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画像

    画像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内地2012

    主演:杨婧琳,康磊,马丽 

    导演:黄国柱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酿魂

    • HD

      花翎飞盗

    • HD中字

      完美受害人

    • HD

      蒙娜丽莎与血月亮

    • 恶行

    • HD

      甜蜜的家2023

    • 更新HD人工中字

      世界奇妙物语2024夏季特别篇

    • HD

      天地正气2024

     剧照

    画像 剧照 NO.1画像 剧照 NO.2画像 剧照 NO.3画像 剧照 NO.4画像 剧照 NO.5画像 剧照 NO.6画像 剧照 NO.16画像 剧照 NO.17画像 剧照 NO.18画像 剧照 NO.19画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秦老爷的独子秦川为了摆脱家人对自己的束缚,听从了女友吴小玉的主意,谎称父亲在西南深山中曾和一个原始部落的女子有一私生骨肉,谁要是能够找到她,谁就能获得秦家财产...

     长篇影评

     1 ) 沉默的飓风:《燃烧女子的肖像》概念考古

    一、凝视(共10个)

    “当你注视画中人,我又注视着谁?”

    这句话几乎是整部影片“凝视”理论运用的注脚,在小姐和画家(以下均简称小姐和画家)互相较着劲儿揭示对方微表情背后的内心活动时。

    “凝视”为劳拉•穆尔维于《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提出的概念,指涉看/被看中的权力关系。“看”的主体是权力拥有者,而“被看”的客体则是被剥夺者。

    电影初始部分,隐瞒身份的画家处于“看”的主体位置(自以为的),直至出现了类似“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式的对话。挂在小姐脸上隐约得逞的笑意,正是对先前画家“观察”的反抗,“你不是在暗中观察我吗?并有些许洋洋自得。难道我就不曾观察过你?”

    于是在这里发生了“凝视”主客体的转换。

    借由该转换,小姐与画家感情关系中因为仅一方“凝视”造成的不平等就此塌陷,从而恢复到平等状态。“平等的生活使人内心安宁”。

    现实中,“看/被看”权力关系的转换得以实现的可能表现为:早期杂志、影视作品几乎均以裸露的女性身体吸引男性眼光,男性在“凝视”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女性的想象性占有,从而获得快感;但近年“消费男色”潮流兴起,女性首次获得了“看”的主体位置,将男性置于自己的“凝视”之下。(但,小心消费主义的陷阱,eg.男明星代言化妆品)

    由“凝视”中“看/被看”权力关系延伸的,是权力的可见/不可见问题。即福柯笔下的“全景敞式监狱”意象。你知道监视(权力)无处不在,但你又不知道它具体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在看”你,于是被监视者主动按照监视者时时刻刻存在的情境进行行动,完成自我规训。

    权力隐身之时,却达到了效力最大化之际。

    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又名:让你泪崩的10个细节

    1.“在即将触碰到边境之际,怀着对妻子的思念与不舍,痴情人心怀爱怜回头望去”,“也许确实是她说的,回过头来。”

    小姐朗读神话,犹如朗读自己的自传史,虚构故事化身为她和画家同谋的寓言。她一袭婚纱,立在她的身后呼唤,回头。她转身相望,无声告别。

    2.关于神话的原画作,画中人分别身着红、绿色衣服,现实中画家和小姐同样;

    在画家重新阐释的作品里,俄耳浦斯与妻子的衣服变为蓝、白色搭配,此时看展的画家与存在于展览画中的小姐亦是。

    3.开头画家让学生注意自己手的姿势,正是小姐习惯性摆放的姿势;

    4.画家不小心点燃前画家遗留下来的小姐画像,燃烧的位置恰好是心脏所在之处,与片名构成了一语双关的互动。

    “燃烧女子的肖像”,不仅是裙摆的燃烧,还有纵火芳心,甚至带有某种动词的毁灭性意味,燃烧掉“这幅画像”,如同燃烧掉我们的爱情一样。

    5.女仆刺绣里会一直鲜艳绽放的花,和她旁边花瓶里最后凋落的残枝败叶;与画家和小姐讨论的话题关联,即那鲜活的生命力(爱情),到底是一瞬还是永恒?

    6.女仆堕胎时,旁边一个无关男幼婴在触碰她的脸,关于生命的陨落与降生;

    7.镜头下,给腋窝涂青草膏的动作,隐喻地指向了插入女性阴道;

    8.画家给自己画像时,镜子摆放在了小姐的私处,那里除了镜子空无一物,那里除了画家也空无一人;

    9.画家拙劣弹奏的虫鸣、蛙沸、雷鸣和飓风暴雨,与她最后一次见小姐的音乐会上是相同的曲子。但这次不是自然的协奏曲,而是眼泪,是你带给我生命里的那场沉默的飓风。

    10.第28页。

    如果给以上取个自媒体的标题,或许可以叫“让你泪崩的10个细节”。但从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观众的感受来讲,这些情节在理论层面应该被称为“互文性”。

    一般认为,“互文性”最早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在《词语、对话和小说》中提出。她的“互文性”概念不仅指a.那种可以求证的某一具体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例如典故、引文、改编、回忆等,还包含了b.与赋予其意义的各种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的整体性关系。

    说人话,就是:a.展览画作中,小姐手里拿着的那本显示28页的书,只有在你先前已经知道了作家在第28页画了自己这件事,这两者关联起来才会给你带来触动和如鲠在喉的感受。

    b.不仅两个文本本身有联系,你,作为观众或读者或看客,你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构成了文本的二次生产,你的理解赋予了文本全新的意义。

    也就是,如果你对以上10个细节没有感受,或有其他的感受,也是正常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本就不相通,依赖于所处阶级、教育背景、同侪影响等等等等。

    所以我们在使用同一个词汇时,我们说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

    “互文性”延伸到罗兰•巴特宣称的“作者已死”,通俗讲,就是我现在写完这些话,这些话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了。这个文本的生命,在于读者也就是你们的理解。

    赋予这个文本怎样的意义,就像赋予影片最后2分钟小姐哭泣的意义一样,是你们的自由,也是你们的责任。

    当然,一个负责任的读者,首先是对文本的尊重,即对自己智力的尊重。

     2 ) 女性话语下的创作观

    诚实地讲,女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和男同题材相比,总体是令人失望的。后者在自我认同、伦理边界、权利自由等维度上,皆有一定数量的经典或现象级作品。而女同题材电影,哪怕有《面子》《阿黛尔的生活》等佳作,却也难以获得等量的成绩。

    其背后原因是社会层面的。在男性语境下,男性自身行为也同样受到规训,男同性恋无疑是对男权的冒犯与挑战。于是男性相恋的故事,因为社会禁忌而更显悲壮,因为被严重压迫而充满张力。而女人,这个波伏娃笔下的“第二性”,始终处于男性目光的审视之下。在这种审视中,女子与女子的恋爱固然是禁忌的,但这禁忌似乎为恋爱增添了奇情色彩。如朴赞郁的《小姐》,小姐与女仆香艳的情爱背后,是男性对女同性恋赤裸的意淫,依然是男性在定义女性审美。

    继《面子》《阿黛尔的生活》后,我们想看到怎样的女同电影?瑟琳·席安玛,兼具导演、编剧和女同志多重身份,在执导过的为数不多的影片中,试图剔除男性目光,将注视的权力归还给女性。

