监护人离开父母,到晚年经济肃条时仍对监护人说出:我最想做的事就是你反对的事,都可以看出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孩。他也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任何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他是一个极其渴望被爱的人,想得到所有人的爱。他得到一切,却同时失去一切。
            当废旧的遗物正依次被投入壁炉的烈焰,画面中出现了一块微微陌生的雪橇板,它似乎是凯恩童年的遗物,同样被视若等闲地抛向火中。随着镜头的迫近的音乐的加强,排山倒海的戏剧压力蓦然降临在这块被世人遗忘于角落的木板上,它的表面开始由于剧烈的高温而氧化,直到那行被久久尘封的字符终于在幽暗的火光中重现“ROSEBUD”。“玫瑰花蕾”首先是一个形式上的技巧,它提供了影片叙述的动力,并孕育了结尾的强烈戏剧性。
            本剧通过5大块的闪回场景展示了凯恩的一生。在记者调查和凯恩生活两条线的穿插之中,凯恩的一生就是在每个不同回忆者的叙事中串联起来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多场景上,导演也是违反了时间顺序去安排情节。本片打破了以往电影顺序的线性叙事模式,而采用了多元叙事结构,灵活地使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技巧,并且突破了叙事的单一视点,是用多个视角、各个角度去表现凯恩。

     6 ) “玫瑰花蕾”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所有的线索全都是围绕着凯恩临终前那一句“玫瑰花蕾”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展开的。报业大亨凯恩的一生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甚至连那些最亲近的人对他也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一个幸运的无赖,一个被惯坏了的、没有原则、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的人。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很少见的能发表自相矛盾意见的人,他因为有权,所以无所顾忌,他一直陶醉在自己有权有势的意识中,除了自己,他什么也不相信。这位呼风唤雨的权贵,他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永远如同一团迷雾,他一直都处在荣耀的光环之中,所有的人格特点只以为一句:“这个世界上能够决定我怎么做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而暴露无遗。
    电影在结尾的时候,借用年轻记者汤普森说出了“玫瑰花蕾”的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凯恩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又失去了这一切。“玫瑰花蕾”也许是他没能得到的东西,也许是他失去的东西。镜头中慢慢出现了那只凯恩小时侯玩耍用的雪橇,在推近中“玫瑰花蕾”四个字慢慢浮现。电影似乎在暗示,太早脱离天真而美好生活,让凯恩就像一只被催熟的苹果,始终怀念的,依旧是那些无拘无束的青涩时光,可是过去却已经无法重现。而一旦进入成人的世界,他就必须妥协,消隐童真的一面,却因为时时追悔,于是,便用那不被理解的恶童般的性格施加于他所能控制的一切。
    “玫瑰花蕾”到底该如何破译,成为了《公民凯恩》中的关键性解读。每个人都在寻找它的答案,可是那答案却又根本无从寻找。

     短评

    镜头真华丽啊。不过对于这个人物,或者人物的塑造完全提不起任何兴致。看来我对鼻子长在脑袋上的人物确实不买账。。。

    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销魂深焦、低调灯光、5个叙述闪回的平行运动镜头切入、升降横摇镜头、蒙太奇造就的时间维度、复杂场面调度,包括服装化妆声效等,无论你们怎么说装逼,这些技巧的确无与伦比!

    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A-】那些革新式的电影手法先放到一边,我向来也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在历史上多有地位而打高分,但就算单看片子本身也是十分之经典优秀的,一个人一生的兴衰,好几场戏都看的我屏息凝神,短评里一大群傻逼秀优越,你可以不喜欢,但自己不喜欢就觉得喜欢的都是装逼,那才是真装逼。

    8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自我中心者的失败,结构与镜头 。。。但仍是过誉的电影 只对学电影的和电影史论者有作用

    9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当我们谈论《公民凯恩》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玫瑰花蕾?深焦摄影?背景画?没有眼睛的白色鹦鹉?1941抑或26岁?当一部电影被太多排名列为榜首、被太多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分析过,当一部影片被认定为”经典“后,后世观者已经感受不到除了经典的东西了。某种程度上也扼杀了一种平常心的感受力。

    14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神烦那种说着‘这种电影放到现在根本一文不值’言论诋毁老电影的人。傻逼都知道技术在不断革新。那么你也可以说金字塔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现在造几个毫无压力,推倒算了。公民凯恩的确不愧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虽然没有国际性的奖项捧着,但是这部电影根本不需要这些。时间总会证明伟大的东西。

    16分钟前
    • Shin
    • 力荐

    看了很多次,始终看不完。到底好在哪里?