    2019年荣获同志金棕榈的《燃烧女子的肖像》,仿佛一场创作实验,导演借由画家与模特的爱情故事,连贯清晰地表达了一种女性话语下的创作观。片中画家和被画者的关系变化,也像是对创作观念流变的隐喻。

    最初,玛莉安创作的目的很简单,以友情的名义靠近埃洛伊丝,记住她的特征,然后偷偷画一幅肖像,以取悦埃洛伊丝远在米兰的未婚夫。这样的创作几乎不具备主体性,玛莉安是拿钱办事的匠人,埃洛伊丝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在这个阶段,玛莉安注视埃洛伊丝的目光是男性的,她是凝视的主体,埃洛伊丝是被凝视的客体,两者之间是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于是,埃洛伊丝看到肖像后愤怒了,她恼火的不是玛莉安的欺骗,而是那幅画根本不像她,只不过是男性审视下的拙劣仿制品。玛莉安自尊心受到伤害,忙用一通绘画术语辩解,其态度自我、高高在上、拒绝沟通。这也是当时艺术领域的写照:男性筑起高墙将女性阻挡在外,却又沾沾自喜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创作出伟大作品。

    从戏份上看,玛莉安似乎是第一女主角。但对情节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埃洛伊丝。她拒绝成为男权附庸和被审视的客体,试图拆掉玛莉安与她之间隐形的权力关系。她引导玛莉安的创作,使其创作观念发生变化,直至升华。

    于是,玛莉安毁掉原来的作品,承诺五日之内画出一幅新的肖像。她摒弃了男性的目光,凝视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当她注视着埃洛伊丝时,埃洛伊丝也将目光投向了她。平视的视角,为双方提供了深入沟通与了解的可能,如果前一阶段两人之间擦出的只是欲念,那么平等交流中燎起的则是爱情之火。

    这五日时光,是全片的重头戏。席安玛借助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绝,创建了一个完全脱离男性目光的女性乌托邦。没有了男性,那么基于男权的礼序也随之消解。影片中用一个小景深镜头呈现了这种理想:小姐、画家和女仆各占据画面三分之一,女仆绣花,画家倒酒,小姐切菜洗菜,她们做着并不符合自身身份的事情,构图却传达出平衡与静谧之感。

    连语言也完全过滤掉了父权的话语。女仆说起自己已经三个月没来例假时,观众脑海中最先冒出的问题多半是:“她怀孕了吗?孩子父亲是谁?”而玛莉安只是问她:“你想要孩子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女人们结成紧密同盟,帮助女仆堕胎。

    在这种完全剥离了男性话语的时空下,绘画之于玛莉安,从一项任务变成了一种情难自控的行为,一种愉悦的审美活动。创作回归了其本质,即真实地记录,自由地表达。于是她画下了埃洛伊丝甜美的睡相,画下了女仆堕胎的场景,以不带任何审视意味的、完全女性的目光。

    卓越的创作者,其作品最终会回到自我凝视、自我剖析的原点。五天之后,肖像收尾,爱侣即将分别。赤裸相对后,埃洛伊丝横卧床上,私处放了一面镜子。玛莉安看着镜中自己,在书的28页画了一幅自画像。画作上的女性,身体属于埃洛伊丝,头部属于玛莉安,二人在此时实现了灵与肉的完全交融,玛莉安从爱人的私处重新认识了自己。

    除了对玛莉安第一次创作的肖像进行了否定,影片后半部以俄耳浦斯冥界救妻的传说为切口,质疑了男性创作视角。这种质疑借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女仆之口表达:俄耳浦斯如果真的爱欧律狄刻,为什么会在最后一刻回头?真正的爱人,难道不应该如履薄冰,生怕功亏一篑?埃洛伊丝对此作出了女性的解读:俄耳浦斯作出的是诗人的选择,而非爱人的。爱情某种程度上成了艺术的矫饰。也有可能是欧律狄刻主动促成了这一凄美结局——她在最后关头呼唤了他,牺牲爱情,以抵达极致的诗意。

    电影的结局,不仅是对这段恋爱的交代,也对导演的创作观做了一次总结升华。经年之后,玛莉安以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的传说隐喻自己的情感经历,创作了一幅油画。不同于前人作品,欧律狄刻不再是被观看、被拯救的对象,她与俄耳浦斯的故事也不再因意外而充满诀别的痛苦,而是两个默契的灵魂心照不宣的告别。

    穿过赏画的人群,玛莉安望见了埃洛伊丝的画像,电影进入高光时刻。画中的埃洛伊丝身着白纱,似与画外人对视,手中的书恰好被翻到28页。

    创作,终能征服禁忌、距离与时间。

     3 ) 爱是克制与成全

    刚刚看完。凛凛寒冬,室内开着空调,温暖如春。片尾维瓦尔第《四季》之《夏》的第二乐章响起,我却觉得脖颈、脊背一阵阵战栗蔓延开来,影片结束后,这战栗带着寒意,本来因为有点热我敞开了外套,现在我裹紧外套闭上眼睛,想起艾洛伊兹最后一幕的克制和隐忍,我想替她哭出来,嚎啕大哭。

    整部影片是油画般质感,色调、构图堪称完美。全片仅两处有音乐,而这两处音乐对情绪的渲染有着排山倒海般的作用,其余都是自然声:脚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拖动木箱子的声音,大海的波涛声,走路时衣物间的摩擦声,画笔在画板上勾勒的声音,壁炉里木头的燃烧和爆裂声……这些质朴的声音和图像共同架构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情境,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与剧中人一起感受着凝视与被凝视。

    片中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具有重要寓意——俄耳甫斯对妻子欧律狄刻情深爱重,不惜身入冥府,去复活因脚被毒蛇咬了一口中毒身亡的妻子。冥王答应了他复活妻子的请求,条件是在步出冥府之前,不能回头看她。一路上,欧律狄刻因为脚上的伤口疼痛不断地呻吟,但她不知丈夫对自己冷遇的内情,见他一直不回头而有所怨怼(这是电影中那本书的说法。有的版本说,是俄耳甫斯疑虑丛生,怕走在身后的不是自己的妻子)。在即将离开冥府的时候,俄耳甫斯终于没抵御住自己对妻子的牵挂,回头看了她,那一刻,他重新看到了美丽的妻子,但也就在那一刻,欧律狄刻就此又堕入冥府,再也没有复活。这个故事在影片中是艾洛伊兹手捧玛丽安借给自己的那本书口述的,三人(包括小女仆)还对俄耳甫斯为何回头产生了讨论。艾洛伊兹认为俄耳甫斯回头是爱人的选择:he was madly in love,he can’t resist.玛丽安则认为俄耳甫斯回头是诗人的选择:He chose to remember.最后,艾洛伊兹念完了故事的结局,若有所思地说:“也许她(欧律狄刻)就是那个说‘turn around’的人”,二人相视一笑。

    这一情节为最后的诀别方式埋下了伏笔。最后离别的时刻,她们按照之前对这一神话故事的理解做出了相应的举动:身穿婚纱的艾洛伊兹就是那个说了“turn around”的人(欧律狄刻),听闻这一声呼唤的玛丽安犹豫了片刻,回了头看了她,双目凝泪,接着大门重重关闭,二人此生不复相见——此后在现实世界中她们从未有过视线上的交汇。艾洛伊兹之所以呼唤玛丽安回头,就是为了成全玛丽安做出诗人(俄耳甫斯)的选择:此生无法相见,那就让对方remember,这也恰好呼应了离别前夜二人对话的主题:Don’t regret,remember.

    数年后,已为人妻为人母的艾洛伊兹,仍然没有释怀这段感情,相反,为了避免像神话故事那样的遗憾,为了在心中给这段爱情一个圆满,尽管她心中暗涌万千——坐在观众席的她,其实早就感受到了玛丽安的注视,却并没有回望,在磅礴的乐声中,她极力克制,成全了一段不朽之恋。

    我对这一幕的解读是这样的:感受到了昔日恋人的凝视,她先是惊喜、激动,从微微上扬的嘴角和越来越剧烈起伏的胸膛(暗示着呼吸和情绪的紊乱)可以看出来,又带着不屈从于直觉的执拗(眼神):她本能地想回应对方,但由于那个神话故事的结局在内心已根深蒂固,所以她果决地抿了抿嘴角,克制住了这个念头。可心中所爱正凝望着自己,日日夜夜的相思与渴望,回看便是极大的慰藉——私心与执念相纠葛,矛盾万分的艾洛伊兹闭上眼睛,苦苦挣扎:想起俄耳甫斯因为回头导致与爱妻永不复相见的悲剧,她坚定了不回看的信念,决然地睁开眼——却努力克制着自己,丝毫不改视线。随着乐曲逐渐激昂,往事的一幕幕涌上心头,玛利安的目光如火般炙烤着她,她的忍耐越来越艰辛,眼眶已经由之前的微红到渐渐蓄满泪水,胸膛的起伏越来越大,虽有乐曲掩盖,观众仍然能感受到她急促失控的呼吸和不断膨胀的情绪,她开始无声地抽泣,数次咬紧的唇角和喉头艰深的吞咽动作暗示着她身心所承受的巨大的忍耐的痛苦。最后,想到自己用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的悲剧,他们的缺憾不会在玛丽安和自己身上重演,她用这近乎偏执的方式捍卫了这段爱恋,因此这样的痛苦忍耐是值得的,她不后悔,于是情不自禁破泣为笑,泪水夺眶而出,嘴角由上扬转为刚毅——这悲欣交集的一幕,已经让我沦陷了很久很久仍未走出。

    (这一幕拍摄的难度很大,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导演说这一幕场景共拍了三次,选取的是第三个。拍摄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在旁边,重担全都落在阿黛拉肩上。但是她将这一幕完美地演绎了出来,情感变化丰富且层次鲜明。难怪年纪轻轻就被六度提名法国凯撒电影奖,并且2度获奖:分别为最佳女配和女主。她的作品也数次入围戛纳电影节,是真正的实力派。)

    有人说最后一幕她是想起了当年画家用钢琴为她弹奏的那首夏之第二章,我认为如果只是单纯想起昔日的美好,她的表情应该是怅然有所失的,情绪波动不会这么大这么复杂。

    那么玛利安既然也知道这个神话故事的结局,她当年为什么选择回头呢?这里不妨回顾一下她们最后告别的情景:艾洛伊兹唤她“ Turn around”,这是拿欧律狄刻自比,自然意味着玛利安就是俄耳普斯,上文已说艾洛伊兹这样做是为了成全玛利安的“remember ”,既然无缘再见,那就选择记住,好好告别,所以当年玛利安选择回头,其实是为了成全艾洛伊兹对自己(玛丽安)的成全。这一幕一直存在于玛丽安的记忆中,从多年后的画展中可以看出这一点:玛丽安以父亲的名义展出了自己的一幅画(虽然画的是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其实就是影射自己和艾洛伊兹),一位观展的画家是这样对玛丽安评价她这幅画的:“这个俄尔甫斯画得好极了……人们通常画的是他回头之前,或是他回头之后欧律狄刻死去的时候,而在这幅画里,他们似乎正在道别。”——注意玛丽安连衣服的色彩都是与俄尔甫斯衣袍一样的蓝色,而欧律狄刻的白衣恰好对应诀别时艾洛伊兹身披的白色婚纱。

    而演奏会那一幕和多年前诀别一幕对比,二人对应的神话角色已经发生了互换:此刻是玛丽安(欧律狄刻)凝视着爱人艾洛伊兹(俄尔甫斯),二人都有感于多年前共读的那个神话故事,所以十分默契地作出了相应的选择:玛丽安没有像欧律狄刻那样呼唤爱人回头;艾洛伊兹即使感受到了爱人的凝视,也没有像俄尔甫斯那样忍不住回头。设想一下:她们如果想要见面,这次的演奏会不就是机会么?限于当时的社会舆论,也许她们自己都害怕这种不加克制的情感一旦爆发会给双方带来怎样毁灭性的后果,所以二人都心照不宣地避免“相见”:一个用眼睛捕捉到了,但不道破;一个用心灵感觉到了,但不回应。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不是遗忘,而是不见)于江湖,这段秘密的爱恋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并永生。如果说多年前,玛利安在爱人的呼唤下选择回头,是因为她理解了爱人的成全,并成全了爱人的成全;那么如今,玛利安凝视着艰辛忍耐绝不回头的爱人而不呼唤,她一定也理解了爱人的执念,并成全了爱人的执念,这段爱恋因为彼此的克制与成全而变得厚重,熠熠生辉。

    从全片角度来看,二人在片尾的表现也恰好回应了围炉夜读的那个神话故事,形成了互文,电影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完整地体现。

    里尔克说:爱一个人是通过另一个人完成自己的世界。艾洛伊兹用自己的方式,在心中给了这段感情一个圆满。

    我不是少数者群体中的一员,我仅仅因为多年前受到其中一位的另眼相待,我虽不能给予回应和承诺,但从此却开始了解并一直关注这一群体和相关影片。

    对爱情的追求是人之天性和权利,尽管取向不同,却也不必评判对错、甚至区分高低。当然任何感情都避免不了背叛和欺骗,衷心祝愿所有认真付出的爱,都能收获某种形式的“圆满”。

    ————————————————————————

    这部电影对身为直女的我来说,都很欲:窥探,打量,凝视,躲闪,克制,喘息,深吻……呼之欲出的暗流涌动,也在撩拨着观众。以下是一些难忘的细节:因为我看过电影后心潮翻涌,久久不能平静,索性把印象深刻的情节都写下来,情绪散落在字里行间,稍稍得以平复。

    1.艾洛伊兹的眉眼中总是透露着一种抗拒和不忿。Heloise was written with Adèle in mind,这个角色是席安玛为她量身定做的。艾洛伊兹生活的地点除了教会学校便是这座孤岛,几乎与世隔绝,玛利安来自她既向往又害怕的外部世界,是(名义上的)她的女伴,从二人第一次见面她怒目回怼玛丽安的打量可以看出,她对玛利安是带有一丝戒备和好奇的。后来在钢琴边的她,第一次听到除了学校里的风琴演奏以外的音乐,那首维瓦尔第的夏之第二乐章,经由玛丽安的双手弹出和她的解释,艾洛伊兹惊讶,欣喜,一直保持着戒备与疏离的她第一次由衷地绽放出温柔的微笑,她不住地打量着这个带给自己惊喜的人,视线一会停留在对方的手上,一会停留在对方的脸上,表达了一种认可。这一幕也让我彻底被阿黛拉圈粉。