    19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还行

    教科书你不一定喜欢读,但教科书不愧是教科书。一个男人总会记得些你不认为他会记得的东西,你以为他的浪漫是丰功伟业、香车美女和叱咤风云,他却总是执念些自己失去的、没有的东西,而在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他自然又会失去更多。凯恩这一生,爱人,但更自爱;助人,但都出自私心。他的一切悲剧,都源于自命不凡,又源自出自童年的自卑、渴望爱。

    24分钟前
    • tangerine
    • 推荐

    初次观看这部影片必然不以为然,只因被盛名所累。再次再再次时必将折服。反正我这次没看懂,下次折服与否再议。。。顺便一提:“玫瑰花蕾”(Rosebud)这个被小凯恩用来称呼雪橇的名字,原来是赫斯特(凯恩)对戴维斯(苏珊)身上一个最隐私部位的昵称。

    27分钟前
    • 弗洛格
    • 还行

    半程之后才隐隐约约大概明白为什么是好电影...没字幕看得我泪流满面...

    30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看起来或许沉闷,但至少这部片子开创了很多后来电影的先河,比如:蒙太奇手法、场面调度的各种技巧以及通过设置玫瑰花蕾的悬念用倒叙来讲故事的方法,就技术层面而言,这部片子的价值毋庸置疑。PS:凯恩的原型是美国报业大亨赫斯特,他曾说过“你来提供散文诗,我来提供战争”。

    3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天才是这样做的:深刻的内涵,革新的电影语言。但是这样从来不会生产出为大众所追捧热爱的电影。以车为例,它是概念车。

    36分钟前
    • 2013
    • 力荐

    将近七十年前威尔斯玩的玩意儿,现在的导演还在玩

    41分钟前
    • 船长
    • 力荐

    看到一半以后渐渐理解这个孤独的老人。从那个雪天,他告别玫瑰花蕾般的童年,就注定了孤独。他想得到政界的成功,而因为苏珊,他与州长一职失之交臂。苏珊就是他用来填补孤独心灵的,他把她当了宝,捧上天,才发现她不过是块石。他还是想她留下,在偌大的宫殿里陪陪他。他只是太孤独了,直到死。

    46分钟前
    • 没意思的Azalea
    • 推荐

    阅片一千在此葬送。多人叙旧拼接出主角一生、各类教科书镜头集大成,其里程碑意义与学院派的模范性质都显而易见。故事的源头都在于过早被喧嚣之欲剥夺的童年。其实他没有死在断气的时候,而是死在象征纯洁的雪橇被当成废品烧为灰烬的时候。只欣赏不赞赏,不认同影史最佳称号。→18.11.11 二刷。升一至四。

    4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以「玫瑰花蕾」悬念开场,喜欢电影里的叙述角度,基本都是以第三人转述的凯恩,于是凯恩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性格。电影很精彩,没有快进。到片尾,终于明白了「玫瑰花蕾」为何物,那是他得到又失去的东西。凯恩只是个孤独的大男孩,all he needs is love.

    51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1.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得到和不断的失去。2.人的一生不过就是几个他人的片段回忆所组成的故事。3.人的一生终将化成一股黑烟飘向天空。4.每个自我意识膨胀的人都渴望在自我和他人的领域里当一个暴君。5.影片的技术——深焦、长镜头、剪辑达到了神一般的高度。

    5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一辈子都看不完的电影,但是不得不说是经典,所有老师举例子都会说到它的

    56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果然是超天才和华丽的镜头和剪辑,已经是70多年前了,现在这些技术还在被用到。。。再大的人物,一生也只不过是活在特定几个人的记忆里啊,原来玫瑰花蕾是那么回归本源的东西。悬疑传记片。不过实在无法对此人有什么认同。。。故事也不刺激。。。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拍摄手法今天看已不新鲜,可能是被后世抄太多了吧。没有任何字眼可以解释凯恩的一生,但“玫瑰花蕾”却成功把悬疑从头带到尾。凯恩这个人物让我想到了菲兹杰拉德小说。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