    2 In solitude,I felt the freedom you spoke of.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这是艾洛伊兹独自散步回来后,对玛丽安所说的自己的感受。这是她第一次向玛丽安倾诉自己对她的好感:你说的自由我感觉到了,但也觉得少了你——习惯了你的陪伴,心里常念着着你,才会觉得少了你呀!艾洛伊兹说这句话的时候,下巴微微抬起,等着看玛丽安的反应,然而玛丽安未做任何回应,她看着艾洛伊兹,沉吟片刻,眼神慌乱,扭头离开。剩下艾洛伊兹头颅略微昂起,有种勇者无惧的感觉。二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角力,也产生了张力。

    3.被告知真相的艾洛伊兹看到玛丽安为自己所画的第一幅肖像时,表示不满:这是我吗?在您眼里我是这样的?玛丽安说不光是在我眼里,还有画画的规定、准则和想法。艾洛伊兹继续问:是不是画像不需要生命力,不需要自己的存在。玛丽安解释:“您的存在也是由千万个飞逝的瞬间构成的,不具备真实性”。艾洛伊兹反驳说:“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转瞬即逝,有些感情非常深切。我没有经历过这些,我却能理解这个道理,令我伤心的是,这道理你居然不懂。(剧情到这里,艾洛伊兹应该早把玛丽安当作非常特殊的人了,而从对方画作对自己的展示,可以窥测她内心对自己的看法。她的潜台词大概是:你对我千千万万次凝视,却屈从于你的惯例、规则,画出了这么毫无生命力的我。诚然,第一幅画中的她,恭顺温良,娴熟端庄,那是符合当时社会标准的女性形象)。玛丽安一气之下把画作抹掉,母亲和艾洛伊兹的反应可以细品:前者茫然不解,后者则脸带笑意。因为艾洛伊兹明白,玛丽安已经决定摒弃陈腐的规则和惯例,遵从自己的眼、自己的心,重新画一幅肖像(第二部画作中的艾洛伊兹充满了力量和不妥协,这是摒弃了陈规后,被爱人凝视的自己。)。

    4.玛丽安第一次给端坐着的艾洛伊兹画像,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对艾洛伊兹说“Look at me”,艾洛伊兹视线投射过来,二人目光交汇的一霎那,镜头中的玛丽安有一瞬间的慌乱失神,她连续快速地眨了几次眼睛,因为电影没有背景音乐,所以这一刹那全靠观众自己去捕捉。

    5 某个深夜,玛丽安在艾洛伊兹睡着后偷偷画她,艾洛伊兹醒来后,玛丽安并没有那种偷窥被发现的慌乱与局促,相反,她坦然地看着艾洛伊兹,二人相视,会心一笑。这一幕她们感情已经有了升华,互有好感,但没谁去挑破。

    6.玛丽安感叹自己没法画出艾洛伊兹的笑,每当她以为自己可以捕捉的时候,它就稍纵即逝了。艾洛伊兹说“愤怒总是流于表面”,玛丽安脱口而出“您尤其如此”——意识到自己失言,玛丽安道歉,艾洛伊兹却说自己没受到伤害,说话时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嘴,于是玛丽安针对艾洛伊兹一连串的动作很有把握地说出其背后的含义。艾洛伊兹不动声色(其实她面有喜色)予以回击,让玛丽安来自己身边看着镜子,抛出问题给对方:If you look at me, who do I look at(这句话半挑衅半表白)?玛丽安无言以对,以手抚额,艾洛伊兹接着以牙还牙,针对她的动作也说出背后的深意,并微笑着,不甘示弱地抬头看着玛丽安。玛丽安惊讶不知所措,她盯的视线在艾洛伊兹的嘴唇上、脸上之间游离(后者也一样),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她们会吻在一起。然而玛丽安是心慌意乱地扭头走开,艾洛伊兹在原地胜利者般微笑:扰乱了玛丽安的心境,她有点小小得意,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波心深处暗潮汹涌呢。她们的感情到了这一步,角力更盛,张力更满。

    7.随着二人关系的日渐亲密,她们的语言也开始有了暧昧的玩笑。依然是画画时,玛丽让艾洛伊兹露出脖子(后者照做),玛丽安又让再多露一点,艾洛伊兹干脆把披肩扯掉,并且笑着说:“You have my husband in mind”,玛丽安笑得很娇羞~于是二人就裸体模特讨论了一下,艾洛伊兹问玛丽安会对模特说什么逗她们笑,玛丽安:“Are you bored?” 艾洛伊兹直白又挑衅地回答:“No,I’m interested in you.”玛丽安又是一脸宠辱不惊的微笑。她边画边说着自己可能会对模特说的话,不过说最后一句“you are beautiful”时,她是停下画笔,抬起头看着艾洛伊兹说的,艾洛伊兹听闻后收起之前的“玩世不恭”,一脸肃然,胸口起伏。镜头定格几秒,玛丽安又来一句“this is what I tell them”,这庄重的氛围突然多了一点flirt的意味,艾洛伊兹忍俊不禁~(撩人的段位,二人简直不相上下。)

    8.篝火旁的凝视。在歌声与火光中,玛丽安看向艾洛伊兹,绽放一笑,艾洛伊兹接住她的眼神,同样笑靥如花。彼此心迹明了,无需言语,一切的情意都在这凝视与浅笑里,吟唱转为高亢的和声,我看到这一幕时心跳得厉害。玛丽安渐渐敛去笑容,嘴唇紧闭后微张,胸口起伏,这样的凝视多了一层欲的深意;艾洛伊兹则一边踱步,一边凝视着玛丽安,视线不偏不倚。裙摆着火的那一刻,她也只是低头瞥了一眼,并无丝毫慌乱与痛苦,抬头继续凝望着玛丽安,玛丽安也看到了她裙摆着火,却继续凝望着艾洛伊兹,此刻的吟唱声也恰好到处地停止,除却微弱的火苗窜跳声,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只剩她俩。这一刻,二人都沉溺在对方的凝视里,她们完全属于彼此。而后乐声继续响起,才从神思中抽离,做出了常人的反应,一个因着火而倒地,一个扑过去救火,伸手一拉间,镜头切换,由茫茫暗夜,进入了下一个天明。导演真的厉害,仅仅用眼神、篝火就传达了一种不用宣之于口、渐转渐浓的情和欲,也恰到好处地点了题。

    9.两人从海边的高地相互扶持着走下,若即若离的肌肤相亲间,心中弥漫的欲望已无处安放。艾洛伊兹从玛丽安手中抽出自己的手,独自走到一个岩洞里——此时的她情难自已,她想做出更能平息自己情欲的举动,所以择地而待,玛丽安在原地沉吟了一下,毅然前往。岩洞会面时二人深深凝望,伴随着越来越急的喘息——张力已经达到极限,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断。她们不约而同地靠近,艾洛伊兹扯下纱巾露出双唇,玛丽安照做,深深一吻,贪婪地深吸着近在眼前的对方的气息,她们有了第一次情人间的亲密接触。细心的人会发现,影片中几处接吻,唇口间都有透明的拉丝——只有被欲望炙烤得干燥的口舌紧密接触后分开才会这样。深吻后,艾洛伊兹主动中止,犹豫了一下,看了玛丽安一眼,低头落荒而逃,玛利安在原地,茫然无措。

    10.初吻当晚,玛利安秉烛去找艾洛伊兹,她站在壁炉边等待玛丽安,玛丽安走过去,头靠在她的肩膀:“I thought you were scared off.”艾洛伊兹伸出双手拥抱着她:“You were right. I was scared.”二人相拥。艾洛伊兹用手指爱抚着玛丽安的脸(即使害怕,还是忍不住说出心底的话):Do all lovers feel they are inventing something? I know the gestures. I imagined it all,waiting for you.

    玛利安:You dreamt of me?

    艾洛伊兹:No, I thought of you.

    艾洛伊兹向玛丽安表示好感的台词有好几处。这一次最大胆最直白:我想象自己和你像情人一样发明各种姿势,把爱和欲交融到极致。我不是在睡梦中被动地等待你的降临,而是在清醒时主动把你想起。这一场景的中心就是她们二人,镜头的移动特别具有美感,像一幅流动的画,一首无声的诗。

    11.场景直接切换到次日清晨,我起初有点惊讶,不能免俗地想:如此极端炽烈的情感和张力,没有肢体的抵死交缠和意满后的呻吟呐喊,怎么释放呢?不过清晨,艾洛伊兹醒来,听到玛丽安回答女仆的声音,她扭头看向玛丽安,凝视一瞬后突然甜甜一笑——眉目含春地看着玛丽安,脸却害羞地往被子里缩(一向高冷的贵族小姐,让她有此举动的只能是爱情啊!),玛丽安看着她,温柔地说:“起床了。”也会意地笑出了梨涡。二人看对方的眼神一个娇羞,一个宠溺。我顿时明白了导演的用意:重情轻欲地点到即止,这一幕细品的话,有种“无声胜有声”般摄人心魄的魅力。

    12.二人还有个高甜时刻:玛丽安又一次给端坐着的艾洛伊兹画像。艾洛伊兹此时眉眼含笑地看着爱人,唇角刚一合拢又绽开,玛丽安佯装正色让她停止那样做,严肃点,不要动,自己却走过去给她深深一吻……二人的身份隔阂已完全消失,这就是情侣间的日常亲密。

    13.离别前夜。她们没有因为分别的到来而做出惊天动地的举动(除了海边那一幕:我觉得更像是玛丽安后悔生出了不该有的希冀而口出怨怼,导致与艾洛伊兹争吵后,在激烈的拥吻中和解),而是平静地接受一切——艾洛伊兹在昏昏欲睡中被玛丽安温柔地唤醒,二人躺在床上回忆着短短几天里难忘的一幕幕,娓娓道来,细语喁喁,这哪像即将分别永世不再相见的爱侣呢,这分明像久别重逢互诉衷肠的眷偶啊,只不过主题都是I will remember,然而越是平静缓和,越是侵蚀人心。

    阿黛拉的绝美侧颜杀

    14.最后告别时,玛丽安突然拥抱了艾洛伊兹的母亲——这一略显突兀的方式让后者非常惊讶——就为了顺理成章地拥抱艾洛伊兹,她在她脖颈上匆忙滑过刻骨铭心的一吻,然后匆匆别过。

    15.多年后的画展,艾洛伊兹画像中的28页,画外的玛丽安会心一笑。

    15.两位女主互有好感之后,小女仆苏菲就在进行一副刺绣,内容是瓶中花。接近尾声的时候,瓶中花已经凋零,女仆的刺绣也将完成,意味着这段美好的邂逅虽像花期一样免不了一场荼靡,却被永远定格,凝结在回忆里。

    ……

    这些细如发丝的情感带出暗潮汹涌的情绪一点点累积,在最后的乐曲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部电影会在LGBT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管它有没有获奖。

    Ps 我已经被阿黛拉哈内尔的演技和个人魅力折服。当初看预告片我就被金发小姐的一回眸惊艳。采访中的她很酷萌很直率小动作不断,与影片中贵族小姐的形象相去甚远,强烈的反差萌更让我见识了她演技的高超。是的,她好像不太看重外表,她脸有皱纹(也美!)偶尔还顶着一头乱发,她走路虎虎生威,她不像一个明星,更像一个斗士,一个超大只的儿童~她的美已经超越了皮相,融进了骨髓,变成了一种越久越醇的气度。

    阿黛拉初涉演艺时有过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前段时间还闹得沸沸扬扬,真幸运她最终以强者的姿态,从阴影中走出,向恶魔发出了有力的控诉,继续留在演艺界,给我们,给世界贡献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希望她平安兼喜悦,所求皆顺遂。

     4 ) 在理想的世界里,爱人的凝视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篇因为内容太激进或太敏感而不能刊登的约稿————

    这个发生在1770年的爱情故事是两个年轻女子的故事,是一个只属于女性的故事。

    在女性主义理论中,有个词叫“男性凝视”。不管是在真实的世界里。还是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女性都常常处于被男性凝视的状态。她们是被观赏的对象,是被物化的客体。她们自己也从男性的角度看自己、以男性的评价定义自我。女人仿佛没有主观的感情和思想,仿佛不是活生生的人。

    《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的现实世界正是这样一个世界。不管是艾洛伊兹,还是她的母亲,结婚前都先把自己的肖像送到丈夫家中。她母亲的肖像挂在家中的客厅里:“这幅画比我先被送到这里。当我第一次走进这间房间,就看见墙上挂着自己的肖像。”先有肖像,后有她;肖像占据了比她本人更重要的位置。在自己家里,她第一眼看到的自己是画里的自己,是男画家眼里美丽温婉的准新娘,是丈夫眼中的一个合格的、可以婚配的未来妻子。画中人永远带着优雅的微笑。这是她终生需要扮演的角色。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女性的爱情誓词不是“我愿意”,而是“您看,这是您的妻子,我会永远扮成她的样子好让您满意”。

    可真实的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了的她究竟是什么样子?

    我们只能通过只言片语推测她的内心世界。玛丽安说艾洛伊兹 “并不悲伤,她只是愤怒。” 艾洛伊兹的母亲回答:“你以为我从没经历过这种愤怒吗,我很清楚这种感觉。”但话题就此终止。片中还有另一处类似的情节。刚到不久的玛丽安向女仆苏菲打听艾洛伊兹的姐姐:“她是病死的吗?”“不是。”话题戛然而止。

    艾洛伊兹的妈妈,艾洛伊兹的姐姐,世间千千万万的女子,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问过她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世界并不关心这个问题,甚至谈论这个问题几乎是一种禁忌。女子的本分是做好画中人。她们自然能感觉到其他女子也有与自己相同的痛苦,毕竟共情是人类的本能。可即使同处一室,她们也仿佛两个相邻画框里的假人。她们口不能言,在短暂的目光交接以后扭过头去不看自己的同伴,重新端起完美的笑容迎接来自画框外的男性凝视。

    一开始玛丽安的身份是男性凝视的代理人。她是为艾洛伊兹绘制相亲肖像的画家,她的工作就是凝视艾洛伊兹,把她画成合格妻子的模样,然后交出作品、把她嫁出去。玛丽安是凝视者,艾洛伊兹是被凝视者。此时她们的关系算不上融洽。玛丽安总是很焦虑,担心被艾洛伊兹识破身份。艾洛伊兹总是穿着深色衣服,用帽兜把自己裹起来,而且她从来不肯露出画中人该有的甜美微笑——她用这些方式躲避凝视。

    玛丽安开始描绘这个被凝视的艾洛伊兹,可应该坐在画家对面的艾洛伊兹始终是缺席的。对着一条绿裙子、一个空壳终究画不出传神的画。衣服再美,再怎么千描万画,也不是真实的艾洛伊兹。玛丽安的第一版作品和前一位画家的作品并无本质区别:有精美的衣褶和花边,却没有脸。

    艾洛伊兹毫不客气地说:“这是我吗?我觉得她没有生命?您眼中的我就是这样的吗?”

    画中人绝不会评价画家的描绘是否传神。仅这一句话就足以让凝视者-被凝视者的关系开始消解。

    故事的转机是艾洛伊兹的母亲离家。家里只剩下三个年轻女子——艾洛伊兹、玛丽安和女仆苏菲。在这一段故事里没有任何男性角色。在篝火晚会上唱歌跳舞的都是女人,扑火的是女人,卖东西的是女人,秘密给人堕胎的还是女人。母亲走后,世界突然变成了一个没有男权、没有男性凝视的乌托邦。 三个姑娘不再是拘谨忧愁的画中人,她们突然能够坦率放松、毫无禁忌地互相交流:“您尝过爱的滋味吗?(结合上下文,这其实是问对方是否有过性经验。)”“我未婚先孕了。”“您想要孩子吗?”“不想要。”她们甚至能很坦然地帮助女仆苏菲堕胎,并把手术的场景画下来。这些谈话和行为在今天也算敏感,更何况在1770年。在没有男性的世界里,女人们本来应该这样活着。

    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凝视者-被凝视者的关系进一步消解。玛丽安看到了真正的艾洛伊兹,她渐渐能描述她的每一种样子:“当你心神不定便会握紧双手,当你感到尴尬便咬紧下嘴唇,当你生气便会盯着别人看。”她看到了艾洛伊兹的笑容,和画中人那种娇媚温婉的笑容不同,她的笑是生动的、有攻击性的。有人批评扮演艾洛伊兹的演员阿黛拉·哈内尔不够漂亮,不够年轻。我觉得这么说的人完全搞错了。艾洛伊兹绝不能是一个脸上连毛孔都看不见的瓷娃娃,她应该是哈内尔这样的。她应该有这样倔强挑衅的眼神,坚强有力的下颚,有时会微微皱起的眉毛。那个能愤怒地控诉波兰斯基的姑娘是非常合适的选角。

    艾洛伊兹也看到了真正的玛丽安,她曾经以为玛丽安不会理解自己:“因为你有选择而我没有”。而现在她知道,一个女画家不能裸男,而她的玛丽安会悄悄地画。她现在确认了同为女人的她们有着共同的苦楚和悲伤,也有着一样的勇敢和抗争。她说:“我和你是平等的,我们的处境完全一样。你看着我的时候,我也看着你。”

    在理想的世界里,爱人的凝视理应如此。那是平等的、相互的凝视,是作为一个人被完整的看见、理解和接纳。人们在爱人的目光中成长,在爱人的目光中成长重新发现自己。在男女之间,女人按恋人的标准审查和重塑自己;可在女子之间不是这样,她们从爱人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原本不曾理解或不敢确认的自己。在影片的结尾处,玛丽安把一面镜子放在艾洛伊兹的私处,对着镜子在艾洛伊兹的书上画自己的肖像。她画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双颊绯红、眼睛却无比坚定的女子。那幅画和客厅里挂的女子肖像画多么不同!从此以后,她都会是一个有情欲、有信念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裙裾与微笑堆出的假人。这种成长是艾洛伊兹的凝视给她的。

    但这样的爱也许只有在没有男权的乌托邦里才能维系。母亲回来以后,出现了全片的第一个男性角色——负责把艾洛伊兹的肖像送去米兰的信使,他用两块厚厚的木板把画里的艾洛伊兹钉了个严严实实。男人的出现等于枷锁,等于自由的终结。之后画面中出现了许多男性,比如画展上许多男人在互相交谈,玛丽安却一个人站在自己的画旁边。她孤独地挤过许多男同行身边,没有人和她攀谈。最终她只能在艾洛伊兹的肖像画里找到些许安慰。那幅画里的艾洛伊兹似乎有玛丽安记忆中的影子,又似乎只是一个牵着儿女的标准画中贵妇。她仍是一个只能偷偷画裸男、只能署父亲名字的女画家。而她仍是一个必须嫁人生子的富家小姐。这是现实世界真正的样子。少女的乌托邦瓦解了,她们别无选择,只能像俄耳莆斯和欧律狄刻那样告别。

     5 ) 笔记Rencontres confinées : Claire Mathon(本片摄影) à propos du film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29 04 20

    前一小时笔记

    布景:

    1.原本是想在法兰西岛的,找到了很棒的布景但是太贵了,只好去布列塔尼找。

    虽然绕了很大的圈子但是对摄影师而言大有裨益,帮助具象化电影。

    2.原剧本里没有两层楼,没有楼梯,从工作间到厨房的一条路靠一条走廊来连接(走廊戏份很重),但是这样的话还得专门找有这样一条走廊的布景,要么就要去重建一条走廊。

    3.布景指导和导演每一部电影都在一起合作,大家都在同一频率上。

    4.这种节制简单的布景,本质上的确不会有更多的装饰了,她想到谢侯的一段访谈,聊到历史电影不应该过分装饰布景的事情:

    ~大场面的历史电影总给人一种插画的质感:我们感觉像在翻阅一本精美的相簿,却无法置身于历史。您懂得如何避开这陷阱。

    ~我想不计任何代价地去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而且我也止不住地在思考。每次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在历史电影里面呈现一些当代电影不会有的东西?这样让我确认了摄影机的位置,也让我避免把电影拍成相簿。在波尔多,我们重建了一整条街道。布景团队需要花上十五天的时间,这惹恼了沿河的居民。路灯熄灭,房间黑黑,尘土飞扬,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去思考,我们拍了全景,为了变得考究而富有描述性我们建造了布景。正因为它是一部历史电影,我自然不想去改变观众该注意的方向:暴力的联系,支配与被支配,历史的残忍。这是我笃定的选择。

    5.很多地方的装潢都是原封不动,尽量少做变动,只在木制品、床、蓝色窗帘这种元素上有调整。有重新油漆楼梯成赭石灰色,对夜里鬼影那些段落的摄影帮助很大。

    7.会去实地考察或者通过照片了解布景,模拟在不同摄影机在画面里的表现,想象镜头运动的轨迹。

    References

    8.聊到同时期的画家Jacques-Louis David,Corot,Chardin,人像构图严谨,光线准确柔软,通过欣赏油画的底色,服饰,人物动作神情来思考拍电影。

    9.电影的话会去找两个女人相遇相近的reference,博格曼的Persona和秋光奏鸣曲,从两位女性角色之间的距离找灵感。

    摄影

    10.计划是用35毫米机。七月测试了以后想着夏天慢慢来,九月演员带妆继续在布景测试,想的是白天用8K夜里不用8K,重点测试了丝绸(找真丝和人造丝,最后想着混合),烛火(亮度不够),各种火焰(为了拍摄便利,想找没有声音的火焰效果)。

    11.因为九月演员带妆的测试不够好,十月重新测试,多种化妆方式、不带妆、室内、室外、自然光、人造光,照明的问题也还没解决。

    12.提到Barry Lyndon,但是希望烛光应该是不会喧宾夺主的,能够制造朦胧深沉的气氛的同时也不会忽略掉其它的颜色。

    13.没有用大光圈,镜头是Leica Thalia,滤镜satin。

    14.花了一天时间在游泳池里测试拍在大海游泳的段落。

    15.照明花了很大的功夫,导演自己也说电影最必要的就是掌握光的使用,室内摄影去掉了所有的自然光,窗外搭建了一个很大的装置用来模拟光线,笑称是体育馆音乐会。

    16.

     6 ) 女性主体形象的银幕书写

    在这个虚构的乌托邦式的海岛空间中,我们能看见的男性除了开头的几位船夫以及搬运工之外只剩下一位信使。

    父权制权力的凝视结构暂时性的被玛莉安和艾洛伊兹之间带有理想主义信念的炽热爱情搁置一旁,而这种带有平等实践意味的爱情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不再是简单的看与被看的关系,而是作为凝视者的画家与被凝视的模特在具体的影像画幅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消解)同等分地享有实在空间与精神空间。

    关于她们真实的身体知觉的体验记忆注定要在十九世纪的时代背景中被雪藏,我们不得不佩服她们为了铭记彼此爱情所生发的坚持、骄傲与自主的精神力量,哪怕这几层意味在画展当中经由着他人的凝视而得以达成,当维瓦尔第的四季逐渐响起,伴随着极具冲击力的超长镜头,艾洛伊兹忍不住潸然泪下,影片戛然而止的时刻却也把我拉回到了神话语境中,想象着她们纯粹的爱情在黑幕后的它处/深渊中永存。

     7 ) 少女无声无息地终结在那个夏日

    一.被解放的生命之火

    1760,布列塔尼,法国

    女佣捧着一只蜡烛,带领着女画师玛丽安走进房间,用蜡烛点燃了壁炉里的火,在工业革命尚未入侵这个位于法国西部的半岛形区域的彼时,火焰曾经等同于生命或神性,正如同古希腊哲人曾经将生命比作一团活火,火焰也作为影片中隐藏着的主要角色,完成了她的第一次亮相。

    这位名为玛丽安的女子打开画架,赤身裸体坐在火炉旁,来自路获得逆光照耀着她凹凸有致的身体,若隐若现。

    在《燃烧女子的肖像》中,“身体”的概念无处不在,正如同三岛由纪夫对文字叙述的身体化尝试一般,瑟琳·席安玛通过自身的女性身份,提出了一个激进而柔和的影像本体论——影像,就是身体,而观看快感则等同于触摸快感,触摸可以是感官的,也可以是情动的,我们的认知敞开,任由一种强度的入侵。

    而火焰则喻示着触摸的危险性与诱惑性,它是生命和死亡本能同态的,运动中的精灵,在某些时刻,它迅速地性化,就在那长达47秒的“抚摸”之中,是火焰与没有生命的画像的华彩轮舞,正如同影片将视觉转为触觉,当火焰在这张无头画像的大特写中掠过时,这段运动的路线解构了远观画作时所产生的眩晕,将其表述为真实的,可触碰的身体;摄影机伴随着烛火,试图完成一个并不是那么规范的椭圆形,然后定在了这具身体的左上角,这时,我们回忆起,是不完整构成了美,在接下来的两个镜头,玛丽安面对着面前的火光,下一个镜头,她凝视着这张被擦去面孔的画像在壁炉中熊熊燃烧,这一幕蕴含着悲剧性质的崇高张力,火光映照在玛丽安的脸上,通过火光,她们第一次在彼此里面。

    这一幕是一次预演,随后,在野外的狂欢之夜,当众人的吟唱突然悄无声息,这位名为爱洛伊丝(听起来像是Eros,即爱神)的年轻贵族女子的长裙在荒野中燃烧,一个转瞬即逝的晶体时刻就此诞生,此时,被放置于秘鲁之中的精致火焰开始释放,从野外狂欢的篝火蔓延至长裙,我们可以想象它即将蔓延身体,与燃烧着的少女画像形成了巴洛克式的对称。

    随后,这团朝向身体的火焰被人们粗暴地扑灭,一如影片所描绘的,少女状态的消逝。

    二.俄耳甫斯的回眸

    现在,请听一个故事:

    古典时期,希腊

    太阳神的儿子,年轻而才华横溢的琴手俄耳甫斯在妻子欧律狄刻死后,决定带着七弦琴前往冥府解救,冥王哈迪斯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你回头看了她一眼,她就会永远不能返回人间。

    最终,在接近人间之时,俄耳甫斯没能通过考验,当他回过头时,只听见一声轻轻的告别,欧律狄刻回到了地狱。

    自此,七弦琴无法再来打开冥府的大门,摆渡人间与冥界的使者卡戎也不愿意俄耳甫斯上船,他永远失去了欧律狄刻。

    谷克多版本《奥菲斯》:诡异与迷恋的现代主义

    以上则是俄耳甫斯的忧郁故事,在谷克多的版本中,这一凝视混杂了现代性的诡异和诗人的迷恋,而在《燃烧女子的肖像》中,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变成了两个“她”,可是问题在于,当玛丽安将这个故事讲给爱洛伊丝时,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俄耳甫斯?

    假设在俄耳甫斯的故事中,他没有回首,而是带领欧律狄刻回到人间,他必然发现身后的这个“欧律狄刻”实际上不过一具空壳,哈迪斯都明白,这场考验必然失败,比起贪婪的西西弗斯在奥林匹斯山上进行着无意义的推石仪式,哈迪斯欢迎俄耳甫斯进入冥府,满足,甚至加速他的英雄游戏,他引领这个愚笨的理想主义者逃逸生/死的二元对立以及不可逆性,这暗示着,如果意图摧毁某种自大的自我,就必须将其加速,与之共谋。

    在俄耳甫斯回眸的那一刻,他明白了哈迪斯的不可战胜,与之定立下未被言明的契约,在这急促的一瞥中,他发现,欧律狄刻的身体从未如此美丽过......

    玛丽安将自我闭锁在半岛之中

    与俄耳甫斯的故事类似,《燃烧女子的肖像》也是一个悲伤,乃至绝望的故事,玛丽安究竟不是忧伤的俄耳甫斯,爱洛伊丝才是,她孤独地将自己比所在布列塔尼的半岛之中,空间景观即是她的身体,她是爱洛斯的化身,由于来自修道院,世俗的身体永远无法形成高尚之“爱”,只可能将她降格为欲望的客体小a,一个在力比多间不断流通的货币;她尝试模仿中世纪的虔信者,却不必苦行,因此,当玛丽安第一次尝试给她画像之时,她的眼神中展现了一种蔑视,来自于贞洁少女特有的高傲。

    玛丽安的内在幽灵

    玛丽安并不完全是欲望的化身,她接近爱洛伊丝同样也来自于对于美学之灵的渴望,或者说,那个内在,完美的女性,但另一重含义上,她虽然不为大他者代言,但却是大他者(世俗律令)的傀儡,很多人将此比作女性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但在瓜达尼诺影片的结尾,正好相反的是:本身作为道德律令主体的父亲却知晓并鼓励了Elio的同性之情。

    回过头的玛丽安,终于成为了俄耳甫斯

    福柯热衷于揭幕社会,医学,心理学制度之中隐含的规训与惩罚,而《燃烧女子》在男性完全隔绝的私密世界中演绎的却是一场华美的SM,是一场长达121分钟的性爱,或者说是心理治疗,玛丽安对爱洛伊丝的身体进行诱导,践踏,以至摧毁,爱洛伊丝的眼神从高傲变为欲望,再变成一个进入世俗世界的“富豪太太”形象。瑟琳·席安玛的悲剧性在于,这种被加速到极致的私密最终通向菲勒斯中心的欲望—家庭世界,当玛丽安与爱洛伊丝告别时,她回眸望去,穿着婚纱的爱洛伊丝,和她内在的美学想象之中若合一契,此时,她终于成为了俄耳甫斯,爱洛伊丝则是欧律狄刻......

    爱洛伊丝的再次出现则是在一个公共性质的空间中

    多年后,面对已经结婚成家的爱洛伊丝,玛丽安依旧可以想起布列塔尼海滩上的那些夏日,一个少女悄无声息地终结于此。

     短评

    女同电影的开始,大多源于共担苦难;男同电影的开始,大多源于分享放逐。有的人被赋权,有的人被剥权,没有人自由,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凝视惊涛骇浪,不够勇敢,蜷缩回庸常的生活,然而不自由的生活,安逸也如坐针毡。祝每一个你,你们,携手乘风破浪。

    7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能够搞定难缠甲方的唯一方式就是爱上他/她

    12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难得看到一部如此女性向不消费女同的女同电影,更倾向于当作一部女性电影来看,无处不在解构男性话语。女人之间的爱恋是了解、触摸、缱绻和理解,几乎不见男性凝视的处理看得太舒服了。女主赫敏本敏。

    15分钟前
    • 月野急娃娃🌈
    • 力荐

    这可能是《阿黛尔的生活》以后我看过最好的女同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每一次情绪的波动;古典如油画般的质地,渗透着绵绵爱意;两个精致到不可方物的主人公,即便不说话只是四目相视,都让人心里仿佛燃起一团火焰,久也无法熄灭。

    19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转瞬即逝,比如一往情深” 如此缓慢、纯粹,却又如此撩拨、醉人。“当你注视画中人,我又注视着谁?” 对白如诗、情义如画,深情就是自己被火焰吞噬,而眼里全是你。篝火短短那一幕,便值5星。这个年代还能出现这么一眼万年、优雅复古的爱情,那是连《阿黛尔的生活》《卡罗尔》可能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你可记得爱人滋味?我会回答,记得,而且从未是过去时…”

    2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最后那一幕,不就是正在影院无声流泪的自己吗。看与被看之间,皆是情欲,皆是妄念。再次印证,深情即是一场悲剧。

    23分钟前
    • 千寻
    • 力荐

    #Cannes19# Celine是那位从没让我失望过的导演,看过这个彻底爱上Adele Haenel了。拍的无比的细腻,绝不是某某的女版。

    28分钟前
    • 蕭查某
    • 力荐

    这片子好欲,后劲好大。不知道是不是法文暖气开太足,看的过程中一度热到浑身冒汗,总是想起一个人,连呼吸都变得很急促。虽然戛纳拿了最佳编剧,但觉得最出彩的反而不是剧本。对于这样一部都情绪共振的片子,任何情节上的硬设定都会让它变得匠气,只需要跟着氛围走就行了,just go with the flow,那种美是渗透银幕直击内心的。导演真的太温柔了,看到这样一封写给前任的情书,我真的要现场表演一个猛汉落泪,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30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摄影真是突出,自然光和烛光的内景戏,美到不行。甚至外景也很漂亮。同时。阿黛尔的表演也很棒。故事胜在情感细腻真挚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Marianne弹大键琴的时候 Heloise一直盯着她看 眼神特别亮 我猜那就是她第一次想吻M的时候

    38分钟前
    • Momo June
    • 力荐

    篝火阿卡贝拉 人群中对望 迟来的吻 油画 无男性乌托邦的崩塌 四季四季!被一切设计精准打击 恋爱 一场热病(并且美丽女孩没有剃腋毛!fascinated

    39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预定年度最佳。三个人一起读Orphée和Eurydice在冥府那一段绝佳。“Entre amour et souvenir, il choisit souvenir”, “c’est un choix poétique.” Eurydice灰飞烟灭那一刻和之后告别时关门,回头,白裙形象永远消失互文。为什么画家之前没有见过她穿白裙的形象,却能想象那若隐若现的画面?答案就是她在人工制造永远的告别、想象分离,只有带着这种痛苦欲裂的想象,爱情才到达一种不可能的顶峰,从未有过的深刻。爱的顶峰是一种燃烧和灰飞烟灭的欲望,是拉康的死亡驱力。只有永远的失去才能锁定爱情里长久渴望的“永远”。油画、节日仪式、歌剧、裸体与铜镜,为的都是——只书写诗意的爱情,绘画在这个故事里代表着logos蕴含于pathos。

    42分钟前
    • LeSpleen
    • 力荐

    拍得挺好,但就是无感惹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我并不觉得一个不存在男性目光的电影就会是一部女性电影,同理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也谈不上是女性主义的。这部电影的某种封闭和狭隘,不仅限制了其中情感进一步发酵,也把某种观看(观点)局限在了表层。而它本拥有如此精确的视觉设计。

    45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I felt the liberty you talked about... But I also felt your absence.” “Maybe she was the one who said, ‘Turn around.’” “Don’t regret. Remember.” 去往诗人的故事尽头。

    50分钟前
    • 沈困
    • 力荐

    爱是你凝望我时,我望向你的目光

    5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力荐

    这片最成功的地方大概就是把一个差不多的故事用“我比你们高贵”的法式风格拍了出来,衬得【Call me by your name】廉价而且粗糙,尤其是结尾音乐会维瓦尔第《夏》响起的那场戏,跟着飙泪完了之后回想起其中的妙处,就本能地觉得另外一片结尾用口水歌煽情之低端。类似的妙处还有很多(比如那场裙角着火的戏),得益于强大的编剧功力,整个文本充满了古典小说式写法的隐喻、互文(比如“你看我时我也在看着你”)和双关(其实片名就是个双关),而且用一种高语级的文绉绉的法语呈现出来(没有字幕我已经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加上切合剧情的纯自然光和烛光布光和古典式画面构图和运镜,整部影片的气质把握是十分精确的。然而,影片内核其实就是两位女主一次人生交集,用这么多精美高雅的包装反而减弱了代入感,也注定了它曲高和寡的命运。

    53分钟前
    • Pearciac
    • 力荐

    #72nd Cannes# 今年戛纳的第二部满分作品,又送给了一部赛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影片!影片在极小的格局里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大文章,有着高度集中和戏剧化的结构,大部分时间仅有三个角色(画家-女孩-女仆),而且全片男性出现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分钟。主要内容都集中在画家和女孩的关系上,写得细腻至极。阿黛拉·哈内尔贡献了极为精湛的演技。影片有着极为美妙的画意摄影,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峭壁,波涛汹涌大海,对应着人物内心的荒凉与社会环境的压抑;而室内的烛光则被以古典主义绘画的方式细腻地捕捉。影片初看就是一部古典风格的室内剧,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历史中被压抑的女性的声音与身体”这一主题浮现出来。人讨论俄尔甫斯冥府寻妻故事的那个段落可谓是中心思想。结尾处的凝视,恐怕是维瓦尔第的音乐在电影中被用得最为催人泪

    5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不要轻易观察一个人,因为太容易爱上她

    55分钟前
    • 一苁二白
    • 推荐

    2019年度姬片,看完了久久回味余波荡漾,满脑子都是诺米梅兰特的帅美脸(划掉)其实是电影的油画质地,像看了场画展,很高级。营造这种氛围的是全片用光都是自然光和烛光,以及清晰的音效和环境音(一定要在影院看)阿戴拉哈内尔最后一场戏直接个人整崩了,在影院大哭bravo!说女版CMBYN不太懂 ,难道因为都有钢琴戏和借书戏?有人说电影有厌男情节,完全不同意,厌的难道不是包办婚姻?不就是没有男的出现吗?很多gay片也没女的。

    60分钟前
    • comeasure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